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1-1949年近30年左右时间里,上海信托业经历了兴起、沉寂、初步发展、畸形发达、渐趋萎缩几个阶段,先后涌现了百家不同类型的信托机构,同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信托观念的传播和推广工作也次第展开,上海信托业已经具备了一个金融分业应有的外观。但从实际经营内容来看,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成为整个行业的基本特点。因此,近代上海尽管出现了一批批信托机构,却不存在一个能独立承担财产管理与长期资金融通功能的金融分业。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海信托业研究(1921-1949年)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何旭艳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1921-1949年近30年左右时间里,上海信托业经历了兴起、沉寂、初步发展、畸形发达、渐趋萎缩几个阶段,先后涌现了百家不同类型的信托机构,同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信托观念的传播和推广工作也次第展开,上海信托业已经具备了一个金融分业应有的外观。但从实际经营内容来看,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成为整个行业的基本特点。因此,近代上海尽管出现了一批批信托机构,却不存在一个能独立承担财产管理与长期资金融通功能的金融分业。 内容推荐 本书以1921-1949年间的上海信托业为研究对象,从收集整理上海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史料与民国时期财金类报刊资料着手,构建该时期上海信托业发展的基本脉络,分阶段梳理主要史实并归纳相应的特点,分析制约和影响上海信托业演变的经济、政治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本书的基本结论是:上海信托业在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兴起、沉寂、初步发展、畸形发达、日渐萎缩几个阶段。就信托机构的数量、规模、同业组织等外在要素而言,上海信托业固然可视作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分业。但如果从实际经营内容来考察,各个阶段绝大部分信托机构都不以信托业务为主业,民国时期上海虽然出现了一批批的信托机构,却并不存在一个其业务范围根本区别于银行业且独立承担起长期资金融通与财产管理功能的信托业。 目录 序言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信托”的起源与定义 二、本选题的学术回顾 三、本选题的研究对象 四、本选题拟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192l-1926年) 第一节 近代信托制度传人中国 一、信托活动的出现 二、信托学说的传人 第二节 上海信托业的兴起 一、信托公司的创立 二、投资人情况 三、经营内容 第三节 “信交风潮” 一、从狂热到平缓 二、“信交风潮”爆发 第四节 1922-1926年期间的信托业 一、新设立的信托机构 二、中央信托公司和通易信托公司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上海信托业的初步发展(1927-1937年7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公司 一、新增的华商信托公司 二、华商信托公司的经营特点 三、华商信托公司存在的根本问题 第二节 银行信托部 一、创设银行信托部的潮流 二、经营状况 三、银行信托部存在的意义 第三节 华资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中央信托局 三、官营信托机构出现的意义 第四节 外资信托机构 一、新增的外资信托机构 二、经营特点 三、外资信托机构对华资信托业的启示 第五节 小结 一、上海信托业的进步之处 二、上海信托业的不正常之处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海信托业(1937年8月-1945年8月) 第一节 基本格局 一、官营和外资信托机构的淡出 二、华商信托机构的极度繁荣 三、华商信托机构数量剧增的原因 第二节 经营特点 一、信托业务有了一定发展 二、投机性增强 三、主营方向不明,经营业绩不稳 第三节 行业成长 一、行业地位 二、行业规模 三、行业建设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战后的上海信托业(1945年9月-1949年5月) 第一节 华商信托业 一、机构数量递减 二、经营面临困境 三、行业建设日趋成熟 第二节 官营信托机构 一、上海市兴业信托社 二、国营信托机构的力量加强 第三节 中央信托局 一、机构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营业务极其庞杂 三、关于中央信托局的两个问题 第四节 小结 一、商营、国营信托业不同的发展际遇 二、上海信托业没有解决的问题 结论 大事记 征引、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