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问题对制药和生物技术企业特别重要。这是因为开发一种新药需要10年甚至20年,花费10亿美元以上,不得不给予更多注意。在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交叉领域、强与弱、老与新、战略与战术交织混杂之处,市场力量如何运作?对以上问题,本书都将涉及。对领导和管理的科学基础,项目管理中从研究到开发的转换,哪些依托单位内部完成和哪些依靠外部资源进行,哪些知识产权在本单位创造,哪些由许可证交易获得,都从实用角度一一讨论决策。挑战与机会、管理科学家、领导、企业家与雇员,以及促进创新,都全方位给予思考。本书对比了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怎样审查、如何及为何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怎样对待肽类或肽模拟物,生物电子等排体或手性药物,或者下一种令人倾倒的先进技术。最后还讨论了公司对治疗领域药物靶标如何选择决策(包括相关背景信息),以及讨论比较了多元模式和聚焦模式。
引言
前言
总编
第2卷主编
第2卷编委
(上册)
前言
2.01 新药研究和战略的交汇部分
2.02 学术界视野
2.03 工业界视野
新药研究开发的战略和管理特点
2.04 项目管理
2.05 从活性化合物到注册产品过程中化学开发、质控研究、注册事务队伍的作用
2.06 新药开发
2.07 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2.08 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的关系——合同、联合、许可
2.09 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和领导战略
2.10 创新(挑战现状)
2.11 药物发现中能力提升技术——新老技术和文化整合
(中册)
2.12 如何及为何应用最新技术
2.13 如何及何时研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
2.14 肽类和蛋白质药物——问题和出路
2.15 肽模拟物和非肽药物发现——受体、蛋白酶、信号转导治疗靶标
2.16 生物电子等排
2.17 手性药物发现和开发——从概念到上市
2.18 混杂配体
(下册)
靶标
2.19 选择靶标和治疗领域的多元模式和聚焦模式
2.20 G-蛋白偶联受体
2.21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2.22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2.23 磷酸二酯酶
2.24 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化酶
2.25 核激素受体
2.26 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2.27 氧化还原酶
缩写词表
符号表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