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再现了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本书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战将,有领导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高级指挥员。革命战争年代,他们遥筹帷幄,决胜千里,统率雄师劲旅,驰骋大江南北,横扫千军如卷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是重大国是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这些军事家和高级将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幅幅漫卷烽火硝烟、浓缩我军战斗历程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6月,杨勇当选为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团总支部书记。9月,蒋介石纠集百万兵力开始对红军和各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进攻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围剿”军50万兵力分为北、南、西三路,北路军于9月28日攻占中央苏区北大门黎川。“左”倾领导者震惊于一城之失,不察敌情变化,武断地命令红三军团北上黎川地区,阻击国民党军南进,并收复黎川。10月6日,杨勇随部队向飞鸢方向前进,在黎川东北洵口地区与国民党军第六师遭遇。杨勇所在团协同兄弟部队先国民党军开火,激战10多个小时,并于7日占领洵口,歼国民党军3个团(欠1个营),取得第五次反“围剿”一个意外的胜利。激战中,杨勇被弹片炸伤,仍忍着剧痛勇敢作战,并接替牺牲的好友周彪担任团政治处主任,在阵地上鼓励战士们坚决打退国民党军的进攻。
洵口战斗胜利,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左”倾领导者无视洵口遭遇战所必然引起的敌情变化,为恢复黎川,御敌于苏区之外,又强令部队攻打硝石、资溪桥、洪门等地。杨勇所在部队协同兄弟部队顽强作战,结果伤亡不小,均未成功。同年底,杨勇调任第四师十团政治委员。这个团是红五军第一师的老底子,在红三军团是个主力团。
红军反“围剿”,战斗频繁,物质条件差,部队伤亡大。杨勇注重从艰苦、恶劣的环境出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提高战士们的政治觉悟,加上他自己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对保证部队顽强作战,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洵口战斗中,表现尤为突出。1934年1月,他荣获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月上旬,红三军团东进福建,直攻沙县城。杨勇所在的第四师先在县城东北的青州地区,阻击国民党军第四师增援。12日,第五师攻城受挫后,第四师又奉命接替第五师主攻沙县(第六师为助攻)。25日晨,总攻开始。杨勇和团长沈述清指挥第十团一举爆破成功,首先攻人城内,接着第六师十七团从西门攻入城内,与国民党守军展开巷战,很快将城内守军卢兴邦新编第五十二师2个团大部歼灭。攻克沙县城后,红三军团还用缴获的电台,以卢部名义向蒋介石发电“求援”,要求火速空投物资增援。蒋介石信以为真,连续派飞机空投大量弹药、布匹、钞票,杨勇他们如数“接收”。
攻克沙县后,杨勇和团长率领第十团在第四师编成内昼夜兼程开赴泰宁,在红一军团指挥下参加凤翔峰防御战,接着又在红三军团编成内参加三溪圩反击战。这几仗,红军虽然取得一些战果,但自身伤亡也很大。
4月上旬,国民党“围剿”军纠集11个师进攻广昌。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和军事顾问李德,企图以阵地防御和短促突击坚守广昌,阻止国民党“围剿”军前进。4月10日,战役打响。国民党“围剿”军交替筑垒推进,在炮兵、飞机支援下,步步进击。杨勇和团长指挥部队顽强坚守阵地,根本压不住国民党军的集团冲击。组织的“短促突击”部队,不是在国民党军阵前被轻重机枪大量杀伤,就是刚冲出阵地即被打回来。4月28日,国民党“围剿”军进占广昌。广昌城内外尸横遍野。这是杨勇参加红军以来经历的最惨烈的一次战斗。
8月上旬,国民党军逼近红色首都瑞金。部队奉命在高虎垴、万年亭、保护山、蜡烛形到驿前一线构筑5道防御阵地固守。红三军团第五师坚守高虎垴阵地,杨勇所在的第四师负责打“短促突击”。战前,杨勇要求各连开好支部会和军人大会,做好战前动员,提高坚守阵地的决心和信心,为保卫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高虎垴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最恶的一仗。国民党军投入6个师的兵力,倾泻在红军阵地上各种炮弹约2000发,手榴弹5000余枚。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但自身伤亡很大,最后不得不撤至驿前、万年亭、保护山、蜡烛形地区,实施新的防御。28日拂晓,国民党“围剿”军集中7个师的兵力,在20多架飞机和近百门火炮掩护下,向红三军团阵地发起全线进攻,主攻方向指向蜡烛形和保护山高地。第十团奉命坚守蜡烛形阵地及其左右支点。杨勇及时提醒坚守蜡烛形阵地左翼的第三营营长张震,要他们提高警惕,做好战斗准备,并果断地从其他营抽调两挺机关枪支援第三营,加强前沿火力。
蜡烛形战斗打得极其惨烈。在国民党“围剿”军飞机、重炮轰击下,红军工事全被炸塌,机枪也被炸坏。杨勇和团长沈述清坚定沉着地指挥全团英勇抗击,顽强拼杀,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同国民党军肉搏,杀得阵地上铺满了国民党军尸体。阵地左翼第三营打得尤为激烈。在营长张震指挥下,全营指战员用手榴弹、大刀杀退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冲锋。战至中午,国民党军以2个团的兵力再次发起冲锋,第三营第七、第八连指战员,冒着国民党军的猛烈火力,多次实施反冲锋,一直血战至下午,守住了阵地。但部队伤亡过半,第八连仅剩20余人。与此同时,坚守保护山阵地的第十二团,由于国民党军火力炽盛,部队遭受重大伤亡,被迫撤出战斗。保护山阵地被国民党军占领后,蜡烛形阵地陷于孤立,杨勇和团长沈述清遂奉命撤出阵地,向第二防御地带转移。但是,国民党“围剿”军凭借兵力和武器装备的优势,仍旧连续进攻。红三军团不得不且战且退,南移驿前、石城地区防守。9月下旬,红军终因众寡悬殊,最后被迫从石城撤退,向雩都方向集结。
P12-14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经历过繁荣昌盛,也蒙受过屈辱和欺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与发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儿女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英勇抗争,锐意进取,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他们中最杰出的群体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付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功勋。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光辉历史,记载着数以百万计的先烈英名,也在千百次奋斗牺牲中锻造出璀璨夺目的一代将星。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斗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他们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和不朽功勋,谱写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繁荣振兴的英雄壮歌。他们所展示的理想情操和胸怀气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丛书。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战将,有领导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高级指挥员。革命战争年代,他们遥筹帷幄,决胜千里,统率雄师劲旅,驰骋大江南北,横扫千军如卷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是重大国是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这些军事家和高级将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幅幅漫卷烽火硝烟、浓缩我军战斗历程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再现了入传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这套传记丛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的编撰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撰写中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生动地再现入传高级将领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我们党历来重视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编撰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系统反映高级将领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需要。对于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长征的征程上,发扬光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革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传记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二○○七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