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年近卫军/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前苏联)法捷耶夫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之一,由余秋雨教授专序推荐!为教育部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少年必读书目之一,对青少年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有裨益。此为缩略读本,保留了主要基本情节。

《青年近卫军》是一部描写前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英雄业绩的杰出著作,1945年出版后,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1946年获原前苏联国家奖。

内容推荐

一九四二年七月,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当地未及撤退的青年,以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区委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近卫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在一九四三年一月克拉斯诺顿收复的前夕,由于叛徒的出卖,大部分成员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这就是小说《青年近卫军》所根据的事实基础。

小说通过“青年近卫军”组织、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伏罗希洛夫州游击队和红军正规部队的对敌斗争,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画卷,歌颂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宏伟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胜的真理。

小说以极大的热情表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长的苏联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青年近卫军”总部领导人奥列格、万尼亚、邬丽亚、谢辽萨、刘巴等青年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着力描写了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区委书记刘季柯夫等年长一辈领导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显示了他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无比忠诚。小说以感人的艺术力量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青年近卫军”力量的源泉,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

目录

第1章 大撤退

第2章 地下工作者

第3章 奥列格制服奔马

第4章 与女友告别

第5章 遇上德国兵

第6章 草原之夜

第7章 邱列宁

第8章 德军占领克拉斯诺顿

第9章 邱列宁炸了德国人

第10章 地下党在行动

第11章 华丽雅家的聚会

第12章 青年近卫军的成立

第13章 刘勃卡出城

第14章 冒险贴传单

第15章 重要的决定

第16章 处死福明

第17章 母亲的忧虑

第18章 乡村一日

第19章 冒险救俘虏

第20章 在战斗中成长

第21章 挂红旗

第22章 欢乐的舞会

第23章 突然袭击

第24章 开办青年俱乐部

第25章 危险降临

第26章 不幸被捕

第27章 在狱中

第28章 奥列格被捕

第29章 又入狼窝

第30章 永远的光荣

试读章节

第1章 大撤退

一个姑娘从小河边的柳丛里探出身子,这样说道:“瓦丽雅,你看,这真是美极了!完全像雕刻出来的……它这样静静地贴在水面上,纯洁、端庄、恬静……颜色深浅不同,白色中带一点黄,带一点粉红,像是天蓝的。花心滋润得像珍珠,简直把人的眼都看花了……”

这姑娘叫邬丽亚。她穿着雪白的上衣,有波纹的黑发梳成两条辫子,有一双非常美丽的水灵灵的黑眼睛。

“居然还有功夫来赏花!你这个人真怪,邬丽亚!”那个叫瓦丽雅的姑娘回答,她的鼻子有点翘,脸却非常动人。她的眼睛对百合花望也不望,只是不安地寻找着跟她们走散了的女伴,喊了一声:“喂……”

“喂一喂……喂一喂……喂……”几个不同的声音答应着。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了一阵雷鸣似的炮声。“又来了……”邬丽亚低声说。

“这一次他们真会冲进来吗?”瓦丽雅说,“炮声响得那么厉害!”

她们默默地听了一会儿。“听到这种声音,我心里就感到非常难过。”邬丽亚激动地说,“你记得昨天傍晚草原上是多么美吗?你记得吗?”

邬丽亚压低声音问道。“记得!”瓦丽雅轻声说。

“是啊,是啊……你知道,人家都说我们的草原不好,说它单调,可是我倒很喜欢它。我记得,奶妈身体还健壮的时候,她常带我到瓜田里干活,那时我还很小,就仰面躺在那儿,拼命往高处看,心里想,不知能望到多高,不知能不能望到天顶?昨天我们看着落日,后来又看着那些汗淋淋的马匹、大炮、马车和伤员,那时候我心里痛苦极了……红军战士们都筋疲力尽,满身尘土。”

“我忽然明白过来,这根本不是什么重新部署,这是在进行着可怕的撤退。”瓦丽雅默默地点点头。

“大家看啊,百合花!”从树丛里跳出一个纤瘦灵活的姑娘,她名叫莎霞。随着她的叫声,另外六个姑娘,都叽叽喳喳地拥到了河边。“啊,这朵百合花真是美极了!”邬丽亚正小心地用一只脚在长满水草的河底试探着,把裙摆提得更高,她低低弯下修长匀称的身子,用一只空着的手抓住了百合。

“真了不起,邬丽亚!凭你的行动,你完全配得上联盟英雄的称号。”莎霞站在河水里,圆睁着淘气的褐色眼睛望着朋友。

什么地方又响起炮声,莎霞和邬丽亚连忙爬上了岸。姑娘们都抬起头来,留神细听着那断断续续的轰响声。

“不止一架,起码有三架呢!”

“大概是去炸渡口……”

“也许是到米列罗沃去的。”

“得了吧,米列罗沃已经放弃了,昨天的战报你没有听吗?”

“反正战斗还在南边进行。”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姑娘们谈论着,炮轰声似乎愈来愈近了。

邬丽亚、瓦丽雅、莎霞和另外几个姑娘,都是今年春天才从五一矿山学校毕业的。她们今年春天毕业了,战争,好像是在等候着她们似的,直冲着她们来了。

以前清静的车站现在都挤满了车床、人、炮弹、机器和粮食。小房子的窗口传出妇女和孩子的哭声。在那里,父母在送别子女;在那里,要同自己的组织一起离开城市的丈夫或父亲在同家人告别。

不幸来临了!

姑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战况,其实她们都不知道目前形势如何。

“形势的确很坏,对吗?”一个岁数最小的女孩胆怯地望望伙伴们。她的眼睛里涌出了泪珠。她的最亲爱的姐姐从战争一开始就去前线当军医护士,如今下落不明。  从那以后,她就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怕的、无法挽回的,她忧郁的眼睛也一直是泪汪汪的。

只有邬丽亚没有参加她们的谈话。

就在这时,一声沉重可怕的巨响,震动空气和大地,差点没把她们的耳朵震聋。树上的枯叶纷纷落下,连水面也起微波。姑娘们脸色发白,默默地相互对望了几秒钟。

“会不会是在什么地方扔了炸弹?”玛雅问。“它们不是早就飞过去了吗,又没有听到有第二批!”最小的姑娘眼睛睁得大大地说,她总是头一个感到不幸。

这时,几乎是混在一起的两声爆炸,撼动了四周;一声很近,另外一声稍迟一些,离得很远。姑娘们一声不响,都不约而同地急忙朝村里跑去。

远方传来激战的声音。她们跑到五一村前的小山上。从这儿望过去,只见公路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军队和逃难的人们。普通的民用汽车,满是尘土的军用车、卡车、轻载车和救护车——拼命按着喇叭,疾驰着越过他们。

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雄伟的新一号井的钢骨水泥井架突然倒了下去,接着地底下又发出一声可怕的巨响,把姑娘们吓得战栗了一下。

巨响过后。井架连影子都没有了。而原来是井架的地方却冒着一团团肮脏的浓烟。

这一切可怕的景象,仿佛是世界末日到了。

“炸矿井了!姑娘们!”不知是谁在喊叫。

姑娘们跑回家去了,邬丽亚和莎霞却越过公路抄近路进城,要到共青团区委会去。但是就在几个姑娘分手的时候,瓦丽雅却突然抓住了好朋友的手。

“邬丽亚!”她用怯弱的声音说,“亲爱的邬丽亚!你到哪儿去?我们回去吧……也许会出什么事。”

邬丽亚却陡然朝她转过身来,默默地望了她一眼——不,邬丽亚没有理她,很快地,转身朝着不同的方向跑去,这在她们的友谊中还是第一次。

邬丽亚一心只想赶快跑到区委会去,她沿着栅栏,差点撞倒一个姑娘。那姑娘个子不高,体态非常苗条优美,浅黄的头发,小小的翘鼻子,一双蓝色的眼睛。

P1-4

序言

《青年近卫军》是一部描写前苏联人民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时期英雄业绩的杰出著作,1945年出版后,受到苏联国内外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1946年获原前苏联国家奖。

1942年7月,顿巴斯矿区的小城克拉斯诺顿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占领,当地未及时撤退的青年,以共青团员为核心,在地下区委的领导下,组成了“青年近卫军”,展开英勇的斗争,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受到巨大的鼓舞。在1943年1月克拉斯诺顿收复前夕,由于叛徒出卖,大部分成员不幸被捕,壮烈牺牲。这就是小说《青年近卫军》所根据的事实基础。

小说通过“青年近卫军”组织、克拉斯诺顿地下区委、伏罗希洛夫格勒游击队和红军正规部队的对敌斗争。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画卷,歌缅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展现了战争的宏伟规模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揭露了德国法西斯的凶残本性,表明了正义战争必胜的真理。小说以极大的热情表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成长的苏联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气概,塑造了“青年避塑军”总部领导人奥列格、邬丽亚、邱列宁、刘勃卡等青年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也着力描写了地下州委书记普罗庆柯、区委书记刘季柯夫等年长一辈领导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显示了他们对祖国、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无比忠诚。小说以感人的艺术力量令人信服地表现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读是“青年近卫军”力量的源泉,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

此书为教育部新课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少年必读书目之一,对青少年学生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大有裨益。此为缩略读本,保留了主要基本情节。

小说的作者法捷耶夫(1901—1956),前苏联著名作家。同时他还长期担任苏联作家协会主席和总书记,也是前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早期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泛滥》《逆流》和长篇小说《毁灭》,都是他亲身参加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1945年创作堪称其里程碑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无论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堪称是战后前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1956年5月13日,法捷耶夫自杀身亡。作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任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前苏联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团成员。1949年10月曾率前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中国并发表随笔《在自由中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