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忠告天下父母
分类
作者 孙云晓//方奕
出版社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30年来,珍贵的教育成果,创新的科学教育方法,赢得了中国千万父母极大的认同。20年来,已出版40余部著作,《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10年来,150多个城市,1000余场青少年专题,研究报告,场场精彩。

  尽管教育体制尚有许多无奈之处,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是可以大有作为。

  本丛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的成果。作者从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出发,以大量来自实际生活中的生动鲜活的个案,深入浅出的文字,科学的分析和理性归纳,为天下父母讲授如何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书系共包括《和孩子一起成长》、《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警惕童年恐慌》、《习惯决定性格》和《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5册。

内容推荐

《忠告天下父母》共5册是囊括了孙云晓30年教育成果、千余场专题报告会教育心得的青少年教育读物。共包括《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和孩子一起成长》、《好习惯是一生的资本》、《警惕童年恐慌》。作者从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出发,以大量来自实际生活中的生动鲜活的个案,深入浅出的文字,科学的分析和理性归纳,分别讲述了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科学的教育方法、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生活和健康的心理等五方面内容,是现代父母的“上岗”资格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目录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了解的前提是尊重

“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

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透过撒谎看本质

了解孩子从倾听开始

了解孩子,才能发掘孩子的潜能

从兴趣中了解孩子的智能结构

成功在于施展潜能

会玩的孩子学习上有灵气

不妨给孩子写封信

秘密也是孩子长大的营养品

习惯决定命运

你会走路吗

坏习惯是还不清的债务

培养健康的人格化习惯

习惯培养中的加减法

习惯养成越早越好

习惯培养有方法

身教重于言教

习惯培养的方法和步骤

习惯培养与环境

习惯培养的技巧

习惯培养中惩罚原则的应用

学习兴趣和习惯比考试成绩更重要

只要爱学习就有希望

习惯好,学习一定会好

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做父母该做的事

让孩子学习、会学习是父母最大的本事

何指导孩子的作业

何对付孩子学习马虎

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享受成长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

每个孩子都是金子

唤醒孩子的潜能

如何对待孩子的过失

让孩子的梦想飞翔

人人可以成功

成功的真正内涵是幸福

前进一步就是成功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表扬孩子要及时、准确、具体

成功在于发现和选择

让孩子在体验中快乐成长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

溺爱是一种软暴力

酸甜苦辣都是营养

善于合作是一种生存能力

爱劳动的孩子更容易成才

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

把春天还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星

夏令营——较量在继续

试读章节

了解的前提是尊重

孩子也同成人一样有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尊重和肯定,而父母的尊重和肯定尤为重要,因为父母是他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

如果以这一章的标题为话题,我相信许多父母都会哈哈一笑。自己的孩子自己还不了解吗?从十月怀胎到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养大,整日和孩子朝夕相处,怎么会不了解孩子呢?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这是一种态度。反过来也有些父母真切地感到,孩子越大越看不懂,越大越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方才大吃一惊。应该说这两种心态都很典型。

很多父母都会经历这样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孩子小的时候,“我孩子我还不了解吗?身上哪儿有个疤,爱吃什么爱干什么我都知道。”后来孩子长大了为什么看不透了,这就是发展的差异。孩子在长大过程中,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交往面越来越宽,交往的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受同伴的影响越来越大。孩子是有思想的人,慢慢地他的情感、行为、习惯开始发生变化。所有的父母都经历过一个对孩子什么都了解到什么都不了解的基本过程。这两种心态其实都有很大缺陷。有的父母以为自己非常了解孩子,实际上我们对孩子的很多行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孩子的很多事情不了解。孩子的成长是一门科学,到现在还有很多谜未解开。我举个例子,好多孩子写字慢,父母很纳闷,但几乎很少有父母能说清楚孩子写字为什么慢。这里有个科学的解释。有些孩子写字慢是因为小的时候父母没注意培养他的抓握能力,拆装玩具少,手的精细肌肉不发达,而精细肌肉不发达的孩子做事就容易慢,这一点很多父母都没想到。孩子出生一个月就要练抓握,那样手才灵活。父母还有许多东西不知道,盲区很多,仅仅知道孩子一些表面的东西,如长什么样,习惯怎么做等等。孩子的行为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父母不了解内里复杂的原因。

第二种心态是对孩子越来越看不懂。这样的父母要尽量保持和孩子的沟通,和孩子多接触、多交流,多注意孩子看什么、听什么、和什么人接触。如果父母有能力,应当进一步学习一些知识,了解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就不容易看得懂。这时期的孩子一回家就愿意关上门,有事没事关门,进入一个封闭的自我。其实关上门也没啥秘密,青春期的孩子就觉得关上门安全。另外刚放学回家就没完没了地打电话,你就可以看出这时期的孩子对同伴交往的依赖程度是非常高的。“聊什么呢?父母在你身边,有什么事可以跟父母说啊!你有什么困难父母都可以帮助你。”他才不跟你说。青春期这个年龄就是轻视父母的年龄。所以你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才知道这些都是正常的。父母特别需要学会与孩子沟通,但最容易忽略的是沟通方式。沟通的方式,首要的就是宽松。你不能老盯着孩子,“你干吗呢?你刚才给谁打电话?你放学跟谁一块走的?”那就完了!只要你是警察式的父母,你孩子就会做“地下党”。你对孩子越急,孩子谎话就越多。和孩子调侃一下,宽松一点,孩子觉得和你在一起没有危险而有安全感,你能理解他。P2-3

序言

大约是2005年的深秋,香山的黄栌叶子变得赤红如火的时候,我的老朋友袁丽娟从杭州来到北京。20年前她就编过我的稿子,16年前为我出版过《痛苦——快乐之门》一书。此次见面,她特约我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书,并且要“最好的”。

朋友之托让我为了难,难在一个“好”字。说实话,这些年我也出了一些书,写书的心淡了挺多,但一个“好”字还是让我有些激动。

2006年元旦的早晨,我6点就醒了,因为一个奇妙的灵感向我袭来。我想,以往作者写书都是一人对天下,写得好与坏、对与错,谁也奈何不了他。今天,我写家庭教育方面的书是写给父母们看的,如果采取直接与父母们对话讨论的方式,岂不是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吗?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近20年,科研人员里许多都是为人父母者,常以孩子为聊天内容。大家可想而知,同事聊天谁会去说些假大空的话呀,一般都是说些切身之感甚至是肺腑之言。于是,我决定做一次全新的尝试,从科研人员里找5位孩子正读中小学的父母,与他们深度对话,探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最棘手的各种前沿问题。

兴奋之际,我不到8点就给袁丽娟打了电话,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她当即表示赞成。她非常关心内容的设计,而对于内容我是自信满满的。我一向认为,为人父母需要有上岗执照。今日世界有上万种职业,几乎都需要持证上岗。譬如汽车司机,没有驾驶执照是不能上路的,即使有驾照,一旦违章被警察扣了驾照,也只好乖乖待着,有车也不敢开。于是,我就万分纳闷,做父母几乎是人世间第一艰难而复杂的职业,为什么就不需要任何执照呢?怪不得许多孩子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父母“无照经营”的结果。呼吁父母持证上岗,眼下似乎是个浪漫的想法,但我敢预言,这迟早会成为一项法律的规定。我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过程中,在上千万的父母听众那里,看到了太多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于是,我开始久久地思考,可否将包罗万象的家教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一种便于掌握的基本方法。

34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做了24年父亲之后,我发现,仅靠某一种具体方法的教育可能会失败,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再说,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同一方法的效果不同,这表明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综合的方法,即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融为一体,而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

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我为什么要将五元家教法设计成五本书呢?因为教育是复杂的,五元家教法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值得父母们去深入探讨。今日中国的经济和教育都在高速发展,但在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高压之下,许多地方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出现了高度扭曲。譬如,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非常值得警惕和令人深思,因为它反映出一个明知错误而为之的国民共识。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出现了“教育荒废”的严重现象,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负担虽然越来越重,但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应用五元家教法的意义是现实而重大的。

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斗,这套名为《忠告天下父母》的丛书终于摆在了读者朋友的面前。我感到欣慰,因为这的确是一套追求真心、真情、真理的家庭教育专著。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所在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因为五元家教法正是在这里长期研究的收获。我要感谢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鼎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袁丽娟的慧眼慧心,感谢与我密切合作的同事王珑玲、方奕、弓立新、孙宏艳和张纯颖。同时我相信,任何一本书的价值都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广大父母朋友的成功实践和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将是本书价值的最好证明。

为了方便与读者朋友联系,我留下有关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邮编100089;孙云晓网站(www.sunyunxiao.youth.cn)可留言,也可以参加每月一次的网上聊天;孙云晓的博客(blog.sina.com.cn/m/sunvunxiao)可互动留言;孙云晓的网易邮箱(e-mail:9999syx@163.com)可收发邮件。

谢谢读者朋友!

2007年1月于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著名专家、学者评论孙云晓

在我的心目中,孙云晓的形象就是儿童的发现者形象,也是一个挑战者的形象,一个为了儿童利益而随时准备出发的挑战者。他的发现和理解儿童的能力,使他始终保持了对儿童问题的高度敏感性,而他与儿童共悲欢的性格则使他似乎注定要成为这样一个挑战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大众传媒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卜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12: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