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幽默,实际上谈的是幽默地生活,懂了幽默,也就有了快乐生存法则。本书自有一套,不妨一读。
虽然谈幽默是件难以带来幽默的事情,但是作者却用丰富的知识和风趣的笔法实现了这项任务。他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隐藏在幽默背后难以为人察觉的文化意义,阅读本书也足以让我们体会到幽默的气氛。
本书设计简约时尚,是高校学生和普通读者比较理想的口袋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你好幽默/行思文丛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作者 | (英)西蒙·克里奇利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谈幽默,实际上谈的是幽默地生活,懂了幽默,也就有了快乐生存法则。本书自有一套,不妨一读。 虽然谈幽默是件难以带来幽默的事情,但是作者却用丰富的知识和风趣的笔法实现了这项任务。他不仅让我们知道了隐藏在幽默背后难以为人察觉的文化意义,阅读本书也足以让我们体会到幽默的气氛。 本书设计简约时尚,是高校学生和普通读者比较理想的口袋读本。 内容推荐 幽默是一剂伟大的抗抑郁药。但幽默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大多数现代人整天闷闷不乐、愁眉苦脸呢?打开本书,你将与幽默面对面,这里所揭示的,便是关于“幽默”的方方面面。本书是对“幽默”的幽默书写,不仅会让你发笑,还让你学会微笑人生。作为人类独有的能力,幽默基因孕育在每个人的身体里,只要找到它,你便找到了通往轻松而又丰富的桥梁,进而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热情地体验人生。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关于幽默的三种理论 幽默中的现象学 幽默的时机 笑话——肢体表达的爆发 改变境况 保守的笑话 结构性娱乐 笑话:好笑话、坏笑话、格列佛 笑话的救世主式的力量 共通与非共通感 特里斯舛?项狄,回归到事物本身 第二章 幽默是人性的么? 古怪的人类 微型动物寓言集 贺瑞斯与尤维纳利斯,优雅的与下作的 古怪的动物 康德的鹦鹉 第三章 因身体而发笑 是与有 身体和精神 我们的灵魂和屁眼儿 诙谐学 喜剧世界中心的黑太阳 第四章 可笑的机器 一个读福楼拜著作的卷心菜 幽默的哲学起源 第五章 外国人很可笑 普遍性和特殊性 民族精神和同种同文化的民族 法国人、英国人和爱尔兰人 乡土观念的勇气 诙谐的压抑 第六章 关于所有人的笑话 沙夫茨伯里理性的打趣 讽刺剧的觉醒还是诙谐的大众化? 主体间的赞同 笑话作为日常的思想 心灵的麻木 现象学的现象学 第七章 为什么超我是朋友 发现自我荒谬 作为低贱客体的主体 抑郁的哲学家 对狂躁的陶醉 抗抑郁剂——幽默 超我一号和二号 理想的疾病 笑一号和二号 微笑——思想的笑剧 纯粹的笑 译后记 试读章节 保守的笑话 在我们转移话题之前,我们应该认识到不是所有的笑话都是上面所讲的那种情况。大多数很好的笑话是很保守的,至多只是在强化社会共识。你们应该会注意到前面的不少段落是在支持这个观点的。在埃迪·沃特斯之后,我将“真”这个形容词引入了关于幽默的讨论之中。“真笑话”能够改变境况,能够告诉我们,我们是谁,生活在什么样的境况,或许还能告诉我们如何能够改变这种境况。这听起来很好,但是实际上它预示了很多。这里有很多元素都需要得到认可,其中一部分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提到。 很多幽默仅仅是在强化社会的共识,而不是去追求对已存秩序的批判,或者是追求对我们所处境况的改变。喜剧尤其如此,而绝大多数的幽默都是认知的喜剧。这些幽默不试图改变境况,而仅仅是已存社会等级的迷人而时尚的玩具。正如沃德豪斯的作品《吉夫斯的世界》。这种幽默仅仅是纯粹的愉悦的消遣,而它在任何有关笑话的分类学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过分的是,很多笑话通过毁誉社会中的某部分积极的东西去肯定现状。例如男性至上主义的笑话,或者是取笑那些异族的所谓的蠢事。因此,英国人嘲笑爱尔兰人,加拿大人嘲笑纽芬兰人,美国人嘲笑波兰人,瑞典人嘲笑芬兰人,德国人嘲笑东弗里斯兰人,捷克人嘲笑斯洛伐克人,俄罗斯人嘲笑乌克兰人,法国人嘲笑比利时人,德国人也嘲笑比利时人,等等。这些喜剧的替罪羊正符合了霍布斯所说的,笑话是因为我们发现别人可笑并且讥讽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的时候突然感到的荣誉感。这样的笑话不是嘲弄权力,恰恰相反,是强势的嘲笑弱势的。 很多笑话,尤其是种族笑话中消极的内容是应该被认真分析的,我将在第四章中讲述这一点。在我看来,这样的笑话让我们去反思,我们在这个世界中被遗弃的令人担忧的本质。我的意思是,在其非真实性内容中,消极笑话告诉了我们很多关于我们到底是谁的真相。因此笑话可以被看成是社会压抑性的表征,研究笑话就可以发现这种压抑性,换句话说就是,笑话让我们发现我们可能正是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人。 结构性娱乐 想象一下,有一个公司叫“幽默方案跨国公司”。事实上,幽默正是被咨询师当作了一种管理的工具,他们致力于向人们展示幽默在员工中产生了怎样的凝聚力,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工作效率。“笑声热爱公司,公司欢迎笑声”,这个标语完美地使用了上面所说的道理。一些管理咨询师将这称为“结构性娱乐”,包括一些创新,比如要求员工衣服反过来穿的“反穿日”,或者是“蠢帽日”,不言而喻,除了这些娱乐必然会带来的过分亲密的友好之外,我们多少能感觉到一些愤世嫉俗的味道。人们对这种结构性娱乐的主义想要问的问题是,谁在构架这种娱乐,目的又是什么?这种强制性的娱乐是一种被强迫的快乐,这不得不使人认为结构性娱乐代表着员工的私人生活逐渐地被老板的兴趣所干涉和控制。 我最近在亚特兰大一个很大的宾馆吃早餐的时候看到了一些结构性娱乐的例子。在几乎每一个美国的大宾馆都有着巨大的铺着地毯没有窗户没有什么特征的房间里,来自同一个公司的五十个人在集体参与跳房子、飞盘或者是儿童足球游戏。情景非常的壮观,不时有叫喊声、鼓掌声,我反复地考虑,那应该算是快乐的声音吧。但是看着那些肥胖的成年人们一张张留着汗、有些绝望的脸,让人感动得都有点想掉泪了。吃完早餐之后,我发现其中的一些人站在外面,在佐治亚一月的细雨中坚定地抽着烟,我和他们交谈了几句。从交谈中,我确信他们也和我一样觉得这样的活动有些可笑,但是其中一个人说,他们不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一个不够大度不合群的人,所以他们只好参加,他总结说事实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别的选择。我认为这件事非常有趣,它揭示了在一个工作场所幽默极具颠覆性的特征:无论管理咨询师怎么努力地发掘幽默对公司的益处,即将喜剧笑料和经济上的底线融合起来,这种幽默通常都会因为员工之间日常的私人关系、顶嘴或者是下流的闲话而显得可笑。所有在工厂或者是办公室工作的人都会知道,那些关于老板们的下流黄色的故事、歌曲或者是漫画是人们生存下来的重要支柱。幽默或许是一种管理的工具,但同时它也是对抗管理的工具。 笑话:好笑话、坏笑话、格列佛 我所谈论的“真幽默”都是要有某种规范化的主张为前提的,即对好坏笑话的区别。但是这种区别不能被简化成干巴巴的道德规范,而要有丰富的例子加以佐证说明的。在下面讨论自嘲和嘲笑别人之间的区别的时候,我将努力体现上述的原则。我认为真幽默是不会伤害到某个具体的人,并且往往都是包含着自嘲的成分。笑话取笑的对象正是被笑话愉悦的人。为了给这一思想作铺垫,我们先引用一些与此类似的内容——斯威夫特之死的诗歌: 或许我应该允许主教, 让他有更多讽刺的风格; 似乎他并不坚定地渴望这些。 此时他的年纪本应是最渴望这些。 他从来都没有恶意; 他鞭挞恶行却不说出名字。 没有哪一个人会被怨恨, 他所针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人。 他的讽刺指向完美, 但是又指正着所有的凡人。 他憎恨那些毫无意识的人群, 那些自以为幽默是嘲笑的人群。 他们耸起肩或皱着鼻子, 不认为自己是纨绔的人。 那些迟钝让他抛却了同情, 除非那是诙谐的。 这样看来,笑话紧要的任务不是尖锐的恶意或者嘲笑,而是对恶行的鞭挞,这种鞭挞是针对一种普遍现象的,而不是针对个人。正如诗中所说的,“没有哪一个人被怨恨,他所针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人”。另外,这种鞭笞也不是针对某种基本的缺陷,“而是指征着所有的凡人”。也就是说,真幽默不仅有批评的作用,它还具有治疗的功能。对《格利佛游记》中颠倒的观念、幻想中的地理置换研究表明,它对时事的罪恶、当代欧洲社会的恶行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种讽刺的内涵却是治疗性的,它试图使人们悬崖勒马,不再继续堕落下去。讽刺常常面临的是尺度的问题,熟悉的东西变得无限渺小或是怪异的巨大,这一点在格列佛的旅程中有所体现:从小人国到大人国。但是我认为,从开始对勒普泰岛上现代数学、科学、政府以及拉格多科学研究院的猛烈抨击,到后来由于在纯理性的人马社会的生活而变得厌恶人类的经历,斯威夫特在这种转变中让格列佛和我们具备了和野蛮人和谐融合的美德。在我看来这一点正符合了斯威夫特1725年在向亚历山大教皇抱怨的信中所写的内容:“我告诉你们,我并不憎恨人类,是你们憎恨人类,因为你们将他们当作理性动物,但是你们会失望,然后因此而愤怒。”因为毕竟我是一个野蛮人,你们也是。 笑话的救世主式的力量 作为一种18世纪对现代的报复,我在这本书中想要捍卫两层观点:(一)幽默的小小的爆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笑话,让我们回归到一个普通的、熟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有相同的行为方式,笑话背后的意义暗含着某种文化。(二)指出了这些行为方式可能被改变、完美化。幽默不仅揭示了我们的状况,更指出了这种状况可以如何改变。也就是说,笑话有一种必然的、挽回性的、救世主式的力量。那么,是否这样就意味着笑话必须具有宗教性呢? 关于将笑话和宗教联系起来的争论是无懈可击的,很多伟大的喜剧作品都是基督教的,尤其是教皇、斯威夫特和斯特恩。我们粗略地翻一下斯克瑞奇的书,就会发现历史上幽默在《圣经》中以及在基督教自我理解中的地位。以世俗智慧的角度而言,耶稣基督显然是个疯子。世俗社会崇拜金钱、权力和成功,而基督徒漠视这些价值标准,彻底颠覆了世俗世界。伊拉斯谟对这种愚蠢的混合,理解得非常透彻,这也使他的作品《愚人颂》不仅是一部喜剧,还是一种忏悔。基督教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颠倒的世界,这个世界彻底颠覆了我们原本的世界观。 P26-35 后记 正如本书作者在书的开头所说的那样,任何尝试解释或者翻译幽默的行动都是滑稽的,因为幽默一旦被解释,就不能称之为幽默了。而跨语言、跨文化的幽默,更是早已失去了原味。就像在导言中,作者举的一连串例子,比如“背诵教义的少年主教”,这样一个短短的句子,对于不熟悉西方文化的入来说,很难从中体会到其中有什么可笑的地方,所以在翻译中,我们不得不作出大量的注释,虽然这种行为大大可能会损害到原文的流畅和美感。 在阅读本书英文版式时,我们常常忍不住大笑,但愿将要看到这本中文译本的读者,仍然能够从我们的翻译中体会到一些这种字里行间的乐趣。 写幽默的文章当然要流畅又不乏智慧之语,西蒙·克里奇利博士的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读起来流畅,而又充满了智慧的著作。作为一个哲学家,作者在这本书中也加入了大量的哲学思辨,让我们能够从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幽默产生的原因、方式以及它反过来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会分享作者对幽默的精彩的理解和分析,同时更会对西方幽默研究史得到一个全面深刻地把握,从而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西方人的幽默风格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文化视角。 翻译中数次通读这本书,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作者精湛的语言功力,和深受英国文化影响的语言幽默,但是很遗憾,纵使我们反复推敲、斟酌文字,这种语言的美妙在翻译过程中也无法原貌呈现,只能提议那些对英文语言文学感兴趣的人去看看原文,你一定会受益无穷。 译者谨识 2007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苦涩的,虚伪的,还有——呃!呃!——忧郁的。苦涩的笑,笑的是那些不对之事,是伦理的笑。虚伪的笑,笑的是那些虚假之事,是知性的笑。不对之事!虚假之事!但是,呃,显而易见,忧郁的笑是推理的笑。它是一种关于笑的笑,纯粹的笑, 因笑而笑的笑,被推崇的最高层次的笑。一言以蔽之,它是取笑所有让人不高兴的事情的笑。 ——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