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格雷探案集”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推理大师乔治·西姆农的犯罪浪漫主义代表作。在他的笔下,麦格雷是个头戴圆顶礼帽、抽着烟斗的胖子,外表似乎有点迟钝,其实是个冷静沉着的侦探,不但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而且富有人情味。西姆农力图通过复杂曲折的案情去探索人性,显示出普通人的良知,对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意义,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小说风格;他创作的关于麦格雷的小说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各国上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十字街头之夜/麦格雷探案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比利时)乔治·西姆农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麦格雷探案集”是最具人文关怀的推理大师乔治·西姆农的犯罪浪漫主义代表作。在他的笔下,麦格雷是个头戴圆顶礼帽、抽着烟斗的胖子,外表似乎有点迟钝,其实是个冷静沉着的侦探,不但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而且富有人情味。西姆农力图通过复杂曲折的案情去探索人性,显示出普通人的良知,对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意义,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小说风格;他创作的关于麦格雷的小说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各国上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容推荐 他是忠实的比利时人,却创造了巴黎最伟大的探长——麦格雷。他中学未毕业,却成为当时欧洲知识分子十分推崇的作家。纪德说:“人们每每问我该读西姆农的哪本书时,我的回答总是:全部!”本雅明说:“我读他的每本书。” 乔治·西姆农是公认的心理大师,小说中却没有任何的心理描写。他奉行极简主义,将侦探小说写成了纯文学,却宣称要摒弃作品中任何的文学元素。“麦格雷探案集”(第一辑)收入了西姆农的八部小说,除了《黄狗》和《十字街头之夜》之外,还有《她是谁杀的》、《麦格雷与夏尔先生》、《酒吧悲情录》、《天命号马夫》、《人头重案》和《窗上人影》等,都是他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创作风格。 本书为“麦格雷探案集”之《十字街头之夜》。 目录 Ⅰ黑色的单片眼镜 Ⅱ窗帘在晃动 Ⅲ寡妇屯之夜 Ⅳ笼中鸟儿 Ⅴ被抛弃的汽车 Ⅵ外出者之夜 Ⅶ两处伤口 Ⅷ失踪者 Ⅸ靠墙排队 Ⅹ寻找头目 Ⅺ艾尔丝 附文:西姆农与他的巴黎情结 试读章节 “听说您想跟我谈话,探长……不过,请您先坐下。” 她的口音比卡尔还要重。语调忽高忽低,在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上降了调。 而她的哥哥站立在她的身边,就像一个负有保卫责任的家奴侍立在女主人身旁一样。 她向前走了几步,只是当她走近的时候,麦格雷才发现她和卡尔一样高。窄窄的髋部更显出体形的活力。 “给支烟!”她转身对哥哥说。 他赶紧取烟,慌里慌张,笨手笨脚递上烟。她从一件家具上拿起打火机,打了火,顷刻间,红色的火焰与她那深兰色的双眸交相辉映。 随后,屋里更暗了,以至于探长感到局促不安,伸手去摸开关,没有找到,喃喃说道: “我可以要求您点灯吗?” 他需要保持镇定。依他看,这个场面太富于戏剧性了。富于戏剧性吗?更确切地说,太隐晦了!就像艾尔丝来到之后,满屋暗香浮动一样。 尤其是,与日常生活太不一样了!简单地说,可能是太“另类”了。 卡尔那口音……他那完美的缓和语气的措辞以及他的单片眼镜……他那高雅气派和室内令人讨厌的旧物混合在一起……还有艾尔丝的长外衣,它不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那种长外衣,无论在剧场,还是在全世界,都见不到…… 这与什么有联系呢?可能与她的穿着方式有联系。因为裁剪得很简单。衣服紧贴着身子,甚至紧裹着脖子,只露出脸和两只手…… 安德森朝一张桌子弯下腰,取下一盏煤油灯的灯罩,这盏灯还是那三个老女人时期用的,高高的陶瓷底座,仿青铜作为装饰。 煤油灯在客厅的一角照出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圆圈。灯罩是桔黄色的。 “对不起……我没有注意到所有的椅子上都堆满了东西……” 安德森腾出了一把拿破仑时代式样的扶手椅,把堆在上面的书籍搬到地毯上,放得很乱。艾尔丝站得笔直,抽着烟,黑色天鹅绒紧贴其身,仿佛是雕刻出来的一件艺术品。 “小姐,你的哥哥肯定地对我说,星期六到星期天的夜里他没有听到任何异常的声音……好像是他太困了,很难被吵醒……” “太……”她一边喷吐出少许的烟一边重复着。 “您也什么都没有听到吗?” “特别异常的声音,没有听到!” 她说得很慢,作为一个外国人,她必须把想到的话用现场语言翻译出来。 “您知道,我们在国道旁边。夜间,车辆行驶几乎都不减速。每天,从晚上八点钟,一些卡车开往巴黎中央菜市场,发出很响的声音……此外,星期六,旅游者去卢瓦尔河畔和索洛涅地区去游览。我们不时地被马达声、刹车声,哇啦哇啦的喧嚷声闹醒……若不是这栋房子价格便宜……” “您从来没有听到别人谈起戈德贝尔格吗?” “从来没有。” 外边,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草地上的草碧绿碧绿的,仿佛可以一棵一棵地数出来。因为那些草都很显眼地一棵一棵地长在那里。 虽然缺少维修保养,大花园里的景物一直还是很协调的,就像戏剧舞台上的背景一样。每簇花丛,每棵树甚至每根树枝,都在恰到好处的位置上。而远方的田野连同一个农庄的屋顶与眼前的法兰西岛浑然一体,美妙天成。 相反,在客厅里,在旧家具堆里,可以看到一些书籍,那上面的文字麦格雷不认识。而这两个外国人,哥哥和妹妹,尤其是妹妹制造了不和谐的气氛…… 气氛过于色情、过于淫荡吗?然而,她并没有挑逗的行为。在言谈举止中,她一直是单纯的…… 不过,当时场景可能并不要求这样的单纯。探长可能更理解三个老女人以及她们畸形的情感。 “你们同意我看看你们的房子吗?” 不管是卡尔,还是艾尔丝,都毫不犹豫地同意了。当她在一把扶手椅上坐下的时候,是他,稍微托起了灯。 “请跟我来……” “我想你们平常主要是待在这客厅里吧?” “是的……我工作就在这儿,我妹妹每天大部分时光也是在这儿度过的……” “你们没有仆人吗?” P22-24 序言 富有人情味的侦探小说(代译序) 吴岳添 法国人读到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1846年6月11日,它被一个匿名者改写后刊登在《日报》上,引起了读者的兴趣,法国的侦探小说于是应运而生。在爱伦·坡的影响下,埃米尔·加波里奥(1835—1873)写作了一系列侦探小说,例如《巴黎的奴隶》(1868)和《脖子上的绞索》(1873)等,比柯南道尔创作的福尔摩斯探案要早得多,因此被誉为法国侦探小说之父。不过侦探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在20世纪才真正发展起来的。从1905年到1939年,莫里斯·勒布朗(1864—1941)创作了二十二卷关于亚森·罗平探案的故事,侠盗亚森·罗平因而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侦探。而在这方面贡献最大的则是乔治·西姆农,他不仅作品最多、影响最大,而且真正使法国的侦探小说走向了世界。 乔治·西姆农(1903.2.13—1989.9.4)生于比利时的列日,父亲是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从小就立志创作,十六岁就成为《列日日报》的记者,报道该城的社会新闻,写些幽默的短评。他十八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就是以乔治.西姆农为笔名的《在拱桥上,列日故事》。他于1922年来到巴黎定居,开始写作以色情、暴力和犯罪为题材的连载小说,从1923年到1933年的十年间,共发表了将近两百部小说、一千多个故事和大量文章。他靠稿费摆脱了贫困,还买了一艘汽艇在欧洲漫游。他酷爱体育,喜欢骑马、骑自行车和拳击,乐于到世界各地去冒险。 1929年,西姆农创作了小说《拉脱维亚人彼得》,写麦格雷探长潜入乞丐群中,去追寻一个经验丰富的流浪汉的故事。由于他当时正在荷兰,就把麦格雷的出生地安排在荷兰的戴尔菲西村。1931年,他首次用真名发表了这部小说,同年发表的《黄狗》(1931)和《十字街头之夜》(1931),也都是以麦格雷为主人公的。他笔下的麦格雷是个头戴圆顶礼帽、抽着烟斗的胖子,外表似乎有点迟钝,其实是个冷静沉着的侦探,不但具有非凡的洞察力,而且富有人情味,因此,他开始登台,便给读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当时的警察局长克萨维埃·吉夏尔喜欢西姆农的小说,给了他许多侦探技术方面的指导,还让他和警察们一起破案,参与逮捕和审讯。从而使他的小说写得愈来愈真实,愈来愈生动。 从1945年到1955年,西姆农在美国和加拿大生活后回到法国,从1959年起定居于瑞士洛桑。他每年都要出版三四部关于麦格雷的小说,例如《麦格雷的烟斗》(1947)、(麦格雷和无头尸》(1965)等。1968年,他在《麦格雷及其死亡》里结束了这位探长的侦探生涯,并在出版最后一部小说《麦格雷和夏尔先生》(1972)之后宣布停止创作。这时,他创作的关于麦格雷的小说共有七十二部之多,已经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在各国上演,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戴尔菲西村甚至因此在1966年为这个虚构的探长竖立了一座雕像。 除了麦格雷探案的系列小说之外,从《阿尔萨斯驿站》(1931)到《无辜者》(1972),四十年间,西姆农也写过多达一百一十部犯罪心理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有《看火车驶过的男人》(1938)、《屋子里的陌生人》(1940)、《曼哈顿的三个房间》(1946)、《致法官的信》(1947)、《白雪污痕》(1948)等,这些作品虽然不是侦探小说,但也同样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西姆农的探案小说着重描写的不是十恶不赦的江洋大盗,也不是案情的恐怖或侦探的过程,而是处于危机境遇里的平民百姓,研究他们的犯罪心理和造成罪行的社会环境,他们通常是在社会的压力下被迫走上犯罪道路的;其实,每个人在特定的环境里都有可能犯下这类罪行。正因如此,麦格雷探长探案过程,不仅是为了发现凶手及其使用的手段,更是要感受导致犯罪的心理危机。因此,他经常有意无意地让凶手跑掉,正是出于对他们命运的同情和怜悯。 为了惟妙惟肖地刻画人物,西姆农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各种场合,更经常到小酒吧去听顾客们闲谈。他只写自己熟悉的人物,以及他所了解的穷人和流浪汉的生活。他力图通过复杂曲折的案情去探索人性,显示出普通人的良知,这样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而且对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意义,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小说风格。 西姆农于1952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学院院士,他认为自己永远是比利时人,所以没有加入美国或法国国籍。他一生用过十七个笔名,写过三百多部作品,深受各国读者的欢迎。纪德早在1939年就说过:“我把西姆农视为一个伟大的小说家:也许是当今的法国文学中我们确实拥有的最伟大的小说家。”如今,他的小说精选集已经被伽里玛出版社收入了《七星丛书》,标志着他已经当之无愧地跻身于法国经典作家之列。 这套丛书(第一辑)收入了西姆农的八部小说,除了上面提到的《黄狗》和《十字街头之夜》之外,还有《她是谁杀的》、《麦格雷与夏尔先生》、《酒吧悲情录》、《天命号马夫》、《人头重案》和《窗上人影》等,都是他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创作风格。 西姆农笔下的麦格雷,不仅是擅长推理破案的福尔摩斯,也有别于侠盗亚森·罗平,他首先要做的是一个医生、一个律师、一个忏悔师,他要拯救的是人的灵魂。正因为如此,西姆农的作品才会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评(媒体评论) 十九世纪的巴黎,你读巴尔扎克;二十世纪的巴黎,你读西姆农。 ——马塞尔·埃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