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第一商帮--关于浙商的文化解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祖芬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什么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为什么全国500强企业中,浙江企业总是位居前列?为什么每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浙商总是占据绝大多数?浙江商人作为商人的一个群体,不仅创造了许多财富,而且为全国商人提供了一套可学可操作的经商哲学。经商要学浙商,浙江商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神优势。 内容推荐 2006年10月11日,2006年胡润百富榜揭晓,上榜富豪500位,其中有106位是浙商。 2006年11月24日,浙商风云论坛。台下的记者向台上的浙商说:浙商已经成为继晋商、徽商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时代性的大商帮。 浙江有河姆渡文化,有良渚文化,更有丰厚绚烂的西湖文化,浙江的经济,因了搅和着浙江的文化,才酿造出有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血缘的新兴混合经济,好比调和鸡尾酒,或叫鸡尾酒经济? 目录 写在前面一:中国第一商帮 写在前面二:鸡尾酒经济 第一章 包玉刚、邵逸夫和宁波帮 包玉刚和真心英雄 邵逸夫的名人档案 因为包玉刚 慈城和“应氏杯” 应昌期用双手顶住门 感天动地宁波帮 一个使人有兴趣与之对话的城市 包玉刚的女婿叫吴光正 陈逸飞的乡情 陈逸飞和龙门古镇 第二章 变,并资本着 变,并资本着 丁磊和闷声大发财 不当总统 溪口的人都姓蒋? 美人鱼和大酒店 找到China 收藏收藏,十里红妆 买门票进滕头村 中华天后:众生行善业 爱你爱到星期八 第三章 全球化指数 飞鹰的全球化指数 贝发笔:从楼梯口出发 新海打火机的反倾销传奇 韵升:如果微软在中国 天安和“神舟”五号 东方不败 波导老总眼里的波导 罗蒙和单纯而执著的3亿男人 张静章:做人很开心 舜宇:基业常青 雅戈尔:青春出台 如意和儒商 第四章 很西湖也很商务 楼外楼:如果叫化童鸡开口 时来运转的龙井戒指 梅家坞的惹火系列 青藤水袖 喊上白居易,一起勾留在清河 潇洒郡里说潇洒 华宝斋:万卷图书百亩山 农夫山泉丁香花 浙江世贸:很西湖也很商务 关于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移居杭州及 其它 第五章 无中生有的浙商 卖炭翁和马他翁 吴越人家和蓝花宝贝 APEC和LOFT 1913:可爱路线在杭州 先有公主,再有王子 庞颖: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目功夫 一支笔和一个世纪 从前,有一辆别克车 萧山经济:无中生有 开元:藏龙萧山 达·芬奇和马可·波罗和休博园 第六章 杭州人马云 克林顿没去阿里巴巴 坐在布莱尔右手的阳光男孩 世界著名顽童 像鱼一样自由 你马云了吗? 如果没有马云 写在后面:西湖重 试读章节 如果这里不是他的老家,他很可能会说,用他常用的词来说,这是视觉垃圾。 院门外,破席盖着旧木,3棵孤零的小树,像垃圾千金般地无助。 走进4进的大宅院,一行侧房的两个窗户前,屋檐下挂着3根晾衣竹竿。两个拖把,木柄支地,拖把头靠在墙上晒太阳,乱蓬蓬懒洋洋。 这两间矮小侧房,窗外各有一个砖头砌就的中西式的装饰框,协调而各异,对于这两间小破屋来说,这两个窗框简直是富丽堂皇,简直就是光荣与梦想! 偌大一个旧宅院,不知有多少间屋子不知住着多少人。独独这两间的主人,在有限的空间里拓展出这样超然的视觉艺术。 对面一间小矮屋里走出一老妇,对我说: “这是陈逸飞的家!他是美国画家!他在上海有开店的!” 这句话,我得实录才原汁原味。附近这一片的人,都把陈逸飞像近亲那样挂在嘴上的。 今年清明,陈逸飞跟着宁波北仑区的人走进这大宅院,第一次看到他出生的这两间半小矮屋。他泪水涌涌,语声讷讷:我怎么办?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 陈逸飞并不知道他是北仑人。他只知道自己是宁波镇海人。1986年镇海县分为镇海区和北仑区,陈逸飞的故居就在北仑区。到2003年,北仑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已经连续5年全国第一了。北仑要开发文化资源了。有关人士找来大宅院这一带的居民开了几次会,弄清楚了陈逸飞的父辈、祖父辈、家族、家谱。于是在2003年腊八那天,顶着一头大雪来到上海一幢楼前。 北仑人知道初次见陈逸飞,一定是在他的工作室。进去以后才发现这是陈逸飞的家。真没想到,真没想到!他们心里来回嘀咕着。而陈逸飞,让家人煮了宁波汤元来款待来自家乡的宁波人。 今年开春,陈逸飞对上海朋友说他清明要回老家。上海人说你老家早已呒没了!(没有了) 北仑的确出落成一个着新装的生机勃勃的少年人了。独独陈逸飞的出生地,还原封未动,不过也就要动迁了——所以说“就要”,因为原先不知道这里诞生了一颗明星。陈逸飞出生6个月前都在这里。有人开玩笑,说陈逸飞的父亲和母亲在这里用6个月的时间,事实上已经完成一个大工程,培育出一个著名宁波人——陈逸飞。 陈逸飞站在老家窗前门前,来回说:我怎么办,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我要尽我的心!我已经迟了这么多年了! 北仑人带陈逸飞去看北仑的山和水,陈逸飞终于呼出一口气:我想为家乡尽尽心,我找到点了1 20天内,陈逸飞3次从上海来宁波。 第三次,他带来了上海世博会建筑、规划和景观设计的首席建筑师,西班牙的马西亚·柯迪纳克斯,带来了在美国、加拿大从事建筑设计的专家,带来了上海的发展商。这两位上海人,原来也是宁波人。 陈逸飞做的是大视觉,从绘画到服装到电影到建筑设计。前些年各种媒体报道陈逸飞的一幅油画,在香港被人用一百几十万的高价买走。今年有人去香港看望捐资不倦的宁波人邵逸夫,没想到在邵逸夫家里看到了这幅宁波人陈逸飞的油画。陈逸飞童年是在苏州外婆家,后来他画苏州的水乡周庄,他那神来之笔,便像发功一样把周庄发到了世界上。 他1946年4月出生在宁波的北仑,离开60岁还有整两年的2004年4月清明,来祭扫祖坟。宁波人最是故乡情深。宁波人邵逸夫先生八九十岁的时候还包机从港飞甬,扫完祖坟当日即飞回港。邵逸夫今年98岁,在宁波机场下了飞机坐上轮椅,第二天又去扫墓。当陈逸飞默默地站在祖坟前,北仑北仑,你可听到了他的心跳,你可明白了他的心声。 P26-28 序言 2006年11月24日,浙商风云对话主题论坛正在举行。东方网记者向主席台上的浙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庸质疑,浙商已经成为继晋商、徽商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时代性的大商帮。晋商、徽商的代表人物,已有不少被拍成影视作品。几十年后若有人想拍部描写浙商传奇的电视剧,目前的浙商中谁最适合作原型,作主角?” 在论坛主席台上的中国光彩基金会理事长谢伯阳,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等浙商大腕,对于东方网记者的问题,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浙商中谁也不会单独成为电视剧的主角,因为浙商的传统文化是“低调”,只有低调才能争取空间和时间,才能和谐发展。 中国第一商帮高调谈低调。然后就浙商下一个20年的发展,提出遵纪创新传承文化,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以整合全球资源等等。(摘自东方网2006年11月24日专稿) 两天后,《钱江晚报》报道,浙商将成为太空游中国第一人,费用为20万美元。这位宁波籍浙江商人再三要求不要透露姓名。有关方面说,如果把他从事的行业说出来,大家可能就猜到他是谁了。我想,这叫低调上高空。 而几天前,东方网2006年11月21日报道:“有‘中国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央视黄金广告招标撩起了国内外众多企业的心。不惜重金,纷纷甩出大手笔,以娃哈哈为首的浙江企业在招标会上有着活跃表现。在67.96亿元竞标额中,浙江企业占了近1/10”。“据央视最新统计,浙江企业的竞标额达6.98多亿元,同比增长26.41%。这是浙江企业实力增强和品牌意识提高的表现,同时这也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浙江地方品牌可能发展为全国性品牌。”央视广告部有关人士说。再往前推一个多月前,2006年10月12日,东方网消息:昨日上午,2006胡润百富榜在上海揭晓,玖龙纸业董事长、49岁的张茵以270亿元财富登上榜首。上榜富豪首次达到500位,而其中有106位是浙商,数量居各地之首。 后记 今年杭州的第一朵荷花开了。 这是杭州电视台都市报道的头条新闻。主持人建议市民到西泠桥边,把荷花一天天长大的过程拍下来。 也是这一天,杭州的《都市快报》有篇醒目的报道,叫做:《第一朵荷花开了》。 杭州的市花是桂花,并不是荷花。第一朵荷花引来的欢欣、热闹,叫我想起21世纪来临前的干禧宝宝。 不知道还有哪个城市会把荷花宝宝放到新闻头条? 杭州会。这种对美的希冀和对美的体会! 杭州还会什么? 会喝茶。沿着西湖走一圈,密密树阴一层层,处处皆有喝茶人。或许西湖,本是个茶水壶? 一座飘着茶香的城市,天天在传递着一份生活的感动。 围着西湖转的,还有音乐,观光车上永远播放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一座被爱情滋润的城市,鲜活美丽,淡妆浓抹总相宜。湖边绿丛中的蝴蝶多为纯白,而且常常双飞,那一定是梁祝相伴常回故里。 湖边的草坪上,似有若无地飘着江南丝竹。便有游人叹日:太美了,应该到杭州来结婚!更有游人叹日:应该在西湖各个景点都结一次婚! 也有的外地人,一时想不开,赶到西湖边转一圈,然后纵身一跳投入湖里寻短见。捞上来后问他为什么大老远的专程到杭州来投湖。他说死也要死得美一点,幸福一点。 今年3月沃尔玛亚太区总裁来杭州,说他注意到杭州市民脸上都挂着微笑,杭州人很幸福的。 今日杭人的好心情,增加了沃尔玛来杭城建超市的信心。今年初有调查,在全国的城市里,杭州人的幸福指数最高。而我,十几年来,每到杭州的第一感,不是幸福,而是不公平,太不公平!那么多的游客从全国各地从世界各地,飞机火车汽车地奔波,为了一睹西湖的芳容。可是杭州人呢?生下来就在西湖边,家住杭州天天旅游,这世界还有没有公平了? 杭州比湖更动人的,是树。我常常觉得杭州的汽车不是从马路上开来的,是从树丛里驰出的。汽车也不是开进城市,而是驰入林子。 杭州的梧桐在空中搭成密密的树廊,高高的古树把人们带进未开垦的蛮荒。真觉得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杭州市区有古树名木1923株。有1420年的银杏,有1200年的樟树,面对这些300岁、500岁、1000岁的前辈,不能不心生感佩! 西湖水域面积扩大了0.9平方公里,西湖景区游览面积增加了5平方公里,恢复到300年前西湖的规模。站在新修的杨公堤,偶一抬头,常常觉得对面就是远古。现代和古代,只一堤之隔。 杭州最不缺少的,是公园。因为西湖边上随便取一个景,随便切一块下来皆是公园。杭州人爱打伞,防晒或防雨。杭州的伞,大都粉白、粉红、粉绿、粉蓝,开在绿阴丛中,像一片片移动的花朵。有一次我在绿世界里看到一种特大的绿叶,赶紧趋步上前,竟是康师傅饮料的绿色广告伞!总是看绿看花了眼,把绿色的都看成了叶。 杭州还有一个最不缺少的,是文化。 如果想把写西湖的诗文数一数,那么不如去数西湖边那花、那草、那树。很有些忧伤的宋词:“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增杨柳,小腰犹自歌舞。”即使是伤湖之词,那杨柳新塘,那小腰堪伤,那花雨芳辰,也令人神往! 西湖里一叶叶扁舟,讲着悠远的、不尽的故事。西湖的水,本来就是千年诗词。西湖边的背街小巷里,关着太多的记忆,关于民国、明清、南宋,和各朝各代的文化因子。杭城无处无典故,无处不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杭州从《济公传》到《白蛇传》,更有伍子胥、西施、钱缪、岳飞、于谦、文天祥、张煌言、李叔同和一代儒宗马一浮等等名人志士。道光年间礼部主事,杭州人龚自珍,是150年前与马克思同时期的思想家。他杭州老家的东面有伍公祠(伍子胥),北面有胡公祠(胡宗宪),栖霞岭下有岳王庙,三台山麓有于谦祠,吴山顶有为按察御史周新建的城隍阁。真是清官大荟萃,又是冤案博览会。有人说龚自珍只能出生在西湖文化浓烈的杭州,这与蔡元培、鲁迅一定是浙江人一样。 清诗人袁牧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关于岳飞,有一个很合民意的手机短信:世上拥有最多儿辈的丈母娘是谁——岳飞的母亲岳母。 西湖重,因了岳飞、于谦,又不仅仅因为岳飞、于谦。还有张苍水的临刑绝呼:“好山色!”抗清英雄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官巷口的刑场,已是素衣素服的白茫茫一片杭州人前来送行。张苍水气象万千地拜别乡亲,又柔情万种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山岭。“好山色!”这是英雄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声音。 西湖重,还因为前市长,杭州太守苏东坡。 最重杭州的人,不是你,不是我,是杭州太守苏东坡。 山上的鸟都认识他,水里的鱼都认识他!写西湖也没有人写得过苏东坡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在杭州抒发情怀的诗就有400首!诗人毛泽东4 1次到西湖,但不写一诗。毛泽东说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了,就“不敢造次”。 西湖重,还因为今日杭人为明日杭城绘制一幅幅的蓝图。我从报上看到杭州市领导的一席话: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浙江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及周边地区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2003年环西湖全线打通,环湖七大公园门票全部取消。西湖的美,如幻如梦。西湖出售的,是梦,是大气,是包容。 人在湖边走,边走边与那湖、那树对话,享受到的,是一种无障碍的视觉语言。 年轻人喜欢极限运动,老年人喜欢无障碍通道。西湖的早晨,便是老年人的乐园。环西湖一圈15公里,几乎被老年人尽享。西湖的中午属于打工族。他们用倒班和公休日来消费西湖,哪怕烈日当空。西湖的傍晚,属于下班族。西湖的晚上,属于情侣族。 也有人没有工夫去消受西湖,因为,那缠身又缠身的公务。 今日杭城的“太守”们点击率很高的一个声音,叫做:还湖于民。 杭州,兼具历史和浪漫,兼具创业与和谐。杭州有个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有个马云。报载“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起并购。” 杭人喝茶喝出一个中国茶都,并购并来一个雅虎。这些年有一个常用词:可持续发展。我在杭州看到的,是可持续幸福。杭州有长桥,有断桥,有孤山。但是长桥不长,断桥不断,孤山不孤。温柔和谐不温不火,然而又有风风火火的速度。《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继2004年杭州第一以后,2005年杭州又是排行第一。继2005年杭州第一后,2006年杭州又是排行第一。 杭州又一前市长白居易说最忆是杭州,《福布斯》说第一是杭州。2006年4月,杭州召开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 杭州人在不温不火的茶香中,有声有色地创业。 5月5日报载“我最心仪的就业城市”调查显示,杭州名列第三,前两名是上海、北京。上海和北京自有全国其他城市不可比拟的优势。那么杭州呢? 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9月中旬克林顿也来杭“西湖论剑”的日子。荷花谢了,莲蓬摘了。杭人美,“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明,杨基诗)杭人拿起一只莲蓬,剥出一颗颗莲子,剥去莲子上那一层嫩绿,于是把一粒粒玉白含进口中。那暗绿的莲蓬上,是一个个去了莲子后的完整的空洞,竟如雕琢的工艺品一般,叫我拾捡了收起来。 杭人的淡定,一如宋人吴惟信的诗句:“湿了荷花雨便休,晚风归柳淡于秋。” 杭州人,喝着龙井,剥着莲蓬,论剑称雄,写着今日的西湖重。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