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它构思巧妙、史料丰富、故事动人、语言鲜活,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举世无双的军队/军史辉煌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蔡仁照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它构思巧妙、史料丰富、故事动人、语言鲜活,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内容推荐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周年,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军史辉煌(丛书)》等二十余部军事题材新书。本书为其中一本,书本翔实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过程。 此次出版的军事题材系列图书,大多数为第一次出版,有史有论、见人见事、题材迥异,从不同角度记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目录 序言 引子 第一章 一唱雄鸡天下白 ——从星星之火 到燎原之势 ●世纪枪声:人民军队的辉煌开端/10 ●钢铁洪流:革命武装不断发展壮大/23 ●千秋伟业:谱写大气磅礴的民族史诗/39 第二章 人民军队忠于党 ——从以农民为主的革命武装到无产阶级新型军队 ●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49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53 ●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59 ●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65 ●贯彻“五句话”总要求/71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75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77 第三章 军民团结如一人 ——从夺取政权到建设祖国 ●修筑公路:北京和拉萨之间架起了幸福的彩虹/89 ●抢建铁路:移山填海创造“革命速度”/97 ●屯垦开荒:万里边疆弘扬南泥湾精神/104 ●唐山抗震:子弟兵作出突出贡献/111 ●森林灭火:解放军敢打敢拼、英勇顽强/123 ●弘扬宗旨:一心一意服从国家建设/127 ●军民共建: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硕果累累/130 ●抗洪救灾:全力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133 第四章 金戈铁马奔集成 ——从单一兵种到多军兵种 ●毛泽东: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军而奋斗/146 ●萧劲光:建立一支自卫的防御的海军/150 ●朱德:建设我们自己国家的空军/158 ●周恩来:组建战略核反击力量/162 ●刘伯承:炮兵正在进行正规化建设/167 ●许光达:必须建立一支坚强的坦克部队/171 ●邓小平: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176 ●21世纪:军兵种发展大趋势/178 第五章 惊天动地高科技 ——从小米加步枪到狎丹乜船载人航大 ●敌人的运输队给我们送来武器/186 ●从“万国牌”走向“喷气时代”、机械化/189 ●中国进行核试验是被迫而为/202 ●谁说我们中国人搞不成导弹核武器/213 ●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224 ●加快核潜艇研制进度/229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236 ●邓小平:高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241 ●神舟飞船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248 第六章 革命熔炉育英才 ——从战场练兵到模拟仿真 ●要把红军学校办成“红埔”/255 ●毛泽东到训练场看军事比武/265 ●邓小平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280 ●大力推进人才战略工程/289 第七章 威武文明展雄姿 ——从低级阶段到鬲级阶段 ●我们已经开始向建军的高级阶段发展/296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高度集中统一/303 ●必须严格整顿纪律/305 ●管理也是知识,也有科学/314 ●邓小平竖起一个指头:中国军队员额减少100万/322 第八章 舍生忘死保和平 ——从保卫租国到维护世界和平 ●向侵略者作战,争取光荣的胜利/332 ●中国的援助最大、最充分/344 ●毛泽东:坚持和平,反对战争/350 ●邓小平:和平必须争取才能赢得/352 ●加强国际间的军事交流与合作/355 主要参考书目 编后记 作者再版附言 试读章节 富有军事斗争经验的朱德回忆说: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北伐军中大批共产党员被清洗出来了,不能立足。为了挽救革命,也是由于形势所迫,再不起义不行了,党才决定8月1日在南昌举行起义。 起义前夕,朱德担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住在百花洲畔的花园角2号。百花洲在南昌市状元桥和三道桥之间的东湖一带,原来这里是水泽之乡,被东湖之水萦回环抱。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这里建造讲武亭,训练水军,因而有“水木清华”、“约鸥榭”等景点。讲武亭北面,叠石成峰,土阜孤耸,亭峙其巅,称为“冠熬亭”。百花洲风景迷人,晚唐诗人杜牧,宋代词家辛弃疾都留下了描绘百花洲旖旎风光的动人词章。朱德寓居百花洲畔以后,常到讲武亭旁散步。 南昌的盛夏,酷热难当。大街上,宿舍里,处处干燥,处处憋闷,整个城市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蒋介石、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以来,南昌反动势力的活动日益加剧。蒋介石在庐山秘密指使段锡明、周利生、程天放等人成立的反动组织A B团已经控制了南昌的国民党所有军政机关和一些群众团体。南昌街上到处都有岗哨,国民党党校学生和南昌卫戍司令部的侦察队不分青红皂白,任意盘查行人;巡查大队从早到晚到处抓人,行人出入城门,上下码头,住宿旅馆,都会遭到严密的盘查和刁难,稍有可疑,就遭逮捕,许多革命同志和进步青年都被敌人抓起来了,第三军炮兵团也因被怀疑有共产党活动而被调到南昌城外,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受到监视。南昌军官教育团党代表魏瑾钧等人也被捕了。 当时,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的或者影响比较大的军队,主要集中在张发奎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第二方面军共有第四军、第十一军和第二十军三个军。贺龙是第二十军军长,叶挺是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第四军的第二十五师是在打下武昌以后由叶挺独立团扩编而成的。这些部队在“东征讨蒋”的口号下已经陆续向长江下游移动,驻守在九江和九江、南昌之间,加上由朱德指挥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在南昌附近的革命武装力量已经达到2万人以上。而武汉国民政府朱培德率领的第五方面军离南昌较远,该方面军的第三军位于樟树镇(今清江)、吉安、万安地区,第九军主力部署在进贤、临川地区。第二方面军的其余部队也在九江附近,第六军主力则在从萍乡向南昌开进的途中。南昌城附近,实际上只有敌第五方面军的警备团,第三、第九军各一部和第六军的第五十三团,总共只有3000来人。这些情况表明,中国共产党所能掌握的军队在南昌占有绝对优势,有把握在敌人的援兵赶到之前夺取南昌城,取得起义胜利。 张发奎曾经于7月24日正式通知叶挺和贺龙,要叶挺、贺龙把所辖部队调到德安集中以后,立刻到庐山参加军事会议。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得知在庐山召开的军事会议要“清共”的内幕以后,立刻从庐山赶到九江面晤叶挺,商定叶挺、贺龙不去庐山开会,带部队乘火车赶赴南昌。这个行动,遏制了事态的恶化。张发奎曾经担任孙中山大本营的警卫团营长。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以第十二师师长的身份率部参加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及攻克武昌的战斗,立下了战功。1927年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和他指挥的第四军一度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依靠对象,但是,汪精卫在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张发奎的态度发生急剧变化,后来发展到率领反动军队镇压南昌起义。 7月27日,叶挺、贺龙等人先后来到南昌市中山路洗马池的“江西大旅社”。这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有96个房间。7月下旬,江西大旅社被一支军队包了下来。27日,参加组织领导南昌起义的主要负责人在江西大旅社喜庆厅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四人组成的前敌委员会,周恩来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负责指挥前敌一切事宜。这次会议还决定,在7月30日晚上举行武装起义。为了统一指挥起义部队的作战行动,决定由贺龙任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任前敌代总指挥。为了及时商讨起义中可能出现的有关问题,还成立了有国民党左派参加的国民党特别委员会。 南昌,这个被古人王勃称作“襟三江而带王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的地方,正在酝酿着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南昌,即将成为中国政治与军事的热点,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的诞生地。 贺龙当时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当周恩来来到设在子固路的第二十军指挥部,把举行南昌起义的行动计划告诉贺龙时,贺龙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你们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 朱德对南昌城内外的情况了如指掌,前敌委员会要求朱德随时向总指挥部报告与起义有关的部队的情况,无论是支持起义还是反对起义的情况,都要摸清楚。朱德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 31日下午,各项准备进入最后阶段。准备参加起义的部队以军、师为单位分别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周恩来、贺龙、叶挺等起义领导人分头传达了党中央和前委的决定。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件意外情况发生了,第二十军第一团一个姓赵的副营长跑到敌^指挥部去告密,起义部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对于武装起义,没有比事先走漏消息更严重的了,一旦敌人有了准备,就可能导致起义失败。历史上许多次起义都是因为走漏了消息而遭到敌人的残酷镇压。起义军总指挥部得知有人告密以后,立刻下达命令:起义提前两小时进行。 8月1日凌晨,一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长夜的宁静。紧接着,连续不断的枪声噼噼啪啪地响起来了,枪声夹着火光,震动着天地,充塞着城市的上空,充塞在周围许多里的地面上。密集扫射的机枪火力把整个南昌城都震醒了……振奋人心的起义枪声打响了。这是震惊世界的枪声,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一阵枪声。 起义军的勇士们一马当先,按照预定计划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一开始,战斗就非常激烈。在敌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由于叛徒告密,敌警卫团事先有了准备。贺龙的第二十军两个团向该敌发起进攻时,敌人居高临下,用机枪封锁了起义部队的前进通道。贺龙见起义军前进受阻,亲自指挥部队从正面冲上鼓楼,压制住了敌人的机枪火力;又命令一支部队从后院翻墙冲入敌阵,终于将警卫团的敌人歼灭,占领了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 叶挺指挥的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二团向贡院的敌第三军第二十三团驻地发起攻击后,因该敌的团长被朱德扣留,失去指挥,官兵纷纷夺路逃跑,遭到起义军的火力阻击以后,被包围缴械。第二十四师第七十一团向部署在天主教堂的敌第六军第五十七团发起攻击后,敌人无心作战,仓皇逃窜,遭到起义部队的打击以后,又退缩到天主教堂里据险固守。为了攻下这个据点,起义军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迅速组成突击队,有的翻越城墙,从背后夹击,有的正面猛攻,很快迫使敌军缴械投降。 第二十军教导团的驻地同敌第九军第七十九团只有一墙之隔。由于教导团事先以换防拜访为名察看了地形,枪声一响,教导团官兵有的从正面进入,有的从周围越墙而进,黑夜中,敌人还没有穿好衣服就当了俘虏。第二十军第六团向驻防老营房的敌第九军第八十团驻地突然发起攻击以后,敌人乱作一团,四处溃逃。 起义部队向江西省政府、南昌卫戍司令部、第三、六、九军留守处和牛行车站等地的敌人发起进攻后,只经过短促的战斗,就消灭了这些地方的敌人。 东方出现了一道红色的曙光,星星依然在闪耀,天空变得更高更蓝,苍白的月亮悄悄地退到山上。世界苏醒了。 南昌城里的枪声渐渐稀疏了,起义军鲜红的旗帜迎着初升的太阳在起义军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的屋顶上高高飘扬。战斗只进行了四个多小时,南昌城就被起义军控制了。起义部队打开监狱,救出了被关押的人民群众。南昌市民燃放爆竹,欢庆向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 ’ 8月1日上午9时,在原江西省政府召开了有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联席会议,叶挺向大家报告了起义的经过,成立了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参加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谭平山、周恩来、叶挺、贺龙、宋庆龄等25人为革命委员会委员。为了阐明起义的宗旨和纲领,南昌起义前后还发表了《中央委员会宣言》、《中央委员及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联席会议宣言》、《叶挺告第二方面军同志书》等一系列重要宣言。 2日,南昌市数万群众举行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胜利和革命委员会成立。英雄城南昌旌旗蔽日,欢声震地。 南昌城头的枪声,犹如平地一声春雷,使经历了一连串严重挫败的千百万革命人民又在黑暗中看到了高高举起的火炬,燃起了新的希望。在南昌,起义部队消灭了四五千敌人,缴了5000多支枪,70多万发子弹,_些其他武器装备和物资。起义后,这支队伍政治上仍然沿用“左派国民党”的旗帜,军事上仍然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贺龙兼代总指挥,下编第九、第十一、第二十等三个军。朱德担任第九军副军长,贺龙兼任第二十军军长,叶挺担任第十一军军长兼二十四师师长,聂荣臻被任命为第十一军党代表。 10月初,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在广东的潮汕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优势兵力的围攻而失败;部分部队后来由朱德、陈毅率领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会师。这支部队后来成为红军第四军。1930年夏,红四军编入红一军团。不久,又编入红一方面军。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从此以后,一支英雄的人民军队诞生了。这以后的短短十个月,我国的中部、南部、东部、北部、西北部等广大地区,举行了上百次不同规模的武装起义。 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是南昌起义以后另一次著名的工农武装暴动。 南昌起义爆发以后的第三天,临时中央制定了《关于湘鄂粤赣四省农民秋收暴动大纲》。为了响应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通过了《最近农民斗争的决议案》,在八七会议的号召下,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等省相继爆发了秋收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P10-14 序言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我社决定再版此书,并重新设计了版式、封面、开本。编者改写了各册书名,还插入了一些图片,使其具有更多的可读性,以符合市场需求,在此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再版书中的疏漏、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共党史出版社 2OO7年6月8日 后记 1997年,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的7月1日,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00多年来中国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夙愿终于实现了,海内外的同胞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今年我们党还要召开具有跨世纪意义的党的十五大,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将会朝着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前进。当我们欢庆中华民族在统一和振兴的事业中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都深深感到今天的辉煌来之不易,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先辈为赢得革命胜利和社会进步曾经付出的巨大代价,都会牢牢铭记由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所作出的历史性伟大贡献。 大家知道,中国革命的显著特点是武装斗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期,我们党的历史发展的主要部分是武装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挫败了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的干涉和挑衅,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所走过的艰苦曲折、英勇无畏的道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世世代代中国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之际,为了记叙我军的丰功伟绩,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用党史、军史教育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以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励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前进,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应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要求,组织本室和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等部门从事党史、军史的专业编研人员,共同编纂了一套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的普及读物——军史辉煌丛书。 军史辉煌丛书,有表现人民军队的缔造者毛泽东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重大发展和杰出贡献,以及他们伟大的统帅才能,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的《铸造辉煌》;有反映我军将帅精湛卓越的指挥作战经历和他们光彩夺目风范的《元帅奇勋》、《名将风采》;有描述人民军队漫长的战斗历程的《炮火硝烟》和我军不断进步发展的《走向未来》;还有采撷人民军队中各个历史时期众多英雄模范和战斗集体动人事迹的《浩气英名》等。军史辉煌丛书以独特的视角、纵横捭阖的笔法,采诸家之长,集众书之成,以人民军队发展时空为背景,从几个重要方面反映了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和现实,是一部主题鲜明突出,内容全面翔实,史料真实丰富,文字生动具体的弘扬主旋律的军史通俗读物。 军史辉煌丛书的出版,得到中央和党史、军史部门的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为丛书撰写了序言,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张万年、迟浩田为丛书题词。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领导和专家冯征、李传华、郑惠担任丛书的顾问。冯征和党史、军史专家认真对丛书进行了审读和修改,保证了书稿的政治质量和史料上的准确性,使丛书尽可能完善。 丛书主编和参加编写的同志,虽然长期从事党史、军史研究,但多数人只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方面的专题历史比较熟悉,掌握党史、军史的全部资料还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在编写的过程中,学习了许多同志这方面的论著、纪实作品和回忆录,借鉴和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撰写的史料。我们除了在书中注明以外,并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研究和写作的水平有限,加上编写的时间比较仓促,难免有写得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和不够妥当的地方,我们热忱希望能够得到部队的老同志、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指教,以便丛书再版时,进一步修改、校正,以求给广大读者提供一套严肃、真实、准确、生动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普及读物。 军史辉煌丛书编委会 1997年5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