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髓,是明代著名学者洪应明之语录体著作。书中既有佛家出世、入世的修身之法,也有道家虚无的处世思想,还有儒家立身处世的精辟哲理。本书浓缩《菜根谭》之精华,并精选古今之经典事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其深意和智慧进行了阐述,定能让你轻松领悟做事处世的道理和技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菜根谭/国学经典解读系列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王立娜 |
出版社 | 中原农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菜根谭》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之精髓,是明代著名学者洪应明之语录体著作。书中既有佛家出世、入世的修身之法,也有道家虚无的处世思想,还有儒家立身处世的精辟哲理。本书浓缩《菜根谭》之精华,并精选古今之经典事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其深意和智慧进行了阐述,定能让你轻松领悟做事处世的道理和技巧。 内容推荐 《菜根谭》又称《处世修养篇》,是明朝洪应明所著。 该书以“菜根”来命名,寄寓着深刻含义。其蕴含之意大致有三:其一就是努力培养处世之根。蔬菜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营养丰富,菜或甘甜美味,或清香爽口,或苦辣参半,皆是由根而生。所有种菜人都知道,种菜之时重点必放不少在菜根之上。人生在世,处事为人,也应厚培其根,这根就是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理解。其二不可轻视菜根。同菜叶、菜茎相比,菜根多被人们所遗弃,有不少人认为,处世的道理就如同菜根,根本不值得重视,洪应明却认为处世之道不能等闲视之。其三莱根自有菜根的妙处。根与菜比,难以相提并论,但窘困之人常把菜根当做菜蔬食用。只要不奢望太高,贪欲太多,菜根吃起来也很香,并别有风味。或许洪应明就是嚼着菜根谈“菜根”,他希望人们品读《菜根谭》时,就像咀嚼菜根一样,并能从中品味出一些为人处世的滋味来。 目录 第一章 修德 德者事业之基 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 钟鼓体虚,为声闻而招击撞 至人常若无若虚,盛德多不矜不伐 不畏事障,而畏理障之难除 毁人者不美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 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 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 不可乘喜而轻诺 不可乘快而多事 第二章 达观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 福来不必喜,祸来不必忧 迷则乐境成苦海,悟则苦海为乐境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 水暖水寒鱼自知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都来眼前事,知足者仙境 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第三章 励志 人定胜天,志壹动气 登山耐险路,踏雪耐危桥 精金美玉,定从烈火中煅来 横逆困穷,是煅炼豪杰的一副炉锤 不可因倦而鲜终 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水滴石穿,学道者须要努索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 一苦一乐相磨练 芝草无根醴无源,志士当勇奋翼 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 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第四章 精慎 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 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 小处不渗漏 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气象要高旷,而不可疏狂 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 第五章 交友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 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恩宜自淡而浓,威宜自严而宽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的痛痒 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 名不独任,过不全推 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第六章 应酬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 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 休与小人仇雠,休向君子谄媚 小民亦不可不畏,畏小民则无豪横之名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 偾事失机者,必执拗之人 念头宽厚,如春风煦育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待人而留有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 大人不可不畏,畏大人则无放逸之心 一疑一信相参勘 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 第七章 敛势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 御事而留有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 进步处便思退步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 暗处不欺隐 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 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 达士知处阴敛翼 千钧之弩,轻发者无宏功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避步的张本 第八章 明理 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 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 智小者不可以谋大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 闹场能学道,方为心地上功夫 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 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众人忧乐以情,君子忧乐以理 试读章节 [事典] 东吴名将吕蒙,少年时家里贫穷,无条件读书。但是他作战英勇,屡立战功。孙权继位后,提升吕蒙做平北都尉。 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派吕蒙当先锋,亲自攻打黄祖,以报杀父之仇。吕蒙没有让孙权失望,他斩了黄祖,胜利回师,于是被提升为横野中郎将。 但是吕蒙有个缺点,识字很少。带兵镇守一方,如果向孙权报告军情时,只能口传,很不方便。一天,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从十五六岁开始,就一年到头打仗,没有时间读书,现在做了将军,应该多读些书呀。”吕蒙说:“忙啊!”孙权说:“再忙,有我忙吗?我不是要你做个寻章摘句的老学究,只要你粗略地多看看书,更多地了解一些以前的事情。”说着给他列出具体的书单,有《孙子兵法》、《六韬》、《左传》、《国语》、《史记》、《汉书》等。 在孙权的启发和鼓励下,吕蒙开始发奋读书,后来到了博览群书的程度。 鲁肃做都督的时候,还是以老眼光来看待吕蒙,认为吕蒙只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武将。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的驻防地区,同吕蒙谈话。吕蒙问鲁肃:“您肩负重任,对于相邻的守将关羽,您如何防止突然袭击?”鲁肃说:“这个,我还没想过!”吕蒙就向鲁肃陈述了吴蜀的形势,提了五点建议。鲁肃听了十分佩服,赞扬吕蒙见识不凡,认为吕蒙已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鲁肃走到吕蒙跟前,拍拍吕蒙的后背说:“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吕兄进展如此快,我还蒙在鼓里,先前只是觉得你勇武,不料,听君一席话,茅塞顿开,原来吕兄也是满腹经纶之人,可笑愚弟走了眼。” 吕蒙一笑说:“士别三日,应当另眼相看,况且你我之别,已经不止三日,如何知我有多大变化,今日一叙,老弟你可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我了。” 从此以后,鲁肃与吕蒙成了好朋友。没过多久他又接替鲁肃统率东吴的军队,成为一代名将。 吕蒙转型很快,从一介武夫,脱胎换骨为见多识广的将才,全凭借读书,不断地充电。 有人会叹气说,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也很爱读书,一参加工作就没有时间了,这是借口。平时再忙,也应该读些好书,如一些同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书,对为人处世、修养有益的书,开阔自己眼界的书等,更应该多读。 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河,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河边挑水,时间长了,便成了朋友。 眨眼间5年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猜想:“他也许睡过头了。”没太在意。不料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一个星期过去了,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我的朋友也许生病了,我要过去看望他,看看能不能帮上忙。”等他看到老友之后,非常惊讶,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儿也不像一个星期没有喝水的样子。他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星期没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不用喝水了吗?”朋友带他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就算有时很忙,能挖多少算多少。到现在,终于让我挖出了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去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了。” 在工作中,就算你的钞票拿得再多,那也只是挑水。要记得把握下班后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挖一口自己的井,培养自己某一方面的实力。昨天的努力就是今天的收获,今天的努力就是未来的希望。岁月不饶人,年龄大了以后,挑不动水时,你还会有水喝吗? [事典] 唐代诗人陈子昂,刚进入京城时,并没有人知道他。来京城寻找机会的文学青年非常多,谁会注意他呢。陈子昂十分着急。 有一次,街头上有个卖胡琴的,一把胡琴要价一百万钱,豪绅贵族们传看好长时间,没有人敢吱一声。这个时候,陈子昂突然出现在卖主面前,对左右的人说:“到我家去取一百万钱,这琴我买下了!”很多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陈子昂回答道:“因为我善于演奏这种乐器。”众人都说:“那我们可以听听你演奏的乐曲吗?”陈子昂说:“明天你们可到宣阳里,听我演奏。” 第二天,去了许多人。陈子昂已经将酒菜准备齐全,胡琴就放在席前。吃喝已毕,陈子昂捧着胡琴对众人说道:“我陈子昂本是四川有名的才子,佳作已写了上百篇,奔走于京城,风尘仆仆,却没有人知道。这种乐器只不过是低贱的乐工所演奏的,我怎么会对这玩意感兴趣呢?”说罢,举起胡琴摔碎在地上,然后把文章赠给参加宴会的人。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有过人的才华但不为他人知道,这自然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形。陈子昂的做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吸引眼球。人们常说:出了名,什么都好办了。 在当今社会,“成名”已经是成功的最快捷的方式。名声在外的人,会有许许多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媒体非常愿意采访报道,商家更愿意邀请他做广告,他也会因为这样而更加出名。 但是要注意一点,设法引人注目只是一种手段,真正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还得依靠真正的实力。知名度不是信誉度,成名并不等于成功。 《南风窗》杂志曾介绍有个企业产品一夜成名却不成事的故事。彩虹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专业制造商,生产彩虹牌电视。因为想提高知名度,他们也想炒作一番。机会有了!1997年,特技大师柯受良筹备飞越黄河的壮举,彩虹集团花600万元赞助这次活动。“飞黄”前后,各大报纸、电视频繁出现彩虹电视的广告,使其知名度越来越大。但是,一年后,彩虹电视就退出市场,消失了,渐渐被人们忘记。 P5-9 序言 《菜根谭》又称《处世修养篇》,是明朝洪应明所著。 该书以“菜根”来命名,寄寓着深刻含义。其蕴含之意大致有三:其一就是努力培养处世之根。蔬菜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营养丰富,菜或甘甜美味,或清香爽口,或苦辣参半,皆是由根而生。所有种菜人都知道,种菜之时重点必放不少在菜根之上。人生在世,处事为人,也应厚培其根,这根就是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理解。其二不可轻视菜根。同菜叶、菜茎相比,菜根多被人们所遗弃,有不少人认为,处世的道理就如同菜根,根本不值得重视,洪应明却认为处世之道不能等闲视之。其三菜根自有菜根的妙处。根与菜比,难以相提并论,但窘困之人常把菜根当做菜蔬食用。只要不奢望太高,贪欲太多,菜根吃起来也很香,并别有风味。或许洪应明就是嚼着菜根谈“菜根”,他希望人们品读《菜根谭》时,就像咀嚼菜根一样,并能从中品味出一些为人处世的滋味来。 《菜根谭》中提倡的处世原则、处世方法、处世手段是非常广博的,涉及到了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所提倡的处世哲学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提倡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为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略:淡泊名利,是修身处世的做人原则。其二,提倡克己博爱,厚以待人。《菜根谭》所有的篇章都闪耀着这一处世思想的熠熠光芒。人食五谷杂粮,接触千人万物。不可能不产生诸多欲望,关键是要善于自我控制,将“欲”消灭在萌芽之中。薄以待己,宽以待人,是人际交往、处世酬人中不可或缺的原则之一。其三,提倡心地坦白,慎于独处。“慎独”是儒家一贯提倡的处世原则,时至今日仍然为人们所接受,并认为“慎独”是人应该具备的美好道德品质,为人处世要心地坦白,光明磊落,要做一个正人君子,心无愧悔,也无偏私,亦无畏惧,对人要开诚布公,直言不讳。只有这样,才能“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子孙造福”。 常言说:“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细细咀嚼不同菜根,品尝不同滋味,就如同慢慢品尝人生的滋味。《菜根谭》集儒、释、道三家精髓,集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处世为人等诸多人生哲理于一体,微言大义,智藏其里;若深悟其意,如醍醐灌顶,让人受益无穷。 本书选取《菜根谭》中经典智慧精华,并精挑细选了古今之经典事例对其进行阐释,使读者在亲品原著之真味的同时,更能加深对《菜根谭》深意及智慧的领悟。 编著者 2007年1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