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
分类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作者 孙澄//梅洪元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介绍“现代建筑创作中技术理念”的专著,具体包括了:技术理念的求本溯源、技术理念的后化扬弃、技术理念的环境观、技术理念的文化观、文化的时代表征、空间模式的时代跃迁、建筑作品评析、高新技术到适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推荐

20世纪是技术迅猛发展的一个世纪,同时又是建筑长足进步的一个世纪。技术与建筑的互动发展贯穿了整个20世纪,在世纪交替之际,又呈现出两个方面的新特点:一方面,1960年代以来出现的环境破坏、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们感到技术的局限与无奈,引发了建筑领域对于技术、技术思维和观念的反思;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生活,新技术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临界状态,它的爆发将带来建筑学的巨大变革,新技术引发新的技术思考。“技术的建设力和破坏力在同时增加”,如何把握好技术这柄“双刃剑”,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避免祸患,成为我们在世纪之交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外一批关注技术并努力探索的建筑师在创作实践中体现出积极的技术思想,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时在学术界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他们在作品中表现出的一些新的创作理念和方法非常值得研究、总结和借鉴。反观国内,技术滞后已成为建筑创作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缺乏对于先进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将其付诸实施的能力,以及相关创作理念的更新是导致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差距的主要根源之一。许多建筑实践对于蕴藏在技术背景中的丰富可能性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和发挥;在技术上表现的盲目、浮躁导致设计水平的低下。因此,从技术视角对于现代建筑创作理念的深层研究,对发展和丰富现代建筑创作理论,指导创作实践,充分发挥技术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实现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可为确定适宜我国的建筑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参考。

笔者倡导对于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在更深层次上的整合,也是对于二元对立的现代主义技术观的理智地辩析和扬弃地超越。即采取一种建设性的“后”观来对待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及运用,以希冀利用技术的进步来创造高质量、高情感、高联络、高和谐的,并且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自然与人文、艺术与技术高度统一的,整体有机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艺术与技术共生。这种科学的、多元多价的建筑观,为建筑创作中的技术表现与运用提供思想原则、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使得建筑更加接近其根本目标:即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现“诗意栖居”的理想。

书中对于现代建筑创作中技术理念的研究,从对技术及技术理念在建筑的历史演进中产生影响的纵向梳理和对于哲学等人文领域研究成果的横向吸纳入手,系统地解析了建筑技术观在当代的转型,深刻地揭示了建筑技术理念从本质一异化复归的三段式发展历程,由此引发了对于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念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和新时代、新形势下建筑创作理念的思考,并从环境观、文化观、时代观三个方面对于技术理念的理论框架体系进行了科学地重新建构,也是对于理念的思想、目标进行分解和具体落实;同时,在生态语义、人文语义和多维语义等多个层面上,针对目前在建筑创作中最具现实意义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建筑创作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创作途径。在对于现代建筑创作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中,对一些建筑师及其建筑作品进行深入剖析,解析其理念内涵及创作手段,作为研究的实证补充和扩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特点,系统地提出适宜国情的建筑创作纲略。

技术理念作为一种仍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建筑理念,其研究横跨生态学、心理学、社会学、环境学、哲学、系统理论与建筑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项艰苦、充满挑战而又很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与现代建筑创作关系密切并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论问题,技术理念的研究对于目前中国建筑创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将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目录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概况

1.1.1 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动态

1.2.1 文献综述 

1.2.2 相关理论

  1.3研究内容

上篇 总释——技术理念的生成发展

第2章 技术理念的求本溯源

  2.1 历史述评

2.1.1 原始时期

2.1.2 前现代时期

2.1.3 现代主义时期

2.1.4 后现代时期

  2.2 哲学思考

2.2.1 两大走向

2.2.2 多元批判

第3章 技术理念的时代转型

  3.1 异化

3.1.1 均质与同一

3.1.2 冲突与对立

3.1.3 唯我与冷漠

  3.2 复归

3.2.1 软化与模糊

3.2.2 和谐与共生

3.2.3 多元与诗意

第4章 技术理念的后化扬弃

  4.1 理念整合

  4.2 理念层次

4.2.1 环境层面

4.2.2 文化层面

4.2.3 时代层面

中篇 表达——技术理念的体系重构

第5章 技术理念的环境观

  5.1 环境的功能性协调

5.1.1 健康目标

5.1.2 气候逻辑

5.1.3 自然脉络

  5.2 环境的结构性整合

5.2.1 系统观念

5.2.2 缘地对策

  5.3 环境的时空段持续

5.3.1 节能意向

5.3.2 类生命体特征

第6章 技术理念的文化观

  6.1 文化的场所认同

6.1.1 关注需求

6.1.2 引入原型 

  6.2 文化的地域契合

6.2.1 时地特质 

6.2.2 契合途径

  6.3 文化的时代表征

6.3.1 再现和抽象

6.3.2 对比和调和

6.3.3 隐喻和象征

第7章 技术理念的时代观

  7.1 功能内涵的时代拓展

7.1.1 组成变革

7.1.2 智能取向 

  7.2 空间模式的时代跃迁

7.2.1 规模延展 

7.2.2 虚实整合 

  7.3 形态审美的时代重构

7.3.1 思维转型 

7.3.2 形式创新 

下篇 体验——技术理念的实践感悟

第8章 建筑作品评析

  8.1 东方与西方

  8.2 低技与高技

第9章 创作纲略启示

  9.1 灰色建筑到绿色建筑

  9.2 普适设计到特色设计

  9.3 高新技术到适宜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