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权术书,中国兵法史上的奇葩。
《便宜十六策》是诸葛亮最为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之一。在该书中他纵论治国之道、治军之策,运用精辟的理论见解阐述了在治国、治军中必须注意的组织、领导、用人、考核、激励等方面的重要策略。《便宜十六策》不只是一部兵法奇书,也是一部详尽而完备的治国、治军、安邦之理论著作,更是适用于现代的管理学经典。
本书在编译《便宜十六策》原文的基础上,配合古代故事以及现代经典案例,希望能带领大家从那些古代战场弥漫的硝烟中,领悟到适合现代管理的一些理念;透过分析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思想,为大家管理属下,辅佐上司提供极富价值的参考。
本书是一本融古汇今的管理学之作。刘炯先将诸葛亮的兵法奇书《便宜十六策》介绍给我们,接着提炼其中治国、治军思想的精髓加以进一步分析,并和古代事例及现代企业、组织的管理实践与成功案例相结合。颇有见地地指出什么是管理的根本原则,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怎样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技巧,领导者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让昔日的智慧继续闪耀在今日的商战中!
齐威王力保爱将
春秋时期,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开始伺机扩张。一次,秦军联合了韩魏二国的军队,向齐国攻打了过来。
面对三国联军,齐威王不敢轻敌,立刻派遣自己的爱将章子率领大军驻扎于边境,和来犯联军相互对峙。
其间,双方尽管没有发生太多正面冲突,可是使者之间的往来却十分频繁。而且,为了探听联军情报,章子还命令自己的心腹穿上了秦军的服装,混人了对方营中。
章子派遣间谍的行动被秦军将领发现,他便开始大肆宣传章子已经投降秦国的消息。由于双方使者交往频繁,而且章子的士兵也的确有穿着秦军服装的行为,于是章子叛变的消息便越传越广,很快便传到了齐威王和文武百官的耳朵里。
不过,尽管前线探报屡次报告章子叛变的消息,可是齐威王却一直对此毫无动静,似乎压根不知道此事。朝中有些大臣着急了,忙上书齐威王,劝他赶紧把章子调回治罪。不过,齐威王似乎是铁了心地保章子,对于这些上奏的折子统统不予理会。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在上朝的时候当面向威王提了出来:“前线战报中屡次提及章子叛变的消息,为何大王却始终无动于衷?如今两军对垒,战事紧张,若此时大王还在用一个叛变的人作为我方将领,我齐国则岌岌可危啊!”
齐威王问道:“爱卿如何知章子叛变了?”
那名大臣回答:“从前线战报中自然可知。而且这些战报都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一个人可能诬陷他,难道说那么多人都会诬陷他吗?”
齐威王严厉地说道:“本王相信章子不会背叛齐国。以后再有人说他的坏话,本王则按扰乱军心之罪处,杀无赦!”
见齐威王如此坚决,觐见的大臣只得作罢。
然而,就在此事过去不久,前方便传来喜讯,说章子已经打败三国联军,而秦国更是退兵回国,并派来使者向齐威王献上大礼,同时表明自己将愿成为齐国的藩臣。此后不久,章子也班师回朝,在见到齐威王时,章子便跪倒在齐威王面前,泪如雨下。原来,他早已在前线得知威王不偏听偏信,力保自己的消息,受到君主如此信任,他岂能不深受感动。而齐威王则亲自上前将其搀扶起来,加官晋爵,赏金百两自然不在话下。
事后有人问齐威王,为何当时如此确信章子不会叛变。齐威王笑道:“本公对章子这个人是了解的,他是个连自己的父亲都不会忤逆的人。试问连父亲都不会忤逆,又怎么会背叛自己的国家呢?况且,本公在章子身边也有不少心腹,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消息,和前线战报截然不同,既然如此,本公自然不会轻易地听信谣言,让秦国奸计得逞。”
像齐威王这样的明君,历史上少之又少。更多的君王则常常偏听偏信,致使国家一步步走向灭亡。类似的情况在企业里也不鲜见。在国家或者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出现偏差本来是非常正常的,只要及时发现,完全可以及时调整,避免情况进一步恶化。身为一个领导者,所谓兼听则明,千万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对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广泛采纳,不带任何偏见进行对比分析,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所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子产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他坚决主张听取来自民间的不同声音。《左传·子产不毁乡校》记载,郑国的老百姓经常聚集于乡间的学校,谈论国家的政治,评论官员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下道命令废除乡校,免得影响国政,怎么样?”子产回答说:“为什么毁掉乡校呢?人们早晚聚集在这里,议论政治是好呢还是不好。人们认为好的,我们就继续推行;人们不赞成的,我们就改正或改进;他们是我们的老师啊,这么有利的事为什么毁掉呢!”子产的这种思想,今天仍值得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借鉴。
报务员的“特殊音调”
“夫五音不闻,无以别宫商,五色不见,无以别玄黄。”告诉我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来自于平时对各种信息的关注。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经常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我们分辨真伪的大好机会。处理互相矛盾的信息的方法,不应该是无所适从不知信谁,而是去找出矛盾为我们提示的更深层次的真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上,法西斯德国和盟军都想尽方法收集对方的情报。双方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无线电侦听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手段。1943年的意大利战役中,德军前线细心的无线电侦听员发现,从美军主力第八十二空降师传来的无线电信号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发报音调。这是一个报务员发报时手指习惯性动作引起的。注意到这一特点后,德军侦听人员不久便能从混杂在一起的各种无线电信号中,找出第八十二空降师的发报声。
1944年初,这个特殊的音调突然在德军侦听人员耳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批陌生的发报声。德军情报部门根据这一变化,立即判断出美军已经调防。于是,他们马上把侦听人员调到法国展开搜寻,结果从英吉利海峡对面的无线电信号中找到了熟悉的特殊音调。
原来,盟军准备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盟军大批部队被秘密调往英国集结,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掩饰这一军事行动,盟军试图用虚假的无线电信号欺骗德军。大批的电台用于接替调动部队的通信,使其保持原有的联络状态;另外,还在地中海地区布置了一个强大的无线电阵,进行繁忙的通信,煞有介事地摆出了一副进攻巴尔干的架势。
然而,盟军精心设计的假象没有瞒过细心的德军侦听人员。他们很快就发现第八十二空降师调防的事实。在英吉利海峡对面发现第八十二空降师后,德军情报部门很快判定,盟军主力已在英国集结,真正的进攻目标将是法国海岸。就这样,一个发报员习惯动作引起的“特殊音调”,暴露了盟军费尽心机掩盖的秘密。
在战场上,一个人的小毛病就暴露了军事机密,绝非偶然的巧合,它足以说明:任何一件重大事情发生变化,都必然会显露出征兆。只要重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就能透过一些蛛丝马迹,掌握事件的真相,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P34-38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乃三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军事奇才。他一生驰骋疆场,屡建奇功,足智多谋,算无遗策,演绎了无数以弱胜强的传奇,累积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在诸侯混战、群雄并起的年代,无人能出其右。论军事才能,他与孙武不相伯仲;论政治才能,诸葛孔明则更胜一筹。凭借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帮助刘备开创了蜀汉江山,成为世人景仰的“千古良相”。
作为中国兵法史上的奇葩,《便宜十六策》是诸葛亮最为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之一。在该书中他纵论治国之道、治军之策,运用精辟的理论见解阐述了在治国、治军中必须注意的组织、领导、用人、考核、激励等方面的重要策略。
尽管历经一千七百多年,时代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已从等级森严的封建人伦变为了平等自由的现代人际关系,竞争的平台也由血腥杀戮的古战场变为了自由竞争的现代商业社会,然而,抛开这些表面现象,其理论精髓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便宜十六策》不只是一部兵法奇书,也是一部适用于现代的管理学经典。
从“治国”、“君臣”两策中,我们可以学到重要的管理原则;从“视听”、“纳言”、“察疑”三策中可以了解如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治人”、“举措”、“考黜”、“赏罚’’四策中可以看到怎样深度开发人力资源;从“治乱”、“教令”、‘‘斩断’’三策中可以借鉴有效的管理技巧;而“治军”策为我们指出了竞争环境下的生存策略;“喜怒”、“思虑”、“阴察”三策则强调了最高领导人的个人修养是组织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
本书在编译《便宜十六策》原文的基础上,配合古代故事以及现代经典案例,希望能带领大家从那些古代战场弥漫的硝烟中,领悟到适合现代管理的一些理念;透过分析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思想,为大家管理属下,辅佐上司提供极富价值的参考。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这部千古奇书的精髓,继续闪耀于今日的商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