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现了绝代才子的前世今生,他的父母和兄弟,妻子和子女。更着重描述了他与曹诚英、韦莲司、莎菲等才女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与徐志摩、周作人、郭沫若、王国维、王云五等文化名流错综复杂的恩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胡适家事与情事(绝代才子的前世今生)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朱文楚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现了绝代才子的前世今生,他的父母和兄弟,妻子和子女。更着重描述了他与曹诚英、韦莲司、莎菲等才女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与徐志摩、周作人、郭沫若、王国维、王云五等文化名流错综复杂的恩怨。 内容推荐 现代诗人、学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胡适,在中国现代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以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这位绝代才子的身世,他的父母和兄弟,妻子和子女。更着重描述了他与曹诚英、韦莲司、莎菲等才女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与徐志摩、周作人、郭沫若、王国维、王云五等文化名流错综复杂的恩怨。 目录 一明经胡氏,李唐皇家后裔 绩溪四胡,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上庄胡适,明经胡氏第世裔孙 上庄村,踏访胡适故居 二父亲胡铁花 在大山中蓄雄势 不惑之年人仕途 治台抗倭殉国情 有头无头盖棺定, 三母亲冯顺弟 绩溪太子会,敬崇三先生 上海大东门,宦途产胡适 上庄主家政,宽厚加忍耐 宅门哺爱子,慈母也严师, 四胡适求学生涯 上庄,“司马光,范缜得了我心” 上海,换了四个学校,追求进化论。“适者生存”,取名胡适 海宁路,昏天黑地胡混,度过精神大转机 美国,两个大学三个专业。英语演说家。杜威门生 绮色佳·纽约,笔战逼上梁山,呼出“文学革命”口号 五小脚夫人江冬秀 属虎村姑江冬秀,旌德江村世家女 三十夜大月亮,廿七岁老新郎 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夫人亦随之 白字书信传真情,专断持家真大气 两做月老误二家,一部自传留人间 六曹诚英,西湖婚外恋 “兔子年轮”中最年轻一只, 伴娘,脉脉含情的眼波 神仙生活,烟霞洞中三个月 我爱你,刻骨的爱你 上庄村口,芳草孤坟 七韦莲司,海外一世爱 韦莲司情恋:差一点上床 韦莲司,胡适:感情升华 卫莲司祭奠:半世纪书信 八莎菲。志同缱绻情 陈衡哲,响应“诗国革命” 莎菲,洛绮思的问题 素斐(莎菲),我忍了一年半才哭 九两个儿子:一个寓美。一个自尽 “无后主义”招牌,于今挂不起来了 家书絮叨,都是父亲的爱 撰文演说,老牛舐犊这般 古城诀别,月有阴晴圆缺 十胡适,学者大使不辱使命 过河小卒,拼命向前,办成“桐油”“滇锡”两贷款 罗斯福: “那两个家伙走了”,“胡适!战争已经开始” 书生形态,无为而治 两地书: “看着天上的星,半圆的月亮,当然想念着你” 十一.胡适。拥有三十六顶博士帽 1927年,重返母校,结束“冒充博士”历史 1935年,港大授博士,演说惹来麻烦| 二战,出色的外交活动,赢得廿七顶博士帽 十二风水都被胡适一人占去了 胡适同胞命运多舛 胡适子侄夭折不少 胡适姻亲书香门第 十三“我的朋友胡适之” 胡适之做礼拜 胡适之的县邑乡里 胡适之营救共产党人 胡适之被郭沫若吻了一下 胡适之:《追悼志摩》 胡适之为齐白石编撰年谱 胡适之推荐王国维 王云五,胡适之的亦师亦友 第一要拜访我的朋友胡适之 十四告别京华,寂寞海外 1984,行色仓皇别古城 五十年代,夫妻相依当寓公 1950,图书馆长冷板凳 两次台行鸣自由 大陆台岛剿幽灵 十五像将军一样倒在沙场 遗嘱·南港·一个中国 “雷案”·住院·祝寿 吴健雄·最后一天·绝唱 尾声 追念法德兄(代跋) 试读章节 九二仲秋时节,笔者从杭州出发,驰车杭徽公路,顺天目山脉走势过浙皖边界昱岭关,进入黄山山脉,盘旋于老竹岭峻险山道,半个山坡淡黄色的杭白菊时而扑入视野,时而消失,时而又显现,与蛲岩、绝壁映衬,造设了一种壮烈的情调。我们此行的目标,是徽州地区绩溪县。同伴触景生情感叹:“徽谚有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然也,12岁的胡适,离乡背井,就是沿着这条徽杭古道,走出皖南大山(当年走千秋关、百丈岭转道昌化,到杭州,再到上海)。再往上推四百多年,16世纪中叶,总督江南七省的胡宗宪,平定外祸倭乱之后,也是走这条杭徽古道衣锦还乡的。我此行的目的,是实地采访绩溪县辉煌的胡氏宗族及其后裔。 踏看的实地主要有两处:一是“十里杨林镇,五里后岸街”的上庄镇上庄村,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的胡适,就是从那里走出来的。二是“江南第一祠”——胡氏宗祠所在地的瀛洲乡龙川村,那里“毓秀钟灵彩焕一天星斗,凝禧集祉祥开百代文人”,历史上俊才辈出。胡锦涛说“我是绩溪人”,他的祖籍就在这里。 旅途中,自然谈起胡氏大姓。 绩溪四胡,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我原以为绩溪县城西40公里的上庄胡氏和县城东南10多公里的大坑口(古称龙川)的胡氏是同一宗族,非也。结伴而行的杭州徽州学研究会诸君异口同声说,胡氏在绩溪是个皇皇大姓,名人辈出,但众多胡氏裔孙并不全同宗脉。同一宗脉的,大约四支,即绩溪“四胡”:龙川尚书胡;上庄明经胡;县城金紫胡;县城遵义胡。了解这一知识后结合我踏看所获,不妨简述如下: ——龙川胡氏。此宗自东晋散骑常侍胡炎于咸康三年(337)由山东晋州濮阳迁居瀛洲龙川始,传至胡锦涛一代,已历1600多年,凡48世。至今,这个村坊里还留有两座不朽建筑物,记录了龙川胡氏辉煌的历史:一座“奕世尚书”石牌坊,一座号称“江南第一祠”的胡氏宗祠。龙川的石牌坊历史上有14座,不但是绩溪之最,也为徽州之首(多现在有名的棠樾牌坊群3倍),现留有的“奕世牌坊”高10米,宽9米,四柱三门五楼,造型庄重,气势宏大。每层翘角均雕有盘龙戏珠,还有很多镂空浮雕,十分精美。此坊是为明朝户部尚书、太子少保胡富(1445—1525)和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胡宗宪(1512一1565)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造的。由于他族叔侄俩正隔六十年一个甲子,故称“奕世”。该石坊北面匾额为“奕世宫保”,南面匾额为“奕世尚书”,均为明代名臣文征明手迹。 “奕世”坊已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则是1988年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祠建于宋朝。明嘉靖戊戌进士胡宗宪为皇帝起用,面对东洋倭寇侵扰我东南沿海日益猖獗形势,敕封为总督江南七省军务以抗倭。胡宗宪以徐渭、沈明经、茅坤、文征明等文官为幕僚,用俞大猷、戚继光等武将为军事骨干,制定“攻谋为上,角力为下”和“剿抚兼施”的抗倭战略,终将倭寇荡平。他衣锦还乡,于1547年,大兴土木整修这座宗祠,从此定下了基本格局。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再次大修。近年来,从1988—1993年间,由国家文物局规划,按原来规格与风格,人民政府投资近百万元,分两期进行大规模整修。大概由于皖南山区这个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胡氏宗祠像许多明清民居一样,历经500多年人世风雨,至今还很完整保持当年徽派建筑风貌,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特别是宗祠内共计2424件“三雕”——木雕(2180件)、石雕、砖雕——艺术精美绝伦。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赞“故宫也没有这样精细,这样生动”。自宋至清嘉庆的850年间,这个村的胡氏子孙科举中进士的共有12人,被朝廷封官晋爵的有11人。又说绩溪县历史上共有进士100多人,而龙川有24人,占四分之一。故龙川又有“进士村”之誉称。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