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宋词名篇的人生哲理/读名著有智慧丛书
分类
作者 乔力
出版社 海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从爱情、生活、处世、成功四方面提炼出宋词穿透时空的人生智慧,尽可能以轻松愉快、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出饮食男女、爱情婚姻中的智谋,日常生活、人生百态中的哲理,社会环境中为人处世的谋略以及工作事业中运筹帷幄的策略,让你在愉快的阅读中,达到增添智慧的最佳效果。

内容推荐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璀璨夺目的一颗钻石,在古代文学的苑囿中,她是一片芬芳绚丽的花圃,姹紫嫣红,千娇百媚,美丽诱人,千姿百态,历来与唐诗、元曲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直到今天,宋词的形象、意境、美感、魄力,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宋词的典雅华美、含蓄蕴藉,还有清新自然、酣畅淋漓,都让人产生一种无法言说的着迷。无论是外在语言的字如珠玑,还是内在蕴涵的隽永韵味,都吸引着情感和思绪在语言营造出绝妙意境中自由飞翔,不断捕捉着心境和生命中的感触,在跨越时空、贴近情感的触摸中,更好地领悟古人的人生智慧。

在尘世幽静的一隅,在清香馥郁的香茗萦绕下,品味宋词,感悟人生,你会在美的洗礼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更得到智慧的提升与飞跃。本书从爱情、生活、处世、成功四方面提炼出宋词穿透时空的人生智慧,尽可能以轻松愉快、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出饮食男女、爱情婚姻中的智谋,日常生活、人生百态中的哲理,社会环境中为人处世的谋略以及工作事业中运筹帷幄的策略,让你在愉快的阅读中,达到增添智慧的最佳效果。

目录

前言/1

1.生活智慧

人间有味是清欢/3

 ——品味清欢

粗衣淡饭,赢取暖和饱/9

 ——知足常乐

功名浪语/14

 ——淡泊名利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18

 ——走进自然,放飞心灵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22

 ——学会享受孤独寂寞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7

 ——孤芳自赏又何妨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32

 ——别为金钱丢掉快乐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37

 ——人不能没有知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2

 ——有失必有得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7

 ——先回头看,再往前走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52

 ——回忆是人生的财富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57

 ——时间是女人的敌人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62

 ——故乡是永远都回不去的地方

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67

 ——人走茶凉

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厂72

 ——磨难让人成熟,也让人沉沦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77

 ——须信人生无常

少年听雨·壮年听雨·而今听雨/82

 ——诗歌、小说、哲学是人生三部曲

2.处世智慧

此心安处是吾乡/89

 ——随遇而安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93

——该装傻时就装傻

刚者不坚牢,柔底难摧挫/98

 ——柔弱胜刚强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103

 ——人不可无傲骨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108

 ——懂得放弃才能全身而退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112

 ——不做随俗媚世的小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117

 ——学会乐观处世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122

 ——选择坚强方能笑傲人生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125

—双性化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会适应度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30

 ——人生愁恨何能免

静看斜日隙中尘,始觉人间何处、不纷纷/135

 ——丑恶与美好同在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137

 ——须提防人心险恶

3.成功智慧

自家肠肚自端详,143

 ——走自己的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48

 ——年轻的心态扬起成功的风帆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153

 ——适当宣传自己是成功的法宝

藏白收香,放他桃李,漫山粗俗/157

 ——与众不同才能成功

功名机会,要须闲暇先备/162

 ——成功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莫将一片广长舌,博取封侯/167

 ——说大话不如有真才实学

自古英雄之楚、又之秦/172

 ——永不言弃

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178

 ——保持自信的人生态度

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干风月/183

 ——心境的力量不可低估

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188

 ——学习改变命运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193

 ——机遇也是成功的关键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198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自谓虎头须食肉,谁知猿臂不封侯/202

 ——理想受制于现实

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207

 ——成功有很多种

4.爱情智慧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215

 ——爱需要勇气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220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一春弹泪说凄凉/224

 ——等待真爱要耐得住寂寞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228

 ——将一见钟情进行到底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232

 ——相思病无药可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7

 ——要达观看待分离

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242

 ——恨是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247

 ——羞涩更添女性魅力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251

 ——拥有自己的天长地久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254

 ——何必单恋一枝花 

人如风后人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259

 ——爱了就无法忘记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264

 ——_处理好婆媳关系是婚姻的必修课

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269

 ——孩子是婚姻的压舱物

何物系君心,三岁扶床女/274

 ——责任感是建造美满婚姻的粘合剂

试读章节

          粗衣淡饭,赢取暖和饱

            ——知足常乐

人无百年人,刚作千年调。待把门关铁铸,鬼见失笑。多愁早老,惹尽闲烦恼。我醒也,枉劳心,谩计较。粗衣淡饭,赢取暖和饱。住个宅儿,只要不大不小。常教洁净,不种闲花草。据见定、乐平生,便是神仙了。

——曹组《相思会》

知足常乐是一种心境,一种感悟,更是人生之至理,生存之智慧。懂得知足方能常乐,清代纪昀(晓岚)的老师陈白崖就曾手书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悬于书室。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过分膨胀自己的欲望只会让心灵疲惫痛苦,不堪重负,还是知足常乐好,这也是曹组这首《相思会》词告诉我们的人生智慧。

人活一生不满百岁,都是匆匆过客,何苦要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烦恼无边呢?人活着不需要费尽心机追求锦衣玉食,只要有粗衣淡饭能够解决温饱就够了;也不需要拼命地去追求高大宽敞的房屋,只要有一间不大不小干净整洁的屋子能够遮风避雨也足够了。一切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苦让欲望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来呢!曹组说,人世间如果有谁能懂得知足常乐这个道理就赛过神仙了。

的确,知足常乐,对自己目前拥有的感到满足,无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奢望,就能始终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人的欲壑难填,就像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那贪婪的老太婆有了漂亮的小别墅就想要石头建造的大宫殿,有了大宫殿就想当国王,当上了国王又想当皇帝,当了皇帝又希望当教皇,当了教皇野心还在不断地膨胀,最后竟然妄图控制太阳和月亮。刘墉也看到了人类欲望的膨胀,他说: “旅客车厢内拥挤不堪,无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块之足之地就好了;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块边座就好了……直到有了卧铺的人还会想:这卧铺要是一个单独包厢就好了。世间上的人们啊,大多如同乘客一样。”(《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在不断攀升的欲望的促使下努力打拼,东奔西跑,但距离快乐却越来越远,这都是因为不知足引起的,在人生的道路上懂得知足才能常乐。

知足常乐是一种处世哲学。人若想常乐,莫过于知足,倘若欲望无限,将永难满足,将永难体味人生的许多乐趣,甚至还可能会铤而走险,走上与法律对抗的不归之路,甚至还可能为欲望所累,丧失生命。柳宗元在他的寓言《负版传》里记载,有一种名叫“负版”的小虫,他天性贪得无厌,“善负”又兼“好上高”,喜欢背东西,“行遇物,辄取之”,路上遇到东西就捡来背上,又爱攀高,背上堆积的东西越来越沉,累得半死,“踬仆不能起”。有人怜悯它,帮它取下背上的东西,可一旦恢复了体力,它又会“持取如故”。除非耗尽体力累死,否则它不会放弃遇到的任何东西。负版就是那些贪得无厌不懂知足常乐的人的写照,他们为了积累钱财贪得无厌,耗尽心力也无怨无悔,丢掉性命也不知警惕,人生的路上都是在“负重”前行,阿曾体味到轻松的欢愉,满足的快乐?

知足常乐,不要奢望太多,欲望太多,否则生命就会难以承受其重,人生也会过于臃肿,难以前行,一切都会变成负版身上的“负累”,让你终生无法轻松。想要更多的财富,想要更好的生活,这都是无可厚非的想法,我们可以为此努力,但时刻要记住财富权力与快乐并不成正比。唯有知足才是获得快乐的绝妙法宝。

知足常乐,没有过多的非分之想,就没有必要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就没有必要去摧眉折腰、卑躬屈膝。知足常乐,对事情达观释然,坦然面对,向内能摆脱烦恼和压力,发现心灵的轻松与快乐,向外能看到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知足常乐,即使人生遭遇到的是逆境,也会活得潇洒自在;知足常乐,用宁静平和的心灵做避风港,休憩过后可以微笑地面对风雨的洗礼。知足常乐可以缓解残酷激烈的竞争带来的沉重压力,消解欲望落空带来的无尽痛苦,矫正为权力利益之争所扭曲的本性。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若没有知足的心态,为了得到某些利益,大家定会不择手段,拼个你死我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若没有知足心态,某些利益落空后,定会痛苦不堪,难以承受。如果能做到知足常乐,人生才会多一份从容,多一些达观。  

知足常乐是获得快乐心境的一剂良药,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风云变化泰然处之。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充满了无奈与缺憾,很少能够真正舒心和安宁,倘若再把每天都搞得紧张疲惫,愁眉苦脸,人生弹指即逝,岂不可惜?羡慕别人拥有的,不如珍惜自己手里的幸福和快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幸福,得到的只能是无尽的遗憾和怨恨!试想生命在永不知足的心态的驱赶下,不择手段地掠取,不择手段地占有,哪会善待人生,享受生活?生命永无止境地与别人攀比,只会在永不平静的状态里紧张烦躁,无法安宁,难以快乐。人不该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和那些不幸的人比一比吧,想想他们的痛苦心酸,无奈惆怅,你就会庆幸自己是多么幸运,就会感到自己的人生多么值得珍惜,这样就会生活得安宁惬意了。古希腊伟大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也说过:“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骚动,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跟着别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

知足常乐并非消极地接受现实,悲观地面对人生,而是以一种豁达平和的心态对待得失。知足常乐,才能拥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愉悦的心情,才能更好地去拼搏奋斗。知足常乐也并不等于满足现状,停滞不前,不思进取。“知足”是对已经获得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肯定和满足,“知足”首先需要“有”,对拥有的感到满足。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又能知足什么呢?所以知足常乐也需要一定的进取心,让自己拥有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基本满足,让自己的欲望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这样才有可能得到情绪和心灵的稳定、快乐。知足常乐是积极肯定目前自身的状态,是对目前的收获充分珍惜,对已经取得的成果非常满意,是对自身潜力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后才可能有的心境。知足常乐者与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人不同的就是,一个是奋斗过后心灵对成绩的肯定和享受,一个则是一直消极颓废、放纵安逸。知足常乐和积极进取是不矛盾的,没有进取就没有“知足”,若没有“知足”又何来“常乐”?一边不断进取,一边对自己肯定、知足,才会时时感到幸福快乐。所以,知足常乐并非消极的逃避,并非得过且过,知足常乐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在肯定中前进。

知足常乐同样也适合我们现在的年代,关键是我们要正确理解与把握。现代社会我们面对的诱惑越来越多,电影电视广告中诱人的物质生活,别墅、洋房、轿车以及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的日常消费品、家用电器,无不对人是一种致命的诱惑。人们占有的欲望也像气球一样日渐膨胀起来,希望住尽可能大的房子,用最时尚的手机,看最清晰的电视,穿最时髦的衣服。现代社会对于发展的追求永不知足,人们对于享受的追求也是永不知足。《老子》曾经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不知足就会盲目追逐,就会对手心里的幸福置之不理,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不要贪婪地索取,用沉重的欲望压垮自己。别人的花园别墅,我们不必驻足观望,别人的美酒佳肴,我们也不必垂涎欲滴。学会放下心灵的重负,享受自己拥有的一切,欣赏自己的成功,不要苛求自己,要求过多,那就永远也感受不到幸福的滋味。懂知足,才能得到常乐,才能发现世界的美好,才能拥有愉快的生活。懂常乐,自然也能获得知足。  P9-13

序言

繁花似锦的宋王朝在烟波浩渺的历史长河中早已渺不可寻,但承载着一代人心灵的智慧、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却在大浪淘沙的时间洪流中历经岁月的汰洗而不见褪色,反倒愈益散发出灿烂夺目的光芒,以其特有的馨香与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宋词中所包含的情感体验、理性智慧,其对爱情的品味,对人生的感悟,对苦闷的超脱,对个体生命的忧患,对功名事业的感触,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体认,对人生不同阶段的认识,这些历经千年积淀下来的智慧的果实,饱经风吹雨打而历久弥新,准确地抚摸着人类心灵柔软而脆弱的部分,化养着我们的灵魂,使飘荡无依的情感、焦躁骚动的心灵找到了宁静的港湾与栖息的归宿。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工业科技和现代文明追求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们就像这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上被裹胁的无法控制自己的螺丝钉,每天也都在快速飞转,在对速度和效率的追逐中奔跑,我们不敢停下来,生怕被残酷的竞争法则淘汰。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上还有谁愿来关注我们的情感与灵魂?夜深的时候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吧,看看那颗柔软的心房是否已磨钝成茧,是否已不能感动,不会忧伤,不懂爱情了,是否只是躁动着喧嚣、浮华与浅薄,只有依靠极度的刺激才能将其唤醒。

人心千古不易。我们了解古人的心灵体验、人生态度,并不是要现代人“黄卷青灯”,不食“人间烟火”,回归古人的生活情趣,故作高雅脱俗。我们试图做的只是尽可能将那些泛黄竖排的古籍所承载的心灵智慧激活,将个体心灵遭遇的超越时空的诸般问题及其心灵的自我拯救与排解一一呈现,这几千年来人类心灵积淀的广度、深度与厚度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当代人心灵的困境。李泽厚先生曾说过:“文学的最高价值、文学的永恒性源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心灵进行美好的历史性积淀。就是说,成功的文学作品,它总是在人类心灵中注入新的美好的东西。这可能看不见,不是像科学那样可以测量、计算,但它确实存在着。”(《世纪新梦》)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到宋词优雅而从容的世界中,在其悠闲的节奏,唯美的文字,典雅的意境,纯真的情感,理性的感悟,人生的思考所营造的纯粹精神的享受中,感受它的悲喜与忧愁,悲悯与无奈,消沉与狂放,你得到的将会是心灵最深处情感的释放,浮躁的心灵会重寻静谧与安宁,僵硬的心房会日益柔软敏感,将重新学会思考和感受,重新获得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

比如苏轼这位宋代理性的文学最突出的文化标本,他对生命、人生、功名、事业、天道都有深刻的体察,无论身处顺境逆境都能保持一种快乐达观的心态,淡化苦痛,调节情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作于其因反对新法差点送命被贬黄州之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没有情感上的低迷与消沉,反而表现出精神世界上的感悟与升华,此时他对政治斗争中的得失祸福,官场仕宦中的进退荣辱,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坎坷,均表现出一种超越性的情怀,这种坦然超脱的心态可谓作者对其人生经验与人生况味的总结。我们解读这些作品时自然会感受到古人在面对挫折与打击时所采取的人生态度与解脱之途,被其中所蕴涵的哲理性思考所感染折服。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高洁孤傲的梅花寓指人格操守,其涤除灵魂污垢、洁净胸怀的感染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柳永《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浓烈的思念即使将其折磨得消瘦憔悴也毫不顾惜,这种执著坚毅的情感给人的震撼力也是无穷的。这些最可遣情的辞章在进入我们的视野,在与心灵交汇的那一刻,对人的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仿佛电光石火,令人刹那间澄明透彻,心旷神怡。此时再静观生活、生命与人生,不仅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表象背后发现一种理性的深刻,一种生存的智慧,还会发现那个跳荡在人类心灵深处最顽强的精灵——诗意,它会让我们看到人生的五色斑斓、多姿多彩,会给我们的生命注入青春的活力和动力,会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希望与企盼。

在这个特别需要人文关怀的时代,让宋词为我们的心灵与情感燃起一盏指路明灯吧,就让她为我们心灵小船的前行导航,帮助我们渡过暗礁浅滩,寻找到幸福的彼岸,迎接美好的明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1: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