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推理小说那华丽的谜团、缜密的逻辑、巧夺天工的布局、振聋发聩的解谜吗?它的魅力无穷无尽,不啻为一次充满刺激的探险。
古典推理文库旨在译介欧美本格解谜特别是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类型的经典推理小说。
本书为该文库丛书之《耳语之人》。阅读本书,将是你莫大的娱乐和享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耳语之人/古典推理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约翰·狄克森·卡尔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喜欢推理小说那华丽的谜团、缜密的逻辑、巧夺天工的布局、振聋发聩的解谜吗?它的魅力无穷无尽,不啻为一次充满刺激的探险。 古典推理文库旨在译介欧美本格解谜特别是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类型的经典推理小说。 本书为该文库丛书之《耳语之人》。阅读本书,将是你莫大的娱乐和享受。 内容推荐 荷渥一家是居住在法国一座小城郊区的英国人。荷渥先生的新秘书费伊·瑟彤小姐的出现,使这家庭平静的生活遭到彻底的破坏。 当地充满了瑟彤小姐淫乱的流言。荷渥的儿子爱上了瑟彤小姐;父亲企图收买瑟彤,不让她与自己的儿子来往,然而他却在无人接近的情况下诡异地被杀死在高塔上。 五、六年后,瑟彤成了迈尔斯·汉蒙德的图书馆员。当晚,基甸·菲尔博士仓皇赶到汉蒙德家,要阻止新的悲剧发生,等待他的却是几句恐怖的耳语,和一声震耳的枪声…… 试读章节 谋杀俱乐部举办第一次聚会距今已有5年多了,这次的晚宴将于6月1日星期五晚间8点半在贝尔翠餐厅举行,演讲者是芮高德教授。目前并不打算开放给外人参加,不过,亲爱的汉蒙德,若您愿意当我的座上宾……? 他想,这反映了时局。 细雨连绵。迈尔斯·汉蒙德从沙夫茨伯里大道转入狄恩街时,渐弱的雨势弥漫成一片潮湿雾气。尽管天色昏暗,隐约还能看得清,时间肯定将近9点半了。受邀参加谋杀俱乐部晚宴迟到快一个钟头,这已经不仅是无礼,简直是丢脸丢大了,就算有再好的理由,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都令人难以饶恕。 来到苏活区郊外罗米利街的第一个转角,迈尔斯·汉蒙德停下脚步。 他口袋里的那封信反映了时局。就在1945年,和平的时局悄然不觉又心不甘情不愿地遍及全欧洲。他还不太习惯。 迈尔斯环顾四周。 他正驻足于罗米利街一角,左侧是圣安妮教堂的东墙,嵌着圆拱形大窗户的灰墙完好无缺地矗立在那儿,不过窗上的玻璃没了,从窗口望去,仅剩一座灰白色的塔。战时的密集轰炸把狄恩街沿路炸得面目全非,企口板建筑房子的碎片和蒜头瓣,连同碎玻璃和灰泥粉末一块散落在马路上。现在那里建了一座静水贮水池——用刺网环绕,以防小孩子跌入溺毙。然而在纷飞细雨中,累累伤痕犹可见。圣安妮教堂东墙的那扇破窗下竖着一块碑,纪念那些不久前在战争中捐躯的战士。 太不真切了! 不,迈尔斯·汉蒙德自忖,这种感觉无法称为惆怅或古怪,甚至也无关乎战争恐慌后遗症。至今他好坏参半的一生也过得不太“真切”。 你许久前加入军队,怀抱一股“坚实的墙即将粉碎,必得有什么继以代之”的信念。你服役于装甲部队期间,并非英勇作战挂彩,却因吸入太多柴油而中毒——虽然这和德军朝你扔来的武器一样致命——在医院病床上躺了18个月。睡在白色粗糙的床单间,时间之漫长,慢到生命本身越来越没有意义可言。当树木二度冒出新叶,他们来信通知你查理叔叔的死讯——他在德文郡一家不受战争波及的旅馆里过世,走得十分平静——你与妹妹继承所有遗产。 你不是常嚷着缺钱吗?这正是你想要的。 你不是最钟情于查理叔叔新林区那幢附图书馆的宅邸吗?去吧! 远甚于此,你不是还渴望远离拥挤的窒息感,避开与其他通勤者塞在同一部公车所造成的生理压力?你不是期望能掌控自我,拥有个人活动和呼吸的空间?你不是想尽情地阅读与想像,无须为任何人任何事担负责任?等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这些都可能成真。 后来,像只吞下毒药的狗撑到最后,喘着气说:“战争总算结束了。”你出了院,颤抖的手将退伍令拽进口袋里,回到物资仍旧贫乏的伦敦。处处大排长龙、巴士脱班、酒吧禁酒的伦敦;街灯点起,马上就为了省油而熄灭的伦敦。但是,起码这个地方自由了,免除饱受威胁的压力。 人们并没有疯狂地庆祝战争胜利,基于某些有的没的理由,报纸的报导看来是点到为止,新闻影片也只呈现城里的浮光掠影。迈尔斯·汉蒙德心想,连他自己也不能免俗地和所有的人一样漠不关心,因为他们还不觉得这是真的。 然而,人心深处的某些事物已开始苏醒了。报纸上再度出现板球比赛的战绩,地下组织不诚实的演说也销声匿迹了,甚至连谋杀俱乐部这个于和平时期创办的团体都…… “不可能是这样!”迈尔斯·汉蒙德拉低湿答答的帽子遮住眼睛,右转进罗米利街,朝贝尔翠餐厅走去。 贝尔翠餐厅在他左侧,漆成白色的四层楼房在昏暗中仍微微显白。远处一部晚班公车辘辘行驶过剑桥圆环,整条路震动起来。雨雾越来越大,窗里灯火通明。和过去一样没变的是,贝尔翠餐厅的门口总站着一名穿制服的守门警卫。 只不过,你若是来参加谋杀俱乐部的聚会,你不能走前门。你得绕到转角,从葛瑞克街的侧门进去。穿过一扇窄门,走一段铺着厚地毯的楼梯——据说,当年王室成员为了怕引起注意,也曾由此进入餐厅。接着,你现身在楼上一侧都是包厢房门的通道。 迈尔斯·汉蒙德走楼梯走到一半,隐约听见压低的深沉耳语,仿佛是这间深沉低调的餐厅的配乐,他瞬间了解了这种惊慌。 他今晚是基甸·菲尔博士的宾客。话又说回来,就算是宾客,他仍是个外人。 谋杀俱乐部在传说中的名望,与这座王室后代走过的私人楼梯不相上下。谋杀俱乐部的会员限制在13名以内:9男4女。每位成员的来头都不小,多是法律、文学、科学、艺术各界的精英分子。科曼法官曾是成员之一。毒物学家班佛大夫,小说家梅瑞度,和女演员丹·爱伦·霓女士也都是。 战前,他们按例一年聚会4次。贝尔翠餐厅的领班费德瑞会为他们安排两问私人包厢。外间房权充临时吧台,里间房则是餐室。费德瑞总会在里问餐室的墙上挂一幅骷髅头版画,这些男女像孩子般煞有介事地坐在这里,整晚讨论那些已经成为经典的谋杀案。 他在这里,迈尔斯·汉蒙德…… 镇定! 他是个外人,甚至是个冒牌者。湿透的帽子和雨衣的水滴在这家昔日他光顾不起的餐厅楼梯上。迟到得太离谱了,他觉得自己从头到脚都狼狈到了极点,鼓起勇气走进房间,准备面对那些伸长的脖子和质询的眉头。 镇定一点,拜托你! 他不得不想起从前,在战争尚未发生前那些遥远模糊的日子,曾经有位名叫迈尔斯·汉蒙德的学者——名列历代学者祖先的最后一位,以及他不久前才过世的叔叔查理·汉蒙德爵士之后。这位名为迈尔斯·汉蒙德的学者曾在1938年荣获诺贝尔历史学奖(译注:此为作者虚构的奖项)。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位人士正是他自己。他不该被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弄得心神不宁,他够资格出现在这里!可是世界不断在变,不断地转换形态,人们很快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迈尔斯怀着讥讽的心情走上楼梯顶端的长廊,低调的光线穿过毛玻璃映在桃花心木门上暧暧生辉。长廊上空荡寂静,只有从远处传来的低声对话。这地方可能从战前就属于贝尔翠餐厅。一扇门上的图示写着“男士寄物室”。他将帽子和大衣挂在寄物室里面,穿过长廊,看见另一扇桃花心木门上挂着金属牌,上头写着“谋杀俱乐部”。 迈尔斯开门,在门口短暂停驻。 “谁——”一名女子突然向他喊道。上扬的声调含着警讯,但马上恢复镇定地说,“抱歉,”以不确定的语气问,“请问您是哪位?” “我在找谋杀俱乐部,”迈尔斯说。 “对,是这里没错。只不过……” 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身穿一袭白色晚宴服的女孩站在外间房正中央,亮丽的礼服反衬着色泽暗沉的厚地毯。室内光线模糊,她身后一片黑暗。正对罗米利街的两扇窗被放下的金纹厚窗帘遮住。铺着白桌巾的长桌被推至窗前当做吧台,摆有雪利酒、琴酒和苦啤酒,旁边排了一打擦得晶亮却还没有人用过的玻璃酒杯。除了这名女孩之外,房间里一个人也没有。 P1-5 序言 现今的侦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但卡尔总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卡尔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 ——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兼评论家 爱德蒙·克里斯宾 若克里斯蒂是推理界天后,那卡尔就是天王。 ——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兼评论家 安东尼·布彻 推理之趣 任何一本小说中,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谜”:那对情侣是不是最后能走到一起,那个青年能不能报了杀父之仇,或者未来究竟发展成怎样一个世界,等等。人类都有好奇心。因此,一个个谜团也就吸引着读者继续读下去,直到翻开最后一页。侦探小说可以说是将谜团最大化的一种类型小说,整本书就是一个大谜团——解开谁是凶手之谜。而在此过程中,又包含着各式各样的小谜团:没有留下凶手脚印的沙滩、不可能进出的密闭空间、牢不可破的不在场证明。待到最后一章名侦探娓娓道来事件的真相,读者才恍然大悟,感叹世间竟然有如此巧思。 自1841年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谋杀案》以来,侦探小说经历了160余年的发展。这期间不仅出现了阿瑟·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达谢尔·哈米特、雷蒙德·钱德勒等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还衍生出了许多流派和子类型,比如解谜推理、硬汉侦探、法庭推理等等。其中解谜推理是爱伦·坡时代便诞生的,历经一辈辈大师潜心雕琢,称得上是侦探小说中的正统,也被称作“本格派”(日文说法,即正宗、正统)。 解谜推理在1920年代掀起高潮,成就了侦探小说史上的“黄金时代”。在那个“名探满街走,名作天天有”的时代里,有三个名字最为耀眼,即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里·奎因和约翰·狄克森·卡尔。他们笔下的作品代表了解谜推理的最高峰,时至今日还广受追捧。这时期作品的特色是崇尚推理和谜团,要给予读者公平的线索,让他们和虚构的侦探拥有同等解开案件真相的机会。诗人W.H.奥登就分析说:“(黄金时代)侦探小说的最奇妙之处在于它恰好最能吸引那种其他形式的‘白日梦’文学无法影响的人。医生、牧师、科学家或艺术家这些事业上相当成功的职业人士是典型的侦探小说迷;他们喜欢思考,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饱学之士,因此绝对无法忍受《周六晚报》、《真实的告解》、电影画报或连环漫画等读物。”读者靠侦探小说来获得智力游戏的快感。一旦能先侦探一步解开谜团,便像获得了无尚的荣誉般兴奋。 大不可能 那时,解谜成为侦探小说最重要的元素,作为“谜”载体的谜团和诡计更是发展到让人眼花缭乱的地步。作家们努力拓展各种可能性,不管是杀人手法、灭迹手段、隐藏方式,还是作家自己的故布迷阵,设置误导的“红鲱鱼”。发生在大家族里的谋杀、相对封闭的环境、有限的嫌疑犯、不同的动机、隐藏的秘密……这些构成了最典型的谋杀背景。诸如暴风雪山庄、密室杀人、不在场证明等诡计在黄金时代大行其道。 其中,有一种谜团让作家们又爱又恨。它是每一个创作侦探小说的作家都想挑战的选题;甚至有种说法,如果没有在作品中运用它一次,就谈不上是真正的侦探作家。那就是密室杀人(Lcked Room Mystery)。 什么是密室杀人呢?回到侦探小说的原点《莫格街谋杀案》,它就是一篇密室小说。在上锁的屋子里发生了杀人案件,但是凶手不仅顺利得手,还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密闭的房间。密室小说就是这么不可思议。从表面上看它不合理——一个人不可能在上锁的房间中被杀。但是一旦解开谜团,读者便会发现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或是巧妙的机械手法,或是被忽视的心理盲区。 并不满足在小屋子里折腾的作家们,挖空心思又想出了各式不可能的谜团:躺在沙滩中央的受害者身边只有自己的脚印,却明显被人杀害;奔驰在铁轨上的火车却像空气般消失在两站之间;众目睽睽下发生不可思议的杀人事件……这些描述超常事件的小说形成了侦探文学的一个子类型——不可能犯罪。这类作品有着鲜明的特点:幻想性的谜团、超自然的气氛、巧妙的手法、合理的解答。对于读者来说,这类作品是解谜推理的极致,要想破解谜团,需要更活跃的思维、更缜密的推理以及更敏锐的洞察力。解开这些难题,也能获得超乎寻常的快感。 根据密室和不可能犯罪研究权威罗伯特·艾迪统计,古往今来欧美不可能犯罪长短篇作品大约3000多部(篇)。另外,日本作家创作了1000多部(篇)作品。这个数字相对浩瀚如海的侦探文学简直是九牛一毛。然而,就有那么一小部分作家倾其一生的精力创作不可能犯罪作品,像美国作家约翰·狄克森·卡尔、克莱顿·劳森、约瑟芬·康明斯等等。当然,成就最高的便是卡尔。 密室之王 约翰·狄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1906年11月3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联合镇。他父亲伍德·尼古拉斯·卡尔曾当选众议院议员。卡尔青少年时期就展露写作的天分,11岁便撰写法庭审判和谋杀案一类的新闻报道,后来还在本地一家报纸做过拳击专栏主笔。 1925年卡尔进入哈维佛学院。第二年他的小说和诗歌就刊登在学校的文学杂志《哈维佛人》上,此后还当上了杂志编辑。1928年从哈维佛学院毕业后,他去巴黎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学习。但是留学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为《哈维佛人》杂志撰写连载小说,这部作品经过修改扩充后出版,成为他的长篇处女作《夜行》(1930)。小说的主角是先前曾在短篇作品中出现的法国警探亨利·贝克林。 1932年,卡尔娶英国女子克拉丽斯·克里夫斯为妻,两人婚后便在英国定居。卡尔变得很英国化,以至于许多读者认为他是英国作家。1933年,卡尔出版基甸·菲尔博士系列首部作品《女巫角》。第二年他以笔名卡特·狄克森创作的《布拉格宅邸谋杀案》中,亨利·梅尔维尔爵士登场。此后,卡尔交替撰写菲尔系列和梅尔维尔系列,成为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很具特色,情节布局复杂,谋杀手法奇特,充满喜剧和超自然气氛。更重要的是,他专注于密室和不可能犯罪。可惜由于吸烟,他晚年健康情况恶化,于1977年2月27日因肺癌去世。 卡尔笔下的密室第一神探基甸·菲尔博士是根据他所崇拜的英国侦探作家G.K.切斯特顿塑造的。菲尔是一个胖胖的字典编纂家,装扮很滑稽,穿着披风,抽着海泡石烟斗,留着强盗式的胡子。但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分析罪犯的心理,破的案子也相当复杂;卡尔创作的菲尔博士探案作品,是创造力、气氛、意外性和叙事技巧几近完美的结合。包含两桩不可能犯罪以及著名的“密室讲义”的《三口棺材》(1935)在历次密室票选中都名列第一。其他名作还有《阿拉伯之夜谋杀案》(1936)、《歪曲的枢纽》(1938)、《绿胶囊之谜》(1939)、《连续自杀事件》(1941)等。 亨利·梅尔维尔爵士有些像温斯顿·丘吉尔。他甚至比菲尔还要古怪——大大的秃脑袋,奇怪的表达加上不修边幅的外表。梅尔维尔的职业是律师兼医生,但最有兴趣的还是那些不可能案件。登场作品《布拉格宅邸谋杀案》发生在伦敦的一所盛传有鬼的老房子里,案子从一场降灵会开始,一位巫师在会上被枪杀于密室之中。这个系列的名著包括《独角兽谋杀案》(1935)、《犹大之窗》(1938)、《女郎她死了》(1943)等等。他破解的密室案件一点也不逊色于菲尔,只因没有发表密室讲义显得稍逊一筹。 卡尔的作品集欧美浪漫本格之大成,侦探小说家埃德蒙·克里斯宾总结他的成就说道:“论手法之精妙高微和气氛营造的技巧,他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不可能的谜团需要同样不可能的气氛来烘托,营造出一种亦幻亦真的效果。卡尔借助于古老传说、哥特化的场景,自然地烘托出超自然的恐怖感觉。在《女巫角》中,传说身为女巫绞刑场查特罕监狱典狱长并拥有此处大批地产的史塔伯斯家族继承人注定要断颈而亡,果然在众人的监视之下,史塔伯斯家长子坠楼身亡。梅尔维尔系列的《红寡妇谋杀案》(1935)则是多人监视着的上锁的房间,被害人不仅被毒死,而且有人还扮成被害者回应屋外的喊声。 卡尔也是黄金时代最早提出公平竞争的作家之一。他完全利用公平的线索、合理的解答,让小说最终走上逻辑的道路。英国评论家朱利安·西蒙斯说:“今日的小说在诡计上没有哪个能与克里斯蒂和卡尔的相媲美。”在他超过80本长短篇侦探小说里,几乎将所有能想到和想不到的不可能犯罪谜团写了个遍,设计了超过50种的密室,构思之巧就连克里斯蒂也自叹弗如。读者更无需怀疑小说中的手法是否能实现,因为卡尔都亲手加以实验,确保诡计的可行性。如果有这样的疑问,只能归咎于自己的脑袋太笨。 《耳语之人》出版于1946年,是菲尔博士系列第十六作。1940年到1950年,卡尔共发表的8部长篇,以本作最为出色。 故事开始于二战前夕的1939年。布鲁克一家是居住在法国乡下小镇的幸福家庭。父亲霍华德是一家皮革公司的经理,颇有些钱财,儿子哈里则喜好运动,更喜爱艺术,他的理想是前往巴黎学习油画。平静的生活因为新秘书费伊的到来而被打破。哈里爱上了费伊,就在两人准备结婚之际,小镇上出现了费伊与人有染的传言。得知消息后,父亲霍华德决定约会费伊,出大钱请求她取消婚约。约会地点在与小镇隔河相望的古老高塔顶上。 这座高塔只有一个入口,通过螺旋的台阶通向顶部围着栏杆的平台。约会当天下午,霍华德被人发现死在了塔顶,背部有致命的剑伤。所有的证据显示,这段时间内不可能有任何活人靠近他。莫非是传说中的吸血鬼所为? 这一切仅仅是诡异事件的开始。六年之后,二战结束,迈尔斯·汉蒙德雇了一位图书管理员,来整理他去世的叔叔的藏书,他忽然发现…… 全书始终在紧绷、压抑、低沉的步调中缓缓前进,直到最后,读者也无法用揭开真相的意外感来中和那份低回不已的伤感。 作为黄金时代三巨头之一,柳暗花明的故事叙述手法是卡尔的招牌之一。传统的侦探小说常常以案件发生——线索调查——侦探推理——最后真相大白为固定流程。这一点在埃勒里·奎恩早期的推理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我们如此热爱那一段段公式化的数字推理,因此乐得原谅公式化的推理故事。可以说侦探推理部分是奎恩的强项。与此同时,拥有全球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之傲人成绩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之所以被人喜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和他们说过的蕴藏机锋的对话,可以说,侦探女皇的王座不仅缘于各种独创性的设定,也是以字字珠玑的对话和鲜活的人物塑造作为基石的。线索调查可以说是克里斯蒂的强项。而对于卡尔来说,由于不可能犯罪本身充满了非逻辑性与不可推理性,因此卡尔把精力投注在案件本身,如何写出一个精彩的案件成为卡尔首要解决的问题——即谜团的构思。 对于卡尔来说,怪异的案发现场(BizaITe Scene)和诡谲的气氛并不是一个好的案件的全部,在卡尔看来,一个好的案件不是已经发生的,而是正在发生的。因此,我们总能在卡尔的小说中读到各种充满奇思妙想的故事进展,当我们以为故事该告一段落时,总有奇峰突起。 在卡尔前期的小说中,故事和案件虽然也是共同进行,但却给人一种二者并行不悖的感觉。1940年以后,尤其是战争刚刚结束后,百废待兴;进入创作生涯后半期的卡尔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创作,是否还有突破旧我、更上层楼的空间。《耳语之人》就是对于这种反思的一份答卷。 坦白说,本书的第一个广义密室诡计对于老牌的密室爱好者而言,并不陌生。而第二个诡计,虽然充满了天外奇想,但并非卡尔的招牌:不可能犯罪。那么,卡尔在本作中的心血究竟体现在哪里?答案便是:故事与谜的结合。为了写作更加丰满生动的谜团,卡尔将谜的元素糅合到了故事里面(这一点也是短篇推理之王Hoch奉行的教条与创作的秘诀)。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卡尔首先将整个案件的时间幅度设置为6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增加了叙事的难度,但却很自然地为整个故事设定了两个看似独立实则相互关联的案件。卡尔开宗明义地借犯罪俱乐部成员之口娓娓道来发生在6年前的不可思议案件,接下来此案件中的重要人物突然出现,新的案件在一连串的故事中发生了。整个小说一共可分为四部分:6年前的故事,6年前的案件,6年后的故事,6年后的案件。卡尔将案件作为故事产生的源泉,将线索作为故事发展的血肉,再将故事作为解决案件的钥匙,整本书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畅快感受。 虽然1940年以前,卡尔也有类似的作品,例如被一些西方评论家誉为卡尔三大杰作之一的《歪曲的枢纽》(The CrookedHinge,1938)是针对发生在过去的案件追本溯源,进而得以一并解决今天的案件,但归根结底,那只是简单地为了叙述动机而描写的一段过往;又或者更早期的《红寡妇谋杀案》(TheRed Widow Murders,1935)或《女巫角》(Hag's Nook,1933),则只是为了烘托和制造恐怖气氛。 卡尔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更是一位有责任心的作家,为了不断超越自我,从来没有放弃过新的尝试。在1940年代后半期,他甚至有时候陷入无法在故事中公平布置线索的痛苦(早期的卡尔作品不全是公正的)。在1946年8月给艾勒里·奎恩之一的弗雷德里克·丹奈的一封信中,他这样写道: 我发现随着年华老去以及不断求新的缘故,自己从细节设置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是痛苦,而非享受。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每句话都该有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才对得起读者。 卡尔在1940年代的十年间,以秉持公正对待读者,明确提供线索为创作要旨,进行了不少的努力,但这对于依靠想象力的作家和依靠华丽谜团的作品来说,真的太难了。 我衷心希望并相信着很多人会因为某个石破天惊的诡计而认识并且记住卡尔。当我们的心像菲尔博士一样急切地踏上通往伦敦的火车,你一定会爱上卡尔,因为这才是一个真正棒的侦探故事。 书评(媒体评论) “卡尔最出色、最精致、气氛营造最佳的密室小说之一” ——美国亚马逊图书网评论 现今的侦探作家很少有作品能困惑我,但卡尔总能。 ——阿加莎·克里斯蒂 卡尔确可跻身英语系国家继爱伦·坡之后三四位最伟大的侦探小说家之列。 ——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兼评论家 爱德蒙·克里斯宾 若克里斯蒂是推理界天后,那卡尔就是天王。 ——著名侦探小说作家兼评论家 安东尼·布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