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天堂——肯尼亚》是第一部用中文全面系统地介绍肯尼亚旅游的书。从肯尼亚的民族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到旅游最佳路线、背景知识和注意事项等都一一做了详尽的介绍,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会使更多的国内朋友认识肯尼亚,走近肯尼亚,也会让你爱上肯尼亚,爱上那里友好的人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动物天堂肯尼亚/爱上非洲系列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张远翔//王丰丰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动物天堂——肯尼亚》是第一部用中文全面系统地介绍肯尼亚旅游的书。从肯尼亚的民族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到旅游最佳路线、背景知识和注意事项等都一一做了详尽的介绍,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会使更多的国内朋友认识肯尼亚,走近肯尼亚,也会让你爱上肯尼亚,爱上那里友好的人民。 内容推荐 如同几年前兴起的“西藏热”带动出版风潮并蔓延至今一样,遥远、广袤、神秘的非洲大陆吸引着越来越多中国人的眼球,关于非洲的图书也越来越多,这本《动物天堂肯尼亚》就是“爱上非洲”系列中的一本。本书先是介绍了肯尼亚的历史、地理、物产等概况,之后便从“基本款”到“个性款”为不同需求和时间空余的旅游者度身定做了“旅行指南”,既有可读性,又有注意事项等实用资讯。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初识肯尼亚 一、人类摇篮 二、民族历史 三、环境地理 四、植被动物 五、注意事项 六、特別提醒 第二章 约会肯尼亚 一、基本款 二、升级款 三、豪华款 四、个性款 第三章 迷恋肯尼亚 一、中部地区:内罗毕 二、南部地区 三、北部地区 四、东部地区 第四章 中肯交流 一、孔子学院 二、中国电台 三、肯尼亚长跑的中国经纪人 四、爱好摄影的民间大使 附录一 肯尼亚特有的动物 附录二 肯尼亚特有的鸟类 附录三 肯尼亚特有的植物 附录四 日常斯瓦希里用语 试读章节 一、人类摇篮 在你认识肯尼亚之前,肯尼亚早已认识了你。 人类如何起源目前并无定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人类的摇篮很可能是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大裂谷形成于距今约2000万年前,当时,非洲和亚洲大陆发生地壳变动,在非洲大陆东部和亚洲大陆西南部出现了一条纵贯两大洲的地壳大裂谷,这是地球上最长的裂谷带,全长4000多公里,在肯尼亚境内,大裂谷从与埃塞俄比亚接壤的北部边境一直贯穿到南部边境。 东非大裂谷一直是古人类考古中心之一,近年来在这里做出的重大发现包括距今约600万年的“千年人”,2000年由法国科学家和肯尼亚科学家在肯尼亚巴利果地区的图干山发现。“千年人”的化石已具备了强健的下肢,可以直立行走,其牙齿和下颚结构与现代人非常接近。 在“千年人”之前,为科学界所广泛接受的最早人类化石是“露西”,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埃塞俄比亚。“露西”的得名很有意思,据说来源于甲克虫乐队(Beatles)的名曲《钻石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1974年11月,一支美国考古队在埃塞俄比亚东部东非大裂谷阿瓦什河谷中,发现了一具古人类骨骼化石,当时考古队的录音机正好在播放《钻石天空中的露西》,据分析,这些头骨属于一只生活在距今约350万年前、身高约1.06米的雌性古猿,这只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类,于是大家便把这具出土的骨骼化石命名为“露西”。 除了露西,东非大裂谷北部图尔卡纳湖发现的25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也被认为是人类祖先之一,不过“千年人”的发现,使得人类历史又向前推了几百万年。 尽管科学家后来在东非大裂谷以西的乍得也发现了古人猿化石,但裂谷以东,以肯尼亚为代表的地区仍然被普遍认为是人类的发源地。早在我们认识肯尼亚之前,肯尼亚已经认识了我们的祖先,我们不妨把去肯尼亚当做我们寻找前世的回乡之旅吧。 相关资讯:“东边故事” 对于东非大裂谷附近古人猿化石层出不穷的原因,发现“露西”的法国古人类学家伊夫·科庞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表文章提出了“东边故事”理论,指出人类起源于东非大裂谷以东。他指出,距今300万年以上的人科化石都发現于东非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没有例外,而在这个时期里,这个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化石。 他的解释是:裂谷形成以后,西边由大西洋东来的气流照常带来降雨,而东边則由于上升的高原西缘阻碍,形成季节性季风。因而原先的非洲广大地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气候和植被。西边仍旧湿润,而东边则变得干旱;西边保持着森林和林地,东边则成为空旷的稀树草原。由于这种情况产生的压力。人猿的共同祖先也发生了分裂。 科庞断定,由于环境变化,猿猴开始离开树木站立行走,正是在大峡谷东边,猩猩与猿人分道扬镳,各自走上演变的道路。科庞说,人类和猿猴的共同祖先留在西部的后裔适应了湿润的森林环境,成为大猩猩和黑猩猩两种大猿,而这些共同祖先留在东部的后裔中的一支则相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以适应空旷的环境,成为人科成员。 二、民族历史 肯尼亚建国的历史不过四十多年,这片土地在过去数百年间见证了多个部族、文明的混战与联姻,正是这些来自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探险者和征服者的后裔形成了今日的肯尼亚,一个拥有超过70个黑人部族、少数亚裔、阿拉伯裔和白人的3000万人口的国家。 肯尼亚的黑人主要分为说班图语的部族和说尼罗河语的部族,说班图语的部族来自西非,在公元前500年之后开始来到东非定居,肯尼亚人数最多的基库尤族(Kikuyu)的语言就属于班图语。继班图语部族之后,来自尼罗河流域的尼罗河语部族也来到了肯尼亚,著名的马赛族(Maasai)和占肯尼亚人口第二位的卢奥族(Luo)说的语言都属于尼罗河语,说班图语和尼罗河语的部族占了肯尼亚人口的90%。除了这两支,还有北部边境说库希特语的部族,以及沿海同阿拉伯人融合,属于肯尼亚各个部族,但以阿拉伯文化为主的居民。 除了英语,肯尼亚的通用语言是斯瓦希里语,这是阿拉伯文化与肯尼亚当地的黑人文化联姻的产物。公元6世纪左右,来自阿拉伯半岛和波斯的商人开始光顾东非海岸,他们在这里设立了许多据点,抢掠奴隶与象牙,贩卖到世界其他地方,玳瑁、犀牛角和黄金也是阿拉伯商人从非洲获取的主要商品。据估计,从7世纪到19世纪,奴隶贩子从东非掠走了约400万奴隶,他们被卖到世界的许多角落,以及海外种植园。 阿拉伯人对东非海岸的垄断一直持续到16世纪,近1000年中,阿拉伯人和当地黑人不断联姻,产生的后代同时受到两种文化熏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便是对后世影响力非凡的斯瓦希里文化。不过,受黑人部族文化影响很深的斯瓦希里文化并没有让掠夺内陆黑人贩卖的行为收敛,相反,许多在斯瓦希里文化中长大的黑人反而成为这一时期最臭名昭著的奴隶贩子,如提普·提普(Tippu Tip)。他的祖母就曾是阿拉伯人的黑奴,在嫁给一名奴隶主后获得了自由。 拥有强大舰队的葡萄牙人在16世纪时的到来让肯尼亚沿海的斯瓦希里城邦逐渐衰落,尽管葡萄牙人始终无法在东非建立长期的立足点与有效的统治,但他们严重削弱了当地斯瓦希里城邦的力量,让这些城邦无法抵御来自南方马拉维地区的食人族部落津巴族,以及来自北方索马里地区的加拉族的进攻,最终一个个消亡。现在,葡萄牙人在肯尼亚的遗迹只有蒙巴萨的耶稣堡,建于1593年。 在葡萄牙人离开后,阿曼苏丹逐渐控制了整个东非沿海,他在今天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上建立了巨大的丁香种植园,由于利润巨大,1832年,阿曼苏丹赛义德甚至在桑给巴尔建立了海外首都。 与此同时,英国和德国也在东非内陆不断扩张,但在今天的肯尼亚中部阿博黛尔高原与大裂谷地区,他们却无法突破英勇善战的马赛人防线,不少进人马赛人土地的小股英、德探险者都是有去无回。19世纪上半叶,马赛人内部发生了战争,英国人才得以同马赛大祭祀签订和约,双方休战,英国人穿过马赛人上地的心脏地带修建蒙巴萨——乌干达铁路。正是由于这条铁路,英国人最终彻底控制了整个东非地区。而在马赛传说中,当“钢铁的毒蛇”爬过他们的土地时,世界的末日就来临了,尽管世界并未因铁路爬过马赛土地而终结,但马赛人主宰肯尼亚中部肥沃土地的历史的确由此宣告结束。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批白人定居者的到来,肯尼亚中部凉爽、肥沃的高原也被这些殖民者瓜分殆尽。 阿曼苏丹在1873年禁止了奴隶贸易,而控制肯尼亚的英国人和控制坦桑尼亚的德国人商定,在肯尼亚沿海划出16公里宽的地带作为桑给巴尔阿曼苏丹的领土,英国则从他那里永久租用这片上地。肯尼亚独立之后,桑给巴尔最后一位苏丹赛义德·哈里发将这片沿海地带归还给了肯尼亚政府。 随着蒙巴萨——乌干达“疯狂铁路”的通车,蒙巴萨逐漸成为英属东非最重要的城市,不过殖民者迅速在铁路沿线凉爽的高原地带建立了一个城市,这就是今天的内罗毕。1920年,内罗毕成为肯尼亚首都,而肯尼亚也由英国“东非保护地”成为正式的英属殖民地。 经过长期艰苦的民族独立运动,肯尼亚在1963年正式独立,成为非洲英属殖民地中独立后最为稳定的国家之一。今天的肯尼亚,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统一国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友善好客的人民为她吸引了众多旅游者。P7-11 序言 1999年当我第一次踏入非洲,走进东非大草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的场景:满目枯黄的草在雨后呈现出淡淡的绿色,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湛蓝的天空下,斑马在尽情地奔跑,角马和大象在悠闲地吃草,狮子们则懒洋洋地躺在草丛里,几只小狮子在一旁嬉戏。微风夹杂着芳草的清香,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一种感动不禁在内心激荡……这不正是人们向往的伊甸园吗?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接触过许多游客,他们告诉我,在来非洲之前,他们以为非洲是一个四处战乱、疾病丛生、烈日炎炎、满地饿殍的地方。而当他们来过非洲以后,非洲已不再是他们想象中的非洲了,更多地代表着一种原始而纯粹的美。他们鼓励我把真实的非洲介绍给国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洲,走进非洲,爱上非洲。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正计划着一次长途旅行,却不知选择哪个目的地为好时,那么就请先跟本书一起遍览肯尼亚吧。肯尼亚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地方之一,是无数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场所;是人类与动物及山川和谐共处的地域;是鸟鸣不绝于泉边,狮吼回荡于草原的国度。这里的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草原辽阔,青山苍莽。可以说肯尼亚的美,美在自然,美在原始,美在纯粹。 《动物天堂——肯尼亚》是第一部用中文全面系统地介绍肯尼亚旅游的书。从肯尼亚的民族历史、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到旅游最佳路线、背景知识和注意事项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罗红先生,他为本书提供了数十幅精美的图片。相信通过阅读本书,会使更多的国内朋友认识肯尼亚,走近肯尼亚。 最后,我真诚地欢迎大家做客非洲,做客肯尼亚,做客肯尼亚的动物天堂! 2007年5月于内罗毕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东部非洲有这样一个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民俗独特的国度,她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又是联合国全球四大总部所在地之一,这就是肯尼亚共和国。本书会带你走进肯尼亚,也会让你爱上肯尼亚,爱上这里友好的人民。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 张明 本书除了让老非洲梦回稀树高草的东非草原,也让普通人一窥动物王国的野性之美。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区域合作司常务副司长 王之佳 虽然我与肯尼亚只有一面之缘,但那里无尽的青山、草原和大海,无数充满荒野魅力的动物奇观至今让我感动不已。本书全面地层示了肯尼亚原始而纯粹的美丽,是一本颇具深度的旅行指南。 ——北京大学副校长 吴志攀 我以13次非洲之行的名义向您保证:爱上非洲,一定要从肯尼亚开始! ——中国著名摄影家、肯尼亚亲善大使 罗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