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和慈禧太后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德龄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女人。终其一生,慈禧太后为权而生,为权而死。那么慈禧太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部回忆录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最著名的女人——慈禧太后的所有规矩、习俗以及她宫廷中所特有的气氛,都以一位满族妇女亲聆目见的亲切性,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为清朝高级官吏裕庚的女儿德龄公主,她写作本书是有着特殊的资历的。在这部回忆录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最著名的女人——慈禧太后的所有规矩、习俗以及她宫廷中所特有的气氛,都以一位满族妇女亲聆目见的亲切性,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目录

遍地金沙

老佛爷的新玩具

火车员工

铁路官员

随驾大臣

尊贵的銮舆

接驾

御衣库

御膳房

光绪皇帝

伴君如伴虎

列车上的小朝廷

在旅途中

袁世凯

坍塌的长城

老佛爷回故乡

盛京故院

历朝皇帝的遗物

狐仙塔

射圃

同治帝的忌日

奉旨点戏

归心似箭

太后与春蚕

皇宫里的手艺人

参拜太后的狗

奇珍异宝

泛舟昆明湖

御医

宽容与仁爱

荷花的奇迹

太后喜欢吃人奶

皇家花园

沐浴

不祥之兆

试读章节

遍地金沙

那年春天,北平城内的桃花似乎比往年都要烂漫。风吹得花辦到处都是,地上像是铺了一条红色的毯子,连鼻子里都是桃花甜甜的香气。

当时的那条大街,直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脑海里。它上面铺了一层黄色的沙土,在阳光的映照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我们这一大队人马就从上面浩浩荡荡地走过,整个行列是那么齐整、肃穆,只能听到细碎的脚步声。

这是一支耀人眼目的队伍。骑在马上的人身着锦衣华服,朝帽上装饰着貂尾。胯下的坐骑是最好的蒙古马,浑身上下油亮亮的,鬃毛又长又整齐,气宇轩昂。不仅如此,就连马鞍、脚镫都非同寻常,上面不仅有花纹等装饰,还镶嵌着名贵的珠宝。这些马每一匹身上都汇集了好几种颜色,几百匹聚拢在一块儿,在阳光下简直绚丽如云霞。

离这些马儿不远,缓慢跟随着一乘金光耀眼的轿子。轿子上面装饰着两条云中穿行的金龙,抬轿子的是十六个大内太监。轿子里面的人,面容庄严,如同庙堂之上的神圣,她就是此时的皇太后慈禧,四万万百姓的主宰。

紧跟着金色大轿的是六乘红色的轿子,分别由八个太监抬着。里面坐着的都是侍从女官,其中就包括我和妹妹容龄。

整个队伍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缓慢前行,不光是人,就连马都难得发出声音来。只有沉重的轿杠转动时发出的咯吱咯吱声,不时打破这份宁静。再有就是李莲英,那个尽人皆知的大太监,他不停地跑前跑后,呵斥着队伍中的人。声音尽管很低,却充满了暴戾的味道,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他一个人精心布置的。

这条路是从颐和园至热河行宫的官道,长达几百里,上面铺了一层潮湿的黄沙,是专门为太后准备的。普通百姓不仅不能在上面走,即使远远地看看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也要被杀头,所以谁也不敢冒这么大的危险,大胆违反。拐了几个弯之后,这条金色的大道便慢慢隐没在苍茫的山谷之间了。

此时的慈禧太后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在想热河?她离开那里已经整整五十年了,五十年前的她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却仅仅做了咸丰皇帝身边的一个宠妃。后来咸丰突然驾崩,朝中两位重权在握的大臣居然开始合谋,打算把她年纪尚幼的儿子同治从皇位上拉下来。他们就是载垣和肃顺。

那时,慈禧并不熟悉朝中事务,更谈不上特殊的本领,可是,形势所迫,她必须想办法同那两个密谋的家伙对抗。结果,她在困难重重之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沿着这条黄色的屈曲盘旋的御道离开热河,回到了北京。那时,一路上负责保护他们的是荣禄。没有被咸丰选中为妃子的时候,荣禄是她的情人。后来,她成了咸丰的宠妃、荣禄便做了她忠心耿耿的仆从。当年的一番深情从此搁置,个中滋味又有谁能知晓呢?

现在,时光已经流转了半个世纪,那时候年轻美丽的宠妃已经成了世人敬仰的皇太后。荣禄早已作古,慈禧的爱子同治也驾鹤西去了。常伴她左右的只剩下了狡猾奸诈的李莲英,此时正跟随她,顺着这条当年的道路再次回到热河去。

紫禁城——那个勾心斗角的地方已经越来越远了。沿着这条黄沙铺就的大路不停前进着,道路依旧,可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恍如隔世,当年的人、马早已不见了踪影。

这支特殊的队伍在重峦叠翠之间不断前行,偶尔于事先布置好的庙宇里稍事调整。最后,在这持续不断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来到了热河行宫前的空地上。

可是,眼前的一切,如同死一般沉寂。

同样的宫殿,同样的黄色琉璃瓦,同样的麒麟龙凤绘琢于梁柱之上,可这些同北京紫禁城的宫殿相比,却少了几分细致与精巧。女官、太监、宫女们都走下轿子,悄无声息地跟随着太后,疾步前行。慈禧太后本就是个走路迅捷的人,而此时此地,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冥冥之中召唤着她,使她不得不加快脚步,在这些凄清的大殿中间穿行。她几乎踏遍了自己当年做妃子时所有的足迹。最后,她停在了一座空荡荡的宫殿前。

“唉!这就是同治当年加冕时的宝座。现在,他好像还坐在那里,还穿着那最最高贵的龙袍——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她突然说话了,声音低沉而孤寂。

在热河静静的风里,一切都停驻了,唯有她的思绪在波涛汹涌。谁能想到,那时候的一场加冕礼成了她三次摄政的开端。从那时起历经的种种是非,如云烟一般从眼前闪过,是那么清晰可辨,仿佛发生在昨天。那时候,她就站在这里,就在此时所站的地方。

她就那样凝神注视着,沉默着。她的目光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婴儿,看到他正在眼前的宝座上实行加冕礼。身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在此时,在她眼中,都恍如虚空,一切仿佛都回到了当年。

她的脚步顺着当年的足迹,又来到了另一座宫殿。她说,这就是当年安放咸丰皇帝灵柩的地方。这句话她说得真真切切,眼前似乎真的有个死去的咸丰静静地躺在那里。他撒手西去了,身后的千斤重担,全都落到了他的爱妃娇弱无力的肩膀上。而今,一切恍如隔世。当年的弱女子。已经成了万人敬畏的皇太后,成了一个垂暮的老妇人。

在没有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已经听太后讲过很多关于她自己的往事。此时,真的站在这里了,昨日的雍容华贵、温柔幸福,一切仿佛就在眼前,她一一给我指点着。而她心中的悲伤又有几个人知道呢?

不过,在离开此地,回到北京,踩到颐和园土地的一刹那,一切悲痛便在我们的脑子里面烟消云散了,就像史书轻轻翻过了令人哀叹的一页,再也不会有人去翻看。P1-5

序言

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带领工兵炸开慈禧太后的陵墓,进入墓室盗宝。慈禧金棺的底部,铺着金丝织成的褥子,厚7寸,缀有大小珍珠10000多粒、红宝石85块、白玉200多块,上面铺了一层珍珠,共240O粒。尸体上盖着一条金丝与锦缎混纺的被子,织有汉字陀罗尼经文25000字,缀有800多粒珍珠。尸体头上的凤冠更是镶满宝石,其中一颗珍珠重4两,大如鸡蛋。最令人称奇的,是尸体口中的夜明珠,分开时是两块透明无光的珍珠,合在一起就会射出绿色寒光,可以照亮方圆百步。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斗8年,占整个清朝的1/5,仅次于康熙、乾隆。无论生前还是死后,慈禧的奢侈腐化都是匪夷所思的;与此同时,作为大清帝国的统治者,她的昏庸无能也有目共睹。

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准备在颐和园大肆庆祝。恰巧这个时候,日本侵略中国。中外舆论认为,中国必胜。慈禧主战,“不准有示弱语”。但是,当有人提出全力支持前线,主张将庆典的费用移作军费时,慈禧却勃然大怒,恶狠狠地说:“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他一辈子不高兴!”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不久,慈禧太后发布《议和大纲》,宣称:“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后来签订《辛丑条约》,既割让土地,又赔付巨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这意味着每个中国人要拿出二两白银。款额如此之高。以至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自觉惭愧,主动归还了自己那份的一半,帮助清政府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清华大学前身)。

1906年,日本和俄国为了抢占中国东北,在中国土地上大打出手,清政府竟然发布上谕,表示“局外中立”。

可以说,慈禧太后是清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统治者。但是从某些角度看,慈禧太后又是一个强有力的女王。她手下的能人太多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骆秉章,任何一个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就连袁世凯也不是普通的乱世枭雄。如此一大批能人甘心受慈禧的摆布,足见她的手腕。

亲历了晚清宫廷生活的美国传教士赫德兰(Issac Taylor Headland)认为:“慈禧太后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人,在世界历史上也绝无仅有。……就性格的坚强和能力而言,她和任何人相比都不差。……她统治了中国将近半个世纪——而所有这些都发生在一个妇女没有任何权利的国度。说她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最了不起的女人,这不算是夸张吧?”

美国学者斯特林,西格霍夫(Sterling Seagrave)则断定:“慈禧太后不是恶魔。而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当然了,她有很多怪癖,在一个女人被当作痰盂一样对待的帝国里,她只是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而已。”

西方人对于慈禧的评价往往过于“超脱”,他们毕竟没有体验过慈禧治下中国民众的凄惨生活。相比较而言,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Reginald F.Johnston)的评价更公允一些,他说:“在清醒的中国人看来,慈禧要对清朝的灭亡负主要责任,是中国曰益衰败的罪魁祸首。我大致同意这种看法,但是想补充一点:慈禧只是一个愚昧无知的女人,不可能对一切坏事负责,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罪责都算在她的名下。……她毕竟受到各种制度的制约,而这些制度并非她的独创,是祖先传下来的。她的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腐败的传统,不全是她自己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这位处于权力巅峰的女人的确犯下了诸多恶行;与此同昧,我们不得不承认,慈禧太后必然也有她的无奈和苦衷,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对于这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叙述得最为真实、细致、生动的,恐怕就是美籍华人德龄了。德龄,满族人,慈禧太后晚年的首席女官,贴身服侍太后的生活起居长达两年。而在宫廷内生活的时间则更长。由于这种便利条件,德龄对于慈禧的了解要比一般人真切得多。在德龄笔下。慈禧太后是一位尝遍了生活和权力之酸甜苦辣的女性,既专横霸道、冷酷无情,同时也多愁善感,内心世界极为丰富。

本书原著为英文,初版于1933年初的美国。1934年4月起,中译本在上海《申报》副刊逐日连载。连载完毕不久,即由该报印出了单行本,从1936年至解放前夕,再版八次。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