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西藏有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四条路线,从道路状况、地理环境、尤其是从历史价值和藏域风情上看,唯有川藏线最值得亲身去体验。
川藏线是一条线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惊险、还有神奇的风光和神秘的藏域风情的探秘之路。在这条路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为了探险、为了体验、为了猎奇、为了追寻圆满的人的足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迷川藏线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黄辉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进入西藏有川藏、青藏、滇藏、新藏四条路线,从道路状况、地理环境、尤其是从历史价值和藏域风情上看,唯有川藏线最值得亲身去体验。 川藏线是一条线承载着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惊险、还有神奇的风光和神秘的藏域风情的探秘之路。在这条路上你随时可以看到为了探险、为了体验、为了猎奇、为了追寻圆满的人的足迹。 内容推荐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作者西藏之行沿途所见的景观、风土人情,讲述了驱车历险、历史文化、科学探索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并重点展现了女科学家徐凤翔的献身精神及著名女作家黄宗英对西藏感人至深的热爱。 本书中的图片以纪实风格为主,是作者在上千幅摄影作品中挑选出来的100余幅精美之作。用光影真实地纪录了雪域高原的风光和藏域风情,以独特的摄影语言诠释了川藏线的人文历史。对了解、研究川藏线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驾车进藏旅游提供了大量的适用、直观、探秘等方面的信息。 目录 壹 车队从雅安出发 贰 感受康定情怀 参 甘孜的四月雪 肆 走近高原绿洲 伍 在竹卡体验藏族风情 陆 深夜向塌方冲刺 柒 拯救危崖上的我们 捌 会师怒江桥头 玖 川藏北线也风光 拾 穿越然乌沟险关 拾壹 凝望高原平湖 拾贰 帕隆沟畅想 拾参 夜抵八一镇 拾肆 挺进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拾伍 神秘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拾陆 走回现代文明 拾柒 与科考队会师通麦 拾捌 还想再见达卡湖 拾玖 易贡湖畔品茶 贰拾 跋涉塔罗密林 贰拾壹 拉月“十英雄” 贰拾贰 返回八一镇 贰拾参 飘进拉萨 贰拾肆 回到拉萨 后记 试读章节 天刚朦朦亮,我们的车队就出发了。 一路急行,一路蜿蜒,时近中午,我们来到泸定桥头。 碗口粗的铁锁链像一条条巨大的项链横挂在大渡河上。它是当年连接川藏的一条重要通道,因此也造就了红军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大渡河古称沫水,是岷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东南麓。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四川省境内的阿坝、甘孜、雅安、凉山、乐山5个地州市,全长1155公里,流域面积9.2万平方公里。其北面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南面则属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起伏甚大。大渡河峡谷河段占其全长70%以上,北起泸定县烹坝乡,南至泸定县得妥乡,水流湍急,可用高、深、壮、奇、险、幽、秀、通八个字来概括。跨越大渡河的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因系在悬崖绝壁之间修建的跨过急流的艰巨工程而闻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听着涛涛河水和那铁锁晃动发出的吱吱呀呀的响声,望着那飞檐斗拱的桥楼,让人不能不去回味当年的战火硝烟。 摄制组兵分两路,我和另外一位同伴来到泸定公园拍摄纪念碑。泸定河公园就坐落在泸定河畔,是为纪念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壮举而建成的,公园中心耸立着一座雕像,一个巨大的铁链造型前两名红军战士飞越向前。环绕周围是一条路树掩映的小河。我们正准备拍摄,突然,远处传来呼救声,我闻声跑过去,发现一群学生站在公园的小河边惊叫,只见河中心一条小船上,两个小学生正用力拉着一个落水的同学,还有两个学生在水中挣扎。我急忙跳上小船,小船摇摇晃晃,我一只手扒住船帮,一只手抓住在水里挣扎的学生,好在离岸很近,终于把落水的学生拉上了岸。闻讯赶来的老师操着生硬的普通话连说谢谢。 一场虚惊过去了,紧张的采访拍摄结束后,我们直奔那座“跑马溜溜的”康定城。 一首《康定情歌》,使这座小城几乎尽人皆知。街道不宽,各种店铺一间挨一间。大街两旁的楼房顺山就势,白墙红窗,充满藏域风情。尤其是这里民风质朴,无论是僧侣还是普通市民,都很热情好客。在我们采访时,几位姑娘听说我们是北京来的,兴奋地请求和我们一起照相,并给我们留下地址,希望把照片寄给她们;而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学生更是诚恳地对我们说:“叔叔.欢迎您5月18号来参加我们这里的跑马山会。” “康定”系汉语名,因郭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为“打箭炉”,简称“炉城”。 康定县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大雪山中段的海子山、折多山、贡嘎山由北向南纵贯全境,东部高山峡谷中的多数山峰在5000米以上,贡嘎山号称“天府第一峰”。 康定全县山川纵横,奇特的地形地貌,绚丽多姿,形成了天都飞瀑、温泉浴月、双寺云林、仙海澄波、灌顶突泉、雅加银屏、郭达停云、子耳樵歌、前面漫长的道路还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只好匆匆告别了热情的康定人,爬上了此行第一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境内,以往,不过折多山不知川藏公路之难,这里的山口海拔4298米,路面极窄,塌方常见,冬季雨雪不断。如今,改建后的川藏公路已不复往日的艰险。但折多山一线的地理环境由于受岷江、大渡河等水系的切割,地形高差很大,沟壑密布、山岭纵横,且林木茂密、气候温润,带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谷地特征。 站在折多山上,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白雪皑皑的山峰层峦叠障,厚厚的云层就像在头顶上翻滚,天与地之间的距离骤然拉近了。我兴奋地跳下车,举起照相机,却突然感到头重脚轻,一阵眩晕。这里海拔已经近4000米,人在高原缺氧的状态下身体能量消耗很大,由于此时体内养分加速补充,所以体内生理机能活跃,人很容易兴奋。尤其是第一次到达这个海拔高度,再看到眼前的绮丽景色,往往控制不住情绪。此时一定要提醒自己抑制住激动的心情,让心里平静些,把动作放慢。 当晚,我们就在海拔近4000米的新都桥兵站宿营。摄制组的所有人都变得温柔了,平日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今晚都细声细语,因为此时大家都不同程度地开始感觉到了高原反应,头痛、胸闷,似乎大声说一句话都会耗去平日百米跑的气力。兵站为我们煮了一大锅面条,可谁都吃不下了。 越往前走,海拔越高,山势越险,也许还有更严峻的考验在后边,明天大家会怎样呢? P11-16 序言 我正摊一病床的校样、画面、笔记本……著名资深出版家董秀玉自北京来我病房探望。我高兴地啃着她给我带的枣窝头,对她喊“看我和徐凤翔就在这淹在水里的吉普车上坐着。你看见桥栏杆吗?你看到前车溅起的水花、水雾吗?你看得出左边是悬崖绝壁,右边是万丈深谷吗?你看不到摄影师,他在领队吉普车的车顶上,是趴着拍的,所以我车后边还能看见两辆车……这部书画册是北京电视台摄影师黄辉编写的。棒吧!首页题字: “也许一生只有一次 也许一次影响一生 棒吧,我当年就在这支队伍里。” 一想起川藏线,什么花甲、古稀,什么“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全都去他的呀呼嘿! 人,怎么活也是一辈子,我没想到当年拍摄纪录片《森林女神》的摄影师黄辉,没摔死,没累死,没吓死的小伙子,竟在历万险而完成该片之后,自己硬是一次又一次再去川藏线。十年啊,可怜巴巴从数着底片拍的一千多张照片里选了又选,选出一百多张,并深情配以火辣辣明白利落的文字,要出书画册啦伊呀嘿! 纪录片组最累最危险的活儿是摄影师干的。他扛着25公斤的摄像机,顾不上脚底下坑坑洼洼,他必须迅捷地搜索追拍近景、中景、远景、特写……活动的、静止的、急驰的对象。等大家归队回帐篷睡下,他还得回放检查白天所拍的一切。因兼司机明几个他还得早起备车,谁让只有他有驾驶执照和过硬的能耐呢。 我曾三次进藏,我最后一次,也就是黄辉的第一次,使我感受到神迷了的黄辉、细致耐心的黄辉、死活不顾的黄辉。我们曾同饮一股山泉水,曾同在一座大帐篷里歇脚,曾在滚石坡下共迎乱石……我有幸结识了如此执著要强的忘年之交黄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祝愿黄辉越行越宽阔,越辉煌。 十年,一本《神迷川藏线》书画册,值啦黄辉呀呼嘿! 黄宗英 2007.12.11 (本序作者为著名作家、蜚声中外的表演艺术家) 后记 窗外已经大亮,天长了亮得也早,就连习惯早起的人这时候也还没起呢,夏日的24小时好像只有这时最安静,此时4点50分。 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整理完了《神迷川藏线》的全部文稿和照片。文字虽然不多,但所写的内容好像刚刚经过。看着一幅幅照片,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做记者20年,自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走过了一些地方。一段行程,一座古迹,一种民风,一件往事,令你在惊奇中感慨,使你体会后思索。走也走了,看也看了,总不忍心时过境迁。 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人生如旅途中行走,有坦途,有风光,有崎岖陡峭,有爬坡涉险。 川藏线,这条号称世界上最险的路,考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是对精神和肉体的历练,尽管风光奇秀,却也危机四伏,走过去不一定是英雄,走不过去只有遗憾。就像经历了尘世的险恶,不要只留恋眼前的风光,不要因某种只有自己明白的责任感而冲动,把这种欲望留给那些需要的人去享受,毕竟谁都希望走过去感受那奇异的风光。 不是只有我对川藏线情有独钟,我要特别感谢,帮助我完成了这段旅程的游走四海(http:www.uz4h.com)的“周末”、“老猫”(网名),2005年走川藏线“周末”驾驶一号车领路,“老猫”和我驾驶二号车。还有那些曾经相伴的同路人,1998年10月1日那一天,一起到藏北纳木错的那位女编导,因为刚下过大雪我们的车在前边陷到沟里了,她从后面的车里跳出来跑到我们车前要帮我们,我呵斥住她,因为在这高原缺氧的环境里最好不要冲动,那一天她很委屈。还有1994年,在怒江桥头会合后,那一夜,大家兴奋而冲动,然而当太阳升起,雪山发出刺眼的光芒时,大家又互相关照着上路了……我在此祝福大家,为那曾经的旅程和因这段旅程相伴的人们,扎西德勒! 2007年末于古运河畔闲野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