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型创业是一种独特的创业模式,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通过对案例企业创建和成长规律的归纳提炼,呈现了关于裂变型创业问题的探索性扎根研究。本书是作者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裂变创业企业和扎根理论方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供读者学习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裂变型创业/当代中国中青年经济学人文库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作者 | 李志刚 |
出版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裂变型创业是一种独特的创业模式,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通过对案例企业创建和成长规律的归纳提炼,呈现了关于裂变型创业问题的探索性扎根研究。本书是作者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裂变创业企业和扎根理论方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供读者学习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裂变创业企业和扎根理论方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书中所研究的裂变创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新颖,涉及学科领域非常广泛的命题,尤其是研究中所运用的扎根理论方法更是很少有可资借鉴的套路模式的研究工具,但这个课题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上的价值。作者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不断思考和改进,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在终于可以把这本借助裂变型创业问题展现扎根理论方法运用过程的书供读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创业理论研究的丰富性 一、创业研究的历史沿革 二、创业实践的持续发展 第二节 裂变型创业的研究价值 一、重点和范围的明确 二、新问题引入新方法 第三节 方法的选用和框架概览 一、扎根理论方法的适用 二、内容框架体系的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裂变型创业的概念 第一节 创业过程的人与事 一、创业者的特征与分类 二、创业活动内涵与类型 第二节 裂变型创业的概念辨析 一、创业和创业者的界定 二、裂变型创业的提出及简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方法体系:个案研究、深入访谈和扎根理论 第一节 样本选取:个案研究法 一、个案研究的实质内涵 二、基于个案法选取企业 第二节 资料收集:深入访谈法 一、基于深入访谈收集资料 二、资料的整理和呈现方式 第三节 资料分析:扎根理论法 一、扎根理论基本知识介绍 二、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过程 三、扎根理论与个案、访谈结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牛的高成长裂变创业 第一节 个案简要呈现 一、企业简况描述 二、个案简要评述 第二节 个案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一、开放性译码的具体过程 二、开放性译码的范畴释义 第三节 个案资料的主轴译码 一、通过典范模型发掘主范畴 二、典范模型分析中嵌入性质、维度和位置 第四节 个案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一、主范畴及其关系模型分析 二、选择性译码的核心范畴和故事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金田的多元化裂变创业 第一节 个案简要呈现 一、企业简况描述 二、个案简要评述 第二节 个案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第三节 个案资料的主轴译码 一、通过典范模型发掘主范畴 二、典范模型分析中嵌入性质、维度和位置 第四节 个案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一、主范畴及其关系模型分析 二、选择性译码的核心范畴和故事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的连次性裂变创业 第一节 个案简要呈现 一、企业简况描述 二、个案简要评述 第二节 个案资料的开放性译码 第三节 个案资料的主轴译码 一、通过典范模型发掘主范畴 二、典范模型分析中嵌入性质、维度和位置 第四节 个案资料的选择性译码 一、主范畴及其关系模型分析 二、选择性译码的核心范畴和故事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多重个案扎根分析的比较 第一节 多重个案范畴的比较研究 一、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 二、范畴归类关键点分析 三、基于关键点的个案分析 第二节 主范畴、核心范畴的比较研究 一、创业动机和离职理论分析 二、基于动机和关联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裂变型创业的扎根研究结论 一、裂变型创业的概念及特征 二、裂变型创业过程的理论框架 三、裂变型创业企业的四种类型 四、裂变型创业的路径依赖与互赖 五、裂变型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 六、裂变型创业企业的成功关键因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裂变型创业研究的展望 第一节 研究过程、可能应用及限制 第二节 回顾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附录A:个案资料的开放性译码分析列表 附录B:其他个案的开放性译码分析结果呈现 附录C: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三)个案企业的分析 本书是多重个案、多个分析单元的案例研究,除了就每个个案开展深入的扎根理论研究以外,在选择研究样本时还考虑了跨案例的比较问题。比较研究是指运用比较方法从事科学研究,以发现对象间的共性或个性。其中,可比性是比较研究的基本原则。本书的分析单元虽然动态复杂、内容繁多,但主要是围绕裂变创业展开的,这就建立了比较分析的比较标准。同时,研究中将每个企业裂变创业现象都视为一个系统,对系统内的要素、机构和维度等展开全面比较。而且,在比较中既做求同比较,又做求异比较,并最终通过分析、综合得出这两个系统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异同。具体而言,本书的比较研究关注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跨产业、跨企业的个案比较。研究选定的个案对象具有多产业特性,多重个案间的比较与跨产业比较殊途同归。通过这种比较,可以更深人地探讨裂变创业在产业间的异同,并提炼高于产业层面的理论内涵。 二是基于扎根理论的译码分析进行比较。所有的比较都不是企业资料的比较,而是基于扎根理论分析结果的比较,也就是对多重个案资料译码分析得出的范畴进行比较。针对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的不同特性以及所代表的资料内涵层级,又将具体比较分为两种类型展开。 三是关注案例的两两比较。蒙牛和另两家企业的正式运营时间、产业分布、创业团队来源、所在地区等多个因素都具有兼并性,企业的裂变创业结果或效益也不同,因此,它们之间的深入比较很有意义。绿色和金田两家企业创业者组建创业团队时没有过分依赖原企业,而且团队也是逐渐构建的;同时,两家企业的运营绩效差不多,创业者也都是经历了多个企业的实践检验,因此,这两家企业也很有比较价值。 (四)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的研究方法重复测量同一对象,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艾尔·巴比,1999)。信度是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和一致性,是通过对同一方法的多次反复使用而表现出来的(秦伟、吴军等,2000)。信度测试的目标就是要减少研究误差和偏见,后来研究者可以按照相同的方法、程序得到同样的结论。 资料的真实准确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信度的关键。本书的资料收集以深入访谈为主,同时辅以参与观察和企业既有资料为补充。为了捕捉那些有意义和可能出现理论空白的领域,访谈提纲的内容随着调研工作的展开而相应变动,这是对扎根理论方法中“理论触觉”的有效运用。个案企业中的受访对象力求分布于不同部门和职位,以便从各个角度和层面收集资料。最后,将访谈、观察以及其他所有渠道汇集的资料加以相互比较、质证和统合,形成用于扎根理论分析的资料。同时,资料分析工作严格按照扎根理论方法的技术和流程展开,确保研究结论的信度达到最好。 本书在研究设计及实施中还重点考虑了效度指标,效度是指实证研究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艾尔·巴比,1999),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正确性和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精确性(秦伟、吴军等,2000)。在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决定效度的关键是案例(被研究对象)选取与研究目的一致性。书中主要通过以下努力来提高效度水平: 第一,选定的企业样本要具有明显的“裂变型创业”特征; 第二,个案选择尽量体现出创业状况、创业绩效的差异性,从而增强代表性; 第三,胡幼慧(1996)指出,定性研究的抽样必须要以能深度、广泛和多层面反映研究现象的资料为样本,而不能像定量研究那样选取能代表人口并推论到人口母群体的样本。定量研究的样本注重代表性,倾向于样本的随机本质和统计推论所需的数量要求,而定性研究则注重样本信息的丰富性和内涵深刻性,因此,选择的企业个案应该能够提供关于裂变创业的丰富信息,或者说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相关信息。 P47-49 后记 本书是我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裂变创业企业和扎根理论方法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书中所研究的裂变创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新颖,涉及学科领域非常广泛的命题,尤其是研究中所运用的扎根理论方法更是很少有可资借鉴的套路模式的研究工具,但这个课题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上的价值,使我被其深深地吸引,而且在研究中更感觉获益匪浅。经过长达四年时间的不断思考和改进,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在终于可以把这本借助裂变型创业问题展现扎根理论方法运用过程的书稿交付印刷。但欣慰是暂时的,更多的是新的压力和挑战。 本书最终能够出版,不仅凝结着我的汗水和辛劳,更离不开身后默默支持我的导师。真诚地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迎军教授。王老师非常重视科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坚信只有好的方法才能做出好的学问。他在20世纪80年代在法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主攻科学管理研究方法,回南开大学任教后又长期为国际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讲授《企业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老实讲,没有导师的热心鼓励和大力支持,我绝对没有勇气挑战扎根理论和裂变创业这一选题。扎根理论这种研究方法在企业管理研究领域运用得非常少,尽管它在社会学的教育、宗教等领域已经有所作为。王老师在本书的主题确立、方法运用、资料收集、框架搭建、内容提升、观点探讨,以及书稿的不断修订等整个过程中都付出了大量心血。他睿智的思考、精到的见解总能让我见微知著、拨云见日,他谦和的长者气度、广博的学术素养、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和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更是我永远的学习楷模。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承蒙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金成教授、白长虹教授、张玉利教授、严建援教授、崔勋教授和范秀成教授的教诲和点拨,天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顾培亮教授、杜纲教授、和金生教授以及天津财经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罗永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戴昌钧教授和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王永贵教授也为本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在此谨向各位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感谢南开大学的研究团队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尤其要感谢远在内蒙古财经学院的师兄李兴旺教授和身居中国台湾的师兄陈宏志博士,兴旺师兄通过他主持的国家课题为我收集企业资料提供了很多便利;宏志师兄专门从台湾邮寄来关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书籍。感谢中国海洋大学的领导权锡鉴教授、王淼教授、王竹泉教授、崔迅教授和张广海教授对我科研工作的支持。另外。还要感谢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王奋宇教授和赵延东博士,两位在我收集企业资料时给予了莫大帮助。 同时,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经济管理出版社编辑张艳老师和郭丽娟老师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他们的关怀和支持是我不断攀登科研高峰的永恒动力;感谢我的爱妻王晓辉女士,她和儿子的理解与体贴是我勇于进取的不竭源泉。 企业研究要不断引入新方法和新工具,本书只是将扎根理论这一研究方法介绍给了各位读者,只是对裂变型创业问题做了一些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兴趣。书中的很多观点和论述还很不成熟,本人也一直在探索之中,不当之处敬请赐教。我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李志刚 2007年8月于青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