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年画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因产于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始于明末,清代乾隆、嘉庆前后为鼎盛期。绵竹年画不仅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且还深受印度、缅甸、泰国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喜爱。绵竹年画构图通俗易懂,生活活泼。风格粗犷豪放,朴实大方,形式多样,装饰性强,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一般分为红货(门神、斗方、中堂等)、黑货(木版拓片等)两大类。题材大多以迎祥、祈福、欢乐喜庆为主。本书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绵竹木版年画。
序 谭继和
【第一章木版年画】
一、中国早期年画/3
1.秦汉时期——年画的孕育阶段/5
2.汉代——年画的萌芽阶段/5
二、魏晋至唐宋时期的年画/6
1.晋代——“元旦画鸡于门”之风俗/6
2.唐代——年画创作进入宫廷/7
3.宋代——年画在艺术上的定型/7
三、明清时期的年画/8
1.明朝——年画题材逐渐扩大/8
2.清代——年画的盛世和繁荣/10
四、四川清代年画门3
1.成都年画/14
2.绵竹年画/15
3.夹江年画/17
4.梁平年画/18
【第二章绵竹年画】
一、清代绵竹年画/24
1.清代中期——绵竹年画的盛世/24
2.清代末期——年画行会“伏羲会”诞生/24
3.清末民初的绵竹年画/27
二、民国时期的绵竹年画/29
三、20世纪50—60年代的绵竹年画,32
1.20世纪50年代的绵竹“新章”年画/32
2.20世纪60年代的绵竹年画/34
四、当代绵竹年画/36
1.20世纪70年代——绵竹年画的恢复期/36
2.20世纪80~90年代——绵竹年画发展的黄金时期/37
3.新世纪的绵竹年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