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股指期货交易中获得钵满盆满的优秀成绩,就必须得学习和熟悉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策略,了解和掌握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交易的典型案例和投资技巧,把握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致富先机。本书正是为此目的而编写,其内容也正是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股指期货必胜秘籍--从20万赚到10个亿/新财富书系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何德明//何修诚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要想在股指期货交易中获得钵满盆满的优秀成绩,就必须得学习和熟悉股指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和投资策略,了解和掌握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交易的典型案例和投资技巧,把握沪深300股指期货的致富先机。本书正是为此目的而编写,其内容也正是上述所提到的那些内容。 内容推荐 社会大众对股指期货交易有不良的印象,认为它和赌博差不多。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并不对,因为操作期货需要有策略和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高超的操作技巧,何况股指期货是我们广大股民在股市行情下跌或走空时的避风港,所以,投资人应该要确实地了解和研究它。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将多年在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从事股指期货的宝贵经验和操作心得,汇集成书,献给国内的投资人。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货交易是金融专业里的一门复杂学问,交易者不仅要了解技术分析,而且更要具备丰富的市场交易与分析经济数据的知识,正确的心态,加上严守纪律,才能在高风险的期货市场中,赚取高利润。 本书内容,我们将舍弃深奥的理论,用浅显的观念和简单的叙述,以及清楚的图表来剖析专业的操盘手法,深入浅出,对股票指数期货的正确交易,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好让读者能少走冤枉路,避凶趋吉,迈向成功之途。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成功与失败的天壤之别 第一节 一个成功者的真实故事:从20万赚到10个亿 第二节 两个可怕的失败例子 第二章 认识股指期货 第一节 什么是期货交易 第二节 什么是股指期货交易 第三节 股指期货和股票现货的区别 第四节 为什么要操作股指期货 第五节 股指期货的功能 第六节 常用的期货名词解释 第七节 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内容 第三章 如何操作股指期货 第一节 资金的策略运用 第二节 从什么数据中寻找股指期货的方向 第三节 怎么用技术分析来操作股指期货 第四节 当日冲销操作(范例) 第五节 从股指期货量价与未平仓量中寻找蛛丝马迹 第六节 严格遵守操作纪律 第七节 用习惯的技术分析和指标来操作 第四章 投资股指胡货的重要准则 第一节 投资者必备的功夫 第二节 慎选进场点 第三节 投资的要领 第四节 投资失败常犯的错 第五章 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第一节 资金的控管 第二节 选择进场的经验 第三节 投资的心得 第六章 投资股指期货的心态和孜巧 第一节 常见的操作心态 第二节 锁仓的做法和心态分析 第三节 操作前的心理准备 第四节 下指令的技巧 第七章 从20万赚到10个亿 第一节 正式操作前先模拟 第二节 未达门坎不得进场 第三节 20万赚到10个亿的每个月目标 试读章节 一、抓住机遇:涉足股市 郑先生来自嘉义,嘉义是中国台湾地区中部靠海的一个县;嘉义也算是穷乡僻壤,居民大都以打鱼为生,少有商业或工厂的就业机会,所以,嘉义的子弟们都纷纷离家到城市打拼,他们奋勇卖力地闯江湖,凭着胆识、智慧,以敢、狠、拼的精神,在中国台湾地区各自发展出不同脉络的行业和名号。在金融、证券这行业也有嘉义的子弟兵崭露头角。 1987年到1990年中国台湾地区股市火红时,股市各主力(庄家)呼风唤雨,打着“嘉义帮”或“新嘉义帮”名号的主力,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不小之地。 我也认识“亚视汪”。他也是嘉义子弟,说话的气势,有大老板的风范,声音宏亮,脑筋灵活。认识他时已是较晚期,还曾经在他的投资公司任首席分析师。据他说,早期中国台湾股市疯狂的时候,他赚的钱曾经达到台币30亿,后来由于中国台湾地区的股市长期积弱不振,他就到大陆发展企业了。 “威京沈”很早就退出股市,现在是中大型企业家了。“富隆游”(又名阿布拉)在市场收购了一家银行,专心经营资本业了。“亚聚陈”也在股市消声匿迹。“雷X龙”为人豪爽,待人真诚,是中国台湾地区最早发迹的主力,可是当中国台湾地区股市自1990年走空时,他带领各个市场主力,进场反向拉抬,结果惨遭滑铁卢。 郑先生是新嘉义帮的成员之一,挂着一副细金边眼镜,虽然年过半百,但岁月没有在他的脸庞上留下多少的痕迹。中等身材,眼光中充满了智慧,讲话时温文儒雅,自信满满。20多年前凭着满腔热忱,北上到台北来找做生意的堂哥们,当时他的几位堂哥也在投资股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刚从谷底苏醒,好像旭日东升,各行各业充满活力,而股市指数才在700多点,投资股票的人并不多,也没什么行情。 有一次我们闲聊时,问到他如何进入股票这个行业的,他说早期他不懂股票,可是看他的堂哥投资股票收益不错,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去了解股票,找一些有关于股票的书籍来看。他跟我说,那时中国台湾地区这类书籍很少是本地人写的,差不多是国外的翻译本。 从1986年中国台湾地区的股市开始热络,指数差不多在1000点左右。这时他虽然已经了解股票是什么东西,也知道如何从里面获利,可是自己却没有什么本钱。他知道股市要开始起涨了,也了解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决不能错过。因此,他回嘉义老家,东凑西凑,弄了20万元。 二、背水之战:胜不言败 虽然本金已就位,但是跟堂哥们相比不成比例。为了将资金比例拉近,他想到借钱一途。由于当时中国台湾地区股市尚未实施融资、融券制度,于是他想孤注一掷,去向民间“借丙”。 那时,中国台湾地区股市有一种民间贷款,称为“丙种资金”,简称“借丙”。“丙种资金”有时是股友之间拆借,有时是证券公司私下借出,如需要大笔资金则需向“金主群”去借(金主之间都有串连,对拆借者的信用和实力,都有互通消息)。 金主会准备许多股票人头账户给借款者下单买卖,借款的比例是1:9或2:8或3:7,视交情、实力和信用而定。 1:9就是借款人准备1万元,可借9万元;2:8是借款人准备2万元,可借8万元;3:7是借款人准备3万元,可借7万元。 借款人要将资金存入金主提供的人头账户里,如果谈好的条件是1:9,也就是说假若借款人存进20万元,金主就要存入180万元。每天有专人结账,包括当日盈亏、利息等。利息的算法是每天万分之七,用多少算多少,譬如今天买了10万元股票,就得以9万元计算利息,即使借款人放进的20万元足够买当日的股票。 金额买满了就不能再买,除非借款人再存入资金,金主就会相对地再增加借款。万一买进股票是亏损的,亏损达到一定比率,金主就会通知要补足金额,否则将强制卖出股票,结算后将利息扣除,多退少补。这个结算的方法,有点像期”货,差别是期货不要付利息,且期货的账号对投资人有绝对的保障。 郑先生跟我说,当时他拿着20万元去找金主时,起初谁也不理他。金主说不认识他,也嫌他的自备金太少,连3:7都不愿意。经过郑先生多方请求,还找朋友帮忙说情,终于金主愿意以1:9的方式借给他。于是他们一家哥儿们开始研商,如何操作股票赚钱了。 首先我要跟读者说明,本书虽然是讨论股指期货交易。但是股指期货和股票存在着连动关系,股市的变动直接牵连股指期货,许多操作理念都可互相套用。我现在介绍给各位读者的这个朋友,虽然是在股市里发迹的,后期因为忙于事,业,股指期货较少亲自操作,但早期他操作股票时,资金的杠杆比例,就如同股指期货一样,高获利、高风险,只要一不小心,就会身陷绝境。 三、初试啼声:成效可观 郑先生他们首先选择小型股本的纺织股票进行操作。当时中国台湾地区的纺织品出口算是大宗,成衣、雨伞出口额世界第一。他们认为打着出口的优势,所以,这档股票应该会被投资大众认同,于是将工作分配好,由他和一个堂兄操盘。他堂兄因为社会关系良好,负责公共关系,联络内围和外围团体,并且常和新闻记者打交道。所谓“内外围团体”是主力为了拉抬自己操作的股票而寻求合作的对象,和内围的关系较友好,和外围的关系较普通,说是合作,其实是互相利用比较恰当。 他们将该公司近3年的营业业绩、资产负债、现金流动、税后盈余、厂房土地资产等资料仔细研究,得到的结果是:这个公司是小而美的资产股,营业业绩普通,但因为现在外销订单畅旺,采用三班制工时加班;银行有长期低利贷款,机器和产房都是八成新的;该工厂有许多土地空闲着,都是以前买的,所以土地成本很低,以现在的地价比,都已涨了1倍以上;税后盈余虽然不多,但市盈率(本益比)低;公司的流动现金也正常。大伙开会认为这档股票虽然是很好的操作标的,但应尊重该公司的负责人,征求他的同意,于是推派代表暗地去拜访。 待一切安排就绪,郑先生用许多股票账户,悄悄地在低档进货,当时股价才7元左右,差不多1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进了2/3的筹码,于是通知内围,要他们进货。此时股价自然涨到10左右,再通知外围进货,郑先生也顺水推舟,让股价涨到15元左右,然后利用渠道对外放消息,说有人要炒这档股票了。此时“业内”(证券圈)的大户听到后,或多或少都会买一些,但持谨慎怀疑的态度,郑先生开始全力地拉抬,让听到消息的人,不得不相信,而纷纷进场追抢,消息渐渐地传开,股民都抢进去参与。 郑先生每天上下冲洗,急拉股价,引诱股民抢追,他再逢高调节部份持股,顺便打压一下。当股价滑落下来,股民惊慌抛股,他就在底下承接,一天来回好几次。上下冲洗操作的目的在于维持人气和股价。他将诸如“翻云覆雨”、“风平浪静”、“直东击西”、“猛虎出寨”、“引君入瓮”等手法掌握得淋漓尽致。 P2-5 序言 过去20多年来,我国突飞猛进的建设创造了经济的高速成长,让国际社会在惊讶之余对我们中国刮目相看。然而,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财富的快速累积也带来人民币加速升值的预期,诱使热钱大量进入中国参与投机活动。热钱的进入是投机的,目的在于短线的高获利,对国家经济成长并无实质贡献。当某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国际热钱就会挟着充沛的资金进入,顺势强力买进金融商品,例如,炒汇、炒股、炒期指等。可是景气炒得太热、太火,会加速物价成长,带动通货膨涨,这是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不愿意看到的。当投资标的国出现经济泡沫化而无利可图时,热钱将大举撤出,造成金融混乱,股市大跌。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热钱在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所引发的市场恐慌,实为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庆幸中国政府能够洞烛先机,于适当时机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冷却一下过热的经济。中国政府着眼于长久的稳定成长,整合各方意见,拟冲国自己的脚步和方向逐步开放市场,为金融体系的稳定创造有利条件,制订深思远虑的战略举措,实为高明之策。 令人欣喜的是,2007年终于要开放股价指数期货交易,这对国家未来金融体制的健全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期货交易的避险保值与价格发现功能,对商业与金融活动的兴盛及稳定,非常有帮助,另外也给广大的股民多一个投资的渠道。期货交易也因为其灵活的投机功能,更是各大金融机构广泛运用的操作工具之一。 中国台湾地区早期开放指数期货时,由于外资投资机构、基金、法人以庞大的资金、丰富的经验和操作技巧,呼风唤雨、上下其手,而一般散户甚至期货公司的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对期货指数也不很了解,以传统股市操作的方式交易期指,结果惨遭外资机构的专业交易员修理,损失惨重。1997年到1999年指数下跌约4800点,1999年到2000年指数又上涨了约5000点,2000年到2001年指数跌近7000点,厮杀的程度可以想象而知,许多人因此倾家荡产,而走上绝路。 中国股票市场因为在股票买卖上还未开放T+0或融资、融券,沪深300股指期货目前为止也还未真正的开放买卖,因此中国股市较其他地区稳定,除了2002年到2005年股市拉回修正的幅度稍微大一点外,严格地说,我们的股民从未有过大幅度的猛烈拉回修正的经历,故而没经过真正的切肤之痛。 社会大众对股指期货交易有不良的印象,认为它和赌博差不多。但事实上这种观念并不对。因为操作期货需要有策略和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高超的操作技巧,何况股指期货是我们广大股民在股市行情下跌或走空时的避风港,所以,投资人应该要确实地了解和研究它。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将多年在美国、中国台湾地区从事股指期货的宝贵经验和操作心得,汇集成书,献给国内的投资人。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期货交易是金融专业里的一门复杂学问,交易者不仅要了解技术分析,而且更要具备丰富的市场交易与分析经济数据的知识,正确的心态,加上严守纪律,才能在高风险的期货市场中,赚取高利润。 本书内容,我们将舍弃深奥的理论,用浅显的观念和简单的叙述,以及清楚的图表来剖析专业的操盘手法,深入浅出,对股票指数期货的正确交易,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好让读者能少走冤枉路避凶趋吉,迈向成动之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