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牛虻(附光盘)/世界文学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爱尔兰)伏尼契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牛虻是一个为了自己的革命信仰,甘愿被命运折磨的人。他的内心承受了非人的炼狱般的折磨。他给我们留下的思索是:人到底该为什么活着……本书讲述的是主人公牛虻走上反对政府的革命道路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他的坚定信念,以及坚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作品生动感人,很有启发性和鼓舞人的力量。

内容推荐

全书以主人公坎坷的一生为主线,大笔勾勒和细致描绘了牛虻饱受压抑和摧残后,背叛了他曾笃信的上帝,投入了火热的革命斗争,锤炼成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忘我战斗的革命者。作者(伏尼契)以出色的艺术手段,通过跌宕有致的情节(牛虻因误会被认为出卖朋友,出逃南美洲,改名为里瓦雷士。在那里,牛虻成了残疾人:跛脚,左臂扭曲,左手缺二指。牛虻参加了革命,在偷运军火时由于疏忽被捕,最后被杀),鲜明生动地塑造了牛虻这个为意大利民族解放忍受苦难英勇牺牲的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了意大利爱国志士的刚毅精神及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目录

序 言

第一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二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三卷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尾 声

试读章节

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室里,正仔细翻查一叠布道文的手稿。那是盛夏六月一个炎热的傍晚,户牖洞开,为了凉爽起见,百叶窗的窗板半启半掩。神学院院长坎农·蒙泰尼里停笔片刻,抬起头来,慈爱地瞥了一眼俯在文稿上的那个青丝如黛的脑袋。

“找不到吗?亲爱的,没关系,这一段我是得重写了。它很可能被撕掉了,我让你忙活了这么久,白搭了工夫。”

蒙泰尼里讲话的声音虽然很低,但嗓音圆润、洪亮,音调银铃般清脆,这给他的话语平添了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天生的演说家的嗓音,极富于抑扬顿挫,每当他同亚瑟讲话的时候,那声调里总蕴含着一种爱抚意味。

“没关系,神甫,我一定要找到它,我确信你是放在这儿了。你即使重写一遍,也绝不可能写得跟原稿一模一样的。”

蒙泰尼里继续做他的事。窗外一只昏昏欲睡的金龟子懒洋洋地呜叫,街上回荡着一个水果小贩拖着长音的凄凉叫卖声:“卖草莓喽!卖草莓喽!”

“《论治愈麻风病人》,它在这儿。”亚瑟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过房间,他那轻柔的步履常使素有教养的家人为之恼火。他身材瘦削,个子不高,与其说是三十年代的一位英国中产阶级少年,倒不如说更像一幅十六世纪肖像画中的意大利人。从长长的眉毛和敏感的唇吻,到纤小的手脚,身上每一部分都显得过于玲珑,过于小巧了。静坐时可能被误认为是一位身着男装的美丽少女;然而行动起来,其动作之矫捷迅疾,则令人联想到一只没有利爪的驯顺的美洲豹。

“真是那一段吗?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哪,亚瑟?好啦,我用不着再重写一遍了。咱们到花园里去吧,我来帮助你温习功课。你是哪一点弄不明白来着?”

他们出了门,进入幽静、荫翳的修道院花园。神学院占据的是一座古老的多明我教派修道院的房舍,二百年前这个庭院方方正正,布局俨然,在两排笔直的、修剪得很低的黄杨树篱围拢的空地上,种植了迷迭香和熏衣草。当年侍弄这些药草的白袍修士如今早已作古,并被人遗忘,然而在这仲夏之夜,那些香草依然鲜花盛开,虽然再也没人作为药草采撷了。甬道上铺着的石板的缝隙间,长满一簇簇野生的欧芹和耧斗菜,庭院正中的一眼水井,已让位于羊齿叶和交织一起的景天草。玫瑰花枝繁叶茂,芜蔓的枝条爬过花间小径;树篱中间盛开着光灿灿的红罂粟花;高大的毛地黄在乱草丛上佝偻着腰;无人修剪、从不结实的老葡萄藤,攀附在无人照料的欧楂树枝丫上,随风摇曳;欧楂树则以固执的态度缓慢而忧伤地晃动着浓密的树冠。

在庭院的一角,一棵夏季开花的木兰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座宝塔,到处泼洒着乳白色的花朵。紧靠树身有一张粗糙的长凳,蒙泰尼里就在这长凳上坐下来。亚瑟正在大学里读哲学,在书本上碰到了疑难问题,于是跑来向神甫求教。他虽不是神学院的学生,但在他看来,蒙泰尼里却是一部大百科全书。

“现在我该走了,”待那一个疑难问题解释明白以后,他说,“不知您还有没有什么别的事要我做。”

“我不想继续工作了,不过,如果你有时间的话,我倒想让你再多待一会儿呢。”

“噢,那好吧!”他向后一仰,斜倚树干,透过浓密树枝的间隙,仰望最先出现在静谧天空中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那对梦幻似的、神秘的眼睛,在乌黑睫毛映衬下显得更蓝,那是他从生长于康沃尔郡的母亲那里接受的一份遗产。蒙泰尼里掉转头,避开那双眼睛。

“你好像累极了,亲爱的。”他说。  “我没有办法。”亚瑟的声音中透着倦意,神甫立刻注意到了。

“你不该那样急着去上大学,你看护病人,天天熬夜,已经精疲力竭。我本该坚持要你在离开里窝那以前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的。”

“噢,神甫,那又有什么用呢?家母去世后我在那座悲惨的房子里实在待不下去了。朱莉娅会逼得我发疯的!”

朱莉娅是他异母兄长的妻子,是插在他肋间的一根芒刺。

“我并不是希望你同你家里的人待在一起,”蒙泰尼里温和说道,“我也知道,对你说来,没有什么比那更难堪了。不过,你要是接受了你那位英国医生朋友的邀请,那就会好得多。

P3-4

序言

艾·丽·伏尼契一八六四年五月十一日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幼年丧父,随母亲迁居伦敦。一八八二年她只身前往德国求学,三年后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一八八七年伏尼契学成回国,在伦敦接触到流亡到此地的各国革命者。其中,俄国民粹派作家克拉甫钦斯基对她影响最大,在他的鼓励下,伏尼契于一八八七年前往俄国,在那里生活了两年,接触了彼得堡革命团体俄国民粹派的民意党人,积极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去探望被沙皇监禁在狱中的革命者,还在俄国和英国之间寄送宣传品。这些工作为她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回到英国后,她结识了从沙皇流放地逃出来的波兰革命者米·列·伏尼契并与其相爱,一八九二年他们结婚。在这段时间,她还认识了恩格斯、赫尔岑、普列汉诺夫等著名人物。一八九七年她的杰作《牛虻》问世,小说以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统治者的斗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者牛虻的形象。《牛虻》的出版为她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除《牛虻》外,她还有其他一些作品,如小说《杰克·雷蒙》(1901)、带自传性质的小说《奥利芙·雷瑟姆》(1904)、叙述牛虻离家出走后十三年经历的小说《中断了的友谊》。伏尼契晚年居住在美国,一九六0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九十六岁。

《牛虻》在世界各国都有广泛的读者。它的中译本自一九五三年出版以来,发行量达数百万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主人公牛虻原名亚瑟,成长在佛罗伦萨一个富有的家庭,是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和他母亲的私生子。亚瑟在大学里参加了秘密革命组织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察觉此事,对此极为不安。后来,蒙泰尼里赴罗马任主教之职,卡尔狄神甫接任神学院院长。亚瑟向卡尔狄神甫忏悔时受骗说出了秘密革命组织的名称和自己偷运政治书籍的事实。卡尔狄神甫随即告密,亚瑟和一批党内同志被捕。

亚瑟出狱后,他的行为受到了党内同志的鄙弃,恰在此时,又得知自己的身世之谜。双重打击之下亚瑟精神失常。他砸碎神像,留下字条伪称自尽,本人则潜出海关,偷渡去了南美洲。那一年他十九岁。

在南美,他坠入了“真正的地狱之中”。他漂泊流浪,做过杂工和赌窟仆人,被一名水手打成残疾,伤愈后到杂耍班子充当小丑,受尽耻笑和侮辱。非人的遭际极大地改变了亚瑟的相貌,以致十三年后他当年的恋人和父亲面对他竟然认不出来。

精神上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回到意大利后,牛虻成了反对教会最激烈的人。他对以蒙泰尼里为代表的教会势力进行了猛烈的和不妥协的斗争,力图唤醒对教会心存幻想的人们。

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他们被暗探和骑警包围,亚瑟开枪射击,这时蒙泰尼里突然出现,堵住了牛虻的枪口。牛虻一时精神恍惚,垂下了拿枪的手,因而被捕。蒙泰尼里到监狱中试图劝说牛虻放弃革命,保全性命。牛虻揭露他的伪善,谴责他当年的卑劣勾当。蒙泰尼里终于认出眼前的人正是自己的儿子。当牛虻要蒙泰尼里在儿子和上帝之间作出选择时,蒙泰尼里选择了上帝。

在蒙泰尼里主教的同意下,牛虻被判处枪决。但牛虻死后不久,蒙泰尼里也因“心脏动脉瘤破裂”而突然去世。

《牛虻》作为革命经典,已诞生一百多年,读书好比一场远足;一次探险,在和平年代,重读这部浸透着革命英雄主义的作品,你将发现什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