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趋势大师大前研一预言全球化未来的最新力作!
1990年,传奇式的趋势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无国界的世界》一书中,率先预言了全球化的勃兴及其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深刻影响。事实证明,其预言与现实惊人地吻合。时隔二十多年后,大前研一又将告诉我们什么呢?
在本书中,大前研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加速全球化的世界,以及经济、技术、网络等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国家、公司以及个人在新全球化时代中的成败要素。
若想成为明日的主角,你必须尽早在全球新舞台上登台亮相,抢先执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杠杆。让《全球新舞台》帮助你实现这一切吧!
在本书中,大前研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加速全球化的世界,他指出,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正在受到全球新经济的冲击,这促使了新世界以及新经济平台的形成。他运用自己广博的阅历和超凡的洞察力,对全球新经济带来的悄然变化作了精妙的诠释。他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新兴行业、最具增长潜力的地理中心、兴旺的全球网络族群,并透视出其中蕴含的无限机会。他也提供了一幅路线图,让你行进在当今已经萌动的全球新趋势中。
拉开帷幕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照例人潮涌动。40多年来,人民大会堂一直响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慷慨激昂的讲话,呼吁爱国同胞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过去,每当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出现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名人大代表都会欢欣鼓舞,掌声雷动。
可以容纳8000多人的人民大会堂,象征着全国人民的大团结。在过去,人民大会堂是专门用于召开高层政治会议的,至今也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办公地,只是其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对民间活动开放了。这也是一个体现集体文化的绝佳场所,只要没有政治问题,民间的各种演出均可以在这里举行。
2003年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来自爱尔兰的演出,名为《大河之舞》(Riverdancce)。演出的基调是爱尔兰传统的踢踏舞,音乐由爱尔兰人比尔·惠兰(Bill whelan)创作,其中融合了爱尔兰传统乐、日本鼓、吉普赛的弗拉门戈以及现代舞的旋律。这一由70人组成的《大河之舞》剧团是在朱镕基总理访问爱尔兰共和国期间,应其私人邀请前来北京演出的。
《大河之舞》起幕时的基调颇为低缓,是一首选自1994年在都柏林举行的欧洲歌曲大赛的问奏曲。大赛的获奖歌曲早已被人们遗忘,但是《大河之舞》却经久不衰。该曲目获得了全球性的成功,登上了27个国家的舞台,估计全球有1/4的人观看了电视转播。虽然演出在纽约的麦迪逊广场公园、东京的国际剧院和伦敦的温布利体育场等举世闻名的场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登上中国舞台却是剧团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夙愿。在亚洲(包括马来西亚和中国香港)的46场巡回演出当中,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是此番巡演的重头戏。
演出的反响相当热烈(与演出团访问日本时的情景颇为相似),中国的媒体在首场演出前的一星期便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不过,剧组人员和组织者仍然感到惴惴不安,他们担心中国观众无法接受某些独特的异国风格。中国人虽然对大型的演出早已司空见惯,但那些演出通常都会贯穿一个清晰的主题,而《大河之舞》则没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框架。
结果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不但原定的六场演出场场爆满,而且剧团不得不增加两场午后演出。除了人民大会堂之外,演出还出现在了中国的长城上。
《大河之舞》引起了我的关注,因为它虽然根源于爱尔兰,却反映了一个国际现象。《大河之舞》最初的主角是美国的舞蹈演员迈克尔·弗拉特利(Michael Flatley)和珍妮·巴特勒(Jeanne Butler),现在的男主角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康纳尔·海斯(Conor Hayes),其他演员则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美国、西班牙、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爱尔兰等国家。剧团的风格如此国际化,以致它在爱尔兰遭到了文化纯粹主义者无情的诟病。
《大河之舞》的大部分资金支持来自美国,但演出引发的观看感受和激情却传遍了五湖四海,国别疆界也阻挡不了这种感受的传播。北京的观众为之动容的场面令任何政治演说相形见绌。
演出的象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比尔·惠兰评论说:“《大河之舞》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
《大河之舞》登上人民大会堂的舞台,这恰如其分地象征着全球经济的到来。它源自西方,植根于爱尔兰,在全球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把爱尔兰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并由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共同将其搬上舞台。它承载着美国人的原创理念,登上了中国这一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国家的大舞台。《大河之舞》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作品,其作用不容任何人小觑。P3-5
大前研一博士是一位“全球新舞台”上的杰出表演者,他每天都在观察着世界的变化,并将所洞察到的事实归纳总结起来,告诉他所能告诉的任何人。在国际论坛上,他被认为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还被西方国家看作东方最有影响力的战略思想家。他一生都在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学习核物理的技术人员到世界公认的管理大师,从一个不断奔波于世界各地的演讲家,到对音乐、设计拥有自己的作品,继而又对滑雪、航海、摩托艇运动具有相当水准的行家。
大前先生撰写的上百本著作内容十分丰富,从这些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管理和战略,还可以看到他对如何将工作与生活结合的高论。如果你看到他的家与他的管理学院、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办公室同在一栋楼中,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与他的夫人共同演奏近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你就会对他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超越自己,如何打破常规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接近大前先生的机会,但《全球新舞台》却为我们都提供了一次进入大前先生思维世界的绝好机会,书中深刻地诠释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许多大家看似很平常的事情的隐含意义。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本身,它给政治、文化、企业以及个人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只被发达国家所占有的世界舞台,今天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人都可以到这个舞台上表演,任何国家、公司和个人都可以跨越其国界,在全世界寻找机会。
这个变化是深远的。这是人类历史上又一个特别的时代——一个国家可以充分借助他人的资源和优势来为自身创造繁荣的时代。只要你有能力融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环境中,并能有效地组织好自己的“剧本”,扮演好自己最有竞争力的角色,你就会创造出一个属于你的新世界。
在这个新的舞台上,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再有效,政府的控制力在不断减弱,企业传统的经营与管理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各个国家的优势将会动态地发生变化,没有一种竞争能力可以永久保持。在经历了全球制造业大转移的浪潮之后,发达国家认为,作为其核心能力的研究与开发及服务产业也在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各个国家都在重新定义什么是一个国家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公司和个人,都必须学会顺应这个潮流,不断地改变过去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展和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不断深入发展下去。其直接推动力是各个国家主动或被动地开放了自己,使国家之间的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共享。特别是非市场经济的国家加入到市场经济的行列中,使全球构成了一个共通的平台。一方拥有的资源更容易被他方获取;一方拥有的能力很快会成为对方可以借用的力量。一种产品的制造、研究与开发,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以最佳的效率协作完成,从而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以国家为中心的格局。没有资源的国家可以依靠与有资源的国家合作来发展自己的竞争能力,市场有限的国家会在全世界构造自己的市场。人力资源也将会成为全世界共享的资产,一个企业的组织将会以更细小的单位在全世界分布,资本将会向更有效率的地方流动。今天,一个国家的经济与它外部世界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
大前先生所描述的“科技的平台”、“语言的平台”、“品牌的平台”、“商业文化的平台”,说明了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互联网使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更快,使得跨国生产的成本更低、更便利,也使全世界文化融合的速度加快。在过去,语言和商业文化是不被重视的技能,而在今天的世界中,它却成为提升效率的基本能力。任何人和企业只有主动地改变自己,才能与这个平台对接起来,才能有更好的表演机会。
大前先生在书中所描述的大连,就是通过建设各种平台,开发国际人力资源和市场,逐步融入国际IT服务业,使大连成为国际IT服务产业的重要转移地,成为“全球新舞台”的一部分。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从一个相对封闭的国家变成了世界舞台上的出色表演者。中国的进步对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对以传统方式运行的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冲击。事实上,中国本身也是经过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才变得更加适应这样一个崭新世界的。然而,我们还面对着更多的挑战,中国的企业还需要更加努力,才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杰出表演者。
《全球新舞台》不完全是一本描述战略和发展趋势的书。大前先生还精辟地论述了新环境下的企业、个人如何学习创新,不固守过去的经验,以更灵活和应变的态度来适应今天的变化,以及领导者如何以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来重构企业的经营模式。我相信,本书对于每个正在努力中的中国企业和个人,都会有积极的帮助。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
2006年12月
重新开启战略家的心智
我在1975年撰写了《战略家的思想》(The Mind ofthe Strate—gist)一书,该书于1982年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很多人建议我对该书进行重新修订,但该书的日文版仍然以最初的版本在日本销售,我喜欢保持原来的形式,因为那是我在29~31岁的作品,它反映了我当时的思想和世界观。
尽管我在这本书里提出的许多有关战略思维和方式方法的评价仍然有用,但用3个C对战略定义已经过时了。当时,我用3个C衡量一个战略的优劣,看它能否充分利用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满足客户的需求。
问题是,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已经不能再以直截了当的方式来确定竞争者、公司和客户了。正如第9章“未来市场”所述,柯达公司的竞争者不再是富士和阿格法。事实上,柯达甚至已经无法确定它自己是什么了。如果它意欲进军数码相机市场,谁知道它下一步是否会开展移动电话业务呢?如果它意欲保留实验室,谁又知道它下一步是否会进入存储芯片和喷墨打印机市场呢?如此一来,它在何时何地参与竞争?它的竞争舞台又是什么?
对于像柯达这样的公司来说,回答这些问题是制定战略过程的基本出发点。不过,这并不是柯达公司所独有的问题。考虑一下戴尔公司的情况,它在20世纪90年代与IBM和盖特韦公司竞争,而如今它的劲敌实际上是惠普公司。戴尔进入打印机市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对手也严阵以待。然而,如果戴尔是一家以客户公司管理见长的直销公司,它就不应该将自己锁定于个人电脑业务和打印机业务。因为它无须对现有系统作出重大调整便可以拓展到数码电器和办公自动化设备领域。实际上,戴尔无须在自己的工厂里生产产品,这是它过去一贯的经营模式,它可以像思科公司那样与任何一个加工点连接起来,大幅度拓展其产品系列。最终,戴尔有可能会沿用它当前在电脑领域的做法,成为世界上首家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电器产品的公司。对于戴尔这样的公司来说,其业务范围将完全取决于其战略雄心。竞争者的影响会越来越微弱,而举足轻重的则是客户与公司的关系。只要戴尔继续与成千上万的客户保持直接的沟通,竞争者便鲜有乘虚而人的机会。
对于像索尼这样的公司来说,界定客户和竞争者是十分困难的。微软成为了索尼第二代游戏控制台(PS2)的竞争对手,原因是这种控制台有可能成为客厅里的电脑。微软不会甘于仅仅在台式电脑以及操作系统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可能会在各个领域多面出击,包括家用的、移动的和办公的设备和器材。
然而,个人电脑也是一个游戏平台,索尼的首要任务是在公司业务内部确定需要哪些资源以保持其在游戏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它试图自行生产游戏的操作系统或引擎(通过与东芝建立的合资企业),当然还有游戏本身。其业务范围几乎包罗万象,除了开办电影公司和唱片公司之外,它还生产移动电话(与爱立信合作)、家用电脑、纯平电视、高密度光盘、照相机、蓝光DVD以及广播器材,更不用说传统的音像设备了。这种经营模式难以长久保持,因为每一种业务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所以,索尼公司的战略核心应该是界定公司的经营范围,否则它就无法界定竞争对手和客户。
大多数公司的处境都与索尼和戴尔有着不同程度的相似之处,随着我们步入21世纪以及登上全球舞台的步伐,3个C(公司、竞争者和客户)的概念受到了挑战,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设法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在20世纪80年代,制定战略的重点在于确定2个C之间的关系,而如今的重点则是首先对各个要素进行界定,然后再设法以动态的和时序的方式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过程会引发另外一个问题。具体来说,当你需要自我(公司)界定的时候,你首先必须考虑自身的核心技能,其次是确定有哪些技能可以从外部获得。你所界定的客户和竞争者可能居住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也可能居住在广袤无垠的大陆上,因为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谁来制定战略——它已经人格化了。 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隐藏在漫无边际的网络丛林中的一片无形的大陆,故而业务范围的界定是人格化的。所以,作为制定战略的指导思想,我们不应拘泥于大前的3个C、波特的价值链或者巴尼的资源中心论等传统的理论,而应正视新的变化。毋庸置疑,战略家的主观判断在确定业务范围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走出白日梦日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构想领空”,这是制定战略时所不可或缺的。它近似于“视野”,此外还包括“概念”和“想象”的意思。然而,它不同于想象,因为后者有时含有白日做梦的意味。“构想领空”是一种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既是一种高瞻远瞩的能力,同时也是一种锲而不舍,直至最后胜利的能力。它要求以务实求真的作风理解当今世界,确定可行的业务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唯有如此,才能成功地实现战略构想。
在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了视野之后(必须以现实为基础,正如“构想领空”的指导思想一样),接下来便可以对战略精雕细琢了。有了战略,下一步是制定配置人力资源及资本资源的业务方案,制定执行该方案的时间表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制定战略的初级阶段,切忌照搬常规的模板,一定要以开放的眼光确定业务领域。商场如战场,你必须明确在哪里开战,运用多大的火力以及以多快的速度占领制高点。思维模式必须彻底摆脱传统商学院里讲授的战略方法。
我们应该借鉴世界级运动员和艺术家的培育方式来培育未来的商业领袖,需要提早着手,配以优秀的教授和辅导员。对他们反复进行给予和索取的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对未来世界的愿景。绘制整个宇宙的图景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了解它,熟悉它的运转速度和方式。这就像描绘天空中被风吹散的一大片云彩的形状一样,尽管现实中已经风吹云散,但我们知道它曾经的形状和方位,因为我们看到了它,感觉到了它。虽然难以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将其彻底描绘清楚,但一位世界级的企业家能够做到,而且能够驾轻就熟,不失时机地将其转化成雨露或利润。
希望本书能帮助你对新型的全球经济建立某种认知,更深入地了解未来地理政治版图的形状、公司所能拉动的关键杠杆,以及充满活力的商业世界。现在,全球舞台已经呈现在你的眼前,是该粉墨登场,一展英姿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