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摄影家。他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用充满个性的影像在中国摄影史上联名书写了一段独特篇章……
本书是“中国摄影家”系列之一的“边地行走”专册,内中收录了吴家林先生的个人作品集和文学集。
在吴家林先生眼中的云南,是一个因平常而非常的世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边地行走(吴家林)/中国摄影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作者 | 陈小波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摄影家。他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用充满个性的影像在中国摄影史上联名书写了一段独特篇章…… 本书是“中国摄影家”系列之一的“边地行走”专册,内中收录了吴家林先生的个人作品集和文学集。 在吴家林先生眼中的云南,是一个因平常而非常的世界…… 内容推荐 吴家林眼中的云南,是一个因平常而非常的世界,吴家林边地行走四十年,独往独来…… 本书是吴家林先生的个人作品集和文学集,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端的中国化,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而他道地南方的、日记式的素描又使他的见证有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意味。书中具体包括了:《“山里人”的影像缘》、《摄影师是收藏幸福的人》、《他的身上有一座高原》、《在边地摄影中享受孤独》等内容。 目录 走近吴家林 “山里人”的影像缘 摄影师是收藏幸福的人 只有一个吴家林 从约翰内斯堡到云南 吴家林的重 在环境的苍凉里赞叹生命的坚韧 解魅之后 他的身上有一座高原 在路上寻觅“出世”的家园 梦幻故乡 骨血映像 在边地摄影中享受孤独 重温经典 吴家林摄影作品 吴家林年谱 编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吴家林走在云南某条山路上,谁都会奇怪此人怎么会挂着相机而不背着一箩土豆。他个子不高,其貌不扬,黑瘦,脸上有山里人一样苦巴巴的皱纹,他说自己从外表到内心都和山里人差不多。他曾经做到云南新闻图片社社长的位置,却没有摄影家那些张扬的行头。照相机个头已经很小,他还十白吓着乡民,把徕卡公司奖励给他的新徕卡相机缠满黑胶带,他希望自己的相机像山里人的锄头一样不引人注目。他随身携带一些图片小样,有机会就像老农民卖菜一样,把照片摊在地上或别人的床上展示。他不懂外语,和那些一波波流行的摄影时尚总有些距离。但他的作品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国际摄影展上亮相并引起亨利·斥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罗伯特·戴乐比尔等世界影像大师的关注,并最终跻身世界影像大师之列。 生于云南昭通贫困山区的吴家林,是个一生和山里人结缘,也和影像结有奇缘的人。 影像学语:从无缘到投缘 其实吴家林原来是一个反感摄影的人,他第一次碰照相机纯属意外。1968年秋,在昭通师范附小当了6年小学教师的吴家林由于美术字写得好,被借调到县文化馆制作“农业学大寨”展览,抄写毛主席语录。有一天,他被朋友抓差,去为参加农民业余文艺调演的演员拍照。吴家林对照相机很反感,总觉得只有风流子才弄这玩意儿,就一口拒绝。朋友苦苦哀求吴家林帮他一回,因为家里要办喜事,非回去不可。吴家林担心自己从未摆弄过相机误了事。朋友说太简单了,五分钟就能把吴家林教会。这是一台上海四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朋友教他装胶卷,调焦距,晴天用光圈11、1/125秒,阴天用光圈5.6、1/60秒……就这样,日落前两小时吴家林拍完了4个120胶卷,送到国营照相冲洗。照片洗印出来令他大吃一惊,看到经自己手拍出来的影像“光影质感层次无比地美妙”。从此他与拍照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到假日就乐颠颠地义务为亲朋好友、熟人同事拍照。 从“反感”照相到热衷于摄影,是吴家林影像的第一阶段,自发地拍摄。 吴家林因照相崭露头角,被推荐到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做新闻撮影工作,开始了用摄影搞宣传的生涯。1969年,吴家林到昆明探亲,意外碰上省报记者在为“云南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26个少数民族代表拍照:身着民族服装的26人集中坐在河堤的斜坡上,锗落有致,每人手捧“红宝书”,视线集中在中心位置的男主角捧着的“红宝书”上。太阳光从每人身后照来,形成强烈美丽的轮廓光。他第一次见到在阳光下使用闪光灯。原以为这是一张有创意的留影照,万万没料到次日的《云南日报》头版头条竟是这幅“新闻照片”。他茅塞顿开:原来新闻照片是如此做出来的吴家林活学活用,如法炮制。1970年6月16马,他的第一张新闻照片发表在i云南日报》上。画面上一群人民公社社员,在阳光下围坐在八仙桌四周,手捧党章认真阅读。墙壁上贴着一横条大标语:“学习新党章,朝气蓬勃干革命”。从此,《云南日报》每个月都会刊登吴家林组织摆拍的新闻照片,少则一两张,多则十几张。后来新华社《新闻照片》、《人民日报》也刊发了他的摄影作品。1974年吴家林调到云南省文化局所属云南新闻图片发稿站《云南图片》采编组任摄影记者,正式进入了专业摄影圈。 模仿“官话”的言说方式,这是吴家林影像缘的第二阶段:向政治学语。吴家林认为那时拍的职务作品几乎没有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港澳和国外沙龙摄影涌入大陆,如海鸥摄影协会、加拿大国家影展等,吴家林第一次看到唯美的风光摄影展很欣喜;紧接着,北京四月影会“自然·社会·人”的三届影展在昆明展出,使他原来的摄影观念受到冲击:后来他又看到陈复礼、简庆福的摄影,见识了不同艺术个性的沙龙摄影作品:而在北京看到王志平、王苗的《从野外拾回的小诗》、《西藏》的幻灯放映后,摄影观念再次受到极大的冲击。他如饥似渴地向“沙龙艺术”和“纪实摄影”学习,积极参与组织“云南省首届新闻摄影展览”,并在北京王府井摄影橱窗展出(1980),得到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元老的肯定;1981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父老乡亲》组照在北京中山公园参加首届现代摄影沙龙展。1982年,调云南新闻图片社采编室任摄影记者,参加“云南省首届少数民族风情摄影展”的拍摄,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在厦门鼓浪屿举办的摄影讲习班,等等。这个时期的吴家林广泛接触各种摄影风格和流派,不断加强影像语言的艺术修养。 学习“沙龙”的言说方式是吴家林“学语”的第三阶段:向艺术看齐。 使吴家林从“沙龙”出走来自一次意外。1983年,吴家林为了拍到具有视觉震撼力的沙龙作品,只身进入云南藏区。在海拔4500米的地方,为拍雪山而忘乎所以,饿着肚子拍到天黑。又在腹泻至几乎脱水的状态下步行40公里,凌晨4时敲开县招待所的门时一头倒在地上休克了。可是这些拿命换来的反转片托人带到上海冲洗时被全部冲坏了118时冲坏的还有他投身沙龙的满腔热情,这瓢冷水竟严重到让他暗下决心永远不拍风光了。吴家林觉得自己没有拍风光的交通条件,靠两条腿行走只适合拍人。他曾经说:像自己这样的山里人不能盲目学习沙龙摄影,沙龙摄影的爱好者们大多有稳定的收入,但生活得紧张,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工作压力,他们需要一种世外桃源式的东西来放松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的镜头才对着那些很宁静很休闲的景物和一些小品。而自己学摄影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宣传摄影,那么现在还是要用摄影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历史文化、对自然与人的一些情感。 1984年之后,是吴家林自我摸索的阶段,也是他自我反省的阶段。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文革”影像已经遭到质疑,五光十色的艺术新浪潮也潮起潮落,吴家林该经历的或多或少都经历了,他需要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当时吴家林还没有机会接触亨利·卡蒂埃·布列松、马克·吕布等人的作品,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70年代末“四月影会”时中自摄影界涌现的一批精英,对他“文革”后的摄影转型给予的巨大启发。他多次提起他当年和王志平、王苗一起在王志平家边吃黄瓜面包边看幻灯的经历,他送给王志平一块在金沙江峡谷捡到的石头。看完照片,王志平和王苗推着自行车把他送到火车玷。20年后在法国南部王志平的家里回忆起这段往事,两人依然十分动情。吴家林觉得王志平的思考,更具有他们这一代中国人所承袭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印迹,王志实风格摄影中体现了这种思考。“四月影会”中的摄影家多年来受到思想和精神的压抑,那些图片体现了思想解放过程中的一种探索,它们很真实,很震撼,是人性美、人格力量和人文精神的宣泄及表达……吴家林从北京回到云南后,摄影概念清晰了——拍人、拍人、还是拍人。从那时起,云南人的生存环境以及人的精神状态成为吴家林永远的拍摄主题。 这期间吴家林经常到边远地区拍摄,在拍摄中他发现:边疆村寨的老百姓在物质生活水平上确实不高,但在做人上,他们是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深的人民。他们靠自己的力量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他们“穷”,但靠自己坚苦卓绝的劳动维持生活。吴家林与他们在一起,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都生活在同一层面。吴家林表现他们的冲动越来越强烈,拍摄了大量的山里人肖像。当吴家林将一些拍摄小样寄给王志平时,王志平非常赞赏,这给了吴家林很大鼓舞,给了他继续拍下去的勇气。这些肖像不再摆拍,都是在被摄者不经意间抓拍的。吴家林“山里人”的影像语言,开始逐渐成型。 此时李媚编辑的《现代摄影》在深圳创刊,在1984—1985年的《现代摄影》发表了吴家林有关“山呈人”的作品,并发表了他的《“山里人”摄影手记》,在这篇文章里吴家林公开反省过去的“虚伪”影像:“我曾强迫他们在痛苦的生活中莫名其妙地笑着照相;让他们穿戴从文工团借来的漂亮服饰照相;他们不识字,却偏要叫他们捧着大著作,盯着陌生的文字照相……在一个早晨,我从那种扭曲中走出,看到了自己的虚伪。在生活神圣的真实面前,我开始了自己的摄影创作:表现我的父老乡亲普通的人生;表现他们在生活之中与各种困难搏斗的本质力量。” 15年来,吴家林与摄影从无缘到结缘,从家庭摄影到政治摄影,从沙龙摄影到纪实摄影,不断转型,成为那一代摄影人成长的缩影。吴家林重做“山里人”,说自己山里人的“俗话”。 序言 这几十年,中国人的生活,急流涌来,急流涌过。世界的变化在加速,中国犹然。谁还记得从白石桥到中关村的那条破路,偶或有辆机动车从浓密的树荫下开过,树荫下一个老太太坐在蝉声下面,坐在两个大保温瓶后卖三分一根的冰棍,1971年,取水路从苏州到杭州,客船转在连绵不断的芦苇荡里,那景象更像唐宋人笔下的画卷,离开三十几年后的两岸楼房灯光却非常非常遥远了。现在的少年青年,听说“文革”,听说1976……影影绰绰,像是听玄宗的故事。说起这些,连我们自己也难免有隔世之感。生活流水般逝去,一些镜头抓住我们,仿佛我们要通过它们抓住生活。眼前的这套书借助比我们自己更广阔的视野,更具穿透力的视线,把这些镜头摆到我们眼前。 照相机镜头未必从不撒谎(想想“大跃进”时期那张新立村人民公社两个村姑坐在亩产可达12万斤的稻子上的照片),但它在纪实方面确有优势。纪实,当然不是照抄现实——从来没有照抄现实那回事。纪实摄影师通过纪实手法,展现他们对现实的理解,对历史的理解,展现他们自己的心灵;一如真正的艺术摄影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世界和心灵的另一面真实。眼前的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记录,它们同时是对现实的独特理解。 这十位摄影师都是研究者,他们的摄影作品、他们的生活历程,无不表明这一点。他们在借助相机进行研究,研究并不只是学院知识分子的专长。实际上,由于远离现实生活,尤其由于丧失真切的关怀,学院研究越来越接近于语词的癌变,只在叽叽喳喳的研讨会上才适合生存。而这十位研究者,无论风格和题材多么不同,各个都执著于真切的关怀,关注条河、一个山村、一座城、一群人……他们对某一片断现实的关注引发我们的关注,他们对生活的思考启发我们的思考。 一个山村是一个世界。世界之为世界,不在于涵盖的面积广大,你可以从北京飞到巴黎,从巴黎飞到圣保罗,可你出出入入的,只不过是个会场,你听的说的,还是上次会议说过听过的那些话。这里也许有全球化,但没有世界。世界是我们取食于此、欢笑于此、相濡以沫于此、丧葬于此的生活整体。这套摄影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才是世界。 条河、一个山村、一座城,那里生活着一些普通人,甚至底层人。纪实摄影师把镜头对准百姓,这该不是偶然的。这里才有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实实在在的影像。 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那么绚烂,但由于紧接地气而实实在在。今天,满街广告。明天,满电视荧屏上,都是靓丽的影像。它们都像从工艺品厂新出炉的工艺品,没有土地,没有历史;漂亮,然后空空如也。当年我们满眼看到的是空洞的政治宣传品,在心智健全的人眼里,理想一旦流干空洞就不再是理想,只是令人厌恶的欺骗;我猜想今天心智健全的青年看到那些空洞的靓丽,也早觉得厌倦甚至厌恶了吧。 摆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影像却并不缺少美。我是个外行,无力从形象配置、采光滤光、抽象质感来谈论这些作品。但你翻开每一本书,你怎会不知道这是一幅出色的艺术作品呢7我不懂怎样让照片产生质感,我猜想仅仅让照片产生质感是不够的,那背后更需要生活的质感。我,像很多日子过得不错的城里人一样,习惯了浮光掠影。存这些照片中,生活的质感在顽强呈现,它们在纪实的同时,似乎也在召唤,把我们大家唤向较为质朴的生活。 陈嘉映:哲学家 2007年8月9日写于北京 后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本土摄影家。他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用充满个性的影像在中国摄影史上联名书写了一段独特篇章。 我们编纂这套丛书的目的不仅在于对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而是希望更多地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层面,通过摄影来了解中国三四十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整个国家的变化。 如此大规模地认真梳理和研究中国摄影史上重要的摄影家,集中出版他们的作品,这是摄影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出版界的一大盛事。我们尽可能地展现每个摄影家的思想和图像本身的魅力,我们对作品的选取、编排甚至印刷,无不体现着对摄影家本人和其作品的尊重和理解。 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我们有时都很难分清:是这个时代给与了他们太多的光环,还是他们的镜头使这个时代更加丰富而色彩缤纷。但我们明确知道,经历了“艰巨历程”的摄影家们所留下的那些瞬间,将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 书评(媒体评论) 吴家林是中国摄影界为数不多的进入世界经典摄影家行列的传奇人物。然而,坊间流语谈的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的运气,不是他的现实行走而是超现实福分。在中国的语境中,吴家林本人就是一个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角色。 吴家林的边地影像,正是在传统与现代、主流和边缘的;中突、交汇和融合的一个个常态瞬间里,将边地中国转型期的社会情境显影了,将最为常见也最为普遍的人性显影了。 视觉人类学家 邓启耀 今天我要告诉读者,我对吴家林作品的评价应当归纳为一句话:“慢慢地,长时间地欣赏书中的每一幅作品,从中你会发现爱与幸福的秘诀。”我想,我们摄影师的确是收藏幸福的人,而你眼前的这份收藏更是不可多得。 像云南的山里人一样,吴家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了一道会随着岁月而扩展的足印。那是一位前卫人道主义者的足迹。 世界著名摄影大师 马克·吕布 作为现在仍活跃于日常拍摄的摄影家,亲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守着云南那么个地方,几乎每日不辍地大量拍摄,同时保持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状态。对于一名摄影师,老天!正应了一位名家之言,就算不去捕捉伟大的照片,后者也会捕捉到你。 艺术评论家林茨 他一开始就趴在云南红色的大地上,随心所欲地按下快门,而不会惊动那土地的混沌,人们以为这个土佬手里面拿着的是一把锄头。 诗人 于坚 他的作品,从不回避现实的艰辛与苦难(做到这一点很容易),更重要和更令人欣喜的则是,他的独特视角与绝妙瞬间所呈现的艰辛与苦难,总是满载着宽厚仁爱之德,使你在环境的苍凉里赞叹生命的坚韧,在内心的阵痛中流下甜蜜的泪水。 作家 老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