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供三年制口腔工艺技术专业使用。教材内容包括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部分。理论教学模块为牙列、(牙合)与颌位及口腔功能。实践教学模块为口腔检查和咀嚼效率的测定。每章后都附有思考题,便于学生抓住重点,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材的内容与劳动技能资格考试内容相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通过资格考试,以满足学生的岗位需求,为早日就业打下基础。
第一章 绪论
一、口腔生理学的概念及其内容
二、我国口腔生理学的发展史
三、口腔生理学与口腔专业课的关系
四、学习口腔生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第二章 牙列
第一节 牙列的形状及生理意义
一、牙列的形状
二、牙列的生理意义
第二节 牙排列的规律
一、牙排列的对称性
二、牙排列的倾斜规律
三、牙排列的上下位置关系
第三节 牙列的(牙合)面形状
一、猞曲线
二、牙尖高度
三、牙列与下颌骨的关系
四、牙列猞曲线的特点
五、颅(牙合)关系与参考平面
六、面部的协调关系
第三章 (牙合)与颌位
第一节 (牙合)
一、(牙合)与口颌系统
二、牙尖交错(牙合)
三、前伸(牙合)与侧方(牙合)
第二节 颌位
一、牙尖交错位
二、正中关系位与下颌后退接触位
三、下颌姿势位
四、下颌三个基本位置的关系
五、前伸(牙合)颌位与侧方(牙合)颌位
六、猞型
第三节 颅、面、颌及(牙合)的生长发育
一、颅底的生长发育
二、上颌骨的生长发育
三、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四、(牙合)的生长发育
第四章 口腔功能
第一节 牙的生理
一、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牙对外界各种刺激的反应
三、牙髓的血液循环
四、牙的功能性移动
第二节 唇、颊、腭、舌的功能及呕吐
一、唇的功能
二、颊的功能
三、腭的功能
四、舌的功能
五、呕吐
第三节 下颌运动功能
一、下颌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
二、下颌运动的制约因素
三、个体下颌运动型
四、下颌运动的形式及范围
五、下颌运动的记录方法
六、下颌运动的杠杆现象
七、下颌运动过程中干扰点造成杠杆现象的转变
八、下颌的功能运动和副功能运动
九、下颌运动的意义
第四节 咀嚼功能
一、咀嚼的定义与生理意义
二、咀嚼中枢、舌运动中枢及咀嚼反射
三、咀嚼效率
四、咀嚼的生物力
五、咀嚼周期
六、咀嚼运动力学的临床应用
七、咀嚼运动的(牙合)运循环
八、咀嚼与牙的磨耗
九、咀嚼运动的类型
十、吸吮及唇、颊、舌对牙的压力
十一、舌、唇、颊及腭在咀嚼中的作用
十二、咀嚼对■、颌及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五节 吞咽功能
一、咽、食管的解剖结构
二、吞咽的反射控制
三、吞咽过程
四、吞咽对■、颌及面生长发育的影响
五、吞咽与临床的关系
第六节 言语功能
一、言语与呼吸
二、发音
三、语音
四、共鸣
五、言语的神经控制
六、口腔的部分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
第七节 唾液功能
一、唾液腺
二、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三、唾液的分泌和调节
四、唾液的作用
第八节 感觉功能
一、味觉
二、触觉和压觉
三、两点识别力
四、温度觉
五、痛觉
第九节 牙髓疼痛
一、牙髓的神经支配
二、牙源性疼痛
三、牙髓疼痛的炎症介质
第十节 口腔与呼吸
一、呼吸与咀嚼、吞咽的关系
二、呼吸方式与颅、面、颌及■的发育
三、呼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实践指导
实践一 牙列长度与宽度的测量及■平面的测量(2学时)
实践二 牙的倾斜度及上、下位置关系的观察(2学时)
实践三 中性■、近中■及远中■的观察(2学时)
实践四 称重法咀嚼效率测定(2学时)
口腔生理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