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种种任务,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与之相处,如果能深入这个人的内心了解其性格特征及优缺点,就会对症下药栈到与之相处的恰当方法,进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所以与一个人共处,了解其本性,看透其内心是极其重要的。
本书为你介绍的就是教你如何深入了解别人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的方法。全书通俗易懂,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瞬间读懂你/打造成功心理系列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
作者 | (日)涉谷昌三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完成种种任务,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及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我们与之相处,如果能深入这个人的内心了解其性格特征及优缺点,就会对症下药栈到与之相处的恰当方法,进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所以与一个人共处,了解其本性,看透其内心是极其重要的。 本书为你介绍的就是教你如何深入了解别人的性格特征及优缺点的方法。全书通俗易懂,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 内容推荐 古人云“事之至大,莫如知人”,也就是说再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认清一个人更重要。但是,认人难,知心更难,“人心隔肚皮”要想了解一个人的所思所想真可谓是难上加难。不过,本书可以帮你做到瞬间洞悉人心。本书从人们的外表特征、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工作习惯、兴趣爱好等几个方面对识别他人、看准对方心理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本书通俗易懂,涉及内容广泛,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希望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助你一臂之力,从而使你在风云突变的茫茫人海中寻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 本书是大众读物,适合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人士阅读。 目录 第1章 聪明人,糊涂人,言行之中见分晓 1初次见面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的人自信吗 2目不转睛凝视对方的人其言辞并不可信 3谈话中视线游离不定的人是艺术家类型吗 4语速快脑子也快这一说法是否把握了重点 5嗓门越大的人性格越懦弱,越孩子气 6电话中精神饱满的人,实际不善于交际 7滥用指示代词的人无体恤心理,头脑迟钝 8会做铺垫的人能够进行顺畅的谈话 9经常转变话题的人会失去朋友 10喜用流行语和时尚词的人不懂周围气氛 11常迟到的人是缺乏危机意识的社会人吗 12轻易说OK的人,可能马上就会说NO 13桌上乱七八糟的人割舍不下过去 14看起来呆头呆脑的人其实具有一技之长 第2章 从若无其事的“动作”中看透对方的谎言 1与眼睛和嘴巴相比,脚的动作更说明问题 2总是晃腿的人内心充满不平不满 3盘腿坐着的人持有否定心理 4探究对方前倾姿势代表好感还是敌对态度 5连续点头三次以上是N0的标志 6揣着胳膊的人内心非常紧张 7谎言具有欲盖弥彰的特点 8通过眼神变化看穿对方的谎言是终极秘诀 9与自己同样的姿势和动作代表认同 10模仿对方的动作会让对方不知不觉妥协 11通过“亲密程度标尺”来判断对方的态度 12坐席位置表明了男女联欢会的结果 13当对方的表情让人迷惘时,可以观察左脸 14谈话中双手托腮的女性内心正在寻求帮助 第3章 从着装看性格 1服装和装饰品都是隐藏自我本性的工具 2华丽的服装体现了本质上踏实牢靠的性格 3喜欢名牌的人崇拜“传统”和“实绩” 4追求时髦的人要“跟大家一样”才安心 5频繁变换发型和装扮的人爱出风头, 没有常性 6爱好服装游戏的人像孩子一样单纯 7总是一身套装配领带打扮的人是“傻瓜 商人” 8在家里的休闲服装体现一个人的本性 9多数奇装异服的人出人意料地都是有 常识的人 10鞋后跟的磨损程度跟心灵的压力大小 成正比 11喜欢五颜六色的人其实性格非常复杂 12头发遮耳的人“不想听任何人说话” 13对待秃顶的态度和方式表明对年轻的 依恋程度 14同人志痴迷作家使用纸袋的心理特点 第4章 通过其兴趣可以看透一个人的真意 1喜欢高尔夫的人上进心强 2喜欢团队游的人精神上正在承受着虐待 3喜欢独自旅游的人是为家人着想的人 4热衷于业余棒球的人是在“讨债”的人 5职业棒球球迷在工作上是难对付的人 6喜欢打麻将的人因为“能说会道”而很幸福 7喜欢照相的人想通过自己看到的事物 引起大家共鸣 8爱好读书的人留恋人世 9古董收藏者渴望爱情 10兴趣不断变化的人是乐天派 11从事团体竞技的人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12市民赛跑者希望创造自己的最佳成绩 13夸耀兴趣的人自我展示欲望强烈 14以散步为兴趣的人具有自我控制力 15喜欢喝酒的人希望具备自我控制力 16喜欢到各地寻找美食的人想成为第一 第5章 通过一件小事看穿一个人的愚蠢程度 1不能说出自己想法的人想寻找挡箭牌 2以“敏感细腻之人”自居的人希望得到 关心照料 3归咎于别人的人过度重视自我 4总感慨没有得天独厚条件的人受害者 意识强烈 5认为世界并不那么美好的人认为人生 有遗憾 6总提醒对方换位思考的人想处于有利立场 7强调“无论谁都可能遇到这种事”的人 想把自己正当化 8总说“那可属于常识范畴”的人试图为 自己辩解 9说“这是因为我聪明”的人希望被表扬 10说“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的人总认为 自己正确 11“下次我会认真对待”不值得信赖 12羡慕别人无烦恼的人陷于自我烦恼之中 13说“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的人 童心未泯 14说“这个不适合我”的人不愿付出努力 15说“我年轻的时候”的人是在自慰 16说“请相信我!”的人得不到信任 17说“他是婴儿潮一代啊”的人总找借口 18“是我吗?”如此反问的人自卑感强烈 19“我知道”急于表现自己的人目光短浅 第6章 这些人的心声到底是什么呢 1挡道的上班族正在斗争“内心的不安” 2在电车上化妆的女性非常需要浓妆艳抹 3深夜制造噪音的年轻人可能是真傻瓜 4在酒场发表议论的人在宣扬内心的焦躁 5说丈夫坏话的家庭主妇希望被认为优秀 6晚上集会的年轻人是为了填补心灵的 空虚和寂寞 7冬天穿半袖装的女性是因为没有冬衣吗 8无业游民为何总童心未泯 9爱用最新词汇的人能在其中体会到优越感 10独自去唱卡拉OK的人想做任何事情 11学英语的家庭主妇是为了消除衰老感 12在咖啡馆或酒吧发牢骚的人不了解自己 13热衷于摆弄道具的人实是在安抚自己 14容易歇斯底里的人随时想拿别人撒气 15吹毛求疵可以缓和气氛、平静他人心情 后记 试读章节 1.初次见面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的人自信吗 “初次见面,我是××。请多多关照。”……在这样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或者被介绍给第三方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寒暄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礼仪,如果此时嘴上说着“幸会幸会……”一边把眼光转向旁边,可以说这样的人是非常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 在交换名片等一系列介绍的场面结束之后,一旦开始交谈,话题总是离不开手边的相关资料,“哎——预定下个月开始的那个工程情况怎样?……”而且,即使有时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可一旦目光相对也会马上移开。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因为是初次见面,客气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事情,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源于不愿意打乱自我步调的心理,“无论什么事情,开端是最重要的。我一定要把握住主导权。”“一定要在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之前把自己的意见和条件全都说出来。”因而特意不让自己的视线与对方视线相遇。 相反,即使是初次见面也能够紧紧盯住对方的眼睛谈话的人就没有这种不安和紧张心理。“我会留给他们什么印象呢?”“他们对这个策划案有什么看法呢?”他们并不如此介意对方的意见和观点,而是具有很强烈的说服对方的意识,“我(我们公司)是这样想的,也想这么做。”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对自己的工作非常自信的人,是工作热情非常高的人。 话虽这么说,但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些人会目不转睛地凝视对方的眼睛,甚至到了让别人感觉到不自然的程度。俗话说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这样的人正是“对工作没有信心的人”,在他以飞快的语速讲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猜到他的手心已经因紧张出汗而潮湿了。
2.目不转睛凝视对方的人其言辞并不可信 关于在谈话中与对方四目相对的频率问题,男女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无论是四目相对的次数还是四目相对的持续时间,女性都比男性的要多要长,这已经是定论,得到了大家的公认。 女性之所以会频繁地注视对方的眼睛,好像多数是由于好奇心和对对方的亲密感情,但男性却是因为“过分地注视对方的目光是失礼的举动”这一心理在起作用而刻意避免双方四目相对的。因为注视对方的目光这一举动不仅能够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好感和亲密感情,同时还具有探测对方、威吓对方的意思,所以,本来就具有攻击性的男性很担心会被对方认为自己是在威胁恐吓他们吧。 但是男性之中照样也有人喜欢目不转睛地凝视对方的眼睛。这样的人其实是在探测对方,“这个人心里正在想什么呢?”当然其本质是出于强烈的戒备心理,“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可不要骗我哦!”暴露出他们正在试图了解对方语言背后的真正目的的这种心理。这样的人生性多疑,可以说他们基本上是不会相信任何人的。 如果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遇到了采取这种态度的人,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言辞、态度和动作来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尽量消除对方的不信任感。但此时尤其需要注意一点,如果过分追求对方的信任,就有可能全盘接受对方的条件和要求,这是需要避免的。 如果对这种人的言辞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之后可能会遇上大麻烦。这种人本身就抱着“人们的言辞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知道对方心里到底想什么”之类的心理,所以他们对你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有时态度恶劣也是很正常的。
3.谈话中视线游离不定的人是艺术家类型吗 谈话过程中视线总是游离不定,心神不安地四处张望,一副难以安稳的样子,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在谈话的同时一定正在思考其他的事情,因此跟这种人的交往尽快告一段落才是上策。 虽然正在进行商务谈判,可对方却显得心不在焉,精神恍惚,此时绝不能够勉强推进谈判,而应该采取暂停的解决方式:“关于这件事我们下次再慢慢谈吧。”因为对于对方来说,此时有比跟你的商务谈判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 如果是跟恋人或者朋友等人进行私人间的交往,就应该意识到这或许是因为你现在的谈话过于无聊的缘故,那么试着换个话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若无其事地谈点别的事情:“最近看过什么好看的电影吗?”提出类似这种让别人发表自己意见的问题,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 如果对方的表现并不是精神恍惚,而是不敢正眼看你的脸部,即使看到了也是一瞥之后马上转移视线,或者在谈话过程中低头俯首,那么你可以通过这些行为判断出对方虽然有话要对你说,但却难以开口。说到具体会是什么样的话,对你来说不好的消息,或者比较沉重深刻的话题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果被恋人或者上司喊来谈话,对方又是这种神情的话,最好能够提前感觉到“一定有什么变故了”。 有些人视线游离不定与精神状态没有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性的毛病而已。即使在跟别人谈话的时候,这种人也会沉浸在自我思考的世界里面,可以说是“轻微梦游症患者”。 并不是因为弄不明白谈话的内容,也不是因为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而是因为脑子转得太快,思绪已经四处纷飞,所以眼神才会闪烁不定。这种现象多见于艺术家等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们。 P3-11 后记 本书与《看透他人是很有趣的事情》这一著作是姊妹篇,是继上篇之后总结归纳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文章。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觉得,如果能够“在瞬间看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比这一点更加有用的事情了。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遇到一些陌生人。有时候是“在电车里跟某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偶然相遇”,有时候是跟将来会跟自己有所关联的人相见。然而,“无论跟谁第一次见面都非常有信心”的人并不多见。 就职的面试、事业规模的扩大、男女联欢晚会、入学仪式等等,我们在跟别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内心的紧张感就会不由自主地增强,甚至还会做出一些连自己都感觉意外的言行来。言辞会变得暧昧不清,也会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别人的误会,或者做出了与地点和场合不相符合的行为,或者造成了拘泥于形式的死板气氛,等等。所有这些失败都是由于不了解对方的紧张感引起的。 但是,如果我们“与对方一见面”就马上能够看透他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有紧张感,因而就能够应对自如,上述的这些失败也就不复存在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本书会对大家的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他人的有趣之处。与“探索自我”相比,请大家去“探索别人”,因为搞懂了别人也就能够了解自己了。 著 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