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它是理性原则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追求的理想境界。本书从“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奠定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完善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制度”等七个方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进行了探讨研究,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章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内涵
第一节 和谐思想的哲学思考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哲学阐释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生态社会、节约型社会的比较
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与实践
第二节 西方关于和谐社会的理想与实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章 奠定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基础
第一节 树立双赢理念,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二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 效率与公平并重,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章 完善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制度
第一节 加快社会管理机制的转变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第三节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追求共同发展
第五章 确立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道德导向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节 打造诚信社会
第三节 倡导仁爱道德,追求人人幸福
第四节 倡导宽容精神,追求人伦和谐
第五节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第六章 加强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保障
第一节 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
第二节 加强公益事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第四节 关心弱势群体,加大社会公共利益建设力度
第五节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七章 营造和谐社会构建的国际环境
第一节 中国与世界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节 坚持走和平、发展、合作的道路
第三节 和谐世界: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结语 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