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以来历届世博会中,挑选了52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博览会作了介绍,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历史、科技、建筑等多方面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纂起来,不仅梳理了历届世博会的发展脉络,而且从文明视角诠释了世博会的意义,演绎了工业文明及之后人类社会的文明历程,颇具新意。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 |
分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作者 | 周秀琴//李近明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以来历届世博会中,挑选了52届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博览会作了介绍,涉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历史、科技、建筑等多方面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纂起来,不仅梳理了历届世博会的发展脉络,而且从文明视角诠释了世博会的意义,演绎了工业文明及之后人类社会的文明历程,颇具新意。 内容推荐 本书搜集了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博览会建筑景观、场地风景、海报招贴、美术作品、邮票明令片等千余幅图片资料,生动展现了世博会发展的辉煌历史。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世界览会概论 一、博览会的起源 二、博览会概况 三、博览会与时代背景 (一)工业革命 (二)殖民帝国 (三)节庆纪念 (四)和平与振兴 (五)冷战的抗争 (六)人与环保 四、博览会与经济效益 (一)历届博览会的盈亏 (二)流产的世界博览会 (三)亏损的原因 (四)盈亏的衡量 五、博览会与教育及大众娱乐 六、博览会与建筑 七、博览会与文明的步伐 (一)工业革命 (二)汽车革命 (三)通讯革命 (四)信息革命 (五)环保革命 八、世博会的生命力 第二章 世界览会历程 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1853年纽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1855年巴黎世界工农业与艺术博览会 1862年伦敦国际工业与艺术博览会 1867午巴黎世界博览会 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 1876年费城美国百年独立纪念世界博览会 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880-1881年墨尔本世界博览会 1883年阿姆斯特丹殖民地与技术产品世界博览会 1885年安特卫普世界博览会 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世界博览会 1897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904年纪念路易斯安那购置100周年博览会 1905年列日世界博览会 1906年米兰世界博览会 1908年伦敦法兰西-不列颠世界博览会 1910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13年甘特世界博览会 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 1924年温伯莱不列颠帝国博览会 1925年巴黎现代装潢艺术国际博览会 1926年费城纪念美国独立150周年世界博览会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 1931年巴黎世界殖民地博览会 1933年芝加哥“世纪的进步”世界博览会 1935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37年巴黎世界博览会 1939-1940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1939-1940年旧金山金门世界博览会 1949-1950年太子港世界博览会 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1962年西雅图21世纪世界博览会 1964-1965年纽约世界博览会 1967年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1968年圣安东尼奥世界博览会 1970年大阪世界博览会 1974年斯波坎世界博览会 1975年冲绳世界海洋博览会 1982年诺克斯维尔世界能源博览会 1984年路易斯安那世界博览会 1985年筑波世界博览会 1986年温哥华交通和通讯世界博览会 1988年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 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 1993年大田世界博览会 1998年里斯本世界博览会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000年汉诺威世界博览会 2005年爱知世界博览会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展望 后记 跋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世界览会一览表 历届世界博览会会徽和吉祥物选 历届世界博览会招贴画选 历届世界博览会邮票选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瞰视图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地示意图 已确认参加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世界博览会及科技发展主要记事 中国参加世界博览会的主要记事 主要世界博览会举办国家和地区示意图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场址和展馆规划示意图 世界博览会参展美术作品选(文内插页) 试读章节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很明显地告诉人们,把全部展览集中在一个大展厅已经跟不上世博会的需要了。为此,奥地利政府建造了四幢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工业宫、机械宫、农业宫和艺术宫。维也纳主办者十分注重每一建筑的外表,特别是拱形门饰和各个进口,都力图按照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来建造。在世博会场地上,还有不少其他风格的建筑,如瑞士风格的咖啡馆,带有拱顶的走廊商店、舞厅、风俗餐馆和来自各国的农舍。 工业宫是整个世博会的中心,后成为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她那穹顶式的圆形大厅是罗马圣彼得教堂的两倍。圆形大厅是计划在世博会后继续使用的永久性建筑,她一直被用作展览厅直至1937年毁于一场大火。建造这一大厅需要特殊的工程要求,因这块土地曾是多瑙河的低洼地,地桩必须打到一定深度才能保证坚实的地基。工业宫内是一个圆形大厅和28个拱廊展厅,为安排各种展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主办者在展览安排上极有创意,按照各国从东到西的自然地理位置而排列,奥地利自然而然地安排在中间,占据面积也最大。圆形大厅直径为354英尺,高284英尺,为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大厅,穹顶是由铸铁制成的,重达4000吨。她由32对80英尺高的双柱来支撑。穹丁页还支撑着一个大灯笼,直径为100英尺,高50英尺。穹项上有天窗和阳台,观众能在阳台上观看世博会乃至维也纳的全景。工业宫共有四个进口,以南门为主要进口,上有半圆形拱门,上面写着约瑟夫国王的格言“联合的力量”。 与工业宫平行的北面建筑是机械宫。世博会后,机械宫将被用作大北方铁路系统的仓库。机械宫是用铁架和砖块建成,外墙用的是拉毛粉饰,看上去像蓝灰矿岩。它长达2060英尺,能并排停靠三列火车,铁轨通过大厅,火车能将沉重庞大的机械设备和装置直接运入厅内。在工业宫的东面和东南面分别为艺术宫和花卉园林厅。艺术宫相对来说比较小,长600英尺,宽100英尺,但中间和顶部都有宽敞的过道可以陈列雕塑,众多的雕塑品陈列在与艺术宫相连的露天展厅内。艺术展分为美术、宗教艺术和业余艺术二大类,共有21个国家参加了。法国的展品最多,为1573件,其次是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俄国、比利时、匈牙利、瑞士和英国。装潢艺术和工艺美术在工业时代的制造品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除了1851年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数届巴黎世博会上法国主宰了欧洲对消费品的装饰审美。在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上,奥地利显示厂对玻璃器皿、陶瓷器皿、皮件和金属制品的造型和设计的特别情趣。 世博会有两个主题:教育、情趣和人民生活水准的理想主义的进步;工业时代的大规模生产和丰富的原材料。尽管世博会有展示智力和人文进步的计划,但世博会还是按照1851年伦敦水晶宫展,把原材枓列为第一而艺术放在最末。两大主题分为26十类別。其中有知识产权、情趣教育、妇女儿童的教育、食品与家庭手工业、交通、机械、林业管理、矿产开发、工程、化学工业、军用以及文化艺术。与此同时,各种国际组织对与主题有关的议题举行专门会议。 由于这届世博会破德语国家所垄断,所谓的万国世博会的代表性受到厂影响。35个国家送来了7万个展览品,但三个大国,英国、法国和美国的展览都不够理想。美国没有意识到这次世博会的规模而只送来了不起眼的展览品,但却派来了正式的政府官员,世博会后整理了四大卷世博会工作汇报,对正在筹备小的176年费城世博会帮助不小。 英国的参展程度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们送来的展览没有什么新意,与当时取得的新发现和新工业成就不相称。倒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以及亚洲的独立国家中国与日本送来了令人刮目相看的艺术展品。日本首次参加国际世博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六十余人的代表团,不仅带来了日本的传统艺术,更是虚心地观看,学习和吸收。他们回回后整理出了96卷世博会观感,收集厂很多可贵的资料,为日本以后跃上经济强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法国的参展不力可能是由于两年前在普法战争中受到了惨败再加上建立第三共和国所遇到的国内矛盾。尽管如此,法国还足获得了2.6万奖牌中的3142枚,其中包括在艺术领城中获得的240枚,是所有国家中获得艺术奖牌最多的一个国家。 理所当然,奥地利的展览最多,获得的奖牌也最多,达5991枚,其次为德国5066枚,意人利、匈才利、西班牙、英国和俄国分別获得了近1000枚的奖牌。美国紧跟在土工工具后排列第13名,扶奖牌442枚。奖牌共分五大类:艺术、情趣、进步、合作和功绩。每一奖牌饰都有身着古典服饰和手持月桂树环的人物,反面是约瑟夫国王头像。 世博会上受各层次普遍欢迎的足施特劳斯乐团的演奏。世博会主办者推出了一系列音乐会来创造一种音乐气氛。施特芳斯露天音乐厅推山了前奏曲、歌剧、浪漫主义的音乐剧、进行曲、小歌剧和维也纳圆舞曲。小约翰·施特劳斯就是因为186了年巴黎世博会,而使他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风靡世界。这部圆舞曲是小施特芳斯特地为法国巴黎世博会而创作的。在整个维也纳世博会上响彻着施特劳斯乐团的演奏,穿插着军乐队和吉卜赛的小合奏。(P94-97) 序言 我们与世界博览会的缘分始于1988年。那一年,周秀琴赴澳大利亚访问,来到了布里斯班世界博览会场地,只见那里彩旗飘扬人群熙攘,到处是五彩缤纷欢乐的海洋。博览会展览更是大干世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而心灵震动。尽管这是一次短暂的停留,博览会却在她脑海中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同年,我们赴美留学,周秀琴主攻美国博物馆管理学,李近明主攻计算机科学。美国博物馆的创建和发展与世界博览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差不多每届早期的世界博览会都会产生一个或一批博物馆。为了成功地展览世界著名的艺术品,博览会不得不盖造坚固防火的永久性建筑。博览会结束后,主办城市既想让巨资购置的艺术品和其他有教育意义的展品继续发挥作用,又想让博览会留下一些永久纪念和文化遗产,这样创建博物馆就成了最好的选择。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造就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1876年费城美国百年独立纪念世界博览会促成了美国史密逊协会国家历史与技术博物馆和一群费城博物馆,并催生了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世界博览会直接创建了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和费城商业博物馆。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造就了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1915年巴拿马加利福尼亚博览会结束后,人体学博物馆开放了;1933年芝加哥世纪的进步世界博览会闭幕后,其藏品加盟了芝加哥科学和工业博物馆;1962年西雅图21世纪世界博览会的英国宫是西雅图艺术博物馆的旧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美国博物馆学系统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世界博览会的认识,同时提高了我们对世界博览会的兴趣并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周秀琴毕业后先后在几个美国博物馆工作,十多年美国博物馆的工作经历,积累了许多知识,丰富了对世界博览会的认识和了解。几年前,美国费城市政府力促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接受已经结束历史使命的费城商业博物馆的人类学藏品。作为该博物馆的藏品主管,这一转交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周秀琴的肩上。费城商业博物馆的藏品大都来自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1900年巴黎世博会和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在接收藏品和整理历史资料过程中,她对各届世界博览会举办的时代背景、管理运作、展览展品和陈列建筑等都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同时,我们寻找和多次走访了在费城举办的两届世博会的遗址,参观了现存的1876年世博会的纪念宫、纪念展和原世博会立体模型以及1926年世博会的现存建筑,还去了美国旧金山、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西雅图、诺克斯维尔和新奥尔良等地走访世博会旧址。 2000年秋天,周秀琴随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赴韩国参加庆州世界博览会。这是一届小型的可能不属于国际展览局认可的世界博览会。其艺术展览只有四五个国家参加,周秀琴有幸参与了这届世界博览会的联络、展品筹备和展览布置过程,从而获得了世博会组织工作的第一手资料。由于工作关系,周秀琴与世界博览会建立了深厚的情结。每逢遇到与世博会有关的事宜,我们都特别加以留心和关注。世界博览会是我们多年的工作对象,也成为了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获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我们这些海外游子非常激动,急切地盼望上海能申办成功。2002年12月初,当我们夫妇回沪探亲,一出浦东机场就被庆贺上海申博成功的一幅幅大标语牌所吸引。我们由衷地为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感到兴奋,心中更是思潮起伏。在整个探亲期间,我们被上海申办世博会成功的喜庆气氛所包围,思绪一直围着世博会转。其实,李近明对世界博览会也颇感兴趣,收集和研究世界博览会历史资料已有多年,手中早已拥有大量世界各国历届世界博览会的图片、邮票和明信片。 当时我们脑海里盘旋的就是能为上海世博会做些什么,如何把我们所了解的博览会知识与大家共享。为此,我们决定把世界博览会的历史和历届博览会的情况整理出来,加上我们多年收集的世博会资料照片和图片,著书出版,介绍给大家,以飨读者,作为我们留学美国多年的海外游子对祖国和人民的一次汇报,也是我们报效祖国、支持上海世博会的最实际的行动。 决心立即化为具体行动,我们全力以赴在美国进行世界博览会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译和研究。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和博物馆寻找书籍和翻阅资料,上旧书店和计算机网站购买书籍和查询资料。最有意思的要数周末同上文化艺术市场淘金,我们的身影屡屡出现在美国东部大部分相关市场。工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地收集到几乎所有世界博览会的有关资料、图片、邮票和大量的明信片。在整个2003年和2004年中,我们几乎没有周末和休假,工作之余的时间全部都花在了这本书上。 此书的形成是参考了百多本有关世界博览会的书籍与资料。对此书影响最大的要数美国约翰·芬德林(John E.Findling)教授主编的《世界博览会历史辞典1851-1988))(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s,1851-1988)和艾瑞克·马梯(Erik Mattie)的《世界博览会》(World's Fairs)两书。他们通过文字和图片对世界博览会作了全面的研究,对我们帮助不小。我们还就有关问题与美国世界博览会历史学家罗伯特·伦代尔(Robert Rydell)教授进行了探讨和切磋。国际展览局也向我们提供了不少宝贵资料。 中国和世界博览会关系渊源流长。自从在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露面后,中国又接二连三地参加了早期十几届世界博览会。她还在1910年举办过一个有14个国家参加的南京“南洋劝业会”,但是影响不是很大。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在世界博览会上亮相,自1982年后多次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并于1999年在昆明成功地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赢得了广泛的声誉。1993年5月3日,国际展览局通过中国政府的申请,接纳中国为第46个成员国。2003年12月12日国际展览局第134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在会上当选为新一任国际展览局主席。自从上海申办和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对世界博览会的宣传和普及已经大大加强。 我们利用旅居国外的有利条件,特别注重收集外国出版的有关世界博览会的资料、信息和照片。迄今为止,有规模的世博会举办了已有一百多届。在众多的世界博览会中,我们挑选了其中52届具有代表性的博览会。这些博览会大都为综合性的大型世界博览会,也包括了一些颇有影响的专业性博览会。现把这些资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编纂起来,以飨广大读者。 介绍世界博览会对我们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世界博览会是一部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建筑等学科的百科全书。由于作者知识有限,时间仓促,难免出现纰漏和错误,希望读者不吝指正。此书若能为进一步推动世界博览会在中国的普及和教育,为配合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宣传产生一些积极的效果,那么,我们编著此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后记 中国申博成功,举世瞩目。凡我炎黄子孙尤为雀跃欢欣!本书作者李近明、周秀琴伉俪留美深造工作近二十年,两位与我本人原籍皆为上海。作者周女士在美学有专长,专攻博物馆管理,而今与其先生(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携手合作,悉心埋首编撰世界博览会历史之艰巨工作,态度认真,内容丰富,诚难能而可贵。本人旅美五十余年具四十年世博经验。20lO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彼此同感兴奋之热情难以笔墨形容。经上海世博局高层介绍相见恨晚。尤其对本书特点,编撰辛劳,及作者用心良苦,衷心敬佩,自当表扬。 本书由国际展览局(BIE)主席吴建民先生作序,对作者之贡献及爱国热情倍极赞赏。吴主席原任中国驻法大使,现又任外交学院院长,不仅学贯中西,道德文章举世钦仰,对申博成功厥功甚伟,乃首位国人担任重要国际组织首长者,实至名归,为国家及民族争光,诚吾炎黄子孙表率。而又谦谦君子,虚怀若谷。本人有幸曾与之在沪畅叙长谈,面请教益。多蒙鼓励支持,至深感幸。拙文尚祈吴主席及世博当局、本书作者以及国内外高明指教是幸。 本人于1964-1965年纽约世博会独资1300万美元接办德克萨斯州馆。当时先由德克萨斯州石油巨富安古斯·威尼(Angus Wynne)经办,以百老汇歌剧为主,重金礼聘好莱坞影帝保罗·纽曼(Paul Newman)周薪10万美元,开支浩繁而经营理念及方式欠佳,两个月即倒闭。世博当局欲拆除建筑夷为草地。德州父老纷纷敦促本人前往白宫面见好友约翰逊总统,商议由本人接办,彻底改善,成为“嘉年华馆”,并融人中国文化,使面目一新,大放异彩,转败为胜。开幕时约翰逊总统偕夫人莅临剪彩,欣然接受本人建议,把访问世博会全部时间用来参观嘉年华馆。后本人又在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荣获金盾奖及最佳服务奖状,深感能为国家国人争光为幸! 根据历次参加建馆及访问之实际经验,拙见原则如下: 其一,必须竭尽全力,广邀所有各界人士,全力以赴,共襄盛举。其二,必须具备高品质,高科技,富有特色之内容,使参观者不仅满意,更感美不胜收。有满载而归的感觉,乐于再度甚至数度前来参观。并广为传播推崇,介绍亲友及大众前来。其三,必须达到最高最佳的服务标准。其四,必须货真价实,有价廉物美的商品及精美而具有深意的纪念品。其五,必须要媒体合作,广为宣传,争取号召力,吸引参观者的兴趣,定为第一优先、必来参观之地。 本人在上海申博成功之前即应邀参加多次研讨会议,提供建议,竭尽绵薄。之后即努力筹备工作。众认美国乃先进国家之首,亟宜早日决定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其号召力对将来参加国家之多寡及投资规模大小,必大有助益。但目前美国尚未重返世博国际组织。本人曾于2003年11月会晤克林顿总统,及同年12月及2004年元月会晤布什总统,均荣获祝福与支持。现正一面号召美国大企业参加,一面安排美国国会联邦议员组团来华访问,促使美国早日决定大规模参加2010上海世博会。 本人于2004年11月起担任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会长,经大会通过筹备华商馆参加上海世博会。华商馆可获全球华人的大力支持,成为上海世博另一特色,将来继续长久运作,成为世界华商经贸中心。 世博会重要性乃众所周知。本人以为除各种商机,介绍新产品。展示国力等等以外,加速提升国民水准、都市建设,刺激国家经济发展,均为必然现象。而对提升主办国家在国际上形象和地位尤为重要。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方发展,一日千里。如今申博成功,更能藉此良机吸引全球各国人士来访,亲临目睹种种进步实况,在直接间接大量招商引资之余,更提升国家及人民之国际地位及声誉,自不待言。亟盼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抓住良机,共襄盛举!本人与本书作者衷心愿为祖国及家乡效劳奉献! 以上真挚由衷热情,无论美国及其他各国人士都会深深感动支持,世界各地华裔及华商更将热烈响应。本人深信2010年上海世博会必能顺利圆满成功,成为历史上最伟大、最精彩、令人难忘的盛会。 美国亚洲协会主席 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会长 蒋一成 2005年7月30日 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世博会的价值在于它把人类文明最新成果展现出来。我们在抓住和用好奧运会和世博会所提供的大机遇的同时,一定会对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中国人将会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价值,世界也将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价值。 ——国际展览局主席 外文学院院长 吴建民 《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的作者,不仅梳理了历届世博会的发展肪络,而且从文明视角诠释了世博会的意义。世博精神与上海城市精神的互动发展,将使2010年上海世博会精彩、成功和难忘。 ——上海博物馆馆长 陈爱君 本书的出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伟志 阅读本书,能获得许多有关世博会历史的知识,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它为我们全面了解世博会色彩缤纷的面貌及其影响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知识,并给予我们许多启迪, ——上海档案馆研究馆员 马长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