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众多中外投资基金之口,全面应中国股市震荡与盘升的图书。书本汇集了当前市场主力的观点,并就中国股市未来的一般走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述和预测,是中国股民最适合的秘籍手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听投资主力说什么(震荡牛市中的股票基金投资策略)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程超泽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由众多中外投资基金之口,全面应中国股市震荡与盘升的图书。书本汇集了当前市场主力的观点,并就中国股市未来的一般走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述和预测,是中国股民最适合的秘籍手册。 内容推荐 大牛市的车轮滚滚向前,震荡在加剧,但看不到牛步停歇的迹象。这是一本假众多中外投资基金和专家之口,全面回应中国超级长牛市震荡与盘升的书。它试图告诉读者: (1)将思维不失时机地矫正到“中国超级长牛市”的正确轨道上来; (2)用平常心看待长牛市途中的涨涨跌跌,但股市的震荡和调整是保证中国股市长牛市健康、有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3)坚决摒弃因为惧怕输钱而轻率做出放弃或提早退出对中国长牛市的投资决策,因为这将使你坐失一生中最好的历史性投资机遇; (4)一旦认定中国这一长牛市格局,就坚决做一个价值投资的麦田守望者,用巴菲特的投资眼光和选股原则:逢低买进,一旦买入,长期持有; (5)本轮长牛市的主轴线是人民币升值概念,除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上市公司概念之外,还应特别看好“银行股”和“地产股”概念。 (6)长牛市终有“盛宴结束的一天”,而人性的贪婪和市场的非理性有可能形成金融大危机的导火索,从而引发股市泡沫破裂。为此,广大投资者要牢牢地紧绷一根投资忧患意识的弦。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A股遭遇估值之惑 “靴子终于落地”的如释重负 震荡究竟意味着什么 牛市性质没有任何改变 走向价值挖掘 解读市场主力的重仓股 调整都是买入的好机会 第二章 激情仍在燃烧的长牛市 大行情的始作俑者 对两个流动性的理解 新注了3万亿低价资产 人口大红利的贡献 股市盛行十大理由 长牛市里不轻言顶 第三章 长牛市的选股术 精选个股的逻辑前提 盯住中国的伟大企业 紧紧抓住人民币升值这个主轴 看好消费行业 投资于稳定的分红股票 大牛股在科技创新中诞生 垄断:经济学意义的“稀缺” 选择优质资产长期持有 并购潮中有大机会 “奥林匹克景气”主题投资 在主力股票池里翻寻大牛股 第四章 做个偏股型基民 证券投资基金知多少 一个老美投资基金的故事 构建你的核心组合 做一个理性成功的基民 投资基金的认知盲区 “鸡蛋”与“篮子”之困 买基金的风险 第五章 疯狂的股市 疯狂才刚刚开始 在流动性泛滥的漩涡中心 吹大的泡沫终有破灭时 给狂热的股民泼一瓢凉水 非理性繁荣的理性对策 第六章 价值投资革命 巴菲特的示范效应 QFII:伴随“价值投资”光环而来 2006:基金价值投资迎来盛世辉煌 价值投资:孤独的“麦田守望者” 再一次重温投资大师 结语 试读章节 “靴子终于落地”的如释重负 2007年开始的市场连续调整,让那些一直在痛苦等待中无所适从的基金经理们终于舒了一口气。下跌虽然痛苦,但和以往失去理性的狂涨相比,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们宁愿选择通过下跌来摆脱源源不断的投机性资金的干扰。在市场大幅调整的情况下,多位基金经理都表示,本次调整将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过快上涨给基金经理们带来的操作困难。 一位在近日基金净值损失较大的基金经理在接受电话采访时传出的声音十分轻松:“前面涨得确实太快,把净值中的泡沫调下来是好事啊。” 两天前,多数基金经理的心态还是充满矛盾的。一方面,市场普涨把股市推向狂躁,作为经受过市场洗礼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普遍认同当前的股市已经出现了局部过热,泡沫正在滋生,但对后市长期增长的坚定信心又使大家不愿意也不敢轻易地减低仓位。因为在蓝筹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基金重仓的个股目前仍是市场相对稀缺的品种,基金经理担心一旦减持筹码后,很快需要以更高的代价买回来,或者根本买不回来。 “调整是好事,是对小理性凶素的消化”,中邮基金副总经理王文博向一位担心净值损失的朋友解释。王文博认为目前的调整不会对市场的整体向上走势构成任何改变,只会使市场更加稳健。他认为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会继续采取“买入持有”策略,因为在板块轮动加快的情况下,基金一般不会跟随市场节奏频繁调仓,但为了应对未来市场更大的波动,应该适当增加一部分防御性的品种。 新世纪基金投资总监向朝勇在本次调整时心情很好,大有“另一只靴子落地”后的感觉。他认为本次调整不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思路和仓位配置,并判断一些市场一致看好的个股的调整可能创造买入的时机。“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资最好的上市公司,克服恐高心理,充分分享这种增长”。 其实本次调整基本是在基金经理们的预期中到来的,在受访基金经理中几乎没有人会对此感到意外: ——基金裕隆认为,资金会继续推高沪深股市,牛市中将会出现一定级别的调整,但持有能够保持长期增长的股票仍将带来良好的回报。 ——基金鸿阳则指出,此轮A股市场牛市的起因和维持都取决于股改和汇改,只要这两个根本性的制度变迁因素没有消失,此轮牛市就不会结束。 ——基金同益的观点略显谨慎,但也并不悲观。该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经历了大幅上涨之后,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多数公司处于估值合理的区间,甚至部分行业和公司已进入全球估值的高位区域,市场短期的风险较前期有所增大,但基于对市场中长期的乐观看法,我们认为市场的风险将更多体现在行业和个股的分化走势上,而非指数的大幅下跌。” 2007年1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华安基金机构投资者年会上,面对机构持有人对市场的担心,华安基金的几位明星基金经理就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如果不想错过股市的黄金上涨期,买入持有、不判断顶部是最好的方法。 路透社2007年3月份的全球基金经理人月度调查显示,2月下旬源自中国的股市大幅下跌及之后长达一个月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并未冲击基金经理人对股市的信心。其中美国基金经理人看好中国股市及其他亚洲股市,除配置的投资比重较2月调查时提高外,他们还表示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加码。 这项调查在3月下旬完成,共访问44位分属美国、欧洲、日本及英国的基金经理人。受访者整体配置股市的投资比重在3月的调查中为60.8%,较2月时的60.7%几无变动,显示其信心未受影响。 美林集团分析师认为,这些信息显示基金经理人普遍把2月下旬开始的股价下跌看作单纯的技术性修正,而非经济基本面上的重大变化。受访者整体配置债券的比重,由2月时的32.5%降至31.7%,而现金比重则由4.3%提高到4.5%。 多数接受调查的基金经理表示,亚洲股市才刚开始显示上升趋势,中国和印度都达到了关键的起飞点。摩根大通中国投资策略研究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近期也指出,不少欧美投资者仍在等待机会,在投资组合中增持中国股票,当中包括内地A股和香港上市的H股,由于2006年很多欧美基金对中国的投资仍未满仓,使他们错失了中国牛市中大赚特赚的机会。现在只等他们对美国进入衰退的戒心消退,中资股可望再度掀起热浪。 据统计,从2007年1月至3月29日,亚洲股市除香港呈小幅下跌外,其余地区皆为上涨,尤其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股市的涨幅最为可观;中国股市第一季度涨幅达到22%,马来西亚股市第一季涨幅达13%、新加坡股市涨幅8%,日韩股市虽然表现没有特别突出,但走势仍算平稳。 “卖还是不卖?” “不卖!” 这已成为中外多数基金经理的普遍心态。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认为,在2007年出现20%~30%的调整幅度是正常的。投资者需要提高风险预期,而基金经理应该稳定自己的心态。在流动性溢价、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趋势不改变的情况下,每一次调整往往都可能成为投资的机会。 震荡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盘加速拉升其实也是市场风险快速积累的过程。北京首证认为,证券市场中,当行情温和震荡上升的时候,行情的运行是非常良性的,但一旦行情出现连续的加速拉升,则市场的风险也将快速积累,并导致行情的加速夭折。因此,行情的必要休整有利于牛市行情的进一步良性发展。但问题是,市场确实出现了过热的投资冲动。一些投资者错误地认为,目前股市就是一个抢钱的场所,甚至出现了抵押房产贷款买股票的行为。 一个加速拉升的行情也意味着市场将迅速接近中期顶部,加速的攻击行情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在转向反面,因此充分的震荡是非常必要的。短期内大盘的宽幅震荡其实就是快速释放市场短期风险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行情短线的震荡也是保护投资者的过程,证券市场的牛市需要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参与,而近期的牛市行情也是建立在广大投资者踊跃介入的基础之上的。从有关信息来看,近期几乎每天都有几万户投资者新开股票账户,而投资基金的发行也是异常火爆。但问题是,很多没有一点投资知识的老百姓都盲目冲人证券市场。要知道,证券市场并作是一个抢钱的地方,市场背后的风险是异常巨大的,市场加速拉升之后将迅速接近顶部,随后而来的将是惨烈的震荡杀跌走势,而未来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大市场风险,这样很多没有经验的新股民也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短线的震荡一方面是快速释放短期风险,另一方面也让很多股民过热的头脑适当降降温,让很多新股民意识到证券市场的风险。并且使其操作更加理性,在证券市场中生存更长时间,从而充分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的成果及牛市行情的喜悦。同时,近期的震荡也有利于牛市行情延续更长时间,运行更加健康。 P7-10 序言 始自2005年年底998点的中国大牛市,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上涨幅度超过了300%。A股的持续上涨令国人的入市激情空前高涨,广大投资者蜂拥跑步入场,日新开账户数迭创新高。迄今为止,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突破1亿元人民币大关。 沪深交易所近期的数据显示,沪市总市值已达到13.9万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4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市盈率43.83倍;深市总市值则首次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达到4.19万亿元人民币,流通市值为2.1万亿元人民币,深市5月22日的平均市盈率达到53.37倍。 同时,沪深总市值增加的速度令人惊叹。有历史资料显示,2006年12月20日,沪深总市值首次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在半年时间中,沪深总市值增加了1.25倍。及至2007年1月份,沪深总市值曾连续突破了9、10、11万亿元人民币大关;4月份又连续突破13、14、15、16万亿元人民币大关;5月份,则连续突破了17、18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沪指在5月底一度冲上4300点高位,两市总市值也一度突破19万亿元人民币。 随着中国股市步入新一轮大牛市,关于它是否存在泡沫,已有很大的争论。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显然已成为市场多空的焦点问题。以美国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中国经济学家谢国忠、左小蕾等为首的一派认为,中国股市只是基于流动性过剩主题而炒作的所谓价值重估,因此存在泡沫,乃至危险。而另一派以中外基金显居市场主流地位的代表性观点则认为,过去一年多来中国股市的上涨只是恢复性的,以价值重估为首要主题的大牛市、长牛市行情还刚刚来开了一个序幕,潜在上涨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此外,对市场估值所出现的意见纷呈、莫衷一是的不确定性,成为自2005年6月发韧的本轮牛市行情于2007年以来频频出现了大震荡,其中以“1.31”、“2.27'’、“4.19”和“5.30'’四次最为突出。但牛市没有丝毫止步的迹象,大盘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前行着,大成交、大震荡,伴随着巨大的多空分歧而不断出现。由于处在这种敏感点位,投资者心态的矛盾是巨大的。迷茫的不仅仅是散户,从基金季报、券商的研究报告中,我们也可发现,投资机构对大盘处于4000点之上的市场走势抱有极高的警惕性:一方面,股价处在历史的高位,一有风吹草动,抛盘就会如潮水般涌出;另一方面,牛市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震荡在加剧,但仍看不到牛步停歇迹象。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书汇集了当前市场主力的观点,并就中国股市未来的一般走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阐述和预测。所谓市场主力,在本书中是一个以投资基金和基金经理人为主的泛宽概念,包括券商、社会保险管理者、私募基金经营者,也包括财经投资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他们之口,书中试图集中阐述以下一些重要观点: (1)市场的短线震荡不会结束行情的长牛市格局,趋势力量将主导行情的发展。本轮牛市经过一轮恢复性行情,尚处在增长的前期。后市行情的发展将演化为不断向上攀升的温和震荡的格局。如果没有外生性因素或力量的阻断,中国股市的长牛市格局将可延续几年。(第一章) (2)中国股市的长牛市格局是一系列重要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宏观面上看,当前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后续将以温和市场化手段为主。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及上市公司业绩的逐步改善,已经为股市走牛的趋势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资本市场的重大制度变革,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国际、国内流动性资金的充裕,以及还在延续的中国特有的人口大红利政策,都将为A股步入一轮波澜壮阔的长牛市提供重要动力。(第二章) (3)按照长牛市以及股价还将被不断推升的格局来判断,现在还在采取不投资的策略或者因为畏高心理而早早退出股市的想法,将无疑是长牛市时期最大的投资禁忌。经过2006年全年及2007年上半年的考验,相当多的股票已经大幅上涨,市场将进入对所有个股再次梳理并重新选择的阶段,并且价值挖掘将在今后几年里继续深化。其中,人民币升值、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仍然是未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未来几年最重要和长期的投资主题。(第三章) (4)投资者除了自行投资股票之外,将全部或部分资金用来投资目前在中国长牛市中颇为盛行的偏股型投资基金,不失为是一个明智的投资选择。因为基金及其投资经理人的动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中国股市长牛市格局的风向标,并且投资经理人还掌握着对中国长牛市走势的话语权。因此,选择基金更重要的是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股票,何时买进股票,又在什么时候出手。在未来股市不断创出新高、震荡明显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股票型基金对于投资股票来说绝对是一种风险相对较低的投资方式。投资基金最根本的理由是对基金公司投研实力的信任,而投资基金最优的策略就是“选择绩优基金+长期持有”。(第四章) (5)股市在繁荣,风险在累积,而且随着股市不断被推升上涨,风险将越积越大。吹大的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汹涌而至的国际热钱加剧了泡沫破灭的危险性。更需要关注的是,它们在拉高中国股市的同时,正在累积着一个巨大的金融风险。应对国际热钱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一个全局性问题。为此,中国政府必须早着手、早防范,以避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在中国重演。(第五章) (6)在涉及真金白银的大牛市里,无数单个投资入动辄情绪化的表现和不符合逻辑思维方式的投资决策,将形成恐惧、贪婪和非理性的市场集合行为,从而造成对中国长牛市格局的破坏,甚至引发金融风暴。因此,在中国大牛市里需要倡导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法则:第一,在大众疯狂买进时卖出,在大众疯狂卖出时买进,甚至在局面似乎越来越好的时候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第二,用平常心来看待长期盘升途中的短暂回调,因为每一次回调,就是果断逢低吸纳的好机会;第三,集中投资于最优秀的几家企业,一旦买入,就要保持投资组合至少五年不变;第四,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论短期股市如何震荡,都对自己所持有的股票充满信心,长抱不放。在这方面,不仅是巴菲特,而且已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QFII、中国基金,以及一些私募基金及其代理人,都为价值投资做了有效的注解。(第六章) 本书之所以采用以投资基金及其经理人作为主要解读中国未来股市走势的一个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聚焦点,是因为: (1)作为中国证券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基金经理人,他们手中掌管着几亿、几十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他们的一举一动犹如四两拨千斤,牵扯着中国股市未来的神经。 (2)过去一些年,特别是2006年,作为中国A股大牛市的一个重要嘉华年,在规范中发展的基金业正遇好时机。他们拥有严明的价值投资理念,有令人敬畏的投资绩效,以及击败大盘的操作技巧和手法。 (3)2006年的大牛市大大增加了基金经理人的雄厚底气,他们挟持8500亿元人民币之巨的资产规模进入了2007年。现在,他们正志在高远,再一次憧憬更为宏大的发展蓝图。那些投资基金的经理们在想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未来的中国证券市场,这些对他们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可以这么说,基金就是中国股市未来的风向标,它掌握着中国这一轮千载一遇的超级长牛市的绝对话语权。了解基金经理人在想什么,跟着他们一起买入股票,并和他们一起共舞,彼此分享超级长牛市的大红利,是策划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 为了书中的内容尽可能客观、公正,本书对市场主力,特别是对投资基金样本抽取这一部分的论述,采用了统计学意义上随机抽样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避免在观点上的“一面倒”之嫌。同时,我们在书稿中展示了各类证券、基金经理人,专家学者,甚至政府官员对中国股市未来走势的不同问题的风格各异的看法。结果表明,有一些看法是惊人的一致,有一些却存在着分野,甚至在意见上大相径庭。如果说,在笔者于2007年1月出版的《大财五年:你一生中最好的投资机会》以及同年4月出版的《长捂不放:大震荡中的炒股策略》这两本书中集中反映的是笔者个人对未来五年中国股市预测观点的话,那么,现在这本书则是集当前正在投资于中国A股的中外投资基金及其经理人对中国未来股市趋势观点之大成。笔者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必要的汇总、分类、综合和编排,其目的就是为广大市场投资者提供一个中外投资基金及其经理人的视野角度。毫无疑问,本书也因此构成了一些区别于目前市场上业已出版的相关图书的重要特征: (1)本书将中外投资基金及其经理人对中国未来股市分析预测作为切入点,从而极大地开阔了广大投资者看待当前正在向纵深发展的中国长牛市的视野。 (2)本书展示了各类投资基金经理人对中国未来长牛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的风格各异的看法,给广大投资者留下了集思广益的思考空间。 (3)本书是目前中国图书市场上一本从内容、风格和体例上都很独特的股市财经投资类著作。同时,笔者可以确定无疑地说,中国图书市场上还没有一本能像此书这样结集如此众多投资高手和投资理财专家的观点,来全面回应在中国大牛市的上涨和震荡中大量亟待解答的问题的书籍,也从未有过仅仅用一二十万的字数结集、浓缩如此众多的投资高手和专家的投资睿智的相关著作。这些投资高手和专家将在此书中预测中国股市的未来走势,畅谈亲身投资、选股心得,告诫投资陷阱和泡沫,提供有效击败大盘、分享纵横市场的成功法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