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湘英烈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4卷)(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于来山
出版社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湖南省首套系统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牺牲的湖南籍烈士英雄事迹的大型丛书——《三湘英烈传》第四卷。书中主要介绍了1949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的革命烈士——黄细亚、高汉卿、张玉琴、杨振瀛、刘海山、张乐愚、倪行山、谢海春等人的英雄革命事迹。

内容推荐

《三湘英烈传》丛书是湖南省首套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牺牲的湖南籍烈士英雄事迹的大型丛书,分多卷出版。它的任务是为1949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的革命烈士立传。

本书为其中第四卷,具体介绍了:黄细亚、高汉卿、张玉琴、杨振瀛、刘海山、张乐愚、倪行山、谢海春等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迹。

目录

黄细亚

王勋华

刘俊卿

张斌

李安

唐辉

姜伯奎

陈赓

王承隆

欧阳海

高汉卿

任文亮

罗国华

王其梅

刘三柳

王凤余

罗云

张骥

吴咏湘

向汉生

张玉琴

赵广恩

刘善福

杨振瀛

皮丕千

刘海山

王恩荣

乔遵

杨梅生

张乐愚

倪行山

丁振愈

邓佑生

戴志敏

吴建武

张育生

陈必权

沈天喜

谢海春

田生观

戴北海

罗纯清

曾纯柏

曾令坝

庄建华

黄明清

龙运良

唐爱云

王安云

黄大勇

肖永银

李银国

金义顶

张世金

陈久清

邓三桂

吴建国

周忠

郭金林

段吉益

李远和

张建成

刘建华

郭晓灵

赵孟科

于建华

鲍明奎

肖宪和

易科伟

卢光耀

谭亲汉

吴四元

罗景国

范国华

龚显发

喻万军

成国钧

段流琪

杨林生

尹大生

廖洪明

钟万兴

刘去桂

胡安远

谢春芳

韦代春

肖回许

肖时顺

岳红生

陈小勇

袁通伟

谢跃辉

杨开统

李桂林

李科林

刘益良

李承平

胡新民

谢启光

程高利

陶维

袁仁斌

侯德云

试读章节

王勋华

王勋华,1902年11月16日出生于溆浦县龙庄湾乡龙庄湾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王以佐以务农为主,兼做木材生意。王勋华兄弟三人,他是老大,从小勤劳,帮助家里做家务事,深受父母的喜爱。1909年开始读书,初小毕业后,考上龙潭云盘山国民中心小学,毕业后于1915年考入长沙岳云中学,直到高中毕业,接着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群治大学,同学有郭亮、黄克诚等。王勋华在读书期间,受当时如火如茶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形势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1922年王勋华加入共青团,在郭亮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1923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4年担任长沙市第四区(东塘)区委书记。1927年4月10日王勋华参加了长沙工、农、商、学各界举行的“十万人反蒋示威游行大会”,当时他在学生大会上演讲,高呼“打倒蒋介石,解散团防武装,组织农民自卫军”等革命口号。

1927年5月,王勋华被推荐到当时中央政治学校长沙分校学习。结业后,他立志从军,在叶挺领导的部队当兵。他有文化基础,性情刚直而有胆识,深得团参谋长周士弟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排长。7月下旬随部队到达江西南昌,8月1日参加了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时任连长的王勋华带领他的连队英勇作战,立下战功。起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原定计划,8月3日至6日,起义军相继撤离南昌,王勋华跟随起义部队,经赣南、闽西,到达广东潮汕地区与东江农民起义军会合,发动土地革命。

同年12月11日,由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苏兆征、叶挺、叶剑英、周文雍、聂荣臻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王勋华奉命参加了此次起义,他在一处街道阻击战中战斗了三天三夜,当他接到总部命令撤退时,为了掩护战友撤退,被敌人投来的手榴弹炸伤左眼……

广州起义失败后,王勋华被组织上送到香港治伤,伤好后留香港做地下工作。后来组织上又派他到上海做地下工作达两年之久。

1931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根据上级指示,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派员护送王勋华回湖南做地下工作(直接与省委联系)。他回到家乡后,隐住在溆浦县龙庄湾乡柳沙坪时,筹集资金创办了龙庄湾“协和团初级小学”,被群众选为校长。他一边教书,一边坚持党的工作,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的行动惊动了龙潭的反动头子,被告发到县警察局。1935年,被当作共产党员关进牢里三个多月。他在狱中坚贞不屈,保守了党的机密,得到父老乡亲的营救。敌人在找不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迫放他回家,回家后他又继续教书。1936年冬,地下党员谌炽同志奉命回龙潭发展党组织,他又与谌炽、王修恭同志一起,发展共产党员68名,成立龙潭区委,姜碧葵任书记,后由曾福春接任书记(1939年12月任县委书记,1941年7月9日牺牲),区委下辖大华、岭脚等五个支部,积极宣传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等。此间,王勋华为革命战斗不息,做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

1945年4月17日,日军入侵龙潭,“湘西会战”在新化、龙潭、洞口、武岗一线打响。这次战役是中国军队对日军打的一场硬战。龙潭战场战斗28天,整个“湘西会战”从4月9日开始到6月2日结束,历时55天。

在会战期间,以王勋华同志为首组织了一个“农民抗日队”,组织热血青年,拿起刀枪杀日军,宣传发动群众给中国军队挑运弹药。他向群众宣传:“国亡家亡,国存家存”、“打击日寇,保卫家乡”、“组织起来,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抗日救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王勋华有两次起义的作战经验,他带领“农民抗日队”配合中国军队在青山界打击日军。4月26日(农历三月十五日)夜,他与队员们进入日军阵地,杀死日军哨兵,偷袭住在一个碉堡的日军,一个叫李大青(红岭村人)的队员,用梯子爬上碉堡,把一捆手榴弹从窗口投进碉堡内,炸死日军10多人,缴得10多支枪。4月28日夜,55团组织200余人的“敢死队”偷袭日军,同敌人进行肉搏战,连破三道防线,到第二天天亮56团接应时,63师一个营赶来增援,围歼日军,夺回青山界阵地,击毙日军大队长宇尾,俘虏日军中队长胜步雄雅以下官兵百余人。王勋华同志也参加了围歼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前夕的1949年4月13日,谌鸿章同志回龙潭开展地下工作。王勋华与谌鸿章取得联系后,组织原有力量重建党的组织,共建立三个中共支部,发展新党员15名。

为了发动群众,王勋华在全区内发动许多进步青年参加党外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成员为骨干发动贫苦农民组织农民协会。到龙潭解放时,金、芙、龙三乡四十个保共成立三十个农民协会,会员千余名。王勋华同志所在保的周边地区龙庄湾、柳沙坪、白泥塘、步鳌等保均有他发动组织的党外学习小组与农民协会,从而为解放后建立政权培养了大批人才(先后有张道良、张良益等几十位同志参加了革命工作)。在王勋华的革命思想影响下,他的两个弟弟王振华、王匡华(黄埔军校毕业),成为他做地下工作的好助手,解放后均参加革命工作。还有他的两个儿子王元善、王元恺、侄子王乃廷以及孙子王西平、王小平等子、侄、孙辈先后有14人参加了革命工作。解放前夕,王勋华同志在迎接解放、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支前等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49年9月19日溆浦县解放,10月23日南下工作团38人进入溆浦。工作团派遣以赵瑞成为组长的工作组带领崔毅等同志来到龙潭接管政权,建立了溆浦县第一区人民政府,成立区委会。赵瑞成任区委书记。经谌鸿章同志推荐,王勋华同志任区委委员兼龙潭乡十一保农会主席和五个农会的联防队长。新政权刚刚成立时,反动分子火烧冬茅心不死,土匪、帮会、特务、豪绅相互勾结,抢劫民财,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破坏我征粮支前和建立农会等工作,搞得群众惶惶不安。有的农会被迫把农会干部、民兵、贫苦农民、积极分子晚上集中在农会住宿。

1950年1月,解放军139师415团进驻溆浦,由第3营营长崔风梧和教导员贾管宁率部进驻一区(龙潭)清剿土匪。王勋华带领联防队员与有16人枪的区小队,配合温连长领导的有40多支冲锋枪的解放军一起剿匪作战。龙庄湾乡的青山界,温水乡的老庵堂、燕湾、岩子坪,合田的分水界,黄茅园镇的青界,横板桥乡的大洞等地的土匪很快被肃清。共毙、伤、俘土匪200多名、投降(自新)200多名、缴步枪200多支、手枪100多支、机关枪12支、重机枪1挺……联防队队长王勋华1950年1月18日(农历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初一)带领百多名民兵在青山界围歼陈光中匪部一个排,缴步枪40支、重机枪一挺。土匪对王勋华恨之入骨,特别是号称“华南反共救国军”的匪首吴世泰,千方百计找机会想杀害王勋华。1950年3月21日(农历二月十四日),王勋华从龙潭开会回家途中,在大华古城殿不幸被土匪吴世泰杀害,时年48岁(湘西剿匪烈士公园留有英名)。1951年1月沅陵县人民政府追认王勋华为革命烈士。

血债要用血来还。1950年11月,杀害王勋华的匪首吴世泰被投诚土匪带路从洞口抓回龙潭,1951年2月28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日)被我人民政府镇压。

(王健)P3-7

序言

一、《三湘英烈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丛书是湖南省首套系统、完整地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牺牲的湖南籍烈士英雄事迹的大型丛书,分多卷出版。我们现在所做的编纂工作是这套丛书的第一期工作。它的任务是为1949年10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间的革命烈士立传。今后的续编工作视情况而定。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牺牲的湘籍革命烈士,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立传入编:(1)任职县(团)以上的革命烈士;(2)被县(市、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革命烈士;(3)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革命烈士;(4)生前虽未担任领导职务,但事迹突出,在当地影响大,足为后人楷模的革命烈士。对于牺牲在湖南且有显著事迹和相当影响的外省籍烈士,亦适当收录在目。对于建国以后病逝,并被有关单位、组织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且合乎入传条件的英烈,亦收录入传。

三、本丛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纪事本末体,使用公元纪年,力求真实、准确地记述烈士的生平事迹。文中少数地方因原稿使用农历纪年,为避免错误,仍旧保留不变。每传一般包括烈士的本名、别名、生卒年月、籍贯、成长简历、参加革命后的重要活动、牺牲时的主要事迹和特点等。文风上力求统一,但由于各传主所处时代不同,加之作者甚多,难以做到完全一致。

四、本丛书第一期工作时间跨度大,入传烈士多,因此,丛书难以在总体上做到按照烈士牺牲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排,但在每一卷的编排上,我们尽量做到这一点。

五、本丛书第一期工作尽管力求全面、系统地收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4年间凡符合入传条件的烈士入传,但由于资料缺乏等种种原因,有些符合入传条件的烈士未能立传,在此,特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同时,对于入传的每一篇文稿,我们组织审稿小组成员进行了反复审定,但缺点与不足之处仍然难免,欢迎有关人士批评指正,以便我们适时修正。

编者

2005年1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