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郭庆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估及淡出策略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依据现代经济学和财政政策理论,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估,同时系统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和时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方式及其宏观经济影响以及稳健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本书围绕积极财政政策,重点研究两大问题,即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估,首先通过检验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是否成立和财政赤字排挤效应.探究积极财政政策的需求效应;然后通过考察积极财政政策外溢效应、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探究积极财政政策的供给效应;最后从三个不同视角,即总体视角、区域视角和财政投资视角出发,考察积极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分析,首先通过现实产出与潜在产出的比较分析、通货膨胀率变化趋势分析和经济周期拐点识别分析,探讨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条件和时机;然后从财政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策略(稳健财政政策),即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还是削减财政支出来降低财政赤字以确保积极财政政策顺利淡出(稳健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及其可持续性。
第1章 导论
1.1主题
1.2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与措施特点
1.3积极财政政策效果评价的理论框架
1.4文献综述
1.5基本内容
1.6主要结论
第2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总需求效应
2.1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2.2积极财政政策排挤效应的检验
2.3小结
第3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供给效应
3.1积极财政政策的外溢效应
3.2积极财政政策的资本生产率增长效应
3.3积极财政政策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
3.4小结
第4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总体视角
4.1积极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
4.2积极财政政策的人为效果和自动效果分析
4.3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时滞分析
4.4小结
第5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区域视角
5.1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的因素贡献分析
5.2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
影响
5.3小结
第6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财政投资的作用
6.1财政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理论分析
6.2财政投资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分析方法
6.3财政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6.4小结
第7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条件和时机
7.1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条件
7.2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时机
7.3小结
第8章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财政调整策略
8.1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财政收支调整主要措施
8.2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或稳健财政政策实施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8.3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或稳健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
8.4小结
附录A1 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不采取全面减税措施?
附录A2 积极财政政策为什么以财政(公共)投资为
主要工具?
附录A3 中国周期性赤字和结构性赤字的估算
附录A4 国债发行对民间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附录A5 论我国财政赤字的拉动效应
附录A6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
附录A7 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附录A8 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