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受压近迫的根源来自哪里?女权主义的主体是什么?女性气质、性与压迫有何关系?同性恋如何作为女权主义的问题?如何认识妇女视角的价值与妇女经验的价值?……本书将为您展现当代女权思潮多视角,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女权主义读本/文化批评 |
分类 | |
作者 | (美)佩吉·麦克拉肯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妇女受压近迫的根源来自哪里?女权主义的主体是什么?女性气质、性与压迫有何关系?同性恋如何作为女权主义的问题?如何认识妇女视角的价值与妇女经验的价值?……本书将为您展现当代女权思潮多视角,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 内容推荐 本书是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论文集.这些精选出来的论文从不同的哲学观和不同的学科视角展现了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最新思潮,涉及社会组织的政治学,种族、族裔和妇女的问题,女性气质的讨论以及关于性的研究等。在理解这些观点对西方女权主义者的重要性之上,读者可以思考它们在中国的语境下将如何发挥作用,并思考这些观点将如何帮助我们看待新问题或以新的方式定义老问题。 目录 给全体学员的一封信 第一章 女权主义对社会组织的批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存目)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女权主义评论 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 第二章 知识的主体 论成为财产的对象 来自漫长的贩卖线:奇卡诺女人与女权主义 在西方人的眼里:女权主义学术成果与殖民主义的论述 第三章 性别/社会性别 性别:历史分析中的一个有效范畴 女人不是天生的 社会性别机制 第四章 阅读身体 身体与女性气质的再造 大卖热屄:文化市场对黑人女性性欲的再现 福柯、女性气质和父权制力量的现代化 第五章 欲望理论 电影与伪装:建立女性观众的理论 此性不是同一性 自我的欲望:精神分析的女权主义与主体互涉的空间 第六章 关于性的思考 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的笔记 性的交易:盖尔·卢宾与朱迪斯·巴特勒的谈话 第七章 女权主义认识论 什么是女权主义认识论? 女权主义认识论的构架:一个非西方女权主义者的视点 经验的证据 第八章 女权主义的政治理论 纯真的终结 女权主义、公民权及激进民主政治 附录 战争让女人闭经 《女权主义理论读本》英文目录 编译后记 试读章节 我的一位朋友在佛罗里达农村从事法律工作。他的办公室在贝尔格勒德(Belle Glade),那是一个以制糖业为支柱产业的贫困地区,黑人住的宿舍被称为奴隶船(slave ship),与黑人在奴隶时代的生活条件差不多。他们身无分文,目不识丁,生育率与死亡率都非常之高。 我的朋友跟我讲述了关于他的一个客户的情况:这是一个正怀着第三个孩子的15岁的年轻女子,她是来咨询的,因为她的母亲建议她用子宫切除术来控制生育——连输卵管结扎也不用;而多年以前,一个白人医生就曾给过这位年轻女子的母亲类似的建议。这让我记起了十年前我在“西部法律与贫穷服务中心”(western Center on Law and Poverty)工作时接手的一个案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一洛杉矶县的总医疗中心,在没有得到10名黑人和拉丁美洲妇女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就给她们实施了绝育手术,大多数时候,妇女甚至毫不知情。后来是因为有一名实习医生出面指控医院的产科主任是推行这项措施的负责人,即向任何已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并依靠福利为生的孕妇推荐剖腹产,并同时施行绝育,这件事才得以曝光并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而这些妇女是在之后接受询问时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在对那个案件的诉讼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我记得曾经了解到这样一种情况:四分之一的纳瓦霍(Navajo)育龄妇女,准确地说是所有曾进过医院的育龄妇女,都被实施了绝育手术。(这是一个证人的证词,我们很难得到官方确认的有关美国印第安妇女绝育的数据。保存在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的官方数据是由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其来源主要是国立医院的出院报告[National Hospital Discharge Survey],该数据既不包括联邦医院也不包括收容所。但为居住在印第安人居留地的美国印第安妇女提供医疗服务的差不多却都是联邦医院。另外,公共健康服务部只把信息归为三类:白人、黑人和其他。然而,在1988年,在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红色国家妇女集体组织[Women of All Red Nations Collective]散发了一份题名为“美国本土妇女绝育研究”的情况说明书,该说明书指出,多达50%的美国本土育龄妇女被施行了绝育手术。1983年,疾病控制中心公布了一份报告,即《外科绝育监测:15—44周岁的女性输卵管绝育和子宫切除情况,1979—1980》,根据这份报告,“在1980年,黑人妇女的输卵管绝育率比白人妇女高45%。美国妇女的平均绝育率是17%,形成对比的是,巴西的平均绝育率大约是27%。”而且,在1984年,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个分支机构,即健康促进中心的生育健康部门发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到1982年止,年龄在15至 44岁的波多黎各妇女中,48.8%的人被施行了绝育。) 当我对所有这一切进行反思时,我意识到有一种从奴隶制时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延续到了对有色人种的压迫中,那是一种信念结构,该结构深深植根于这样一个概念中,即认为黑人(或棕色人种或红色人种)是无意志(anti—will)的,无意志是与纯意志(pure will)相对的一个概念。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高贵”的行为体现为可以控制自己的自由意志。是是某种人被看作是在不断地丧失意志,那么,这几乎就意味着他具有了可以随意受人处置的特征。 很多学者曾从支配和压迫的角度,即从这二者之间的整体相依性q@儿化相依性(total and infantilizing interdependency)来解释这一现象。一般来说,那样一种分析尽管不易遭到反驳,然而我个人还是十分反感把主奴关系描述为“整体(total)”。这种选择词语的方式或许在一个十分微妙的层面上,反映并承认了历史的合理性,即白人不得不,也有能力且实实在在地要为这些头脑简单的次等人做每一件事。这一词汇的选择没有承认黑人有些需求是超出白人奴隶主所能提供的范围的,这些需求是那些即使是最有“人性”或最“感情用事”的白人奴隶主也不可能满足的。 P92-94 序言 亲爱的中国同事们: 我热切期待着今年7月在北京见到你们,期待着和我的合作者艾晓明教授一起,给大家介绍西方女权主义思潮新趋势。这里,我先就我们这门研讨课的目标给大家做一初步介绍。 我们将会阅读选自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论文。这些论文可以为我们研讨课的讲座和讨论提供一个基础。你们中间有些人可能已经对这些论文有所了解,或者已经很熟悉其中提出的概念和观点;还有一些人也许从来没有看过这些文章(其中大多都是最近才被译成中文),也许发现其中的观点难以理解,特别还因为有些文章的观点取自西方哲学传统,这也许是大家不太熟悉的。 让我从一开始就强调,我们的目标并不是精通每一篇论文和其中包含的所有观点;因为文章的作者们是从不同的哲学观和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写作的,如果我们提出那样的要求,那需要在许多不同学科展开广泛阅读。确切地说,我们共同努力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认识每篇论文的主要观点,理解这些观点为什么对西方女权主义者具有重要性,思考它们在中国的语境下将如何发挥作用。首先我们要问的是:一篇特定论文提出的观点,它将如何帮助我们对一些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学生相关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思考?这些观点将如何帮助我们看待新问题或以新的方式定义老问题? 我们要求大家在参加研讨课之前阅读所有的论文。这也许有一定难度,因为在此之前,大家还没有从我通过讲课给大家提供的背景知识以及对文章的解释中获益,这是我们见面时我所要做的;但是提前阅读这些论文,你会对文章的见解和难点有所了解。这样你就为自己更好地理解导读讲座做了预习,也为再次阅读这些论文做好了准备。 在大家开始阅读之前,我愿意就这本教材所包含的内容做一概述。我们从论及社会组织的政治学几篇文章开始,让我们首先来考察,妇女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政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恩格斯的著作)如何解释这个问题?而麦金农又如何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对这一解释提出批评?接下来,我们将要思考盖尔·卢宾的论文,它把政治、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的理论结合在一起,用另一种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以社会组织的理论对妇女地位进行解释;我们同时还要读洛伯(Lorber)的一篇文章,以此作为这个论题的补充,它也讨论了性与社会性别制度。 然后,我们将讨论这样几篇论文,作者莫汉蒂等从女权主义视角出发,提出了种族、族裔和妇女的问题。这些论文有助于我们讨论关于本质身份的种种概念;它们也引出了以下几篇论述性/社会性别的论文(作者分别为斯科特、威蒂格、劳里提斯)。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差异,这对于西方女权主义是极其重要的,我们要用一些时间来讨论这种区别和它对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各种派别的重要性。 我们继而要讨论波尔多、胡克斯和巴特基的文章,她们直接提出了女性气质的概念;这些论文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女性气质和女性特点的文化概念,并考虑为什么这对于我们认识关于女性气质的文化建构可能是重要的,而这种女性气质与所有妇女共有的女性“本性”截然不同。关于女性气质的讨论将引导我们进入下一组论文,作者分别为多恩、伊丽格瑞和本杰明。这组论文聚焦于欲望问题,论者受到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女权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暑假研讨班见面时,我会给大家介绍精神分析理论中一些最重要的概念,这个概述会使大家更容易理解这些论文;但就初步阅读而言,我认为你们也能够认识到论文试图提出的主要问题。 接着,我们将要读盖尔·卢宾关于性的长篇论文。最近对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研究采用了女权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观点,并用这些观点来批评文化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方式:何为正常/何为不正常的性行为;而这种所谓不正常的概念如何定义正常,所谓正常的概念又是如何定义不正常的。我们将采用卢宾的论文来思考这些方面,其中性欲问题是女权主义的问题。 对性的研究经常把经验作为分析范畴。阅读斯科特、哈丁、娜诺嫣所写的一组论文,我们将要思考什么构成女权主义的分析范畴、可以如何来定义女权主义认识论。最后,我们将回到女权主义的政治理论的观点(作者弗拉克斯、莫非),我们这门研讨课在这里结束。 我迫切期待给大家提供我对这些精选论文的看法,我也渴望了解你们的反应。在这里,我再次提出,请大家尽可能在研讨课开始之前阅读每一篇文章。请大家通过这个阅读练习熟悉每篇论文的文体和主要问题,你不必要求自己在第一次阅读时就能够完全理解它们。 预祝一切顺利! 你们诚挚的朋友:佩吉·麦克拉肯 2002年6月12日于美国密歇根大学 后记 2002年夏天,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中华女子学院三方合作,在北京开办了中国首届女性学研究生班。这个班得以开办并获得可喜的成绩,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王政教授、办学三方的负责人和任课的教授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这个班的第一门课就是“女权主义理论”,由密歇根大学的佩吉·麦克拉肯教授主讲,中山大学的艾晓明担任中方合作教授。在两位教授的指导下,研讨班的学员在短短两个星期就密集地研习了这些理论。虽然我们都提前阅读了这些文章,但在学习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些理论是针对西方妇女运动和理论争辩而发展起来的,其对话的是整个西方的人文科学,我们对其讨论的背景与理论术语都不够熟悉,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去讨论这些基本的问题。 虽然学习起来有生吞活剥之感,但我们还是被这些理论的挑战性和颠覆性所激动,被这些理论的洞察力及其开拓的知识领域所深深吸引。我想,这门课程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让我们练就了批判的眼光,养成了辩论的习惯。我们激烈的讨论从课堂延续到饭堂和宿舍,我们以初生牛犊的精神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各种文本与社会现象。我们也拿这些理论对照日常生活,观察女生如何不自觉地缩着双腿而座,尽量减少所占的空间;反省自己是如何深陷女性气质理想的迷阵,无法放弃减肥和美容的实践,等等。这些观察每每引发捧腹大笑。这是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也是我们共同成长为女权主义者的过程。 为了让更多对女权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分享到这些文章,我们编辑出版这本《女权主义理论读本》。从内容来看,这个读本主要选择了女权主义第二和第三浪潮的重要理论文章,力图反映女权主义理论多视角、跨学科的特征。女权主义理论吸取了来自很多不同学科和思想传统的创见,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和后现代主义这三个思想传统。简单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主要是从经济的角度去解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与方式,它主要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和性别分工的方式。运用精神分析的女权主义主要是从自我认同和精神发展的角度去解释女性的主体与人格的形成过程,它主要批判传统的精神分析对妇女的主体性及其精神心理发展的忽略。运用后现代主义方法的女权主义主要是强调身份的多样性、差异性和语境的重要性,它质疑确定性,批判那些把妇女本质化、普同化的做法。 虽然这些文章探索的是不同的学科领域的问题,它们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但这些文章贯串着一些共同的关注点,包括:(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它来自哪里?怎样才能消灭压迫?(2)女权主义的主体:“妇女”这个范畴包括什么人?知识的主体是谁?(3)女性气质与性别:女性气质与压迫有何关系?(4)性别与性:性与压迫的关系如何?同性恋如何作为女权主义的问题?(5)女权主义认识论:如何认识妇女视角的价值与妇女经验的价值?可以说,这些也是女权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女权主义理论质询性别间的权力关系,并探索这些关系是如何运作的,尤其是它如何通过文化、制度与组织机构的运作而得以巩固的。 女权主义理论非常丰富复杂,不同流派的理论的侧重点不同,它不应该被简化为“社会性别建构”理论。性别是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但不是一个孤立的范畴,它与“阶级”、“种族”、“族裔”一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分析范畴,而且它们通常是交叉作用于主体的。抽离于具体的社会环境的妇女主体是不存在的,去分析这样的抽象主体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女性来说,我们有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女性的主体经验,而中国的女性中,城乡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贫富的差异等也使得她们的经历与体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对女权主义理论的译介与吸收过程,要着眼于本土的经验,以基于本土经验的知识来丰富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理论的目标并非单一谋求“平等权利”,女权主义理论通过对知识体系的反思而挑战了知识的权威与霸权。因为女权主义者们认识到,权力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只有我们持续地站在为弱势群体谋求权益的立场、以平等的理念去创造知识,去与各种的不平等现象进行斗争,才有可能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美好的世界。 《女权读本》的编译凝聚了很多学者的智慧与努力。首先,佩吉·麦克拉肯教授耗费了大量的心力从浩瀚的女权主义理论中编选了这些文章。其次,共有二十多人参与了翻译工作,他们是:艾晓明、王宏维、蔡一平、刘莉、陈露、关锋、郑朝阳、戴黍、王学风、朱坤领、冯芃芃、陈翠平、凌逾、黄利荣、黄海涛、唐红梅、李纪、李素苗、林郁庭、陈伶伶等。由于当时开课在即,第一稿的翻译时间非常紧迫,翻译者没有来得及沟通,有些术语、人名没有统一,有些还来不及进行细致的校对。课程结束之后,艾晓明和冯芃芃又作了一次校对,并把佩吉教授的导读翻译成中文,附在文章后面。此后又由中山大学的博士生肖娜、陈静梅、郑岩芳、陈义华和我分别校对其中的一些篇章,最后,我对全书进行了统一校订。这部书稿是编者与译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如果书中有错漏之处,应由本人承担责任。由于本人的学识与水平的限制,本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不妥之处,还请读者原谅、指正。 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首先要感谢美国亨利·路斯基金会赞助了中文版权费用和翻译费用,还要感谢中山大学中文系“985”学科建设项目基金支持了本书的出版。我们还要感谢李银河、王政和杜芳琴三位教授的慷慨授权,使得已有中译版本的-五篇文章得以再版,让本书的内容、结构更加完善。这些文章分别来自李银河翻译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和《酷儿理论》(时事出版社,2000),王政、杜芳琴主编的《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三本译著。此外,本书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请教过很多专家学者,在此难以一一列出他们的名字,就以这本书的出版作为道谢的方式吧,感谢所有为这本书做出努力的人士! 柯倩婷 2006年10月于广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