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清皇帝秘史(揭大清十二帝奇闻趣事珍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奎海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清皇帝们留下的是一幅幅威严显赫的历史画像,或正襟危坐,或冠冕堂皇,或英武神纵,或气象磅礴。然而,透过这些帝王之相,我们还应该看到些什么?

本书欲通过讲述大清皇帝秘史,剥下天子那件威严的龙袍,把大清皇帝那些鲜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知之不多的历史之谜、人性之谜,综合立体、互相联系同时又轻松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非特为猎奇也,实在是想让大家在捧卷展读之后,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的思考,多一份对人性的认知,多一些有益于自我的养分。

内容推荐

你也许只知道顺治是个情痴,但不知道他为泄私愤而“掘坟曝尸”,鞭打尸体三天三夜;你也许只知道乾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但不知道他私自出宫遭人行刺而吓出一身病的秘史;你也许只知道嘉庆帝为政所困差点掉脑袋,但不知道他在后宫里躲进温柔梦乡、轻松小醉的“洋相”……这就是历史之谜,更是人性之谜!不熟稔历史,不可以解此谜;不谙知人性,不足以解此谜!

目录

一 努尔哈赤奇闻秘史

 1.努尔哈赤杀弟秘史/2

 2.军事用计秘史/4

 3.努尔哈赤婚娶秘史/11

 4.努尔哈赤死亡秘史/14

二 皇太极奇闻秘史

 1.皇太极即位秘史/20

 2.招降洪承畴秘史/23

 3.皇太极与后妃秘史/28

 4.皇太极囚死堂弟秘史/30

三 顺治奇闻秘史

 1.顺治遭刺遇险秘史/36

 2.顺治选秀秘史/43

 3.顺治废后秘史/45

 4.顺治笼络人心秘史/46

 5.顺治“掘坟暴尸”秘史/46

 6.顺治信教走火入魔秘史/49

 7.顺治与董鄂妃秘史/53

四 康熙奇闻秘史

 1.康熙五台山寻父秘史/60

 2.康熙训教贝勒秘史/62

 3.康熙出宫围猎秘史/63

 4.康熙得“勤民”棋局秘史/65

 5.康熙两废太子秘史/69

 6.康熙巡访秘史/74

 7.康熙题改《聊斋》秘史/78

 8.康熙御书“少林寺”秘史/79

 9.康熙降妖秘史/81

 10.康熙训教皇子秘史/82

 11.康熙婚情秘史/85

五 雍正奇闻秘史

 1.雍正笼络臣下秘史/92

 2.雍正与年羹尧秘史/92

 3.雍正与后妃秘史/96

 4.雍正与隆科多秘史/98

 5.雍正微服巡侦秘史/101

 6.雍正执政秘史/102

 7.夜游西湖灯会秘史/103

 8.雍正密布侦探秘史/106

 9.雍正迷信“祥瑞”秘史/107

 10.雍正朱批谕旨秘史/109

 11.雍正喜好秘史/113

 12.雍正密匣传储秘史/118

 13.雍正暴亡秘史/120

六 乾隆奇闻秘史

 1.乾隆禁书秘史/126

 2.乾隆婚情秘史/128

 3.乾隆与那拉皇后秘史/131

 4.乾隆私生子秘史/133

 5.乾隆与和坤秘史/135

 6.乾隆与刘墉秘史/143

 7.乾隆与小宫女秘史/146

 8.乾隆收干女儿秘史/147

 9.乾隆与纪昀秘史/148

 10.乾隆处斩大学士秘史/151

 11.乾隆钦点秘史/151

 12.乾隆与地名秘史/153

 13.《永乐大典》被盗秘史/158

 14.乾隆私访秘史/160

 15.乾隆与陪臣秘史/165

 16.乾隆禅位秘史/170

七 嘉庆奇闻秘史

 1.嘉庆赐萝卜秘史/174

 2.嘉庆惊变秘史/175

 3.嘉庆遭刺秘史/180

 4.嘉庆禁献“如意”秘史/181

 5.嘉庆婚姻秘史/182

 6.嘉庆猝死秘史/183

八 道光奇闻秘史

 1.道光惩治渎职总督秘史/188

 2.道光内宫轶闻秘史/189

 3.道光与皇后秘史/191

 4.道光銮驾内库失金案秘史/193

 5.道光与禅师秘史/194

 6.道光立太子秘史/195

九 咸丰奇闻秘史

 1.咸丰与恭亲王秘史/198

 2.咸丰与恩师杜受田秘史/200

 3.咸丰与皇后秘史/215

 4.咸丰选秀秘史/216

 5.咸丰荒唐秘史/218

 6.咸丰与慈禧秘史/219

 7.咸丰得子秘史/222

 8.咸丰病死秘史/237

十 同治奇闻秘史

 1.同治顽学秘史/240

 2.同治私行秘史/241

 3.同治与皇后秘史/243

 4.同治杀太监秘史/246

 5.同治患花柳病秘史/247

 6.同治临终遗诏秘史/252

十一 光绪奇闻秘史

 1.光绪发密诏秘史/256

 2.光绪娶后秘史/257

 3.光绪大婚秘史/259

 4.光绪变法秘史/267

 5.光绪险遭废黜秘史/270

 6.贞度门失火案秘史/271

 7.光绪被囚秘史/277

 8.光绪受虐秘史/278

 9.光绪抱病秘史/279

 10.光绪死亡秘史/280

十二 宣统奇闻秘史

 1.宣统入宫即位秘史/288

 2.宣统选秀女秘史/288

 3.宣统剪辫子秘史/289

 4.宣统被逐皇宫秘史/290

 5.宣统遣散太监秘史/291

 6.宣统生活秘史/292

 7.宣统与婉容、文绣的情感秘史/295

试读章节

1.努尔哈赤杀弟秘史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1626年),清太祖,出生于建州(今辽宁新宾)。努尔哈赤年少时酷爱武术,骑马射箭样样有高技,打小就以武艺超凡而闻名各部。他承袭建州左卫指挥职务后,凭着自己的武功和才干陆续征服了女真族和海西女真等族,并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建元天命,正式称汗,同时创造满文、建立八旗制。公元1618年,他树起反明的大旗,带领他的军队不过几年就连克了抚顺、辽阳等城,并将自己的汗国即“后金”的首都迁往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身患因中箭而导致的毒疽,死于柘鸡堡,其后代将他埋葬在福陵。

努尔哈赤为后来的大清三百年的江山事业打下了根基。其实,在努尔哈赤战场拼杀、艰难创业的背后,还有一位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功劳的人物,那就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舒尔哈齐。由于不为人知的历史原因,后来人没有给予他特别的关注。可是他的子孙却在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备受后来帝王的重视。后来的咸丰皇帝在河北热河避暑山庄驾崩时,留下的亲笔遗诏上清楚写明让亲王载垣、端华、尚书肃顺等八人辅政,此八人号称“赞襄政务八大臣”。端华、肃顺系同胞兄弟,当时人称“端三肃六”,而他们就是舒尔哈齐的八世孙。

努尔哈赤有弟兄五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尔哈齐和四弟雅尔哈齐。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努尔哈赤继承了父祖的职位,统领建州左卫都指挥,还受封敕书、马匹。当时的努尔哈赤二十五岁,舒尔哈齐二十岁。兄弟俩为报父祖的亡仇,秣马厉兵,不出几年,建州就异军突起,不但让周围女真各酋刮目相看,就连明朝和周边的朝鲜也都知道这兄弟二人习兵多智,志向不小。当时明朝政府得到情报说,努尔哈赤自称为王,其弟自称大将,立志要“报仇中原”。明朝当时对兄弟二人采取怀柔的政策,高官厚禄,努尔哈赤晋升都督,加龙虎将军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副都督,所以在建州内部人称舒尔哈齐为“二都督”。当时,凡军机大事,均由努尔哈赤兄弟二人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竟无一人了解内幕。但是到了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建州女真统一内部,灭掉了海西女真哈达、叶赫二部,有精兵劲卒数万,虎视辽东,窥探中原,有帝王之势的时候,舒尔哈齐却突然去世了,据《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在日后清朝的官修史书中,舒尔哈齐对清王朝的丰功伟绩无从追寻,这实在耐人寻思。

舒尔哈齐是如何死的呢?丧礼如何?史书全没有交代。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则是“奴酋忌其弟舒尔哈齐兵强,计杀之”,“努尔哈赤杀其弟舒尔哈齐,并其兵”。明代黄道周更是详细描述了这场骨肉相残的悲剧:“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招弟饮会,入十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户,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有二名裨将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人宅,腰斩之。”(《博物典汇》)在清代的老档案《满文老档》中记载,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自立为理由,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削夺了他所领的军民,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如果当时的舒尔哈齐自有军队,当然不可能束手就擒。所以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是可信的。看来,明朝人说努尔哈赤杀害胞弟,多半不是误传。

如果确系努尔哈赤杀了自己的同胞兄弟,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最为亲密的兄弟两人同室操戈、骨肉相残?其中当然是有权力之争的缘故。和努尔哈赤一样,舒尔哈齐也是明朝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又有自己掌控的兵马,如果他能听从兄长的指挥,自然双方相安无事,但舒尔哈齐偏偏又是高傲难制的人,处处要和兄长分庭抗礼比个高低,兄弟之间难免矛盾重重。虽然他不及其兄兵强马壮,舒尔哈齐还是决心离开兄长。对努尔哈赤来说,舒尔哈齐的独立完全是在自己身边又树立一个敌人,由此努尔哈赤起了杀心。对于这场内部的残杀,有人指出这不单是权力的争夺,而且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明朝政府很注意扶持舒尔哈齐来削弱努尔哈赤的独立势力,于是重建了建州右卫。新设右卫的住址位于辽宁铁岭的东南。这样看来,清太祖杀弟的疑案牵扯的问题还很多,一时难以完全澄清。

不过舒尔哈齐被其兄有意诛除的史实基本上已经被公认了,不管权力之争也罢,政见之争也罢,二者互相交织也罢。舒尔哈齐生前有大功于清室,身后却寂寥无闻,官方史书也不敢明言其死因。清初的诸王冤案后来有不少得到了清后帝的平反,惟独没有给舒尔哈齐昭雪,一方面是因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愿承认其祖有杀弟的恶名;另一方面,在清后帝看来,努尔哈赤杀弟也是出于维护大清基业的目的,因此不能推翻太祖首定的铁案。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被封郑亲王,一直到清朝末年,舒尔哈齐子孙世代袭爵,即俗称“铁帽子王”,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清皇室对舒尔哈齐为大清帝业开创之功的酬赏。

2.军事用计秘史

努尔哈赤于明朝万历十四年春天,灭了浑河部,连得两城;回师赫拉阿图,消除了内部的叛逆龙敦之后,又率领军队五千人去攻打哲陈部的托漠河城。行军之前,据自己手下大将安费扬古反映,托漠河城主苏拉西与他弟弟苏拉文之间有矛盾。兄弟二人在部落里各拉一派,互相争斗,相持不下。于是努尔哈赤派手下人理岱前往托漠河城,去游说苏拉文,劝其归降。

再说托漠河城主苏拉西与苏拉文,是一父两母兄弟。老苏拉在世时,宠爱苏拉文母亲乌丹。老苏拉临死前,曾嘱咐托漠河城正将官阿宋,让苏拉文承袭托漠河城主,说完一命归天。当时苏拉文到巴尔达城卖马去了,不在城内。托漠河城副将军格下平时与苏拉西相交甚笃,来往频繁。苏拉西经过与格下一番策划,将正将官阿宋杀死,自己承袭了托漠河城主。等苏拉文回到城里时,承袭仪式已举行过,苏拉西正式当了城主。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半个月刚过,苏拉文便知道了全部内情。他养了一个打手名叫何矮人,虽然身高不满五尺,但武功非凡,能飞檐走壁,善于夜间行事,怀揣一把短剑,在百步之内,百发百中。一天夜里,副将格下的头不翼而飞,过了好多天,在城墙下一个臭水坑浮了上来。苏拉西明知是弟弟苏拉文指使何矮人去干的,也奈何不得。不过苏拉西心里想:只要何矮人不来砍俺的头,俺就不多管闲事了。(P1-3)

序言

大清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说、有心胡说之事。所以,这个大清,说来说去,总还是说不大清。但也正因如此,才说不尽,也听不够,也才有了我们这部换一种说法的《大清皇帝秘史》。

大清一共产生过十二位皇帝。太祖努尔哈赤,称汗时管辖的不过是以建州卫为核心的一巴掌地盘。他的孙子顺治,才是大清第一位在北京紫禁城里登基坐殿的皇帝。而最后一位当然就是“从皇帝到公民”的“末代皇帝”溥仪先生了。

大清皇帝们留下的是一幅幅威严显赫的历史画像,或正襟危坐,或冠冕堂皇,或英武神纵,或气象磅礴。然而,透过这些帝王之相,我们还应该看到些什么?

入关第一帝顺治与秦淮名妓董小宛之间到底有没有那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情仇?号称情痴的顺治为泄私愤,开棺鞭尸三天三夜是真是假?少年英才的康熙大帝几次巡幸五台山,是奉佛拜庙还是另有他图?自称十全老人的康熙为什么对四十七年中宫无主的怪现象熟视无睹?四皇子胤祯成为雍正,是因为偷改遗诏的缘故吗?以刻薄阴狠著称于世的雍正皇帝,到底是不是死在江湖剑侠吕四娘的手下?乾隆皇帝是不是到处留情的风流天子?乾隆几次兴师动众下江南,是迷恋水乡景致,是贪爱越女吴娃,还是寻根问祖?自诩勤俭天子的道光皇帝,穿了打补丁的龙袍朝会群臣,为什么却成了大清国册封皇后数目最多的天子?性好冶游的同治皇帝,是死于天花,还是丧于花柳?……

这就是历史之谜,更是人性之谜!不熟稔历史,不可以解此谜;不谙知人性,不足以解此谜!我们这部书正欲通过讲述大清皇帝秘史,剥下天子那件威严的龙袍,把大清皇帝那些鲜为人知或者虽为人知却知之不多的历史之谜、人性之谜,综合立体、互相联系同时又轻松有趣地展现在大家面前,非特为猎奇也,实在是想让大家在捧卷展读之后,能够多一点对历史的思考,多一份对人性的认知,多一些有益于自我的养分,读者有所收获,编者夫复何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