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壮丽的年代,这是一幅壮丽年代描绘的壮丽画卷,从黄土浑厚的广袤西北大地,到峰峦连绵的西南雪域高原,从富饶美丽的江浙平原,到波涛汹涌的东海、南海,人民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高举红旗,高唱战歌,“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气吞万里;而国民党军队和一切反动武装,则势穷途末,如同疾风中的枯叶,凄然飘逝。领导层的决策与将士的拼搏遥相辉映:战场冲杀与谈判交锋相互配合,乘胜奋勇追击与化装深入匪穴相得益彰……形成了地域广阔、错综复杂、色彩多姿的奇特景观,勇与智、谈与打、理与情、起义与被俘、公开与隐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反动派的孤舟仓惶远去,逃居孤岛。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本书采用文学手法,全景式地记述了第一野战军在历史转变时期大征战的光辉历程。
本书采用文学手法,全景式地记述了第一野战军在历史转变时期大征战的光辉历程。全书语言通俗,史实充分,情节生动,不仅可以将它作为历史读物,也可将它视为军事类小说来阅读。
当第一野战军主力纵横挥戈八百里秦川,与胡宗南进行决战的时候,驻陕南的第19军坚持独立作战,鏖战秦巴山脉的关垭子、牛蹄岭、女娲山,解放了陕南,并举行了大规模的剿匪运动。
陕南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它背靠秦岭,面对巴山,山势险峻,地腴民勤,历来是兵家必争、割据称雄的战略要地。
在秦末的楚汉之时,刘邦据守汉中,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定三秦,劫取了五国。
三国时,蜀国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兵伐曹魏,就是把汉中当着屯兵筹粮的战略大后方的。
明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在潼关战败后,曾退守到陕南的商洛山区备战备粮、养精蓄锐,成为他日后占领中原直捣京都的战略出发地。
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和民国初年的白朗起义,也曾在此与封建王朝的官兵展开过旷日持久的血战。
陕南,又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老革命根据地。
从1928年3月刘志丹领导的渭华暴动起,中经红4方面军西进、红3军北上、红26军南下、红25军和红28军北征、红15军团南征、巩得芳领导的商洛暴动,到1946年中原军区转战鄂豫陕开辟陕南战场的18年间,人民军队在这里已是“九出九进”了。
说到这里,不能不让大家看一个历史的长镜头。
时间:1947年7月。
地点:陕北靖边县小河村。
小河村,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山村。
在陕北那片山大沟深的黄土高原中,它小得就像一颗黄豆。可就是这么个不起眼的如黄豆一样大小的小山村,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却扮演了一次重要的角色。
7月的陕北黄土高原,虽没有南国那令人窒息的闷热,但那炎炎烈日依然很毒,毫无遮掩的黄土地常被烤得跟个烤土豆一样。
就是在这个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燥热的季节,毛泽东在这小山村的一个有些破败的窑洞里,与蒋介石下着一盘举手无悔的棋。
尽管在那段时间,毛泽东因为逗着胡宗南在陕北的山山沟沟里玩得太久,脸上略显出一丝疲倦,可他那双睿智的眼睛,依然闪射着犀利的光。
毛泽东两手叉腰,站在那幅他烂熟于心的地图前,背微微有些驼,仿佛是负重而立。
他聚精会神,紧紧地盯着眼前有些破旧的中国地形图,样子极像一个老棋手,紧盯着在上面厮杀了千百回的棋盘。
毛泽东就这样看着看着,从太阳东升直站到了西沉。
天黑了下来,他的眼睛却突然一亮。
他看出了一步高棋,一步可致蒋介石于死地的高棋。
毛泽东有些兴奋,如释重负地伸了伸腰。
“恩来,恩来,你们来一下!”
听到毛泽东有些急切的呼唤,正在另一个窑洞中忙碌的周恩来和任弼时等便急匆匆地赶到了毛泽东住的窑洞。
毛泽东不等周恩来等站定,便急不可待地用他那只只要挥一下,中国革命就会大大前进一步的大手,往地图上一指:
“现在,蒋介石在山东投入了56个旅40多万人,在陕北投入了34个旅约25万人,你们看,蒋介石这种布防形式像不像个哑铃。”
毛泽东边说还边做了一个举哑铃的姿势。
“主席的意思是,我们从中间出拳,打他的腰眼。”
周恩来才思敏捷,立刻就悟出了毛泽东的意思。 毛泽东见自己的想法他的战友们很快心领神会,习惯性地朗声笑着眯起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目光穿过破烂的窗纸,投进了同样深不可测的夜色中。
刚点燃的油灯那微弱的光,将他的身影投在窑洞壁上,那是一个超级的身影。
“你们说,我们给蒋介石派两个什么样的对手呢?”
这是毛泽东特有的思维方式。
其实让谁去他心里早有定论,他只是不想先于他人说出而已。
这是做领导的艺术,特别是做领袖和统帅所必须懂得的艺术。
跟毛泽东配合的十分密切的周恩来,对毛泽东的想法心知肚明,一语道破。
“那当然是刘邓和陈谢两只铁拳了。”
“如果这两拳都能击中蒋介石的要害,不要老蒋的命也差不多了。”
站在一旁的任弼时也非常赞许地插话说。
毛泽东点燃一支劣质香烟,很过瘾地猛吸一口,从窗外收回目光,仍然以一种商量的口气说:
“恩来、弼时,我们最近开个会,就有关问题讲一讲好不好?”
“好!”
周恩来和任弼时等几乎是异口同声。
“那好,就通知贺龙、林伯渠、彭德怀、习仲勋,最好把陈赓也能请来。”
毛泽东说着表情显得严肃起来:
“就算一次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吧。”
“好,我们去准备吧。” ’
言出必行。
7月21日,前委扩大会议在周恩来、任弼时、陆定一的积极筹划和准备下,在这个小山村召开了。
会场是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凉棚下。
毛泽东像我们在很多电视或电影镜头里所看到的那样,一手叉腰,一只大手很有表情地不断在空中挥动着。
小山沟里的风也似乎被他的情绪所感动,随着毛泽东的手势,很有节奏地吹拂着他那略显得长和零乱的头发,以及那有些发白的蓝布衣服的衣襟,为毛泽东更增添了几许风采。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在分析战争形势的同时,就刘邓大军如何千里挺进大别山,陈谢部队怎样南渡黄河,开创鄂豫陕根据地,打击胡宗南等作了周密的部署。第一次提出了对蒋介石的斗争用5年的时间来解决。
尔后的事实证明,从那天起,到把蒋介石的反动政府彻底推翻,只用了3年多一点。
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敲响了国民党和蒋介石灭亡的丧钟。
就是这个会议上的这个大胆的决定,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全国奠定了基础。
就是这个决定,使蒋介石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丧失了他统治的江山。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约陈赓去散步。
夜幕降临的小河村,像一个世外桃园一样,显得特别的幽静。
毛泽东和陈赓两人也像置身在战争之外,很悠闲地漫步在小河村那个并不很宽敞的小河滩。
“刘伯承和邓小平进击大别山后,蒋介石一定手忙脚乱,他一定会四处调兵遣将去堵截,而胡宗南则被我牢牢地钳制在陕北,豫西敌人不多,是个空子,你到豫西以后,可以放手发展,东与刘邓配合,西可以配合彭德怀,东西机动,在鄂豫陕给咱们开辟一块大大的根据地来。” 毛泽东的步伐很慢,说话的声音也很轻,但陈赓从毛泽东这漫不经心的话语中感到了一份少有的凝重,以及一种难以推卸的责任。
陈赓也一脸凝重,一边跟毛泽东慢步走着,一边不停地点着头。
“胜败在此一举。”
毛泽东很有力地说完这话,用极信任的目光望着陈赓:
“你的担子可不轻啊!”
毛泽东用他那双特有的大手,又很有力地与陈赓长握了一下。
“请主席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陈赓说着给毛泽东敬了一个很标准的军礼。
陈赓受领任务回去后,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于8月22日夜至23日拂晓,分做两个集团,先后发起了渡河作战,进而,又连续攻占了豫西和陕南的三门峡、新安、卢氏、商南、山阳、镇安等地,进入陕南腹地。
P64-67
历史,是不能忘记,也不该忘记的。
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分别向西北、西南、华东、中南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追歼国民党军在大陆上的残余部队,剿灭各地的土匪武装,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英勇战斗,谱写了人民解放军作战史上的光辉篇章。《大决战》丛书采用文学手法,全景式地记述了4个野战军在历史转变时期大征战的光辉历程。
那是一个壮丽的年代,是一幅壮丽年代描绘的壮丽画卷,从黄土浑厚的广袤西北大地,到峰峦连绵的西南雪域高原,从富饶美丽的江浙平原,到波涛汹涌的东海、南海,人民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高举红旗,高唱战歌,“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气吞万里:而国民党军队和一切反动武装,则势穷途末,如同疾风中的枯叶,凄然飘逝。领导层的决策与将士的拼搏遥相辉映:战场冲杀与谈判交锋相互配合,乘胜奋勇追击与化装深入匪穴相得益彰……形成了地域广阔、错综复杂、色彩多姿的奇特景观,勇与智、谈与打、理与情、起义与被俘、公开与隐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高高飘扬;反动派的孤舟仓惶远去,逃居孤岛。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那动人心魄的一页,早已经烙印在历史的巨册上,它不仅仅是令人咀嚼过去辉煌和骄傲的光荣,同时也是思考和肩负新世纪的责任。先辈们用心血和生命修筑起来的巍巍共和国大厦,还须用心血和生命去描绘去保卫。过去,不但能告诉今天,也能告诉未来。
有了人民的军队,就有了人民的一切。
强国,必须强军;强军,为了强国。
虽然搞了多年的党史军史编研工作,积累了不少的资料,但刚接到《席卷西北》的撰写任务时,仍觉得压力很大。好在许多老前辈和党史军史界专家、学者的一些回忆录、研究成果,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是我们得以完成这一书稿的重要条件。
此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老前辈的一些回忆录和党史军史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恕不一一列举),特此说明并致以诚挚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的是接受我们采访的革命老前辈和为我们提供材料的一些部队、地方党史军史研究部门及同志,没有你们的鼎力支持,我们是难以完成这个任务的。
以我们的笨拙之笔开掘和再现半个世纪以前的这段中国革命史上最辉煌的一章,我们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时间和条件有限,错误、疏漏和不当之处一定难免,在此,我们衷心欢迎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指正。
作者
200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