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欲正见(印度文化中的艳欲主义)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石海军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国内第一部关于古代印度密教的著作。首次梳理阐述了从古印度到佛教“性”观念的演变历程。印度古代文化多将性爱看成是一种人生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女人不仅是欲望和享乐的化身,而且也是享乐的对象,女人渴望于男人的与男人渴望于女人的都是享乐,因此,男人不要将女人视作什么永恒或美的化身,西方文化中的圣母或永恒的女性美在古代印度文化中是找不到踪影的。在公元五六世纪,色情奥义化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艳欲主义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入侵,艳欲主义逐步演变成印度文化潜流,并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在近现代历史中,经过英国清教主义的洗礼,再加上甘地主义的改造,印度似乎早已失去了它真正的艳欲主义文化传统。

内容推荐

在大多数的宗教中,爱常常被神圣化。与爱相关的性,则基本上被抑止并消失不见了。随着佛教密宗的日渐盛行,对密宗的研究亦日渐深入。对佛教密宗的起源有着重要意义的印度密教,作为与世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对于性事的观念在今天看来仍然惊世骇俗。在那些被人视为“淫秽不堪”的诗歌、绘画、雕塑作品中,对性爱的推崇让我们看到古代宗教对于“人性”本身的重视,这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对遥远年代的追忆,更是一种对当下生活态度的指导。

目录

身谛:通向崇高和解脱的必由之路(代序)

第一部 重要典籍

A 性爱源流

B 有闲阶层

C 经典性爱论

D 完美的人生享受

E 性与欲

F 反常性行为

G 性相近,习相异

H 性爱与男人

I 性爱与女人

J 不同的性爱

K 偷情

L 煮熟的大米

M 两种不同的女人

N 妓女

O 妓之道

P 从体味到春药

Q 艺术的重要灵感

第二部 旁门左道

A 艳情奥义

B 性力与密教

C 旁门左道

D 女性原则

E 身谛:宇宙存在于人体

F 享乐主义:顺世论

G 密教与左道

H 左道五摩

I 密教的菩提心

J 大欢喜

K 性爱的最高境界

L 瑜伽

M无上瑜伽

N 金刚

O 莲花

P 蛇国洞府

Q 六字真言

R 影响

S 如何影响

第三部 神灵诸相

A 无影无形的爱神

B 偷情的天神因陀罗

C 少女们的恋人阿耆尼

D 原始生殖崇拜与丰收女袖

E 林伽崇拜与湿婆

F 幻象与女神

G 性力与女神崇拜

H 神圣而永恒的性爱

I 神仙最快活

J 白天是丈夫,晚上是动物

K 仙女喜欢苦行僧

L 让魔鬼发愁的伤口

M 摩罗女:欲望与死亡的结合

N 药叉女袖

O 多罗菩萨

P 从印度来的观音

Q 黑天与罗陀

第四部 生活百态

A 喜玛拉雅山以南

B 艳欲与苦行相结合

C 春天是恋人和苦行僧的大好时光

D 恋人日历

E 苦行与性爱

F 苦行、智慧与青春

G 食与色

H 不要拒绝任何女人

I 要认识自我,必须认知女人

J 在这无常的世界上

K 佛陀生活的时代

L 永恒的苦难

M 天衣派:赤身裸体的哲学家

N 远离女人

O 沉湎于苦难

P 城镇与花园

Q 饮酒作乐

R 婚姻与家庭

S 两种性爱观

T 女人和性爱

U 艳情不是爱情

第五部 建筑绘画

A 表现性爱习以为常

B 湖光塔影

C 山奇药叉女

D 曹衣出水

E 非男非女:犍陀罗艺术

F 宗教与艳情

G 莲花手

H 众神狂欢的卡朱拉霍寺庙

I 充盈着性力的奧里萨寺庙群

J 建筑中隐藏着无法破解的性爱秘密

K 为什么要在寺庙上雕刻性爱的场面

L 寺院:名副其实的妓院

M 永恒爱情的象征

N 莫卧儿绘画

O 拉吉普特细密画

P 王宫里的情侣

试读章节

经典性爱论

从宗教传统上说,《欲经》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印度教典籍,但从内容上看,与其说它是一部宗教文献,倒不如说它是地地道道的性爱生活宝典。它描述了古代印度年轻的艺术爱好者某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沉湎于诗情、音乐、绘画和雕刻等高雅艺术,辅之以鲜花、香水、美味佳肴以及其他精心安排的日常生活。当然,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还在于性爱以及性爱中的各色女人。

在作者犊子氏看来,性爱是复杂的游戏,它可以在多种层面上展开,针对各色女人,性爱的花样也各不相同。《欲经》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划分和描述,单是接吻的方式就有十七八种。抛去其烦琐的性爱分类,我们看到,犊子氏对性爱的基本态度是:性爱须是男女双方共同求得满足,并不是男人的性欲发泄。进一步地,犊子氏认为,女人虽然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性爱中的女人常常表现出更为热烈的激情,与男人相比,女人从性爱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快乐,对性爱的感受,女人也比男人更为细腻、更为丰富。换言之,《欲经》实际上是一部关于女人的书,它的意图在于使男人认识女人:女人是温柔和激情的化身,男人要想从性爱获得真正的快乐,他必须认识女人。

《欲经》虽然专门谈论性爱,但性爱在作者的笔下主要表现为一门生活的艺术。首先,作者犊子氏并不沉醉于性爱,相反,他是在进行了严格的禁欲之后才创作了《欲经》。在作者犊子氏的心目中,性爱与人的职责和社会义务相关联,是对生活的美妙享受。其次,在犊子氏看来,性爱并不是情和欲的泛滥,而是要克制自我的激情,要在对自我情欲的严格控制之下才能进行。《欲经》是对情和欲的引导和升华,使之有节有度,滋润人的身心,并使人的品格得到有益的培养与发展。

对艳欲知识的学习在印度古代有专门的课程,不仅王公贵族如此,诗人在学习诗学、逻辑学、语法学的同时也要学习艳欲学。梵语史诗是在王公贵族的资助下进行创作的,他们的读者也是王公贵族,艳欲不仅是他们生活的体现,也是他们的情味所在,文学中情味不仅是诗人情感的流露,同时也是训练有素、有节有度的情爱游戏与享受。《欲经》在印度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艳情味是梵语文学中主要的情味,《欲经》有关性爱生活的考察和探索得益于诗人和艺术家们的情味,同时又影响到艺术情味的进一步发展。《欲经》的一些词汇和分类被后来的艳情诗所吸收,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欲经》在l9世纪下半叶传人欧洲时曾被认为是一部黄书,至今它还常常被摘选编译成各类性爱姿态的“黄书”的样子来吸引读者,这使得《欲经》这样一部严肃的印度古代经典变得面目全非了。实际上,《欲经》所提供的性爱姿势或是已没有什么新鲜之感,或是已经不再适用,第二部分和第七部分也没有什么实用技巧的价值。第五部分谈论如何赢得女人的芳心和第六部分从女人的角度来谈论如何得到男人的喜爱、如何支配男人、如何对付对自己失去了热情的男人等对现代读者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欲经》的经典价值主要在于其对欲望、爱情、拒绝、引诱等人类不变的本质特征的独特探讨,它像是一面古色古香的镜子,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久远年代的古老文化,又可发现我们自己隐蔽的自我。完美的人生享受

《欲经》以讨论“法”、“利”、“欲”开篇。法、利、欲在印度古代被认为是人生三大目的。法、利、欲也被译成宗教、权力和享乐。大致来说,“法”(以《摩奴法论》为代表)指的是合乎社会道德的法则和合乎自然的规律,是人应该遵守或必须遵守的法则,它主要包括社会责任和义务、宗教道德和纯洁品格、法律、正义等等;“利”(以《利论》即《政事论》为代表)主要关涉政治和经济生活,体现的主要是利益、成功、金钱、政治权力及相关的东西,主要表现为对世俗权力和利益的追求,如君主的治国之道、商人的谋财之道、军人在战争中的谋略、一般人对世俗利益的追求等等;“欲”则主要体现为人之情欲、爱欲和占有之欲等等,关涉的主要是个人生活,它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快乐,更包括感情和精神方面的快感,因此它与音乐、美食、衣着打扮等也联系在一起。

古代印度并不贬低性爱,性爱不仅被认为是人生三大目的之一,而且在所有合法的享乐中性爱被认为是最富于激情也是最为完美的人生享受,它也最易于被转化为宗教的热情和艺术的情味。一般来说,古代印度人在生活中是把“法”放在第一位的,认为人们不应该沉醉于享乐,因为它是实现“法”和“利”的障碍,而“法”和“利”显然比享乐更重要;享乐只会使人毁灭。但也有将“欲”放在第一位的,谈享乐的人认为,享乐在人生三大目的中最为重要,因为它是其他两个目的的起因和结果。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生目的是“法”;对国王来说,人生目的是“利”,对有身份的妓女来说,人生目的是“欲”,“欲”不能影响前二者。通过对“欲”的追求,妓女最终也能获得印度宗教意义上的解脱。而对一般人来说,对“欲”的追求不亚于对“法”和“利”的追求,但过于追求“欲”时,则会对“法”和“利”造成破坏。如何使法、利、欲相依相存,各得其所,正是《欲经》探讨人之性爱的目的。因此,《欲经》对性爱艺术的探讨具有超越性爱本身的意义,以使之具有合理(“利”)合“法”的性质。

犊子氏认为,享乐就像食物一样是维持人的身体的一种方式,它是法和利的奖赏品。享乐要有节制,不然的话,它会像疾病一样折磨人。动物是在发情时进行性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续生命,而人的性爱,除了为延续生命之外,还有享乐;动物的行为是本能性的,而人除了本能之外,还知道如何更好地去享乐,人是有知识、有理性、有感情的,这是人不同于动物之处,不宜将人的享乐降低到动物的水平。

享乐是人的本性,人不应该痛恨享乐,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同时,人也要善于享乐,引导享乐,如此才不至于使享乐变成苦果。《欲经》就是为了引导人们享乐而写成的知识读物。与《欲经》一起,还要学习六十四般技艺,歌、舞、乐、绘画、插花、室内装饰、化妆、烹饪、针线、猜谜、填字、写词、赋诗、养鸟、赌博、游戏等等。在犊子氏笔下,受城市有闲阶层喜爱的高等歌女不仅气质、容貌、品德俱佳,而且精通各种享乐和游戏方面的技艺,并且能够随机应变。

从《欲经》中,我们可以大致推断,人之性活动的目的主要表现为:第一,为了生殖繁衍,传宗接代;第二,为了建立和维持某种人际关系,如情人关系、利益关系等;第三,为了性快乐本身。婚姻与家庭意义上的性爱是人的最基本的性爱方式,它体现的主要是“法”的意义。而在此之外,出于各种原因和目的,人与人之间还会出现其他的性爱关系,这是犊子氏重点考察和分析的对象,因为它构成了婚姻、家庭之外重要的社会关系,体现的是“利”。人们的性爱若只停留在婚姻、家庭的意义上,性爱本身便会逐渐失去其快乐的本质,因此,人们常常追求合“法”婚姻之外的性爱快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纯粹性爱本身的快乐。但这样的结果常常使性爱在“法”和“利”之间失去平衡,社会常常谴责或是惩治人们非“法”的性爱关系,但犊子氏的《欲经》却不是如此,它认真考察人们的性习俗和性心理,引导人们善于享乐,如此,性爱本身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P9-13

序言

早期印度佛教曾竭力排斥人的性行为,将性爱从僧侣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僧侣们习惯将身体视为由鲜血、各种体液、粪便和骷髅构成的一整套令人厌恶的整体,将来必会解体。但密教即坦陀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人的身体比做一只可以渡过苦海的大船,是众生借以解脱的根本依靠和手段。密教认为,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隐藏着无限和永恒,人的最崇高的价值便在于爱,但爱若停留于精神的层面,爱便会在静止不动之中逐渐枯竭,人们的身体总是渴望着性爱,性爱体现的虽然是欲望和激情,但它却是通向崇高和解脱的必由之路。

早在公元300至500年,具有性爱宝典性质的《欲经》便在印度应运而生了。在作者犊子氏看来,性爱是复杂的游戏,它可以在多种层面上展开,针对各色女人,性爱的花样也各不相同,《欲经》对此做出了详细的划分和精致的描述。抛去其烦琐的性爱花样分类,我们看到,犊子氏对性爱的基本态度是:性爱并不是情和欲的泛滥,而是要克制自我的激情,要在对自我情欲的严格控制之下才能享受到真正的性爱。据说,犊子氏正是在进行了严格的禁欲之后才创作了《欲经》。和我们一般的想象不同,性爱虽然是温柔与激情交织在一起的生活艺术,但犊子氏却认为,性爱的最高境界是淡然无情。这种观点多少有点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从印度密教的角度说则是司空见惯了。

在大多数的宗教中,爱常常被神圣化。与爱相关的性,则基本上被抑止并消失不见了。印度密教则正好相反,它在将性事神圣化的同时,与性相关的爱不仅没有被神圣化,反而成了性的对立面而被加以抑止。在密教经典中,爱不起什么作用,密教特别强调对各种关系形式包括心理和社会意义上的爱的拒绝,人类感情意义上的爱对于修行密教的人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爱是一种感情或激情,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只有自私者才会爱。密宗将性爱从个人和社会中独立出来,认为不带情感、不带功利的世俗的性行为才是最神圣的,性爱的最高境界恰恰在于:淡然无情。因此,密教仪式中的性事并不表现为激情,而是一种非个性化的行为,它是一种无状态的心灵状态和浑然一体的自我,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无爱。

大概正是与此相关,佛教密宗中的女性神在形象上多表现出怪异的特征,密教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不美,而且以丑与恶为其典型特征,其意图可能与密教对情与爱的拒绝有相当的关系。宗教文化在对性行为进行非难时,常常将女色与丑陋、邪恶和死亡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在心理和感情上对性感到厌恶、恐惧。密教因为是沉醉于性,所以它也沉醉于与性相关的丑陋、邪恶和死亡。密教试图超越美与丑、善与恶的界限,从而使性爱变成一种纯洁而自由的行为。而与情爱相结合的性行为常常使人们在专一的感情中变得自私、狭隘甚至是麻木,因为爱情常常是一个排斥他人的小天地。

关于密教的这些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从印度古代文化中自然生成的。印度古代文化多将性爱看成是一种人生游戏。在这种游戏中,女人不仅是欲望和享乐的化身,而且也是享乐的对象,女人渴望于男人的与男人渴望于女人的都是享乐,因此,男人不要将女人视作什么永恒或美的化身,西方文化中的圣母或永恒的女性美在古代印度文化中是找不到踪影的。印度古代文化认为,性爱游戏诞生于人们过剩的精力,而这种游戏的乐趣和奥秘恰恰在于性爱中的男女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否则,性爱便不是一种游戏而是令人筋疲力尽的身体耗损了。女人是欲望的化身,她们在性爱方面的旺盛精力是天生固有的,就像木柴一样会越烧越旺,而男人与女人不同,要想使性爱充满乐趣,男人就要克制自己,尤其不要对女人产生爱与激情,因为这二者乃是性爱游戏的大敌,只有克制着情,引导着欲,男人才能保持活力。从印度神秘主义文化的角度说,男女的性爱是阴阳二气在男女双方身体内相推相摩、交互激荡的过程,性事的高妙之处恰恰在于能够使阴阳二“气”处于合和的状态,使男女双方的体内充溢着盈实圆满之感。

早期印度佛教曾竭力排斥人的性行为,将性爱从僧侶们的生活中排除出去。僧侶们习惯将身体视为由鲜血、各种体液、粪便和骷髅构成的一整套令人厌恶的整体,将来必会解体。但密教即坦陀罗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人的身体比做一只可以渡过苦海的大船,是众生借以解脱的根本依靠和手段。密教认为,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隐藏着无限和永恒,人的最崇高的价值便在于爱,但爱若停留于精神的层面,爱便会在静止不动之中逐渐枯竭,人们的身体总是渴望着性爱,性爱体现的虽然是欲望和激情,但它却是通向崇高和解脱的必由之路。

显然,印度密教是一种极端形式的唯身论(也译作身谛或身论,即关于身体的真论或真谛),可以说是“我者无它,身体而已”,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神圣的东西的话,那便是身体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密教使印度的宗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在公元五六世纪,色情奥义化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艳欲主义在印度文化的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长达数百年之久,直到公元十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入侵,艳欲主义逐步演变成印度文化潜流,并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在近现代历史中,经过英国清教主义的洗礼,再加上甘地主义的改造,印度似乎早巳失去了它真正的艳欲主义文化传统。

与此同时,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声称他们相信印度的宗教,他们对瑜伽和印度神秘文化的兴趣从来未减。在当今世界,佛教广泛传播,大有复兴之势,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佛教的复兴主要是佛教密宗也就是藏传佛教的复兴。在西方,人们对密教也充满了更多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密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生活:密教使印度的宗教复杂化、神秘化的同时也使印度的宗教包括佛教世俗化、普遍化了,使宗教的真谛变成了生活的真谛。

深受印度古代文化尤其是奥义书和佛教思想的浸染,叔本华从人之欲望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存在的意义,认为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的过程。叔本华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尼采,而尼采的思想又直接启迪了福柯,福柯的一生都在努力进行着一场伟大的尼采式的探索:“我何以活着?我该向生活学习什么?我是如何变成今天这个我的?我为何要为做今天这个我而受苦受难?”他对于性的问题尤感兴趣,因为性实际上是人的欲望的最直接体现:“这么多世纪以来,在我们的社会中,把性与真理的追求连接在一起的线索是什么……在我们这样的社会,性为什么不是一种简单的对种族、家庭和个人进行再生产的手段?为什么它不单单是获取快乐和享受的手段?为什么性最终被认为是我们最‘深刻’的真理藏身和表白的地方?”印度古代文化实际上也一直在探讨这些问题,而且探讨得非常深入,甚至远远出乎我们现代人的想象。

书评(媒体评论)

揭开密教的神祕面纱,人们会发现在当下自以为文明的生活中,有多少天性正在“文明”和“进步”的名义下遭受摧残。

——《纽约时报》书评人 大卫·考夫曼

(印度密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人类祖先的纯真时代。

——《华盛顿邮报》编辑 约翰。布罗斯

《爱欲正见》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印度密教的“爱欲”,阐述了古印度文化包括佛教“性”观念的演变历程。对于我们认识“爱欲”或曰“性爱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传承过程,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著名学者 赛妮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