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国内研究宏观性、统一性范式和国外分析的微观、零散性范式相结合,通过欺诈一信任一信任机制的逻辑将相关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予以贯通,进行系统性分析的同时又基于交易链,面向网上消费者信用展开研究,在确定研究范畴后,突出重点问题,抽象概括网上交易的典型欺诈、消费者信任生成机理和信任机制安排,为后期研究提供借鉴。本书的研究成果在宏观上为解决阻碍网上交易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思路,有利于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微观上可为企业开展网上交易,建立信任机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对我国的宏观政策制定、企业具体运用和个体消费者选择三个层次都有针对性价值。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1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1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12
第四节 创新之处/15
第二章 基础理论文献综述/19
第一节 网上交易与交易链文献综述/19
第二节 欺诈与网上欺诈文献综述/24
第三节 信任与信任机制文献综述/26
第四节 网上信任与网上信任机制文献综述/39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范畴/46
第三章 网上欺诈的表象、危害及原因/47
第一节 欺诈相关理论/47
第二节 网络欺诈的概况、表象与归类/51
第三节 网上欺诈的概况和表象分析/63
第四节 典型网上欺诈行为危害的数量分析,71
第五节 网上欺诈产生的原因/76
第六节 信任在网上交易中至关重要,78
第四章 网上消费者信任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81
第一节 相关理论/81
第二节 信任的基础生成机理/85
第三节 网上消费者信任形成机理/90
第四节 网上消费者信任生成机理综合模型/98
第五节 实证分析/109
第六节 面向网上消费者的信任机制总体设计/117
第五章 微观卖方的信任机制/12l
第一节 能力信号发布机制/121
第二节 趋同性机制/126
第三节 保障机制/127
第四节 交互机制/129
第五节 我国应用状况与问题/130
第六章 正式信任机制/133
第一节 法律体系/133
第二节 网上认证体系/138
第三节 网上印章服务/150
第四节 信赖支付体系/170
第五节 履约保障服务/182
第七章 非正式信任机制/199
第一节 文化环境/199
第二节 声誉体系/206
第三节 网上声誉体系的改进模型/223
第四节 扩展模型:团体负责的网上声誉体系/234
第八章 网络交易信任机制的建设/24l
第一节 基于交易链面向网上消费者的信任机制安排/241
第二节 我国面向网上消费者信任机制的问题总结/245
第三节 我国基于交易链面向网上消费者的信任机制建设对策/247
第九章 案例分析/253
第一节 案例I:当当网上书店/253
第二节 案例Ⅱ:易趣拍卖网/257
全书总结与研究展望/267
参考文献/273
附录/299
后记/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