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0-3岁成功教养百科全书
分类
作者 张秀丽
出版社 中国人口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吸收并融合最流行的教育理念与感觉统治合理论等先进的早期教育思想,在时间跨度上从新生儿一直到3周岁,以翔实、通俗的文字解答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育儿知识。

内容推荐

养育一个健康聪慧的宝宝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如何预防宝宝疾病,如何开发宝宝智力,如何培养宝宝积极向上的性格,都是本书将要为您提供的内容!

本书针对0-1岁、1-2岁、2-3岁的宝宝分门别类地进行介绍,包含了最新的育儿理念,最丰富而又实用的育儿方法,语言通俗易懂,是初做父母的朋友们打开育儿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目录

第1篇 0~1岁宝宝的教养

★第一章 新生儿宝宝

 养护要点

 一、育儿要素

1.新生儿客观指标

2.宝宝的一天

3.新生儿健康参考

4.新生儿防疫

 二、发育和训练

1.总在睡觉的宝宝

2.与宝宝交流

3.生理反射能力

4.感知能力

5.四肢触抚

 三、行为培养

1.认妈妈和“行走”

2.早期感知训练

3.视觉

4.听觉

★第二章 两个月的乳儿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规律生活

2.把尿

3.排大便

4.训练宝宝

5.竖抱练抬头

6.解读宝宝的哭

7.跟宝宝多说话

 三、行为培养

1.触摸

2.色彩

3.抓握能力

 四、特别提示

1.晒太阳,防“臀红”

2.防止“小胖墩儿”

3.哺乳母亲须知

4.左边抱宝宝好

★第三章 3个月的宝宝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简易健身

2.综合感官训练

3.动作训练

4.抓到手

5.翻身

 三、行为培养

1.“夜哭郎”宝宝

2.排尿与大便

3.动作测试

4.爱笑的宝宝聪明

5.亲亲我的宝贝

6.抚摸与按摩

7.您会抱孩子吗

★第四章 4个月的孩子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智力判断

2.精细动作

3.声音玩具

4.坐的训练

5.观察颅骨

 三、行为培养

1.选择玩具

2.智慧在指尖

3.解读婴儿形体语言

4.感观游戏

5.睡眠规律养成

★第五章 宝宝5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用匙喂食

2.宝宝的安慰品

3.培养独自玩

4.智力训练

5.动作训练

6.手眼协调

 三、行为培养

1.逗宝宝“说话”

2.和孩子一起玩

3.爱吃手指

4.制止孩子哭好吗

5.擤鼻涕

6.正确使用婴儿车

7.晚上不睡的宝宝

★第六章 孩子半岁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学会爬

2.玩具

3.玩水

4.学步车

5.户外活动

6.学坐

7.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8.排便训练

 三、行为培养

1.活动性游戏

2.学说话和发音

3.照镜子

4.玩具

★第七章 7个月的孩子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逗嬉孩子要适度

2.揪衣服、揪头发的原因

3.游戏训练

4.动作训练

5.语言训练

6.用杯子喝水

7.培养爬行有益

8.协调能力

9.学习手势

10.婴儿主被动操

11.坐便盆

12.小便控制

 三、行为培养

1.孩子咬人

2.怕生

3.亲吻宝宝的讲究

4.对着镜子做游戏

5.对孩子说“不”

6.给宝宝心理“营养”

7.几种游戏

★第八章 孩子第8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身高与体重增加的规律

2.生理指标

3.发育指标

4.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建立亲密关系

2.手指动作

3.挑选喜欢的玩具

4.试试走的方向

5.学步车的使用

6.早学走路不一定好

7.饮食习惯

8.锻炼宝宝

9.带宝宝外出

 三、行为培养

1.“黏人”不是坏习惯

2.乱叫“爸爸”“妈妈”

3.教育宝宝“不行”和“不准”

4.“欢迎”与“再见”

5.使用手语

6.探索的过程

7.开发右脑

★第九章 孩子第9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不会爬的孩子

2.动作训练

3.感知能力训练

4.语言训练

5.上桌子吃饭

 三、行为培养

1.走来走去真开心

2.做游戏

3.看书讲故事

★第十章 孩子第10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开发指尖上的智慧

2.训练走路

3.唱儿歌和听音乐

4.动作训练

5.语言训练

 三、行为培养

1.球类游戏

2.“左撇子”没关系

★第十一章 孩子第11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选择玩具

2.智力游戏

3.动作训练

4.语言训练

5.几种游戏

6.宝宝走路ABC

7.说话“咬舌”

8.少看电视

9.学会自己洗手

10.环境与益智

 三、行为培养

1.“逗你玩儿”

2.学会用工具

3.撕纸练巧手

4.心理发育“营养”

5.早学“涂鸦”好处多

6.爱敲打的时期

★第十二章 孩子1岁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生理指标

2.发育指标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1岁的孩子要看书

2.学会自己管理玩具

3.语言训练

4.科学训练用手

5.让大脑更健康

6.叫醒“小懒虫”

7.晚上不睡的孩子

 三、行为培养

1.在“扔”中长见识

2.1岁的小游戏

3.1岁宝宝的是非观

第2篇 1~2岁孩子的教养

★第十三章 13~15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身体

3.动作

4.语言

5.心理

6.迈出人生第一步

7.育儿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训练走路

2.评估孩子的生长

3.语言交流能力训练

4.学走路的要素

5.有益身高的因素

6.教孩子认识危险

7.让宝宝自己吃饭

8.自言自语的孩子

9.不爱刷牙的孩子

10.缠人的孩子

 三、行为培养

1.自我意识从1岁开始

2.别以为宝宝听不懂

3.任性时期的孩子

4.语言能力培养

5.哭与心理健康

6.攻击行为

7.做一个普通的孩子

8.左撇子宝宝不必烦恼

 四、才艺开发

1.训练方位感的游戏

2.为宝宝选择图书

3.训练开口的要素

4.培养情感智能

5.创造能力激发

6.给孩子“破坏”空间

 五、亲情交流

1.塑造感恩能力

2.认识家庭

★第十四章16~18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身体

3.动作

4.语言

5.心理

6.惹事闯祸的小家伙

7.育儿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小肌肉锻炼

2.手指益智游戏

3.爱吃手指孩子的应对

4.耐寒锻炼

5.爬楼梯运动

6.不宜孩子的运动

7.用纸盒玩游戏

8.怕生的孩子

9.“傻大胆”的孩子

10.看电视

11.纠正边吃饭边玩

12.常见的异常和正常情况

 三、行为培养

1.独立性的发展

2.让孩子自己玩

3.过早学认字不好

4.独立始于“衣”

5.喜欢小动物的孩子

6.学习常识

 四、亲情交流

1.和宝宝“对话”

2.不要对孩子说的话

3.“过家家”的角色

4.给孩子讲故事

5.小小“尾巴”

★第十五章 19~21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身体及认知发展

3.动作

4.语言

5.心理

6.家庭早期教育注意事项

7.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孩子模仿妈妈

2.过一个有收获的假期

3.启智玩具

4.注意力与记忆力的特点

5.学做家务

6.任性的矫正

7.让孩子多走一级楼梯

8.防止”小胖墩儿”

9.别强迫孩子多吃

10.观察孩子的运动能力

11.常见睡眠问题

12.爱哭闹的心理治疗

 三、行为培养

1.“眼馋”的宝宝

2.社交能力培养

3.动作能力的养成

4.德育,在无言之中养成

5.帮助孤僻的孩子

6.玩水玩沙乐不疲

 四、才艺开发

1.通过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2.没完没了的问题

3.数的概念培养

4.记忆力训练

5.旁观游戏

6.想象力的培育

 五、亲情交流

1.陪着宝宝做游戏

2.涂涂画画

3.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4.父母乐观,孩子健康

★第十六章 22~24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身体

3.动作

4.语言

5.心理

6.咀嚼运动

7.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提高孩子的“体商”

2.观察力培养

3.身体表征评估孩子健康

4.暗示教育有奇效

5.克服分离性焦虑

6.幼儿“泛灵心理”

7.口吃的孩子

8.户外锻炼

9.带宝宝出游

10.幼儿心理卫生

 三、行为培养

1.记忆能力训练

2.智能提高巧法

3.提问和应答孩子的问题

4.幼儿的“怪癖”解读

5.难管教的孩子

6.品格培养

 四、才艺开发

1.和宝宝一起阅读

2.背诵诗词益智

3.与人共享能力培养

4.情商的培养

5.攻击性强的孩子

6.语言能力与智力发展

 五、亲情交流

1.孩子和父母的面子

2.追光影

3.捉迷藏

4.陪孩子玩“过家家”

第3篇 2~3岁的孩子

★第一章25~27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身体

3.适应性行为发展

4.语言

5.别对孩子说“不知道”

6.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7.培养孩子生活自理

8.三岁前,决定孩子一生

9.第一反抗期

10.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幼儿参与劳动

2.如厕训练

3.自得其乐“小唠叨”

4.指导孩子学画画

5.交友能力培养

6.情感与交际能力训练

7.学习计算和理解

8.心理健康

9.孩子该单独睡了

10.狼吞虎咽和细嚼慢咽

11.使用和爱护玩具

12.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三、行为培养

1.在游戏中学习

2.和孩子玩小游戏

3.角色游戏和建筑游戏

4.让孩子玩一玩水

5.抽象,大脑的深度体操

6.引导孩子玩

7.防止精神发育不良

8.孩子不愿呆在家里

9.“手巧”才能“心灵”

10.逆反心理

11.咬人的孩子

★第二章 28~30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幼儿自我意识

3.幼儿期语言

4.幼儿情绪和情感

5.幼儿的道德判断

6.幼儿期依恋

7.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独立能力的发展

2.爱“争第一”的年龄

3.语言能力训练

4.教宝宝识字

5.和孩子一起敲键盘

6.好爸爸ABC

7.过度恋母

8.孤独症

9.几种幼儿异常情况

10.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三、行为培养

1.适当嘉许冒险精神

2.在游戏中训练观察力

3.挨打会产生心理偏差

4.“家老虎”和“外豆腐”

5.“贪心”的孩子

6.适合宝宝的体育运动

7.幼儿的想象世界

 四、迈出独立的第一步——送孩子上幼儿园

1.入园,也是对家长的考验

2.给孩子选择幼儿园

3.入园前的“必修课”——心理卫生

4.人园前的“必修课”——自理能力训练

5.入园前的“必修课”——准备入园礼物

6.应对人园“哭潮”

7.入园生病的怪圈应对

8.孩子的“侵略”行为

9.孩子不愿上幼儿园

10.接送孩子上幼儿园

★第三章 31~33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生长特点

3.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幼儿的尊重需要

2.接球、拍球和踢球

3.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4.让孩子学会独自游戏

5.适当的“劣性刺激”

6.培养动手能力

7.掌控孩子的体态

8.惧怕症

9.幼儿恋物癖

10.孩子的身高

11.健康的家庭精神环境

 三、行为培养

1.维护心理健康

2.启发孩子思考

3.学写字不宜过早

4.“恐惧教育”不可取

5.避免孩子“小气”

6.对待孩子的过错

7.淘气的孩子

8.掌握说话的节奏

 四、才艺开发

1.与孩子互动的特殊奖品

2.打造艺术才能

3.创造性思维培养

4.“好爸爸”的小锦囊

5.“五音不全”的孩子

6.游戏中的输和赢

 五、进入幼儿园的孩子

1.接孩子回家五要五忌

2.教会孩子随遇而安

3.悉心调教“忌妒”的孩子

4.感情脆弱的孩子

★第四章 34~36个月

 养育要点

 一、育儿要素

1.发育指标

2.3岁幼儿的发育

3.心理发育特征

4.情感特点

5.让孩子什么都试一试

6.孩子不宜测智商

7.养育建议

 二、发育和训练

1.活动能力

2.培养阅读爱好

3.不要攀比别人家孩子

4.特殊阶段发展训练

5.纠正孩子用口呼吸

6.早用筷子不好

7.幼儿多动症

8.城市宝宝的“高楼病”

9.适宜成长的人文环境

 三、行为培养

1.培养学习兴趣

2.从小懂得“爱惜”

3.孩子的特别行为

4.教孩子慷慨助人¨

5.小小“受气包”

 四、幼儿性教育话题

1.幼儿性观念的引导

2.始于婴儿朦胧——从欲到性的发展里程

3.“性好奇”应对

4.让孩子“喜欢”自己的性别

5.男孩,女孩——性别认同

6.幼儿性游戏应对

7.父母——孩子的性启蒙者与榜样

8.幼儿“性早熟”问题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新生儿宝宝

养护要点

●早开奶,早吸吮,早接触;

●母乳喂养好;

●护理好新生儿脐部,预防肺炎;

●与孩子多接触,多抱,多抚摸;

●学笑,练抬头和“爬行”;

●继续听胎教音乐;

●与宝宝多说话,要懂得孩子哭所表达的意思;

●出生后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满月时要做常规体检。

 一 育儿要素

1.新生儿客观指标

在母体内,由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从胚胎而生长发育,在怀孕第9~第10周左右结束胚芽期,一直到临产,在母体子官内度过的生长发育过程,全都称做胎儿。

那么,新生儿的概念是什么呢?

从出生时候算起,生长到28天的宝宝被称做新生儿,即指满月前的宝宝,俗称“月月娃”。

从在母体中怀孕算起,胎龄满37周或者大于这个时间,初生体重在2500克以上的新生儿为正常。

在母体中怀孕不足37周而出生的新生儿,一般称做早产儿,也叫末成熟儿。

妊娠期满37周,体重不足2500克的新生儿,称足月小样儿,也叫低体重儿。

一般来说,新生儿的正常指标如下:

体重2500~4000克;身长47~53厘米;头围33~34厘米;坐高(颅顶到臀)约33厘米;呼吸每分钟40~60次;心率每分钟140次左右。

如果您的宝宝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也不要担心。遵照医生指导,科学地呵护好新生儿期的宝宝,满月之后,宝宝会慢慢长成让您满意、健壮的婴儿。

2.宝宝的一天

出生后,新生儿各种生命的感官能力全都具备。吃喝拉撒睡日常代谢活动,视听嗅味触觉感官能力,都需要全面了解,才能精心呵护好。

体温: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但因为体温中枢功能尚不完善,宝宝的体温不易稳定,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新生儿体温变化很大。宝宝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产热大,容易散热,千万要注意保暖。冬季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8℃~22℃之间,不能太低。

粪便:出生12小时后,新生儿开始排胎便。胎便呈深绿色、黑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这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吞入羊水中的胎毛、胎脂、肠道分泌物而形成的大便。一般在三四天后,胎便能排尽。喂奶后,新生儿的大便逐渐转成黄色。牛奶喂养的婴儿大便呈淡黄色或土灰色,并且呈固体,还常常会便秘。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多为金黄色糊状,次数多少不一,每天1~4次或者5~6次以上。

尿量:出生第一天尿量约10~30毫升。出生后36小时内排尿均属正常。随着哺乳摄入水分,宝宝的尿量逐渐增加,每天可排尿10次以上,每日总量可达到100~300毫升,满月前后可能达到250~450毫升。宝宝尿得多是正常现象,不要因为尿多嫌换尿布麻烦,就减少喂水。尤其是夏季,喂水少,气温高,会让宝宝出现脱水热症。

视觉:人类学习知识的积累过程,有85%是通过视觉而来,眼睛看东西的过程,能刺激大脑发育。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视觉能力,34周以上的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视力相同。父母和宝宝对视,是情感表达的最重要方式。宝宝睁开眼睛时,可让孩子看您的脸,因为新生儿视焦距调节能力差,您的最佳距离应当是19厘米。还可以在离宝宝20厘米处放一个红色的圆形玩具引起宝宝的注意,然后上下左右移动,宝宝会慢慢移动头和眼睛追随玩具。健康的宝宝睡醒后,一般都有注视和眼睛及头随着目标移动的能力。

听觉:宝宝的听觉很敏感,如果孩子醒着时,拿一个小塑料盒装些豆子,在离孩子耳边约19厘米处轻摇,新生儿的头会转向小盒的方向,有的还能用眼睛找到盒子。如果在宝宝的耳边轻轻地说话,孩子也会转向说话一侧,您转到另一侧,宝宝也会找到另一侧。新生儿很喜欢听母亲说话的声音,因为在母腹中习惯的声音,会使孩子感到亲切。孩子不喜欢过响的声音和噪声,太吵或者有噪声,宝宝会转头向相反的方向,甚至用哭声来表示抗议。

触觉:新生儿对不同温度、湿度、物体质地以及疼痛有触觉感受能力,喜欢接触质地柔软的物体,嘴唇和手是触觉最灵敏的部位。触觉是新生儿安慰自己、认识世界以及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方式。宝宝从生命开始时,就有了触觉。习惯包裹在子宫内的胎儿,出生后自然喜欢紧贴母体的温暖环境。抱起宝宝时,孩子会喜欢紧贴着、依偎着您。宝宝哭时,父母抱起来并轻轻地拍一拍,就能满足新生儿角虫觉安慰的需要。

嗅觉:新生儿能认识和区别不同的气味。闻到一种气味,宝宝有心率加快、活动量改变的反应,并且能转过头朝着气味发出的方向,这是宝宝对这种气味有兴趣的表现。

味觉:出生后,宝宝就能精细地辨别食品的滋味。给出生仅一天的新生儿喝不同浓度的糖水就会发现,孩子对比较甜的水吸吮力强,吸吮快,喝得多;比较淡的糖水喝得少;对咸的、酸的或苦的液体会表现不愉快。喝酸橘子水时,会皱起眉头。

自己宝宝的健康聪明与否,是一个综合判断。这里列出的数据和现象是根据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指标,不要因为自己的宝宝某一项或几项达不到而惊惶失措,怕自己的宝宝有什么不正常。即使是早产儿、低体重儿,按照正确科学的方法喂养,也能很快达到正常婴儿的水平,对此要有充分信心。

3.新生儿健康参考

▲降生后先啼哭数声后,开始用肺呼吸。前两周每分钟呼吸40~50次。

▲脉搏每分钟120~140次。

▲正常体重3000~4000克,低于2500克属未成熟儿。

▲头两天大便呈黑绿色黏冻状,无气味。喂奶后逐渐转为金黄色或浅黄色。

▲出生后24小时内开始排尿。

▲出生体温在37℃~37.5℃为正常。

▲出生后2~3天皮肤轻微发黄,出生后2~3周黄疸不退或加深为病态。

▲出生后有觅食、吸吮、伸舌、吞咽及拥抱等反射。

▲照射光可引起眼的反应。自第2月开始视线会追随活动的玩具。

▲出生后3~7天听觉逐渐增强,听见响声可引起眨眼等动作。

4.新生儿防疫

新生儿防疫,主要是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

宝宝出生第2天即可接种卡介苗。接种后,可获得抗结核菌的一定免疫能力。卡介苗接种一般在左上臂三角肌处皮内注射,也有在皮肤上进行划痕接种,做“艹”字或“#”字形,长1厘米。划痕接种法虽然方便,但接种量不准,有效免疫力不如皮内注射法。因此现在一般不采用划痕法。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引起发热等全身性反应。接种后2~8周,局部出现红肿硬结,逐渐形成小脓疮,以后自行消退。有的脓疮穿破,形成浅表溃疡,直径不超过0.5厘米,然后结痂,痂皮脱落后,局部可留下永久性疤痕,俗称卡疤。为了判断卡介苗接种是否成功,一般在接种后8~14周,应到所属地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再做结核菌素(OT)试验,局部出现红肿0.5~1.0厘米为正常,如果超过1.5厘米,需排除结核菌自然感染。一般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2~3月就可以产生有效免疫力,大约3~5年后,或在小学一年级时,再做OT试验,如呈阴性,可再种卡介苗一次。早产儿、难产儿及有明显先天畸形、皮肤病等病症的新生儿,禁忌接种。

乙型肝炎在世界各地发病率之高令人咋舌。我国研制出的乙肝疫苗,没有传染性,对乙肝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性能,免疫接种已在新生儿中广泛应用。整个免疫注射要打三针。第一针由产科婴儿室医护人员注射,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剂量10微克。第二针在出生后1个月注射,剂量15微克。第三针在出生后6个月注射,剂量为5微克。全部免疫疗程后,有效率可达90%~95%。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免疫力达3~5年之久。

免疫疫苗接种过程简单,一般不会有什么反应。个别宝宝可能出现低热,有的在接种部位出现小块的红晕和硬结,一般不用处理,1~2天会自行消失。

了解新生儿的免疫知识,对于宝宝应当在什么时候打防疫针,做父母的可以心中有数,一般说来,医院给宝宝的健康卡上会介绍相关知识,如何没有健康卡的,一定要到当地儿童防疫部门多问一问,了解相关知识,为宝宝做好各种健康防疫接种,防患于未然。P2-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