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为核心,从上百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选取警世格言作为立论,配以清代大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365个鬼狐故事,以格言警名+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东方式的人情世故和智慧哲理,是一本小中见大,既能了解纪晓岚笔下人情世故,也能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养分的故事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故事老智慧(纪晓岚说鬼)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丁志刚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为核心,从上百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选取警世格言作为立论,配以清代大才子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365个鬼狐故事,以格言警名+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东方式的人情世故和智慧哲理,是一本小中见大,既能了解纪晓岚笔下人情世故,也能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养分的故事书。 内容推荐 这本书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的1200多个鬼狐故事中,选取了365个鬼狐故事并译成白话文,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为核心,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选取365则、近千条警句格言,作为这些故事的点睛之笔。全书以“格言警句+讲故事”的方式,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情世故,内容涵盖我们今天日常为人处世的重要方面。纪晓岚说鬼,实际反映的却是人的愿望和人的众生相。鬼狐故事里蕴涵了一些古老的、在今天仍然能给人启发的大智慧,是一本既能了解纪晓岚笔下人情世故,也能体会中国传统哲理、智慧的故事书。 目录 处世·立身 古墓/2 狐女/3 刻薄/4 李荣/5 嗜欲/6 老郎中/7 君子风范/8 心安/10 二姑娘/11 秃尾蛇/12 平姐/14 温玉/15 沦落才士/17 见鬼/17 妖瑞/19 缢鬼/20 野狐听经/2l 私欲/22 老底/23 青县少妇/25 欺世盗名/26 自重/27 佛子/29 敬畏/30 随俗/3l 柳意/32 泥塑判官/33 世尊/35 侥幸/36 古心/37 责人/39 胆小鬼/40 弃子之妇/41 室友/43 居心/44 名士/45 快口/46 为人师/47 姑奶奶/48 浪子/50 画妖/51 男色/52 招邪/53 继室/55 真面目/56 少年/57 拉花/59 东昌书生/61 京官子/62 洒脱/63 象棋/64 槐镇僧/65 敬鬼神/66 夜气/67 心镜/69 问心/70 善·恶 门客/73 刘刚/74 游士/76 医贪/78 夙因/79 太监/81 受贿/83 骑马贼/84 许方杀生/85 怨毒/86 花太岁/88 燕齐富翁/90 业镜/92 李十/94 昌平老妪/94 陈四母/95 布商/97 七十两银/98 菜人/100 捕快/10l 鬼护/102 私孕/103 善恶/104 驴与农妇/106 补过/107 生死/108 祸不虚生/109 索命砖/1ll 二妓/112 天道/113 蟹/114 孽种/117 甲乙丙/118 谋人/120 秽行/121 阴谋/123 约会/124 诱骗/125 刀笔/126 贼呼有贼/127 无赖吕四/128 自戕/129 京师长随/131 秃项马/132 牧者/133 陈双/134 王秃子/136 姜挺/137 诳者/138 恶少/139 悔罪/14l 沉沦之鬼/142 庙尼/144 穷和尚/144 王兰洲/146 布施/147 河工/148 二囚/148 鬼语/150 蔡太守/151 祸·福 县令陈执礼/153 木工/154 某大姓/155 先灵/157 丁一士/158 浙僧/159 药方/160 白以忠/162 自扰/163 嚣张/164 狐心/166 毒鱼法/166 糊涂/167 泥古/168 脏口/170 角力/171 人鬼斗/172 飞车刘八/174 王飞腿/175 狐畏狐/176 人/178 鬼说鬼/179 玉孩/180 骨肉/181 熟虑其后/183 顽徒/184 善了事/185 善留有余/186 不求胜/189 鬼逸/190 夜行者/191 青楼女子/192 缘分/193 游僧/195 缢鬼/196 应酬/196 堕胎/197 道力/199 不祥/201 长姐/203 骷髅/204 财·色 三翁酒/206 刘太史/207 致富之道/208 伥诱/210 刘通母/211 村叟/211 鳖宝/213 非分/214 惜财/216 富人/217 盗亦有道/218 善赌/219 九百文/220 歹心/221 奴子纪昌/222 赵家庄人/223 沧州某女/225 小妾/227 心计/228 鬼狐/229 贪利/231 奢与俭/233 仓鼠/234 出纳/234 债鬼/236 本形/237 二鬼/239 改嫁/241 便宜事/243 狐媚/245 三秀/247 富家公子/249 人狐/251 宦家子弟/253 蛊惑/254 狂生/256 娈童/257 杏花精/259 自拔/261 沧州少年/262 朋友·小人 云南令/264 卖丝人/265 山西商/267 留宿/268 老跛牛/270 绿云/271 曹自立/272 仓狐/273 蒲叟/275 忠仆/276 遇鬼/277 廖姥姥/279 交心/280 求助/281 再醮妇/282 冯树枘/283 世故/284 得力仆人/286 谋生路/287 四儿/288 狐友/289 负心/291 负友/292 侍郎妾/295 负诺/296 太学生/297 患难之怨/298 朋友/300 主人/301 狐鬼术/302 引火烧身/304 帚上花/306 书楼狐/307 真魅/308 女巫郝婆/309 与妖斗法/311 灶下婢/313 人鬼陌路/315 黠僧/317 秘戏图/318 鬼有词/319 厨子/320 借助小人/321 为官·谋略 好官/323 何必如此/324 要挟/325 山妖/327 土地爷/328 南皮县令/329 官运/330 忘恩负义/332 负德/334 如我意/334 说韩信/335 紫桃/336 四种人/339 家奴/341 美男计/342 鬼卒/343 师爷妻/345 妖气/347 守墓者/348 遗患/350 小狼/351 祸本/351 模棱两可/352 见好就收/353 忠厚/355 四救先生/357 疑案/359 幕僚之计/360 监察/361 刑房吏/362 听天由命/363 二犬/365 延年之道/366 问寿/368 贤臣三等/369 命运/371 丽女/371 魔障/372 翰林/374 女仆之辩/375 碑文/376 虚名/377 婚姻·家庭 父母/380 婚姻/381 涉讼/382 曹二妇/383 孝妇/384 孝/386 游方尼/387 轿夫/388 虎神/389 曾祖/391 亡夫人/392 兄弟/393 婆媳/394 盗嫂/395 解冤仇/396 鬼父/398 不肖之子/399 益都书生/401 分家/402 争财/404 配偶/405 痴鬼/406 伉俪/409 和睦/410 死/411 情义/412 人伦/413 吝啬/414 山东农家/416 内讧/417 败征/418 四喜妇/419 三娶/421 事死/422 孝子/424 治家/426 溺爱/428 编后记/430 试读章节 叶守甫,是德州的老郎中,与我家素有来往。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记得他曾跟我父亲说:有一次他跟随平原先生到海丰去,夜间迷路,跟从的人也都不辨东西。天马上就要下雨,四周没有村落,唯见远处有座破庙,就去那里暂避。寺门虚掩,而门上隐约有白粉大字。点火一看,上面写着“此寺多鬼,行人勿住”两句话。大家进退无路,叶于是推门进去说:“我们是过路的客人,中途遇雨,祈求神灵保佑。雨一停我们就马上走人,不敢久留。”只听顶棚上有人说道:“您知书达理,令人感动。遗憾的是今天我喝高了,无法招待客人。您可在东墙下歇息,西墙下尽是蝎子窝-,弄不好会蜇到你们。渴了不要喝房檐流下来的水,里面恐怕有蛇的唾液。大殿后边的梨已经熟了,可以摘来解渴。”大家毛骨悚然,不敢说话。雨刚停,立马慌慌张张地告辞了,犹如虎口脱险。父亲夸奖叶守甫说:“既然有人在门上留言警告大家,肯定是里边的鬼已伤了很多人。然而您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受到鬼的善意提醒和照顾。大凡为人处世讲究礼数,就没有不被礼折服的;以真诚感化人,就没有不被真诚打动的。人和鬼虽然不是同类,但这个道理是通用的。您不仅精于医术,更精于为人处世。” 君子风范 景州申谦居先生,讳诩,姚安公癸巳同年也。天性和易,平生未尝有忤色,而孤傲特立,一介不取,有古狷者风。衣必绲袍,食必粗粝。偶门人馈祭肉,持至市中易豆腐,日:“非好苟异,实食之不惯也。”尝从河间岁试归,使童子控一驴。童子行倦,则使骑而自控之。愠薄暮遇雨,投宿破神祠中。祠止一楹,中无一物,而地下芜秽不可坐。乃摘板扉一扇,横卧户前。夜半睡醒,闻祠中小声日:“欲出避公,公当户不得出。”先生日:“尔自在户内,我自在户外,两不相害,何必避?”久之,又小声日:“男女有别,公宜放我出。”先生日:“户内户外即是别,出反无别。”转身酣睡。至晓,有村民见之,骇日:“此中有狐,尝出媚少年人,入祠辄被瓦砾击。公何晏然也?”后偶与姚安公语及,掀髯笑日:“乃有狐欲媚申谦居,亦大异事。”姚安公戏日:“狐虽媚尽天下人,亦断不到君。当是诡状奇形,狐所未睹,不知是何怪物,故惊怖欲逃耳。”可想见先生之为人矣。 景州的申谦居先生,名诩,跟我父亲癸巳年同时考取的功名。他性格谦和,一辈子也没对谁发过脾气,为人孤傲有棱角,不义之财一文不取,洁身自好,有古君子的风范。穿的必是粗布衣衫,吃的必是粗茶淡饭。门生过年过节偶尔送他点儿肉,他就拿到集市上换成豆腐,他说:“不是我这人好标新立异,实在是吃不惯那东西。”有一次他从河间参加完年试回来,家僮牵驴而行。家僮走累了,他让家僮骑上驴背,自己为他牵驴。傍晚赶上天下雨,他们来到一座破祠堂中投宿。祠堂中除了一间房子外,别无他有,地上脏乱不堪没法坐。便摘下一块门板,在祠堂门前横着躺下了。睡到半夜,听到祠堂中有人小声说:“我想回避您,您挡在了门口,出不去。”申谦居说:“你在你的门内,我在我的门外,互不妨碍,何必要回避?”过了很长时间,那人又小声说:“男女有别,您还是应该放我出去。”申谦居说:“门内门外就是有别,你要是出来反倒无别了。”翻过身去,接着呼呼大睡。天亮后,有村民见到他,吃惊地说:“祠堂里有狐狸,曾出来媚惑过少年,人进了祠堂就会被瓦块砸,您怎么就平安无事呢?”后来,申谦居先生跟我父亲不经意地聊起这事,他捋着胡子笑着说:“居然有狐狸要媚惑我申谦居,也算是头号新闻了。”父亲开玩笑说:“狐狸就是将天下人媚惑尽了,也肯定轮不到您。肯定是您长得奇形怪状,狐狸从来没有见过,不知是遇到了什么怪物,吓得想逃跑。”由这件事,可以想象申谦居先生的为人。 P8-9 后记 《阅微草堂笔记》是有“大清第一才子”之称的纪晓岚晚年的经典传世之作。它以鬼狐寓言故事的形式,对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阐述。该书因作者的学识、经历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情世故的心领神会,形成了深刻、透彻、精辟、冷峻、厚重的特点和风格。其思想观点不仅与几千年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而且在当下开卷重读,另有一番滋味,在编者看来,依然具有强烈的针砭世态人心效果和警世价值。 《阅微草堂笔记》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翻版,可以说它是对当今喧嚣浮燥的人生百态的折射和写照,从中不难看到包括自己在内的芸芸众生的影子。而古人对人生经验教训的总结,至今仍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它为我们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自己,判断是非得失,确立、坚持做人做事的信念和价值观,提供了一套道德评价标准或参照——这也正是本书的追求所在。 本书对《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化和现实价值进行了全面发掘,努力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全书上千个故事中精选出三百多个分类编译,从七个方面,对中国人为人处世的主流观点进行了解析。在“格言警句+故事”的体例结构上,数千年间积累的古代格言警句,是每个故事主题的点睛之笔,它一则表明了主题意义的普遍性与文化源渊;二则避免唠叨之嫌,点到即止,给读者以回味、参悟的空间。《阅微草堂笔记》本身的悟性堪称终极,但即使现在经过编译诠释之后,想要准确地领会其中的道理,同样需要读者费一番细微的琢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贯穿纪晓岚全书始终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往往容易被人解读为封建迷信或宿命论。其实不然。地狱天堂鬼神狐怪就是人们有意识虚构的,古人与愚昧、迷信之间并非就可以简单地划等号。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善恶报应所表达的,有时是科学的因果关系,更多的则曲折表达了人们的心理愿望或期待。人们期望好人都能一生平安,但实际并非如此。善恶报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劝人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于是是非观、价值观在善恶得报的故事中得到认可和传承,人们也从中获得一定的精神抚慰。贞节观是纪晓岚书中另一个经常出现的主题,它反映了封建时代像纪晓岚这样的主流人群在妇女问题上的道德理想。类似陈腐的气息在本书中多少也留下一些痕迹,出于保留故事原貌的需要,编时未做删改,但通过警句格言的形式,编者已经将所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点了出来,目的只在于期望人们能在现实生活中有所思考、省慎。 《阅微草堂笔记》创作方法是典型的主题先行式,有时难免让人感到有些牵强附会,折损了其表现效果。这在本书中可能也难以避免,但编者所期望的,是读者能透过其表层深入内里,去体味、揣摩我们中国传统的社会、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在当今普遍的道德困境之下,这些故事昭示出了它的新意义了吗?这些中国特有的伦理价值观,如何渗透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人处世中从而获得它的再生? 是为编后记。 丁志刚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