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考古谜案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后晓荣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考古发掘史上一个个未解的谜团,讲述考古学家在考古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手铲无法解释的天书,同时展示全球各种不同特色的人类文明。努力融会考古发现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科学、社会等价值,将考古发现的趣味性和戏剧性表现出来,尽量做到既有较高的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当然,要对人类文明历程中存在各种考古谜团做一个全面的描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本书精选世界考古史上最重要的考古之谜,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形式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内容推荐

世界考古学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至今悬而未解的考古谜案,它们扑朔迷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书精选其中的38个谜案,从人类、文字及农业的起源,到巴米扬大佛、维京人、图坦哈蒙陵墓、水晶头骨以及新大陆的发现……诸多谜案逐个破解,详述谜案发生的历史背景、破解的详细过程,以及部分至今尚未解歼的悬疑和谜底。许多考古谜案谜中有谜,案中有案,神话、传说掺杂其问,构成了一个个亦真亦幻、起伏跌宕的离奇故事,引人入胜,动人心魄。

本书图文结合,资料翔实,言必有据,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是考古专家为广人社会公众调制的一席脍炙人口的文化盛宴,是一次由考古专家导游的兴味盎然的探索与发现之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史前篇

链与网——生命的演化

走出动物界——人类的起源

岩画、彩陶——史前艺术

仓颉与祭司——文字的起源

失落的文明——复活节岛

笑问君从何处来——太平洋群岛的土著人

日月星辰一天文考古

吃饭的问题——农业的起源

第二章 亚洲篇

异类的宗教——消逝的巴米扬

死亡之丘——消失的哈拉帕文明

最后的罗马——莫索林陵墓

日出之地——日本人种起源

山丘上的佛寺——婆罗浮屠塔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耶利哥古城

天堂上的国度——巴比伦空中花园

神秘的微笑——吴哥窟考古

第三章 欧洲篇

米诺斯迷宫——克里特文明

征服者的故事——未解的古罗马

《圣经》的谜团——诺亚方舟的故事

上帝的震怒——庞贝古城的覆灭

流传的木马——特洛伊的故事

北方的海盗——维京人

第四章 非洲篇

千年的问号——金字塔

沉睡在帝王谷的年轻人——图坦哈蒙陵墓

古城与灯塔——亚历山大港

津巴布韦——大石头城

埃及宗教文化的奇葩——神庙建筑

不朽的传说——木乃伊

难解的谜语一狮身人面像

第五章 美洲篇

丛林中的文明——玛雅

“外星人”的隐语——纳斯卡地画

预知未来的法器——水晶头骨

众神之城——特奥蒂瓦坎古城

新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的起源

太阳子孙的圣地——印加库斯科古城

“母亲文化”的杰作——奥尔梅克巨石头像

云雾中的城市——马丘比丘古城

谁先到达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试读章节

死亡之丘——消失的哈拉帕文明

古代印度被人誉为“智者心灵的故乡”,生活在印巴次大陆上的人们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都曾作出过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对印度的了解可以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从那时起中国人才得以了解这个曾经为关山险隘阻隔了的神秘国度。唐玄奘历尽万险去印度取经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因此而演绎写成的小说《西游记》更是妇孺皆知,但是当人们怀着好奇想对这个国家来一探究竟的时候却发现很难把它的来龙去脉说得明白。人们对印度古文明的认识开始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公元前1500年,按照这种结论,印度根本就无缘于世界文明古国的称谓。为此,马克思曾经讲过“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难道这样伟大的古印度文明是从天而降的吗?还是从其他地方传播而来的呢?

破解文明曙光——哈拉帕文化

公元前1800年后,古印欧语系民族中的一支向东越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几处山口进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他们操一种早期形式的梵语,在祭祀仪式上唱圣歌((吠陀经》(古代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当人们阅读这部古书的时候发现,有一些诗句透漏了很多历史信息,这些诗句描写了雅利安人最初入侵印度河流域的时候与当地的原始居民发生的很多次激烈战斗,雅利安人摧毁众多城堡的景象。人们不禁产生了疑惑:在雅利安人人侵这片土地之前,这里的居民就已经有了城堡,那么他们的文明应该是很发达吧?这些印度次大陆上的原始居民有着怎样的文化?他们的文明怎么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呢?是雅利安人将这种文明毁灭的吗?雅利安人怎么会将它毁得如此彻底,以致在地面上找不到任何的痕迹?

历史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人们一个重新认识它的机会。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J·H·马歇尔主持了包括印度考古学家在内的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他们来到印度河下游今巴基斯坦信德地区一个叫做摩亨佐·达罗的土丘。据调查,这里有一座古代佛塔,他们期待着能在这里发掘出有关印度佛教的遗物,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座被尘土掩埋了几千年之久的古城与他们不期而遇了。发掘的结果表明,这座古城占地面积达260公顷,有规模宏大的城市布局。在沉寂而荒凉的印度河平原上,它犹如一具巨人的遗骸仆地而卧,考古学家给它定名为“摩亨佐·达罗”,意为“死者之丘”。

兴奋不已的考古学家们揭开一层层泥土,开始了古印度文明之源的探索。一个个令人惊喜的考古发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整齐宽阔的街道,排水用的下水管道,黄金、白银、琥珀、玛瑙、彩玉等制作的珍宝,祭司的雕像和镌刻在印章上的神秘文字,计量重量的石头砝码,计算长度的介壳尺和青铜杆尺,琳琅满目的金银珠宝、象牙装饰以及各种青铜工具、武器……一座不为人所知的宏伟城市出现了。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的重见天日提醒了人们去重新认识印度的历史,因为这座城市的出现推翻了雅利安人的《梨俱吠陀》中“印度的黑夜降临之前并无黄昏”的颂诗。种种考古发现已经成为证明早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前,印度已经拥有了具备神庙、国王、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这些都表明当时的印度在雅利安到达之前就拥有很发达的文明。

之后学者在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帕又发现了一座和摩亨佐·达罗同时期的古城。后来考古学家又陆续发现了若干的文化遗址,人们就把它们共称为“哈拉帕”文明。哈拉帕成为了一系列古印度城址的代名词,它西起苏特卡根到距离伊朗东境40公里处的杜尔,东面到达了德里附近的阿拉姆吉尔普尔,东北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这片东西长1550公里,南北宽达1100公里的地带比现在巴基斯坦还要大很多,比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要大上好几倍。

哈拉帕文化的发现对追溯印度古代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原来印度的历史开始于雅利安人的入侵有了新的阐释。但是这个突然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发达的古代文明是源于哪里?开始于什么时间的呢?对于哈拉帕文化的起止时间,考古学家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根据M·惠勒的考古断年,这一文明应该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而考古学家D·P·阿格拉瓦尔利用考古和C-t的结论得出,应该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750年。考古学家追溯这一文明的起源时发现,它是由本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村社与公元前3000年初叶从俾路支山区向南迁移到印度河流域的外来农人共同创造的,这些移民带来了苏美尔的城市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促进了印度河文明的出现。

在哈拉帕遗址中出土了镰刀等农具,这证明了和所有其他古代文明一样,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哈拉帕有着发达的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和大麦。除了田间作物之外,椰枣和各种果品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当地的居民已经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牦牛、水牛,可能还有猪、骆驼、马和驴,这些动物的饲养使得古印度的人们有各种肉类可以食用。在哈拉帕遗址中,伴随着各种石器,还发现了引人注目的各种铜器和青铜器,如镰刀、锯子、斧头、凿、鱼钩等工具以及匕首、箭镞、矛头等武器,这反映了哈拉帕文明的发达程度。除此以外还有青铜、金银首饰的出土,这些首饰有项链、手镯、臂镯、足镯、耳环等等,这说明了人们已经掌握了对金、银、铅、锡等各种金属的加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在哈拉帕文化的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纺锤和纺轮,这种工具是用于纺毛和纺棉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有些遗址中甚至发现了染缸,这说明当时的印度人已经掌握了纺织品的染色技术。

在公元前2300年的哈拉帕文明的废墟中发现了印度河流域的印章,这说明了除了农业和手工业,哈拉帕文明与外部世界也有了相当的贸易关系。哈拉帕文明与外界的商贸往来主要借助于海运,哈拉帕文明的遗址中发现的很多印章上有船的图形,这些“船”也许就是当时海路交通运输的工具。在波斯湾的巴林岛上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印度河流域的产品,而巴林岛很可能是美索不达米亚与印度河流域之间进行海运贸易的中间站。历史学家推测哈拉帕文明中所使用的黄金是从南印度输入的,而银主要来源于阿富汗、伊朗等国家,而铜则是从南印度和俾路支等地输入的。

P84-87

序言

树有根,水有源,世间万物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事实上,我们无法在身边的生活中找到任何没有历史的事物,因为我们就生活在历史中。当我们告别幼年,走向中年,迈向老年时,就是历史的过程。当我们从梦中醒来,昨夜也就成了历史。万物方来,万物方去。古往今来,岁月沧桑,斗转星移,昔日辉煌的宫殿、繁华的城市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中,面目全非。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无数次的兴起与湮灭,正是人类历史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面对故垒的残垣断壁、荒城古冢的落魄荒凉,人们的失落之情总是难免浮上心头。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湮灭,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就这样渐渐地成为一个个零碎的不解之谜。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情,今天的人们是无法对它亲身体验的。我们所能借以发现、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就是史料。但是对于人类的历史,一些内容i可以通过文字史料的记录得知,更多的内容则是来自地下的“天书”,来自那些残垣断壁、荒城古冢。这些都是考古学家所要面对的任务和使命。事实上,如今众所周知的考古学,是在19世纪中期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今天已经成为现代人类了解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古学家凭借手中的手铲翻阅那些地下的“天书”,即那些残垣断壁、荒城古冢。他们把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这些遗迹和遗物从隐藏在鲜为人知的地方找出来。地下、丛林、海底等地方都留下他们的身影。他们通过手铲阅读地下的“天书”,将人类文明进程中存在的碎片连接起来。通过考古发掘,人类的历史进程才能被完好地连接、统一起来。

当有“考古学之父”之称的谢里曼凭着自己对((荷马史诗》的热情,找到了特洛伊遗址,找到了阿迦门农的桂冠,找到了儿时的木马;当法国人亨利·穆奥来到柬埔寨,想寻找特殊蝴蝶品种时,却不经意发现了吴哥窟,从此找到了东南亚曾经失去的一段历史;当一群黄金狂热者在南美洲的热带丛林中发现有“黄金帝国”之称的印加王国;当那位不知名的那不勒斯总督修建自己豪宅时,发现古罗马文明的“地下城市”庞贝;当人们通过那片片龟甲,释读和找到殷商帝国的征伐、王室活动与大量占卜等等。许多“无心插柳柳成阴”的考古事例,都为不完整的人类历史文明解决了一个个大难题。事实上,一系列的考古发掘证明了文明发展的进程绝不是呈直线形的,人类无休止的战争和对自然界过度的索取都可能导致人类文明的中断。这或许也是人类文明历程中存在一个个谜团的原因所在。

当一层层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谜底在考古学家的手铲下次第揭示,新的、更多的奥秘又涌向人们,人类的历史仍然充满了未知和奥秘,需要无数的热血“男儿”去继续探索。今天,考古活动不再总是与探险、寻宝、离奇等联系在一起。“考古学应该解放自己”。考古类书籍也逐渐向科普性、通俗性的方向发展。本书就是紧扣这个发展方向,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考古发掘史上一个个未解的谜团,讲述考古学家在考古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手铲无法解释的天书,同时展示全球各种不同特色的人类文明。努力融会考古发现的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科学、社会等价值,将考古发现的趣味性和戏剧性表现出来,尽量做到既有较高的知识性,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当然,要对人类文明历程中存在各种考古谜团做一个全面的描述,是不可能的。因此,本书精选世界考古史上最重要的考古之谜,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形式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尽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苍穹时空无限,科学前沿无涯。历史已将我们带人21世纪,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考古学也广泛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像目前风靡全球的古代人类遗传基因(DNA)研究将破解人类起源之谜;生态环境考古中分子生物学、古蛋白体的研究将重新改写进化论谱系等等都是以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在高科技的武装下,今天的考古学家上天下海,探索过去。作为考古家族中重要成员的航空遥感考古、水下考古等在新世纪中也将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的考古已不再是“手工业”技术。现代科技的融入,使考古学者能够穿越时空,聆听万古足音,触摸历史脉动,发现消失万载千年的古老文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中,考古学家们不仅可能找到深藏于荒漠草原之中的成吉思汗陵墓,也一定能揭开诸如“复活节岛石人”、全球大洪水期解救人类脱险的“诺亚方舟”等千古之谜。我们甚至还可以设想,在破解了地球人类“平庸文明”之后,考古学家还要去考察太阳系以外的外星文明。考古史上的众多谜团,对于善于思索、勇于开拓的人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遗憾之处。因为,无数的考古学家仍然在“上穷碧落下黄泉”地努力求索,人们“枯木朽枝齐努力”地应用多种现代的科学手段攻关。考古学家“衣带渐宽终不悔”地永不放弃,孜孜以求,相信今天的考古谜团或许明天就会真相大白。这或许就是考古科学本身的无穷魅力和对人们无尽的诱惑,也是此书要告诉读者的另一个目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