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娓娓的道出西游记中那些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这些特点淋漓紧致的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倒也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的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八卦西游记 |
分类 | |
作者 | 周六我要休息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作者娓娓的道出西游记中那些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这些特点淋漓紧致的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倒也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的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内容推荐 虚幻的小说人物与现实也有了可比之处,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说开。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倒也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的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目录 代序 我看《八卦西游记》 第一部分 角色:奇怪的个性时代 壹 琵琶精,世间最毒妇人心? 贰 你我八戒 叁 如此二奶 肆 “可爱”黑熊怪 伍 唐三藏的标准 陆 人情练达的观音·官瘾特大的二郎神 第二部分 事件:神仙的头条新闻 柒 女儿国,花园里白走一遭 捌 你的底牌是什么? 玖 悟空的孙子兵法 拾 “尾巴”问题 拾壹 半截观音,爱换马甲的妖精 第三部分 关系:古代的“圈子” 拾贰 那一场渔樵问答 拾叁 荆棘岭上的唱和酬酢 拾肆 也有爱情?说说刘全与翠莲 拾伍 贞节,这是个问题 拾陆 女人 ·孽障 拾柒 闷头马杀鸡 第四部分 命运:小社会的命运沉浮 拾捌 小鼍龙的身世之谜 拾玖 关于善财童子的几种看法 廿 马流崩芭:长生不死也麻烦 廿壹 “这是你的命” 廿贰 打了你,还得叫声“好” 廿叁 西游记之围城:走到哪里去 廿肆 好照管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若只有“毒”倒也罢了,琵琶精的武艺也称得上“非凡”。何以见得?悟空、八戒二人大战琵琶精,斗罢多时,竟然不分胜负。琵琶精手段颇多:先有三股叉一把,乃两个钳脚化成;又有鼻中火,口内烟;更有“倒马毒”,让齐天大圣大呼“苦啊”,负痛败阵而走。脂粉队中,琵琶精的武艺应最为高强。她那一身本事就是放到男妖精里,也巾帼不让须眉,大可傲视群雄。黄风大王、黄袍怪、独角兽……大都和悟空过招五六十回合不分上下之后,只好掏出从主子那儿偷来的宝贝。而琵琶精与悟空八戒二人都能打个平手,“倒马毒”也是自己修炼来的杀手锏,非偷非抢。这个女人“不简单”。 对于女妖精而言,美不美很是关键。其实岂止是对女“妖精”重要,对于女“人”也很重要。会写几个字,就如同“凤鸣鸾响”;稍平头正脸,便“尊之如王母,誉之如观音”。我也不能免俗,对于一切女性作者,好奇她们长什么样儿?似乎只要长得不怎么样,一切优点才气皆可视如无物,长长地吁一口气。而从未把这种标准用到男作家身上,不论那电脑背后是个啤酒肚,或者秃癞痢,都尽可以不在乎。吴先生通常不吝笔墨于女妖精的容貌,就连那盘丝洞的七个蜘蛛精,都细细写来。并且在《西游记》中,似乎只要是个女妖精,那一定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的水准。而奇怪的是,这一回吴先生对于琵琶精的样貌竟然没有花费什么笔墨,只在她与唐僧拉拉扯扯的过程中,用了几个官样的词汇“锦绣娇容”、“金珠美貌”、“肌香肤腻”走了一个过场。可是从片言只语之中,我还是凭直觉感到琵琶精是个美貌的女子,而且皮肤不错。且看这两段:悟空首先变作小蜜蜂探听情况,听到唐僧跟那女怪搭上了言语,担心师父“乱了真性”,就现了本相,去拿那妖怪。这琵琶精的反应很有意思:“他却拿一柄三股钢叉,跳出亭门,骂道:‘泼猴惫懒!怎么敢私人吾家,偷窥我容貌!不要走!吃老娘一叉!”’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容貌被人给看到了。 而悟空、八戒战败之后,将息一夜,再次出战。四五个小丫鬟慌慌张张跑去报告奶奶,前门被昨日那两个丑男人给打碎了。琵琶精闻言,她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即忙叫:“小的们!快烧汤洗面梳妆!”就这火烧眉毛的功夫了,她还惦记着洗脸化妆。真是给她彻底打败!读到这里兀自笑个不停。这个女人哟,真是爱惜自己的羽毛。有人说,女人非要化妆之后才出门,是因为女人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没有化妆的脸。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一定要精心打扮才出门的女人,大体上有点儿共性,那就是完美主义,对于自己的完美主义。希望自己展现给外人的每一面都是美好的。出门倒垃圾,要换上干净衣服;凌晨两点被公寓火警赶出楼外,出门前也要在卫生间用遮瑕膏盖好黑眼圈;周末独自在办公室加班,牛仔裤衬衫之外还要搭配丝巾。这是女人“对自己的好”的一种方法,她甚至可以完全不在乎周围有没有观众,因为总有一个忠实的观众,那就是她自己。你可以说这是她们的一点小小的完美主义,不过,如果更确切一点,应该是她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些的“自恋”。如同水仙,她们希望看到水中自己倒影的时候,不至于令自己“失望”。所以,读到琵琶精高叫“烧汤洗面梳妆”,倒是真的对这只“毒蝎子”生出些偏爱之心。你说吴先生对琵琶精没用心?其实他很用心。 这么个女人:武艺高强,兼有花容月貌,她能不信心爆棚吗?听听她吆喝给悟空的那几句:“孙悟空,你好不识进退!我便认得你,你是不认得我。你那雷音寺里佛如来,也还怕我哩,量你这两个毛人,到得那里!都上来,一个个仔细看打!”好个“一个个仔细看打!”不知道为什么,读到此处觉得分外地痛快,觉得一个女人对三个大男人说“一个个仔细看打”痛快得紧;不但痛快得紧,而且人家并非盲目地自信,而是分外地有底气,分外地没把这几个男人放在眼里。琵琶精一个倒马毒把悟空等人赶跑之后,马上“放下凶恶之心,重整欢愉之色”,教小的们收拾卧房,掌烛焚香,她要与唐御弟交欢。 琵琶精诱惑唐和尚的办法无非两种:一种是言语劝说,以人间欢乐诱惑三藏,比如“常言,‘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且和你做会夫妻儿,耍子去也。”可知三藏是有道高僧,在此之前已受过“真爱怜”之诱惑,又见识过女儿国国王的天香国色,其“道心”又怎会是几句话可以打动的?除了以人间欢乐诱惑三藏之外,琵琶精还与唐和尚斗嘴斗舌展开辩论。 P10-12 序言 头次看到这组以现代人的视角解读《西游记》的文章是在豆瓣网(www.douban.com)上,一看之下就很喜欢:从日常生活出发,观点通达、文字晓畅——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很多人都喜欢,因为后来各篇每每一经贴出就会被推荐上首页。就这样被众多“豆友”怂恿着,大致从2006年春天起,“周六我要休息”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写这组评论,转眼大半年已经过去,坚持至今,终于结集,可以让更多的人读到了。 蒙作者错爱,捉刀作此序,赞美我想倒还不是主要目的(好坏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斗胆试着剖析一下。当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进一步解读的角度,我算是开个头吧。 作者解《西游记》,一上来的一个角度就很新:男女关系。《西游记》讲的当然是四个和尚的故事,但是这四个和尚不断遇上漂亮的或者不那么漂亮的女妖精,引出不少故事。但是这个角度常常为人忽略,而作者好几篇,比如《如此二奶》、《贞节,这是个问题》、《也有爱情?说说刘全与翠莲》、《琵琶精,世间最毒妇人心?》等,都是从女性视角解读《西游记》里的男女人物,看他们如何穿衣打扮、装点住处、说话办事、追逐异性,吴承恩描画得细,作者看得细,解得细,读起来相当有趣。 作者切人《西游记》的另一个角度是在虚幻和现实之间。小说当然都是虚构故事,不过《西游记》在西方文学的分类中应该算是奇幻小说(fantasy)。fantasy本是心理学里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总不免在一种生活里幻想着过另一种生活、写着另一本书、想念着另一个人,其必要性大概在于它们多少给现实留点空隙,好让我们喘息。奇幻小说因为跟描写现实的小说相对,力图描绘一个现实世界之外的世界,可以不受现实局限,黄泉碧落、四极八方任意漫游。它既可以作为现实愿望得不到满足时的一个出口和补偿,又可以拿来做现实的一个投射(projection供人借题发挥说出一些现实中无法说的话。从这个角度看,《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些故事其实又是当时的社会现实的一个反映。作者独具慧眼,巧手帮我们剥离出这样一些故事,比如《那一场渔樵问答》、《唐三藏的标准》、《“尾巴”问题》、《关于善财童子的几种看法》、《打了你,还得叫声“好”》、《荆棘岭上的唱和酬酢》等篇。特别其中《小鼍龙的身世之谜》一篇,引出教育的家庭环境这个话题,同时紧贴时事,谈到成文当下刚刚接连发生的几起美国校园枪击案及其背后缘由。 作者切人《西游记》的另一个角度是在此岸和彼岸之间。作者负笈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当中,引经据典地评论一本中文古典名著本身就可以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从一些评论的篇名就可以看出来,比如《闷头马杀鸡》、《你的底牌是什么?(What’s your last resort?)》。从这个现象出发,往小里不怎么乐观地说,是作者怀乡症(nostalgia)发,或者是距离造成审美;往大处比较乐观地说,这组文章受到这么多人的欢迎和好评,是否显示出中文复兴的潮流在涌动呢?这个恐怕还要靠各位读者来回答。 拿《偏看见》一书的作者车前子的话说,书评出书出的是儿子辈的书。如此论下来,这一篇对书评的评论就是孙子辈的了(这倒不是想堵您的嘴不让评论我的评沦)。我的意思是说:我介绍得再热闹,各位不如去看这本《八卦西游记》;倘若看了觉得好,没准儿各位想找原著《西游记》来看看?毕竟个人的体验总是无可替代。倘真如此,我想这些文字可就大获全胜了。 李论 自由撰稿人、书评人,现居伦敦 2006—11—10 后记 本无意中写的书写完了。即使写完了,却还有两句话想啰嗦,就只好借后记说一说。似乎只有把心中这点读与写的感受说出来,这个句号才算是将首尾结成了一个圆儿。 生活常常很奇妙,这边剥夺如此如此的乐趣,那边找补给这般这般的快活。《西游记》便是在漫长冬天远离家人朋友的寂寞时日里生活给我的补偿之一。这是自小学时代第一次读《西游记》之后的重读。《西游记》在心目中的印象只有一句话:孙悟空保唐僧上西天,打不赢妖怪,就请菩萨救兵。可当重新捧起这本小说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不仅仅是那么回事。 虽然第一篇发在“豆瓣”上的西游记评论是《这是你的命》,其实真正意义上的评论开始于《观音与二郎神》一文。那日大约凌晨一点,因为楼上邻居的噪音无法入眠,找出《西游记》以安神。于是就读到了第六回“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么一读,发现观音菩萨除了大慈大悲之外还颇通人情世故,而二郎神从身世到其官瘾竟然都大可以好好探究一番。原来几个简单的文字,标点符号之后蕴含着这么多信息。这么着,便开始了细读《西游记》的旅程,因此读到很多从前没有读到的内容和信息。记得有朋友说这是“嚼骨头渣儿”式的读法,好像的确是那么回事儿。这么着我感觉将被动的读书变为了主动地读书,而主动地读书使脑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变得非常活跃,而常常想到自己,想到他人,想到其他阅读经历,还有很多的问题和疑惑,于是开始找资料,开始写。 《西游记》一般被定义为神魔小说。小说中妖精,菩萨,凡人定位相当明白,好人坏人似乎也挺容易区分。可是读着读着慢慢地我不这么看了,而都把他们当普通人当平常人,用心地体会他们的过去,他们的现状,他们的追求,还有他们的无奈,还有他们的辛酸。这么一读,一部“菩萨妖精”的神魔小说也画了一幅众生相。正如在“小鼍龙”一文中提到,在望到了“种种色”之后,若爱若憎似乎都不那么容易;而也许因此能够宽容,能够悲悯,也许能够用自己的笔将在那些文字背后的故事与自个儿的感受略略描画出来。 如果说《西游记》的文字和故事带给了我很多的快乐,那么因为它而产生的思索,因为它而引发的写作(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因为它而使得我与那么多未曾谋面的朋友们的交流,使《西游记》的阅读完完全全成为了快乐之旅;这也是我有限的阅读经历中最为快乐的一次。不为读书而读书,不为生计而写作。这也可能是我的阅读经历中最为纯粹的一次,并且希望不是最后一次。 周六我要休息 2006.1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