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多层交换技术在园区网络中得到普及应用。本书适于想学习多层交换技术的读者,适用于作为培训教程,对于负责网络规划、配置和故障排除的技术人员也有参考价值。本书的配置命令以思科公司产品的IOS系统为例。
本书是CCAT资格认证指定教材,适用于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在校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考试的需求,尤其适用于高等院校、大中专学校等进行课程置换,作为相关课程的教材,亦可作为计算机职业技能考试及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或自学教材。
本书是全国信息化计算机应用技术资格认证(CCAT)项目的指定教材,属于工程师级认证体系。CCAT资格认证项目设立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注重学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训练外,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员的企业管理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改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能力的缺陷。
本书共分为8章,包括园区网设计、多层交换机连接和基本配置、VLAN和VTP技术、生成树协议、多层交换技术、VLAN间路由、多层交换机的高可用性、组播技术等。随书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盘,方便读者实际操作,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和技能。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专业人员了解和学习网络交换知识的参考书。
第1章 交换园区网和设计模型
1.1 园区网概述
1.2 交换技术
1.3 层次化网络设计
1.4 构建功能区块
1.5 层次化设计中Cisco产品线
习题
第2章 多层交换机的连接和基本配置
2.1 换机的线缆连接
2.2 交换机管理初始配置
2.3 管理交换机配置和软件
2.4 基本排错命令
2.5 初始配置的排错技巧
习题
第3章 VLAN和VTP技术
3.1 虚拟局域网概述
3.2 部署VLAN的动机
3.3 根据地理位置划分VLAN
3.4 VLAN端口划分
3.5 VLAN配置
3.6 VLAN中继
3.7 VLAN中继协议(VTP)
3.8 VTP配置
3.9 VTP排错
习题
第4章 生成树协议
4.1 桥接工作机制
4.2 桥接环路的危害
4.3 STP概述
4.4 STP收敛的步骤
4.5 STP状态和时钟
4.6 STP类型
4.7 STP配置
习题
第5章 多层交换技术
5.1 理解传统的:MLS
5.2 路由器交换算法演进历程
5.3 CEF快速转发
5.4 MLS与CEF比较
5.5 多层交换用于流量分析
5.6 多层交换硬件实现ACI
5.7 基于CEF的MLS配置、验证和排错
习题
第6章 VLAN间路由
6.1 路由器如何进行路由选择
6.2 VLAN间路由选择方法
6.3 传统路由模式
6.4 单臂路由
6.5 多层交换端口类型
6.6 不同类型的VLAN角色
6.7 内部路由处理器
6.8 IP广播转发
6.9 VLAN间路由验证
6.10 VLAN间路由排错
习题
第7章 多层交换机的高可用性
7.1 如何实现高可靠性
7.2 冗余引擎
7.3 冗余电源
7.4 路由器冗余
7.5 热备份路由协议工作机制
7.6 HSRP配置
7.7 虚拟路由冗余协议
7.8 网关负载均衡协议
7.9 服务器负载均衡
7.10 以太网通道
习题
第8章 多层交换网络中的多播技术
8.1 多播基础
8.2 多播工作机制概述
8.3 3层多播IP地址
8.4 多播MAC地址的结构
8.5 IGMP(Intem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01)
8.6 2层多播协议.
8.7 组播路由选择
8.8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8.9 配置和验证组播
习题
附录图标说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