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龙子明
出版社 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个让毛泽东和蒋介石都信服的晚清重臣,一个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用家书的形式将一生的睿智留给了世人,使其成为近现代最具影响力的家书之一。《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修身治家的真知灼见,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是成就大事的经验之谈,是所有成功者的必读书。

内容推荐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

《曾国藩家书精选集》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面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曾国藩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目录

前言

在京为官时期

 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与父亲书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与祖父书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与国华国荃书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九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与父母书

 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日与国荃国葆书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正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与诸弟书

 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与诸弟书

 道光三十年三月三十日与父母书

镇压太平天国时期

 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日与诸弟书

 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与诸弟书

 咸丰五年四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与诸弟书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与纪鸿书

 咸丰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七年正月十八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七年九月初八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七年十月十五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三月初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四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八年七月二十日与国潢国葆书

 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与国潢国葆书

 咸丰八年九月十二日与国潢国葆书

 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五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九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与诸弟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日与纪泽书

 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五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九年六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六月十九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七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三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九年八月十二日与纪泽书

 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五日与国潢国荃书

 咸丰十年二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年四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七日与季弟国葆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六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四日与纪泽纪鸿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与纪泽纪鸿书

 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与国荃国葆书

 咸丰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元年三月十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元年五月十五日与国荃国葆书

 同治元年五月二十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与国荃国葆书

 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五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五月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八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初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二年九月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十月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三年三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四月初九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四日与四弟国潢书

镇压捻军时期

 同治四年正月二十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九日与纪泽纪鸿书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与纪泽书

 同治四年十月初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四年十月初五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四年十月十五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五年二月十八日与纪鸿书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与纪泽纪鸿书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五年七月初六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与纪泽纪鸿书

 同治五年九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五年十月十一日与纪泽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与纪泽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七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与纪泽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四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与纪泽书

 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与纪泽书

办理天津教案时期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与九弟国荃书

 同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与纪泽书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与四弟国潢书

 同治七年十二月廿七日与纪泽书

 同治八年二月十八日与纪泽书

 同治八年三月廿四日与纪泽书

 同治九年三月十九日与纪泽书

 同治九年四月十九日与纪泽书

 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与纪泽书

 同治九年八月廿九日与纪泽书

 同治十年正月十五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十年四月初七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十年五月初十日与国潢国荃书

 同治十年九月十五日夜与纪泽书

 同治十年九月廿八日与纪泽纪鸿书

试读章节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与诸弟书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九月重阳日接到家信三封,内父亲手谕二件,澄侯六月二十五在家发信一件,七月十五在省发信一件,十九又一件,八月十三又一件,子植七月十九发一件,八月十三又一件,季洪亦有七月十九一片。子植府试文章在此包内。题名录三纸,盖至是始识九弟案首入学之信。前八月折弁到京,乃七月二十八九在省起行者。计是时九弟府首喜信已发交提塘矣,而渠不带来,良可憾也。此外又有张湘纹、曾季甫、唐镜丈、首班臣、邓荻仙、欧阳沧溟丈各信亦俱收到。我与温甫看一夜始完。两次喜信使祖父大人病体大愈,此为人子孙者之大幸也。

呈请晋封,仍须覃恩之年。辛亥年是皇上七旬万寿,大约可以请晋封祖父母、父母。并可她封叔父母,且可诰赠曾祖父母矣。然使身不加修,学不加进,而滥受天恩,徒觉愧悚。故兄自升官后,时时战兢惕惧。近来身体甚好,耳又微聋。甲三读书,先生极好,严而且勤,教书亦极得法。长女上《论》将读毕矣。温甫国子监应课已经补班。寓中眷口俱平顺。荆七现又收在我家,于门上跟班之外,多用一人,以充买办行走之用,即以荆七补缺,甚为胜任。渠亦如士会还朝、苏武返汉,欣幸之至。四弟可告知渠家也。

袁漱六因其幼女已死,现搬住湘潭馆。订庚之事,前已写信告堂上矣。陈家姻事,堂上大人既欣然允许,余岂复有不满意者!惟订庚须稍迟,或俟岱云起复,亦未可知。至姻事,则确有成言矣。

曾心斋曾借银八十与郭瑞田,渠现还百金交余,托转寄毅然先生。目前尚无妥便,一入他人手,又恐化为乌有,故不得不慎重,弟可先作书告毅然丈,说我所以慎重之故。亦总在今冬明春寄到也。

朱啸山托曹西垣查教习之期。西垣查得,言尚遥遥无期。弟亦可告啸山也。刘福桥先生要挂屏四张,现亦无便可寄,盖徐寿衡不回家,史楼、筠仙亦明年方可到省,故皆不敢寄。罗筠皋之银,亦无便寄,弟可并告筠皋也。

沧溟丈以我言魏家讼事,回书颇有不豫之意。牧云无笔写字,弟可先将树堂带回之笔分三枝送他。待彭大生归,我再寄笔回。岳父寄贡卷至京,余拟送贺仪大钱二十千,亦交彭大生带回。柳衙叔仙逝,余拟备奠仪大钱八千,亦交彭大生带回。惟毅然先生及筠皋之项不敢交彭,恐其难担艰险。

九弟印卷费,须出大钱百千,乃为不丰不啬,不被人讥议。或三股均送,或两学较多、门斗较少亦可。但须今年内送去,不可挨至明年。教官最为清苦,我辈仕宦之家,不可不有以体谅之也。家中今年想尚可支吾,至明年上半年,余必寄银至家应用。

陈岱云到省,四弟与郭三合办呢幛,甚是妥叶。余送渠奠分三十金,已交筠仙带去矣。别有挽联,现尚未寄。梅劭生求我作书与钟子宾,准在近日付去。唐画郊之信,屡次未回,则实以懒惰之故。渠托我代求各翰林法书。澄侯不在京,而欲我为此等事,毋乃强人以难乎?收到邹芸陔所带各件,屡次写信道之,不知来信何以屡问?添梓坪各件,容当再寄物与他,四弟先为我道谢可也。

四弟以女许彭家,姻缘前定,断不可因我前言而稍生疑心。九弟入学,家中材料可以做衣,若再久收,恐被虫打。做数套衣,兄弟易衣而出最好。家中诸皮衣,年年须多买樟脑,好好收拾,否则必为虫伤矣。同乡诸家如常。书不能尽,折弁在京仅一日,故多草率。

兄国藩手具

[译文]

澄侯、子植、季洪足下:  九月重阳节那天接到三封家信,里面有父亲的两封亲笔信、澄侯六月二十五日在家发的一封信、七月十五日在省城发的一封信、十九日的一封信、八月十三日的又一封信、子植在七月十九日发的一封信、八月十三日又一封信,季洪也有一封七月十九日发出的一封信。子植府学考试文章在此包内,题名录了两张纸,到此才知道九弟有一封讲以第一名入学的信。上次折差到京是在八月,他是七月二十八九日在省城启程的。预计那时九弟报喜的那封信,已经发出交给提塘官了,而他没有带来,实在很遗憾。另外,又有张湘纹、曾季甫、唐镜丈、首班臣、邓获仙、欧阳沧溟的岳父的各封信,也全部收到。我与温甫看了一夜才看完。两次喜信使祖父大人病体痊愈。这是为人子孙者的莫大幸福。

为长辈先人呈请晋封。得等到皇上格外开恩的年头。辛亥年是皇上七旬万寿,大约可以请求晋封祖父母、父母,并可延续叔父母以前的封号,并且可以诰赠祖父母的封号。然而假如自己不加以修养,学习不求上进,从而滥受天恩,只会觉得惭愧不安。所以为兄升官之后,时时战战兢兢,警惕恐惧。近来身体很好,只是耳朵有点儿聋。甲三读书,先生很好,严厉并且勤劳千教书也很有方法。长女学《论语》已经快读完了。温甫在国子监上课已经补了班。家眷平安顺利。荆七现在又被我家收留了,除了门上跟班之外,又多用了一人,用来充实采买跑腿一类事,就用荆七补这个缺,他很能胜任。他也好比战士还朝、苏武返汉,十分高兴。四弟可以告诉他的家里。

袁漱六因为他小女儿已经去世,现在搬到湘潭馆居住。订亲的事,前不久已写信禀告堂上大人了。陈家的亲事,堂上大人既然欣然同意,难道我还会有不满意的吗!只是定亲的时间要略为推迟,也许得等到岱云丧期服满,也不一定。至于婚姻的事情,则确是说定了。

曾心斋曾经借了八十两银子给郭瑞田,他现在还了一百两交给我,委托转寄毅然先生。目前还不方便,一到了他的手,又担心化为虚无,所以不得不慎重。弟可以先写信告诉毅然的岳父,说明我为什么慎重的原因。也总会在今冬明春寄到的。(P51-54)

序言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

曾国藩虽出身低微,却学识渊博、见识阔宏、文武兼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主张富国强兵,倡导洋务运动,被称为“洋务运动先驱”;他文章独具丰姿,门生故吏遍天下。

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努力实践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曾国藩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从不放弃对自己的品德修养,时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责,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曾国藩一生的理想。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在戎马倥偬、公务繁忙之余,写给家人子弟的书信。曾氏家书行文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灼见,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仅一部家书足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的一封信中高度概括说:“做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他在许多家书中反复强调了谦逊、戒骄、宽容,主张“敬恕”。

“君子不器”。“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是几千年前孔子主张的东方君子的美德,包涵了三个层面的意义:君子,首先要有道德,有技能,因而社会适应性强;第二是践履道德:第三是以道交友,从道而不从利。孔子的这些关于君子品性的阐述,在曾氏的家书上,再一次得到深刻的印证。

本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家书之精华部分,字字良言,句句妙语,是修身治家的真知灼见,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是成就大事的经验之谈,是所有成功者的有益借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