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国际关系研究2007年第1辑总第5辑。中国发展的国际效应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为扩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集中组织了一批学者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当然,作为系列的国际关系研究专辑,本辑仍然延续了广泛性、战略性、理论性的研究特色,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其他一些重大问题也有深入的分析,其中刘鸣韵《国际力量结构现状、走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傅勇的《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主体问题》,吕鲜林的《美国国家战略与宗教理念》,吴前进的《海外华人的和谐理念与实践》等论文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值得一读。
中国发展的国际效应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为扩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视野,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集中组织了一批学者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当然,作为系列的国际关系研究专辑,本辑仍然延续了广泛性、战略性、理论性的研究特色,对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其他一些重大问题也有深入的分析,其中刘鸣韵《国际力量结构现状、走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傅勇的《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主体问题》,吕鲜林的《美国国家战略与宗教理念》,吴前进的《海外华人的和谐理念与实践》等论文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值得一读。
中国发展的意义
中国发展的世界政治意义
“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一个经济分析的视角
中国经济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社会变迁的世界意义
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前国际力量结构现状、走势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开放战略结合模式分析
论联合国改革问题与中国的立场
构建和谐地区,共谋上海精神
——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与其他地区组织的共同发展与合作展望
继往开来:中非战略伙伴关系新发展
——兼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当代中国外交战略
软力量研究与如何提升中国的软力量
国际关系理论
非传统安全研究的主体问题
国际安全机制:性质、内涵与作用
美国国家战略与宗教理念
——试析布什主义与他的“使徒使命”及其批判
专题研究
海外华人的和谐理念与实践
——对其“行为-关系-制度”的分析
朝鲜核问题与六方会谈之前景分析
——兼论东北亚安全
伊朗核危机与美伊战略博弈试析王艳红
浅析法国移民问题
——从巴黎骚乱谈起
德国民社党:地方性与全国性的困境
书评
构建和谐地区的理论探讨
——评《21世纪的第一个新型区域合作
组织——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