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季羡林说写作(插图版)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季羡林
出版社 中国书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位令当今学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一位平易近人的敦厚长者,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有多少轶闻趣事?对于写作他又有着怎样的真知灼见?人们说,季老有弟子三千。身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季老对后生晚辈的提携可谓不遗余力。

现在,就让季老来告诉我们什么是写作的真谛吧!国学大师季羡林系列之《季羡林谈写作》,为您讲述季羡林的创作生活,伴您聆听大师的谆谆教诲。

内容推荐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尚的人交流。即便他一言不发,默然相对,也会使你顿开茅塞,豁然开朗。对于喜欢写文章、做学问的人来说,《季羡林说写作》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本书是季羡林先生畅谈写作及其写作经历的唯一著作。从季老毕生著作中搜取专门论述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作品,是季老一生宝贵写作经验的总结。本书收录季老毕生著作中所有有代表性的、专门论述如何进行文学创作方面的作品。

目录

写作要领感悟

我的处女作

写文章

作文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文章的题目

没有新意,不要写文章

漫谈散文

我对散文的认识

散文的真精神

我怎样写散文(一)

我怎样写散文(二)

文得学养

惨淡经营与信笔挥洒

写作原则杂谈

学术良心或学术道德

满招损,谦受益

对待不同意见的态度

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

一寸光阴不可轻

抓住一个问题终生不放

如何利用时间

资料工作是影响研究的基础

如何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必须有竭泽而渔的气魄

才、学、识

知识结构与智能

研究学问的三个境界

文学作品的“三性”

把学术还给人民大众

关于考证

我的考证

再谈考证

关于义理、文章与考证

“模糊”、“分析”与“综合”

写作要事回顾

我写我

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牛棚杂忆》自序

写作《春归燕园》的前前后后

写作经验点滴

我和东坡词

作诗与参禅

救救小品文

清华园日记

漫话历史题材

谈谈竹枝词

史诗具有永恒的魅力

语言与文字

编写东方语言教材的经验与教训

谚语是精炼的话

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成语和典故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评断一本书好坏的标准

后记

试读章节

哪一篇是我的处女作呢?这有点

难说。究竟什么是处女作呢?也不容易说清楚。如果小学生的第一篇作文就是处女作的话,那我说不出。如果发表在报章杂志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处女作的话,我可以谈一谈。

我在高中里就开始学习着写东西。我的国文老师是胡也频、董秋芳(冬芬)、夏莱蒂诸先生。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比较知名的作家,对我都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我的一生。我当时写过一些东西,包括普罗文艺理论在内,颇受到老师们的鼓励。从此就同笔墨结下了不解缘。在那以后五十多年中,我虽然走上了一条与文艺创作关系不大的道路,但是积习难除,至今还在舞笔弄墨,好像不如此,心里就不得安宁。当时的作品好像没有印出来过,所以不把它们算做处女作。

高中毕业后,到北京来上大学,念的是西洋文学系。但是只要心有所感,就如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往往写一些可以算是散文一类的东西。第一篇发表在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上,题目是《枸杞树》,里面记录的是一段真实的心灵活动。我19岁离家到北京来考大学,这是我第一次走这样长的路,而且中学与大学之间好像有一条鸿沟,跨过这条沟,人生长途上就有了一个新的起点。这情况反映到我的心灵上引起了极大的波动,我有点惊异,有点担心,有点好奇,又有点迷惘。初到北京,什么东西都觉得新奇可爱;但是心灵中又没有余裕去爱这些东西。当时想考上一个好大学,比现在要难得多,往往在几千人中只录取一二百名,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心里的斗争也同样激烈。因此,心里就像是开了油盐店,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但是美丽的希望也时时向我招手,好像在眼前不远的地方,就有一片玫瑰花园,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这种心情牢牢地控制住我,久久难忘,永远难忘。大学考取了,再也不必担心什么了,但是对这心情的忆念却依然存在,最后终于写成了这一篇短文:《枸杞树》。

这一篇所谓处女作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同我后来写的一些类似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仔细研究起来,值得注意的地方还是有的,首先就表现在这篇短文的结构上。所谓结构,我的意思是指文章的行文布局,特别是起头与结尾更是文章的关键部位。文章一起头,必须立刻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牢牢捉住,让他非读下去不可,大有欲罢不能之势。这种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是颇为不少的。我曾在什么笔记上读到过一段有关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相州昼锦堂记》的记载。大意是说,欧阳修经过深思熟虑把文章写完,派人送走。但是,他忽然又想到,文章的起头不够满意,立刻又派人快马加鞭,追回差人,把文章的起头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自己觉得满意,才又送走。

我想再举一个例子。宋朝另一个大文学家苏轼写了一篇有名的文章:《潮州韩文公庙碑》,起头两句是“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古文观止》编选者给这两句话写了一个夹注:“东坡作此碑,不能得一起头,起行数十遭,忽得此两句,是从古来圣贤远远想人。”

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我现在暂时不举了。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以多么慎重严肃的态度来对待文章的起头的。

至于结尾,中国文学史上有同样著名的例子。我在这里举一个大家所熟知的,这就是唐代诗人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这一首诗的结尾两句话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让人感到韵味无穷。只要稍稍留意就可以发现,古代的诗人几乎没有哪一篇不在结尾上下工夫的,诗文总不能平平淡淡地结束,总要给人留下一点余味,含吮咀嚼,经久不息。

写到这里,话又回到我的处女作上。这一篇短文的起头与结尾都有明显的惨淡经营的痕迹,现在回忆起来,只是那个开头,就费了不少工夫,结果似乎还算满意,因为我一个同班同学看了说:“你那个起头很有意思。”什么叫“很有意思”呢?我不完全理解,起码他是表示同意吧。

我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一件事情与这篇短文有关,应该在这里提一提。在写这篇短文之前,我曾翻译过一篇英国散文作家L.P.Smith的文章,名叫《蔷薇》,发表在1931年4月24日《华北日报·副刊》上。这篇文章的结构有一个特点。在第一段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整个小城都在天空里熠耀着,闪动着,像一个巢似的星圈。”这是那个小城留给观者的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到了整篇文章的结尾处,这一句话又出现了一次。我觉得这种写法很有意思,在写《枸杞树》的时候有意加以模仿。我常常有一个想法:写抒情散文(不是政论,不是杂文),可以尝试着像谱乐曲那样写,主要旋律可以多次出现,把散文写成像小夜曲,借以烘托气氛,加深印象,使内容与形式彼此促进。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幻想,我自己也尝试过几次。结果如何呢?我不清楚。好像并没有得到知音,颇有寂寞之感。事实上中国古代作家在形式方面标新立异者,颇不乏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个有名的例子。现代作家,特别是散文作家,极少有人注重形式,我认为似乎可以改变一下。

“你不是在这里宣传‘八股’吗?”我隐约听到有人在斥责。如果写文章讲究一点技巧就算是“八股”的话,这样的“八股”我一定要宣传。我生也晚,没有赶上作八股的年代。但是我从一些清代的笔记中了解到八股的一些情况。它的内容完全是腐朽昏庸的,必须彻底加以扬弃。至于形式,那些过分雕琢巧伪的东西也必须否定。那一点想把文章写得比较有点逻辑性、有点系统性,不蔓不枝,重点突出的用意,则是可以借鉴的。写文章,在艺术境界形成以后,在物化的过程中注意技巧,不但未可厚非,而且必须加以提倡。在过去,八股中偶尔也会有好文章的。上面谈到的唐代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就是试帖诗,是八股一类,尽管遭到鲁迅先生的否定,但是你能不承认这是一首传诵古今的好诗吗?自然,自古以来,确有一些名篇,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一点也没有追求技巧的痕迹。但是,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写这样的文章需要很深的功力,很高的艺术修养。我们平常说的“返朴归真”,就是指的这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极难达到的,这与率尔命笔,草率从事,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决非我一个人的怪论,然而,不足为外人道也。P2-5

后记

季羡林是学术大师,也是写作大师,饶宗颐评价他“是一位笃实敦厚的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但是他小时候的写作也和一般人一样,碰到过很多头痛的时候。

季羡林开始写作文用文言,有语言障碍,最困难的是不知道怎样起头。老师出的作文题写在黑板上,他立即在作文簿上写上“人生于世”四个字,下面就穷了词儿,仿佛永远要“生”下去似的。以后憋好久,才能憋出一篇文章。有一次作文,从什么书里抄了一段说:“空气受热而上升,他处空气来补其缺,遂流动而成风。”句子通顺,受到了老师的赞扬。但他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对,所以愧悔,从那以后,一生中再没有剽窃过别人的文字。他通过读书,逐渐体会到,写文章是要讲究结构的,而开头与结尾最难。这现象在古代大作家笔下经常可见。高小时,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游开元寺记》,第一名作文后面老师的评语是“颇有欧苏真气”,前三名都是大孩子们。他非常羡慕,自己虽然也榜上有名,但却在八九名之后了。初中时他15岁,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与描绘风景抒发感情有关。他用骈文写作,老师的批语是:“要作花样文章,非多记古典不可。”他平常专看低级的“闲书”,如《施公案》、《济公传》、《七侠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唐》、《封神榜》等等。高中语文老师王岜玉讲《古文观止》,选的第一篇文章是晚明袁中郎的《徐文长传》。讲完后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读(徐文长传)书后》。他仿佛驾轻就熟般地写了一篇“书后”,自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意竟获得了王老师的青睐,定为全班压卷之作,评语是“亦简劲,亦畅达”。季羡林的经验是: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50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从《古文观止》里选一些文章,加点儿注。小时候就开始背,大了也忘不了。他后来由写文言文改写白话文而丝毫没有感到什么不顺手,与看“闲书”多有关。虽然不能说,每一部这样的“闲书”,文章都很漂亮,都是生花妙笔。但是,一般说起来,文章都是文从字顺,相当流利。而且对文章的结构也十分注意,绝不是头上一榔头,屁股上一棒槌。此外,他读古文,觉得几乎每一篇流传几百年甚至一两千年的文章在结构方面都十分重视。在潜移默化中,在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无论是写文言文,或是写白话文,都非常注意文章的结构,要层次分明,要有节奏感。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更特别注意。开头如能横空出硬语,自为佳构;但是,貌似平淡也无不可,但要平淡得有意味。让读者读了前几句必须继续读下去。结尾的诀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如食橄榄,余味更美。后来在一篇比较长的作文中,董秋芳老师在作文簿每一页上端的空白处批上了“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等的批语,敏锐地发现了他作文中的节奏,他惊喜若狂。自己还没能意识到的东西,启蒙老师一语点破,这一件事影响了他一生的写作。全班之冠,也可以说是全校之冠吧。以后的作文,董老师非常欣赏,在一篇作文的后面写了一段很长的批语,肯定他是全班之冠,也可以说是全校之冠吧。

很多人都想把文章做好,学问做好,又不知道从何做起。为此我们编辑了这本书,以便为想做好文章和学问的人、家长们提供一些经验。书中的照片与文章并无太直接的联系,我们只希望读者在较短的阅读时间内,认识多层面的季羡林。

这本书也是季羡林研究所成立以来所编辑的众多季羡林著作之一,出版过程中得到中国书店总经理于华刚及出版社刘小晖的大力支持,谨致谢意。

季羡林研究所  2006年11月10日

书评(媒体评论)

我所认识的季先生,很难说是哪一类型。他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却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是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

——饶宗颐

季羡林以一身而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三种难能之中,我以为,最难能的还是朴厚,因为,在我见过的诸多知名学者(包括已作古的)中,像他这样的就难于找到第二位。

——张中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8: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