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古帝国(Ⅲ忽必烈统一中国)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包丽英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天苍苍百年征战,野茫茫三代风流,草原苍狼,前赴后继,成就惊天大业。他是入主中原的第一位蒙古族帝王,大元帝国的创立者。他结束了中华民族数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他建立的行省制度延用至今。这或许就是忽必烈的王朝无穷魅力——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惊心动魄的宫廷较量,兼收这位出射草原却最终走出草原的蒙古帝王息息相关。

内容推荐

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嫡次子。元宪宗哥之胞弟,元王朝的缔造者。

宪宗元年(1251)受命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宪宗病故,他继立为汗,开始了南北统一大业。

至元十三年(1276),南宋灭亡,忽必烈将首都从哈刺和林迁至大都(今北京),从此,一个富庶强盛、版图超越汉唐的大元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目录

代序 长生天的颜色

第一章 冲出地平线

第二章 大理烟云洱海雾

第三章 风雨飘摇的金莲川幕府

第四章 血战钓鱼成

第五章 兄弟阋于墙

第六章 首鼠两端的李璮

第七章 波罗兄弟来到中国

第八章 克鲁伦河涛声依旧

第九章 公主远嫁高丽

第十章 拉开统一战争的序幕

第十一章 一江挽歌东流去

第十二章 敌国之富

第十三章 圣朝,崛起在东方

第十四章 零丁洋里叹零丁

第十五章 日照大液池

第十六章 特殊较量

第十七章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试读章节

1252年6月,蒙古。

这天掌灯时分,蒙古都城哈剌和林城西南的万安宫内灯火通明。

此时正值仲夏,燠热异常,但听宫外蛙叫蝉鸣,此起彼伏。忽必烈解开袍领,用一块丝织手帕轻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分北、西、西南三路夹击,宋地可破。”他左手执一烛台.在摊开的一张地图前对蒙哥汗说, “汗兄,灭宋一直是先祖、先父的遗愿。依臣弟之见,灭宋须循序渐进,应先从其西面的吐蕃和西南的大理人手,然后从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对宋进行夹击。如今,吐蕃初定,接下来我们就该挥师大理了。”

“嗯,对,对。”蒙哥汗连连点头。作为蒙古的第四任大汗,他生平最大的理想就是实现前三任大汗,尤其是祖父成吉思汗和伯父窝阔台汗的遗愿,继续完成对宋的征服大业。此刻,听忽必烈说出自己的内心所想,他显得很是高兴,“忽必烈,你的分析正合朕意。朕召你来,正是为了下定攻宋的决心。宋廷尽管腐败无能,但毕竟地大物广,兵多城固,再加上儒家忠君思想深植民心,这一切都不容我们掉以轻心。”

忽必烈颔首静听。

“自宋朝偏安以来,国势日衰,正是我们用兵的大好时机。因此,朕命你率部借道吐蕃,先下大理诸国,从而完成从西、西南两面对宋的夹击包围。”

忽必烈拱身道:“臣忽必烈遵命。”

蒙哥汗挥挥手:“现在就你我二人,你不必拘礼,坐着叙话吧。说说看,你还有什么打算?”

忽必烈坐下身来,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道:“汗兄,这段时日我一直苦思攻宋事宜,确有一些忧虑。我在想,自窝阔台汗末年至今,我们对宋多有用兵却一直没有取得大的进展,究其原因,与我们的水军尚且无法与宋抗衡有很大关系。宋军仅在襄阳以舟师横截汉水,就使我军勒马不前。另外,前些日子我曾多次派人前去打探,探得宋军在光州、黄州、蕲州、安丰间的大别山一带设立了大大小小几十个山寨,分兵把守,又设四川安抚制置使驻守四川,令诸州择险要之地构筑山城,屯兵聚粮,扼守要道,一旦遇有战事,一呼而百应。因此,对宋作战,正面进攻恐怕很难奏效。”

烛光跳了一下,发出哔哔剥剥的声响,一股红色的烛油由上而下流在高脚烛台上。忽必烈放下茶杯,起身观赏着根雕花几上一个精美的塔松盆景,蒙哥汗则坐在束腰凳上引逗着八哥取乐。 “说下去,很有意思。”蒙哥汗握紧一个一人多高、装有圆形青铜底座的鸟架,向前移了移。

忽必烈在翘头案旁的一把扶手椅上坐下来:“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雷厉风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尽快拿下大理,并最后解决吐蕃问题。”

蒙哥汗抬起头,右手食指轻轻勾了一下八哥的长喙:“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秋末到来之际,还是明年春天?”

忽必烈站起身来:“那太晚了。我意现在就走。”

蒙哥汗怔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思地笑了笑:“现在?你准备好了吗?”

“臣忽必烈随时听候蒙哥汗的调遣!”忽必烈一脸严肃,胸有成竹。

“鬼精灵,”蒙哥汗微笑着,“这样说来,你早就有所准备喽!难怪额吉老说你‘思大有为’。”

“作为大汗的臣子,理当效力!”

蒙哥汗坐回案前,正色道:“忽必烈亲王听旨!朕命你3日以内率精兵10万往征大理,不得有误。钦此。”

忽必烈双膝跪倒在地:“臣忽必烈领旨。”

蒙哥汗俯身望着忽必烈,神情严肃:“朕将这样的重任交给你,你一定要慎而又慎。”

“遵命!”  “平身吧。出发前,先去向额吉辞行,别让她老人家太过为你担心了。”

“是,我这就过去。”

忽必烈抬头,与蒙哥汗四目相对,兄弟俩的目光里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深切的忧虑。

苏如夫人强撑病体,双手抚摩着忽必烈瘦削的脸庞,不觉:老泪纵横:“四儿,南方汉地河汊密布,气候燠热,此去须处处提防,少染瘟热疾病。咳——咳——咳——”她的声音渐渐微弱,侍女递过去一块白色丝帕,忽必烈接过来在母亲的嘴角上轻轻一揩,只见洁白的丝帕立刻洇红了一片。

“四儿,我的口里怎么咸糊糊的,是不是有血啊?”苏如夫人语调很轻地问。

“没有,只是一块痰液。”忽必烈掩饰着揪心的痛苦,眼里却已溢满了泪水,“额吉,孩儿即日将出征大理,您老人家有什么吩咐的,请尽管训谕。”

苏如夫人脸色越发苍白,只好重新躺回到床上。过了一会儿,她语音沙哑地说:“四儿,你从小为人心机深沉,也有统帅军队之能,这一点额吉非常放心。我只担心你此去汉地会滥杀无辜。你要答应额吉,千万不可虐待俘虏,更不允许杀害放下武器之人。”

忽必烈跪在母亲的床前,聆听着这位聪明而善良的老人的教诲,鼻子一酸,一串清泪顺鼻翼而下,滴落在地毯上。“额吉请放心,您的话孩儿一定会牢牢铭记在心。”

“嗯,这就好。好了,四儿,起来吧,到额吉身边坐坐。”说完,她转头吩咐身边的侍卫,“去把我的孩子们全部叫到帐前,我有话要对他们说。”

侍卫领命而退。不一会儿,蒙哥、旭烈兀、阿里不哥、末哥先后地来到帐幕。五兄弟中,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皆苏如夫人亲生,末哥虽庶出,却也是在苏如夫人膝下长大。

“孩于们,往前站。”苏如夫人披衣坐在床榻上。虽然她的眼睛已看不见长大成人的儿子们,心上却刻着他们不变的形象。此刻,她的脸上挂满了真心知足的微笑。

“你们兄弟几个虽然不是出自一母同胞,但我都把你们看做是我自己的孩子,我爱你们,希望你们团结起来,完成你们祖父和父亲建立一个强大的蒙古帝国的夙愿。”

苏如夫人面对站在床前的五个孩子,挨个儿用手抚摩一遍,苍老的脸上露出无限留恋。

她又将阿里不哥拉到身边:“你这孩子打小就任性、固执,什么事不依着你,你就哭啊闹的,哥哥弟弟们都让着你,这样下去可不行。”

“知道了,母亲。”阿里不哥沉声答道。……P1-4

序言

长生天的颜色/代序

我至今记得,发现那本书是在北大图书馆的第一借阅室中。当时,书被摆在第三排书架的一个不很显眼的地方,黄色的封面已经有些发旧.以前,我只读过日本小林高四郎的《成吉思汗》、法国格鲁塞的《马背皇帝》、清朝文学家尹湛纳希的《青史演义》,但我还没有读过一本关于成吉思汗的小说。我怀着新奇将书借了出来,这是我在北大图书馆所借的第一本书,而且,它在不久之后改变了我的生活。

小说通篇将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的动力归结为对女人的征服欲,作者刻画的场景和人物对我而言都异常陌生。事实上,那绝不是阿爸一再向我描述的草原、河流,更不是天地间纵马驰骋的我的祖先。不是!我熟悉那种感觉,在我血液中流动了多少年的感觉:遥远的古代,被称作蒙兀室韦的我的先祖圣人化铁熔山,冲破天堑阻隔,率部众走出额尔古涅昆的陡峭山岭。浩浩荡荡的人流,结筏负囊,渡过波涛汹涌的额尔古纳河,向西,一直向西,融入到辽远的蒙古高原,他们在这里生存生活,更从这里走向世界。因此,我的心可以感受到的祖先始终都是草原人,成吉思汗始终都是草原人,他的一生从未摆脱过草原留给他的深深印记。他的成长历程,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爱恨情仇,原本应该像阳光、像草地、像蓝天一样淳朴、明晰、自然。

但这本小说却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我的视野,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解读我的祖先,还原被尘封的历史。

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涉猎一切我能找到的蒙元史料,开始明白为什么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那段历史,即使在各类研究成果浩如烟海、文艺作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蒙古史的繁复、沉重、冗涩仍令许多读者望而却步。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我的内心分明映出一个人不朽的影像,这个人的一生都有许许多多让入迷惑不解的地方。战争中他杀人如麻,内心深处却善良淳朴。他有着政治家、军事家的冷酷无情,却为人光明磊落。他目不识丁,可在草原行将统一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蒙古文字。

他东征西讨,南攻北伐,从森林环绕的贝加尔湖到流水滔滔的申河,从成海周围的大草原到古老中国的华北平原,到处都有他战马驰骋留下的足迹。

他实行了较为宽松的对外政策。在他的手上完成了草原的统一,为大一统的元朝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统治的地域横跨欧亚,包括今天的维吾尔、西藏、云南、台湾都在元朝前后成为中国的版图。

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事实证明,他绝不仅仅是一位军事家,更是一位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他生于草原,长于草原,草原人所特有的豪爽奔放的个性使他不刻意追求帝王之威。很少有皇帝像他那样,终生不离马背,无论酒色,还是享乐,都严格地加以节制,绝不过度。无与伦比的自制力是他性格中最鲜明的特点,他的是非功过任由后人评说,可有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他是草原铸就的天才!

这个人,就是我心中景仰的祖先。

我决定动笔,用我的吉如合(蒙语,意为“心”)重新书写那段历史。那一年,我十八岁。我曾渴望做一名化学家,为此,高中毕业时我考取了北京大学化学系。如今,我义无反顾地背离了原定的目标。

写成吉思汗不能避免战争,但只有战争又岂能写尽他的人生传奇?于是,我为自己的作品找到了一个切入点,那就是伴随他一生一世的爱与恨,情与仇。我试图将成吉思汗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一个个人物的陪衬得以刻画和揭示。在所有的人物当中,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他的长子术赤。术赤的个性鲜明独特,他出生前母亲遭到篾尔乞的掳掠,身世一直蒙着淡淡的阴影。特殊的身世形成了特殊的性格,术赤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他对父爱的渴望体现在行动上却是疏远。身为战神的儿子,他一生东征西伐却厌恶战争,甚至后来宁愿选择客死遥远的花剌子模,他一生的悲剧带给他父汗的是永远的隐痛。成吉思汗是个征服欲和占有欲都很强的人,长子于他却没有归属感,这在他不能不说是一种深切的痛苦。骄傲阻止他向儿子袒露父爱,矛盾中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加丰满。父子之情作为全书中成吉思汗的一条情感主线,诠释着人物欲罢不能的情怀。

亲情之外,英雄美女,相得益彰。如果抛却国仇家恨,成吉思汗无法不令女人崇拜,于是围绕着成吉思汗出现了许多女人:童年定亲,九年苦苦等待从未变心的翁吉赤惕美人孛几帖;与他有爱有恨的耶遂、耶珊姐妹;为换取部落免遭杀戮,情愿以身为礼的忽兰;不愿参与许亲骗局与父亲反目离家出走的祺儿……还有他的女儿、他的孙女。书中正是通过描写蒙古女性不能自主的命运和有限的抗争,通过描写她们的情仇爱恨,揭示蒙古军队所向无敌的动力所在。

与许多开国皇帝不同,成吉思汗一生从未大肆杀戮功臣(公然与他分庭抗礼的萨满教主呼克出除外)。他对早期结识的朋友友爱殊深有口皆碑。正是这种知入善任、矢信不移,使他将各民族各阶层的优秀人才汇聚麾下。哲别曾是泰亦赤惕部的一名敌将,在蒙古历史上著名的“阔亦田”大战中,他一箭射中成吉思汗的脖颈,几乎置成吉思汗于死地。战后他却投降了成吉思汗,他并没有隐瞒自己所做的一切,成吉思汗欣赏他的坦率,将他置于左右。哲别后来成了成吉思汗麾下一名百战百胜的将军,西征期间,他率领的远征军连战连捷,创造了蒙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耶律楚材,一位有着高深文化修养和高贵人品的优秀知识分子。尽管与成吉思汗在文化方面存在着鸿沟,却赢得了成吉思汗始终不渝的友情,并被当做“天赐我家”的奇才留给了第二代可汗窝阔台,最终成为蒙古历史上的一代名相……

1227年,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战场上溘然长逝,他的儿孙如他所愿,接过了策马驰骋的长鞭。1229年,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即位。1234年,金国灭亡。次年,窝阔台汗召开忽勒里台大会,决定进行第二次西征,同时确定由术赤之子拔都担任西征军统帅。这支向欧洲挺进的军队只有六万人,却从1236年秋至1242年春相继征服了伏尔加河流域的重镇不里阿耳、钦察和南、北俄罗斯,并在里格尼茨战役中击败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波德联军,进入波兰、匈牙利。接着,拔都亲率大军渡过多瑙河,攻陷格兰城,西欧诸国在恐慌中束手无策。恰在这关键时刻,窝阔台汗病故,半个欧洲因为窝阔台汗的死被上帝拯救。消息传来,拔都当即收起长鞭,掉转马头,回到萨莱城,建立了四大汗国中疆域最为辽阔(东起也儿的石河、西至俄罗斯、北达北极圈附近、南越高加索山)的金帐汗国。

赫赫战功似乎从未令拔都得意忘形,他的宽容、明达、体恤下情为他在新臣民中赢得了“赛因汗”(赛因,蒙古语,“好”、“优秀”的意思)的美称。他可以为了蒙古帝国的利益最终默认与他结怨颇深的堂兄弟贵由(窝阔台汗长子)的即位,也可以为了蒙古帝国的利益力排众议,将四叔拖雷之子推上汗位。他在战争中收获了终生不渝的爱情,更在战争中透支了太多的健康。蒙哥即位时他已不能回到蒙古高原,然而,站在伏尔加河畔遥望东方,他仍然不能不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感到骄傲。

而此时,经历了诸多艰险和波折的蒙哥在鼓乐声中登上汗位。这是成吉思汗家族中又一位有作为的大汗。他恢复了一度被破坏殆尽的帝国秩序,在短短九年的统治中,开拓疆域,强盛国力,他派胞弟忽必烈征服云南,派另一个胞弟旭烈兀第三次西征建立伊利汗国,西藏亦在他统治期间纳入中国版图。他身后,忽必烈登临汗位,成为元朝的开国皇帝。

四大汗国共同听命于元朝中央政府,元朝的版图东起大海,西达地中海沿岸,北涉极地附近(曾在此驻军7人),南至印度尼西亚。在哥伦布没有发现新大陆之前的十三世纪,世界的版图只有欧亚非三洲,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亚洲4400万平方公里,非洲3020万平方公里,而事实是当时的非洲并末完全开发,只有埃及君主掌握着北非的一部分,疆域最广北达黎巴嫩,南及尼罗河第四大瀑布,面积也就200万平方公里,元王朝拥有的版图3500万平方公里,占中世纪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二。

统一战争结束后,元王朝在忽必烈的统治下国泰民安、经济强盛、科技发达、军事强大。当时的元大都,商贾云集,各国外交使节频繁往来,拥有一百余万人口的元大都水路、陆路交通发达,货物堆积如山,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少有的太平盛世,而这一切的缔造者,正是元世祖忽必烈。

二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从初稿时的140万字,到第二稿的120万字、第三稿的104万字,直至第七稿完成的蒙古帝国(90万宇)。先后写下的近600万字,仿佛祖先的注视,使我能够无怨无悔地坚持下去。纵或已然过去的历史像划过苍穹的流星,我仍希望能用自己的笔留住那一刻的辉煌。

蒙古人信奉的长生天,颜色是永恒的蓝。草原上的小河是蓝色的,湖泊是蓝色的,蒙古高原是蓝色的,而爱,是永恒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