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为我国知名专家学者,根据多年研究成果和最新资讯编撰的观照主要国家和地区文学面貌和鲜亮景色的高品位读物,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各书叙说文字与精彩选文和大量图片各呈异彩,相得益彰,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品味欣赏,并可供中外语言文学专业人士借鉴参考。
本书为其中印度文学卷,分“吠陀文学”、史诗时代、古典梵语文学、印度现代文学四编,写出外人难以思议的印度文学的独有风韵和美。适合广大青少年、大中学生和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文学爱好者与高等院校中外语言文学专业师生阅读使用,于初学者是可读可信的基础读物,于专业人员也有参考、借鉴的价值。
“世界文学大花园”系列由权威专家学者执笔,在不大的篇幅内,将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大要和最值得读者欣赏的景点,以简约的叙说和精彩的选文与图片呈现出来,力求鲜明生动,可读可信。
“世界文学大花园”一次推出法国、英国、美国、俄罗斯、德语、意大利、西班牙、拉丁美洲、北欧、东欧、日本、印度、阿拉伯13册。
《印度文学大花园》分“吠陀文学”、史诗时代、古典梵语文学、印度现代文学四编,写出外人难以思议的印度文学的独有风韵和美。书中收入选文24篇,图片170幅。书后附印度文学大事记。
泰戈尔是印度现代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家,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罗宾德拉那特·泰戈尔(1861—1941)生于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德文德拉那特(1817—1905)是罗易之后梵社的领导人,对泰戈尔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共有子女14人,泰戈尔最幼。泰戈尔的哥哥、姐姐在文化上都有一定的成就,他们对泰戈尔的思想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
泰戈尔基本上没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主要由他的兄长们在家照管他的学习。1878年他随哥哥莎迪安德拉那特去英国,先进公立学校,后入大学读书学法律,并学习西洋文学与音乐。一年半后他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回国了.投身于当时的宗教改革团体梵社的活动之中。1890至1900年,他被父亲派往东孟加拉(现属孟加拉国)的西莱达去管理家产,这时期的泰戈尔经常住在帕德玛河的一条船上,生活于大自然之中,并与普通人接触,这使他的文学创作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此他的创作走向成熟期。1901年泰戈尔从西孟加拉回到加尔各答,在圣地尼克坦创办一所学校(1921年发展成著名的国际大学)。1902年泰戈尔的妻子病逝,次年9月,他的二女儿又死于疾病,1905年1月他的父亲也去世。这一系列的不幸事件加深了他对生活的认识,使他的文学创作进一步深沉。
在由孟加拉分割方案引起的1905年民族革命运动之中,泰戈尔发表演说,撰写文章,并创作了很多爱国主义歌曲,其中《我金色的孟加拉》与《人民的意志》后来分别成为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国歌。当奥罗宾多因主编《向母亲致敬》报而以煽动罪被英殖民者逮捕时,泰戈尔创作诗歌《罗宾德拉那特向奥罗宾多致敬》,声援奥罗宾多。但泰戈尔并不赞同国大党激进派的暴力主张,也反对保守派的妥协政策。在两派都不理解他的情况下,他于1907年退出这场运动,回到圣地尼克坦。
1912年3月,泰戈尔50岁时,他计划第三次去欧洲旅行,但出发前他生病了,医生建议他推迟旅行,这样他回到了他喜爱的西莱达。在这里他第一次将自己的一些孟加拉语诗歌翻译成英语。两个多月之后,他的身体恢复了健康,这样,于当年5月他开始了欧洲之行。在伦敦,他见到画家威廉·罗森斯坦,两人是老朋友,罗森斯坦早就知道泰戈尔是个诗人,一直想拜读泰戈尔的诗作,这一次泰戈尔是有备而来,将自己记在笔记本上的英文译诗拿出来。罗森斯坦看后激动不已,随后将诗转给w.B.叶芝看,叶芝又将诗转给埃兹拉·庞德看,庞德将诗推荐给美国芝加哥的《诗刊》,《诗刊》于当年第12期发表了泰戈尔的6.首诗。与此同时,在罗森斯坦的大力大推荐下,伦敦的印度协会于当年11月出版了《吉檀迦利》,计103首诗,由叶芝写序。1913年,已回到圣地尼克坦的泰戈尔获知自己因英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引起印度国内文坛的巨大震动。1915年他与甘地相见,两人相互尊重,但在民族运动的问题上,两人的观点则相去甚远。在以后的日子里,泰戈尔出访过欧洲很多国家及美国、日本、中国、印尼、波斯、苏联等国。当日本侵略中国时,他表示极大的愤慨。1941年他写下《文明的危机》,谴责帝国主义对人类犯下的罪恶。1941年8月7日,泰戈尔病逝于加尔各答。
泰戈尔一生共创作有50多部诗集,在以英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泰戈尔还出版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游思集》等英译诗集(泰戈尔根据自己以孟加拉语创作的诗集的编译),泰戈尔的世界性声誉主要建立在这些英译诗集上。
除了诗歌创作之外,泰戈尔还创作有9部长篇小说、4部中篇小说、近百个短篇小说、40多部戏剧以及大量的文学批评著作和散文作品。
在后期创作中,泰戈尔的戏剧进一步抒情化和舞蹈化,诗歌则进一步散文化,有评论家认为他的后期创作是他整个创作生涯的巅峰,也有评论家认为他的后期创作是一种退步。但无论如何,他后期的创作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颇有《梨俱吠陀》般深邃的魅力:
最初一天的太阳
问
存在的新知——
你是谁,
得不到回答。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
这天的最后的太阳
在静默的夜晚
在西方的海岸上
问着最后的问题——
你是谁,
他得不到回答。
(冰心译)
3.《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一部颂神诗集。“吉檀”的意思是“歌”、“歌曲”,“迦利”是“双手合十”,表示敬意。《吉檀迦利》的字面意义就是“献歌”,献给谁呢?献给他心目中的神灵,就像是献花或献香一样,所以说,这是一部颂神诗集。
理解这部诗集的关键在于理解其中的“神”字。这里的“神”并不是西方宗教中的上帝,因为它既不在天上,也不在庙里,而是存在于泰戈尔自己心目中的神,其实也就是泰戈尔自己心目中的“人”、“人格”、“人性”、“良知”等等,但它毕竟染上了“神”的色彩,所以读起来令人感到朦胧,感到神秘。有一次,圣地尼克坦的一位年青的教师问泰戈尔:“关于神你讲了那么多话,莫非你真相信?”沉吟了片刻,泰戈尔说:“不相信。我只能说,只有当我沉浸于一首新歌里的时候,我格外深刻和亲切地感受到他的存在。”
有两部《吉檀迦利》,一部是孟加拉文写成的格律体诗集,一部是用英语写成的自由体诗集。泰戈尔主要是因为英文版的《吉檀迦利》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一般读者所熟知的也是英文版的《吉檀迦利》,但这部英文诗集中的大多数诗都是诗人自己从他用孟加拉语创作的《祭品》、《渡口》、《吉檀迦利》和《歌之花环》等颂神诗集中选译的,因此,了解《心中的向往》、《金帆船》、《渡口》等孟加拉语诗集的创作,不失为理解英文版的《吉檀迦利》的一个有效途径。
诗集《心中的向往》的主要意义在于它是泰戈尔创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吉檀迦利》·的风格和主题在此已露端倪。诗集的题目音译为玛那希(manasi),因为这个词原文是阴性,题目的含义也可理解为“理想的女性”。其中的《往日》及《无尽的爱》两诗颇可以体现诗集的风格:从洪荒时代,我已经在期待着你,生生世世,你是我永恒的记忆,我以千万种形式痴恋着你。
《金帆船》中出现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游历的王子唤醒了梦中的公主,依然是爱的嬉戏,但死亡作为一个角色已进入诗中,显示出诗人对爱的思考更进一步:风追逐着黑暗从无边的海洋中吹来,让我的船达于死亡的彼岸吧。在《无目标的航行》一诗中,浪漫主义“船”的意象出现,浪漫主义理想女性成为“我主”舵手。诗集的主题虽然还在自我的表现上,但这里的“我主”与诗人后来的颂神诗集中的“神”之间已有较为明显的延续性。诗人在这部诗集中的角色虽然还是渴求中的男子,但柔顺、屈从的女性形象已愈来愈占据主导地位。 《缤纷集》中,诗人痴恋的对象变成了男性神:我的主,你从我身上吸吮够了吗?你像压榨葡萄园一样压榨着我的乳汁,以我的欢乐和悲伤盛满你的杯子。收集于《缤纷集》中的《优哩婆湿》一诗是对以女性形式体现出来的美的本体的颂歌:优哩婆湿代表着浪漫主义永恒的女性之美,只能追求而不能占有,这种美既是尽情的欢悦,又是无尽的哀伤。
《渡口》发出的是一个少女的心声:“妈妈,告诉我,我将如何装扮我的黑发和身体,因为今天,可爱的王子要路过我的家门。”尽管王子不会抬头看她一眼,但她也要执着地等待在窗口。王子来了,她扯下自己的项链扔到王子路过的地方,王子没有留意于此,车轮碾碎了项链,覆盖上了尘土,没有人知道少女奉献了什么以及为谁而奉献,少女也只为自己的奉献而高兴,毫不计较得失。在《渡口》中,诗人笔下的神由“年青的王子”变成了“国王”以及“伟大的国王”等,英文《吉檀迦利》的第31、50、51和52首诗均来自《渡口》,但这些诗并不是泰戈尔诗作的最上乘之作,读起来像是晓畅的寓言:苦难伴随着甜蜜,犹如死亡是生命的孪生兄弟。
1910年孟加拉文版《吉檀迦利》共收集诗157首,其中有51首被诗人译成英文并集入英文版的《吉檀迦利》。这些诗作多创作于1908至1910年间,是泰戈尔诗作的顶峰。P150-154
殊方异俗语其所美
石海军
印度之名,在我国古代又称天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从今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远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印度者,唐言‘明’,有多名,斯其一称。”印度虽然和中国一样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但它却从来没有出现大一统的天下,印度也从来都不是武斗的国家,而是一个“文争”的天下,各种宗教和文化习俗在印度都是适者生存,所以,这是一个智者的国度,也就是玄奘所说的“月明”之国,“良以斯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
印度位于亚洲东南部,地形是一个大半岛,从地图上看,正像一只下垂在印度洋上的蕴藏鲜美乳汁的乳房,其南端呈水滴形的锡兰岛,正像一滴从乳头滴下的乳汁。印度河和恒河像两条乳线,流贯在印度大平原上。印度的东、南、西三面是大海,北部是雪山,四周有天然的屏障,只有西北部有一处低的缺口,古代外来的侵略者都是从这个缺口侵入。但凡是由这个缺口进入印度的外来者,印度似乎都热情地加以接纳,“入侵者”有去无回,都被同化到了印度文化之中。在《印度之行》中,著名的英国作者伊·摩·福斯特以隐喻的笔法描写道,英国的殖民者来到了印度,印度反复吟唱着“来吧,来吧”,但进入到印度之后,英国才发现自己好像是进入了一座古老的迷宫,一切都好像是被放错了位置,到处都是混乱和无序:“在印度,什么东西都辨认不清,如果你单纯提个问题,这问题本身便会消失不见,或是化于别的事情之中了。”最后,印度也不是通过武力而是以非暴力——“文明不服从”——方式使英殖民者离开了印度,显然这依然是一种“文争”传统的体现。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印度曾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国度,但在19世纪。当西方“发现”印度时,他们又被印度文化中的淫乐惊得目瞪口呆,以至于黑格尔说:我们的羞耻感简直都要被搅乱了,因为其中不顾羞耻的情况达到了极端,肉感的泛滥程度简直令人难以思议。早期一些西方学者如Grlfflth在将印度远古诗集《梨俱吠陀》翻译成英文时,常常将其中的两首诗(10.86.16-17)略去不译,因为他们没法将它们翻译成“干净的”英语诗。但到了20世纪,当西方世界对印度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后,他们也逐步发现,印度文化中的禁欲和纵欲就像是同一硬币的两面一样不可或缺,否则印度便不成其为印度了。这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度的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不同于我们中国,它似乎没有多少严格意义上的古代史籍的记载,但另一方面,印度当下的东西又与历史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一切最古老的东西又是最年轻的存在。古代印度社会中盛行爱神节,从爱神节中演化发展出了霍利节,名称虽然变了,但其内容和实质却一如既往:广泛而盛大的狂欢,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春节,只是其狂欢色彩更为浓烈。说不清从什么时代起,也有学者认为大约是在公元3世纪时,世俗的、普罗大众的淫乐就与上天也就是神的世界的欢娱混为一体了,也就是说,淫乐、爱欲与神圣结合在一起而变得天经地义了。但是在公元10世纪之后,随着伊斯兰教的进入,印度古老的文化传统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而在近现代历史中,印度文化经过英国清教主义的洗礼,加上甘地主义的影响,我们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印度本地传统,并被迫借助于西方的“科学”手段来重新找回已经失去的印度。这种手段虽然是“科学的”,但却不是印度的本色,所以,当我们面对古色古香的印度文化和印度文学时,我们常常会有难以理解和某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如果坐火车从德里旅行到加尔各答,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恒河大平原和大平原上星罗棋布的小村庄。村庄之外,除了杂草、丛林之外便是田野和田野间的小道。但是在印度古代,乡村的景象却不是现在这样的情景,到处都是葱茏的林木,现在的田野在印度古代大多是丛林或森林生长的地方,玄奘笔下公元7世纪的恒河两岸密布着绵延不断的丛林。
如果说印度古代文明是农业文明的话,那么这种文明的起源并不在于农村而在于森林。因此,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印度远古诗集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的颂歌,而且吠陀之后,印度古代最著名的典籍即“森林书”和“奥义书”也与森林有密切的关系。森林书显然是在远离城镇和乡村的森林里秘密传授的,而奥义书也具有这种秘传的性质,它同样与森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奥义书”一词的本义便是在林木之下,“围坐在某人的身边”,一方面是授业,另一方面是解惑。森林书和奥义书也被称为“吠檀多”(意思是“吠陀的终结”),它一方面继承了吠陀森林文明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将这种传统加以发展,因此,印度的传统文明也可以说是吠檀多文明。这种文明的重要特征在于侧重于沉思和修行,可以说是宗教3c明,森林常常变成印度古代圣人的修行地,这种出现于森林之中的修行地,按印度传统文化的说法,也就是净修林了。
印度古代的教育正是基于净修林的生活体系之中,圣人们则在森林中沉思自我,这些森林哲学家为学生授业解惑,学生除了学习“吠陀”和“奥义书”之外,还须在精神和身体两方面都戒绝各种形式的享乐。苦行者应该抛弃一切,正如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说:让他抛弃社会就像抛弃毒蛇一样,让他抛弃安逸就像抛弃地狱一样,让他抛弃女人就像抛弃尸体一样。
但是到了史诗中,情形便有了变化,女人也常常随男人去过林居生活,可能是史诗时代对林居生活的要求不像吠陀和奥义书时代那样严格,悉多就是在蚁蛭的净修林中生下了罗摩的两个孩子。而到了古典梵语文学时代,净修林则进一步成为性爱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世俗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梨俱吠陀》创作于公元1000年之前,它对后来的包括当今的印度生活都在不断地发生着作用。奥义书大约开始于公元前7世纪,是从禁欲主义的角度对人的生活作出解释,这不同于吠陀时代从感官角度对性爱所作出的理解,倒是更富于哲学和超验的意义,但这只是吠陀观念的发展和补充,并不是对吠陀世界的摧毁。印度著名的古代典籍《欲经》谈的虽然是性爱艺术,但作者却常常偏离正题去谈克制、弃绝。这表面上显得与全书所谈内容不太协调,实际上却反映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一方面是宗教苦行,另一方面则是生活的享乐。这两方面既可以相互分离,走向各自的极端,同时也可以相互融合,人不应当一味地享乐,也不应当一味地苦行。印度古代社会中,有两种女人可以在社会体系内自由活动,一种是修女,另一种是妓女。妓女可以变成修女,修女也可以是妓女;再者,修女也可以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幸福,印度古代著名的戏剧《沙恭达罗》描写的就是净修女动人的爱情故事。
在迦梨陀娑的戏剧中,净修林的平静、柔和也与青春、爱情和享乐联系在一起,家居生活与林居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沙恭达罗是净修者干婆的女儿,她以自由恋爱的方式与国王豆扇陀结婚了。在迦梨陀娑的笔下,净修林不仅是世外桃源,而且也是青春乐园,豆扇陀一眼就看上迷人的净修女沙恭达罗,“野林里的花朵以天生的丽质超过了花园里的花朵”,这正是常言所谓的“家花不如野花香”。本来,净修林里的女子都有一定的清规戒律,但这些清规戒律对豆扇陀不仅不是约束,反倒进一步激发起他对沙恭达罗的浓厚兴趣,说沙恭达罗是“一朵没人嗅过的鲜花,是一个没被指甲掐过的嫩芽”。印度文明从一开始,森林就与各种宗教仪式联为一体,历代国王都很看重净修林,并把维护净修林的安静与平和看成是自己的天职。但国王豆扇陀在此却将净修林看成了一个大花园,看到一只蜜蜂绕着沙恭达罗飞舞,想吸吮沙恭达罗那一切快乐之源的樱唇,他便挺身而出,说道,在这太平盛世,在伟大国王的统治下,谁敢对贞洁的净修女有无礼之举?打着“保护”净修林、驱走蜜蜂的名义,他走向了迷人心魂的沙恭斌罗.
与西方艺术相比,印度古代的建筑倾向与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建筑风格正好形成对比。哥特建筑大多是垂直的高建筑,追求神秘与怪异,而印度古代的寺庙显得墩实厚重;欧洲中世纪的人物造像如基督耶稣、圣人、天使等等大多是忧思型的,很少面带笑容,而印度雕塑中的神和精灵则多是年轻漂亮、身体圆润,显得较为肉感,虽然有时也会显露出愤怒或严肃,但几乎见不到他们有悲伤的神情,而且大多是面带笑容,甚至是笑容可掬。按西方的标准,他们多显得有点女子气,但从印度文化的角度说,他们更多表现出悠然自得、其乐融融的文化心理。印度当代文学评论家英特拉·纳特·乔杜里说,西方画家笔下的基督是受难的形象,眼睛向上深沉地凝视着宇宙;东方的佛陀是个祥和的形象,眼睛向下深沉地凝视着宇宙。前者表现的是外向的、扩张的空间,后者表现的是内在的、俯瞰的空间。
公元2世纪,印度佛教诗人马鸣在《美难陀传》中记述了佛陀使他的异母兄弟难陀皈依的故事,从中我们略可体会到苦行的宗教是如何会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故事中的难陀是个耽于世俗欢爱的人,佛陀为了度化他,引领他目睹了天女,难陀对美貌而性感的天女如痴如醉,于是他像佛陀所教导的那样开始修炼苦行,目的只在干获得天女的欢爱。他极端的苦行行为和异常的淫乐心理奇特而可笑地结合在一起,但无论如何,他对苦行的专注和执着使他的修道突飞猛进,当他在更高的修炼层次上再受到点化后,他也就不再迷恋男欢女爱了。这个故事既富于世俗的“艳情味”,又隐含着深刻的“悲悯味”,在滑稽与奇异之中将宗教与艳情结合在一起。
“味”是印度古典诗学中最重要的概念,按婆罗多在《舞论》的说法,味有八种:艳情、暴戾、滑稽、悲悯、英雄、恐怖、厌恶和奇异。后来的诗学家又提出了第九种味即“平静味”。欢增说:“确实存在一种平静味。它的特征是因灭寂欲望而快乐。正如古人所说:‘尘世的感官快乐,天上的无限快乐,都比不上灭寂欲望而获得的快乐的十六分之一。”’(参阅黄宝生著《印度古典诗学》第63页)只是在经历并对比了世俗和天国的男欢女爱之后,难陀才最终进入真正的“喜”的境界,一定程度上说,这也类似于“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的意境,意在表现山的空寂清幽,但却从“人语响”处着笔。印度文学、印度艺术在精神上是宗教性的,但它却以极其夸饰的风格表现出极其世俗的内容,其想象与思维常常超越一般的道德是非观念,表现出漫无边际的色彩来,即使现当代的文学创作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强力冲击,但它依然是与众不同、独步天下,这也正是印度英语文学日益走红于世界文坛的重要原因。博采众长,又不失自我,现代诗人对印度文艺女神索罗斯瓦蒂如此赞美道:
我像微风一样经过,创造了所有的生命;
我生活在人群之中,我高踞于苍天之上;
伟大的唯一,那就是我。
2006年11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