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本书通过剖析“六轻”案例,围绕“理念是一种生产力”这一主题,再现了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决策的前瞻性,解读了王永庆决策前后的心路历程,总结并阐述了王永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筚路蓝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黄德海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本书通过剖析“六轻”案例,围绕“理念是一种生产力”这一主题,再现了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决策的前瞻性,解读了王永庆决策前后的心路历程,总结并阐述了王永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剖析“六轻”案例,围绕“理念是一种生产力”这一主题,再现了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决策的前瞻性,解读了王永庆决策前后的心路历程,总结并阐述了王永庆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 台塑集团经营成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对石化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孜孜追求。半个多世纪以来,台塑集团在王永庆的带领下,从一个日产4吨PVC的小工厂开始,冲破重重阻力,“力争上游”,妥善处理并解决了公营与私营、垄断与市场化、企业发展与政策环境、劳资关系、集权与分权等诸多影响企业存亡的矛盾、困难和问题,最终完成了石化产业上中下游的垂直整合,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的工业化道路,被人们广泛赞誉为“经营之神”、“管理之神”。 目录 引言:所在真水 第一章 轻油裂解计划 自建轻油裂解厂 王永庆与蒋经国 “经营之神” “管理之神” 力争上游:六轻计划终获批准 附:王永庆关于劳资关系的精彩论述 第二章 从头说起 从卖米说起 闯入石化工业 成败系一念之间 创立台化公司 第三章 投资美国 收购与兼并:在美国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管理再现成效 美国的“王永庆日” 技术、劳资与环保 附:王永庆的环保观 第四章 台湾的反六轻运动 台湾的地方群众性环保抗争 “噶玛兰”情结 宜兰反六轻 宜兰再反六轻 桃园反六轻 附1:王永庆论环保与劳工运动 附2:王永庆与陈定南之间的一场精彩电视辩论 第五章 海沧计划 “901”工程 再访大陆 “海沧计划”功败垂成 萧万长、江丙坤联手推动六轻计划 第六章 抽沙填海 王永庆的万言书 银行联贷 最后的磨难 抽沙填海 地质改良 第七章 理念是一种生产力 溪远流长:把历史当作序幕讲起 “交棒”:领导未来 态度决定命运 管理:以责任正其心 理念是一种生产力 附录1 六轻小档案 附录2 台塑大事年表 跋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按照国际产业分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石化工业包括上游的轻油裂解以及中下游的加工部分。其中,乙烯的产能是衡量该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轻油裂解的产品主要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中游是将上游的产品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生产出包括塑胶原料、人造纤维原料、人造橡胶原料等产品,然后再提供给下游厂商加工生产出塑料制品、人造纤维以及纺织品、人造橡胶及其制品等,从而构成了所谓的石化工业上下游垂直一体化生产流程。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台湾国民党当局开始推行工业化发展战略,并在1953年成立了“经济安定委员会”。这是一个直接隶属于“行政院长”的非常设机构,其下设有“工业委员会”,负责全面推动工业化计划。在当时,“工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美援”来发展一些可节省外汇的产业。在具体措施的实施方面,“工业委员会”与“美援会”既分工负责又相互协调。一般情况下,“工业委员会”的职责是提出投资计划并寻找投资者,而“美援会”则负责拨付外汇用于购买相关设备和技术。 但在1958年,蒋介石却下令结束了“工业委员会”,同时“经济安定委员会”也被撤销,其中的一部分人员及职能被并入了“美援会”。由于要在总体上协调各种工业投资项目,“经济部”遂在“美援会”下又设立了“工矿计划联系组”,其负责人是当时“美援会”的秘书长李国鼎。另外像“中国石油公司(简称‘中油’)”等重要公管企业也都派人参加该“委员会”每个星期举行的例行工作会议。 1963年,“经济部”又在“工矿计划联系组”下设立了“化学工业推动工作小组”,旨在推动一系列新的与石油化学工业有关的项目。同时,石化工业也被列为台湾“第四期经济建设四年计划(1965—1968)”的重点项目之一。重化学工业,尤其是其中的石化工业,开始并在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被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实际上,这一发展战略与“美援会”中美国专家的倾向性意见是分不开的。 1959年,“中油”在台湾苗栗发现了天然气,这令一向缺乏自有天然资源的台湾石化工业顿时为之一震。不久,“中油”便开始利用美国人的资金和技术成立了一家名叫慕华的合资公司,专门生产尿素。之后,“中油”不断提出各种发展化学工业的计划,一方面开始考虑在台湾高雄兴建轻油裂解厂,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延揽中游用户,以便消化上游生产的原料。 石化工业需要很多条件的配合,其发展尤其依赖上中下游的垂直整合,也就是说,上游生产出来的基本石化原料要有中下游厂商接手才行。如果单由“中油”同时负责上游与中游,则计划似乎比较容易推行,但是由于当时美国政府提供援助的条件之一是扶植私人资本,因此国民党当局迫于压力不得不确定由“中油”负责上游,由私营企业参与中游,如此既可以避免因公营企业“拙于营销”而陷于尴尬境地,同时又能在石化业上中下游之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最后,这一系列因素包括整个计划却由于缺乏沟通、设计不完整以及私营企业在一开始的参与意愿较低等原因,迫使“中油”的台湾第一轻油裂解厂计划(简称一轻)一拖再拖,延迟了好几年。 P6-7 序言 北京的冬夜,朔风劲吹,忘却一天的扰攘,和着温润的灯光,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部记录王永庆开创石化产业王国之路的丛书。掩卷遐思,油然忆起台湾史专家连横先生曾经说过的,“故凡文化之国,未有不重其史者也”。毋庸置疑,呈现在眼前的卷帙,既是台塑企业集团经营、壮大、成功的历史,也是王永庆董事长作为实业家在开创民族工业道路上的拓荒历史。在这部历史面前,不仅能够领略经营理念和管理思想的高峰,而且可以透过台塑投资大陆的风雨波澜,探寻两岸经济合作的真谛。 由于从事两岸关系的工作,我与很多台湾工商界朋友稔熟,每次同王永庆董事长见面,都有晤语契心之感。他深深打动我的,不只是作为“经营之神”的传奇魅力和投资布局上的战略远见,更是他作为一名台湾企业家所具有的中国情愫和人文关怀。他用企业家的逻辑思考问题,却往往超越经济畛域,闪烁出审时度势的政治睿智。他很少高调的政治语言,却用实际行动推动两岸经济合作、振兴民族工业、造福两岸同胞。他仗义执言,从广大台湾工商界和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出发,主张两岸“三通”。在近年来台湾的政治环境中,他不计企业利益,从不讳言自己对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他曾经动情地说过:“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若能为整个民族做几件重要的事,这一生也算没有白活,就算血本无归,又何足惜之!”也曾经朴实地讲述:“我们的祖先是从大陆到台湾,今其子孙从台湾回大陆,此亦人之道也。”不管是深情的流露,还是素朴的告白,无不体现出兼爱两岸的宽阔情怀。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石化企业领导人,作为台湾本省籍最大集团企业的董事长,这正是他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之风骨和灵魂所在。 王永庆董事长是成功企业家的典范。这既可以说是他个人事业及其台塑集团的成功,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企业的成功。从根本上讲,这种成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西方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并发扬光大所结出的丰硕成果。早在明末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之际,中国的工商业者就创造并形成了一套以深厚儒学传统和儒道互补思想为基础的商业伦理。在王董事长对于台塑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中,其所奉行的“兼顾客我、利己利人、回馈社会’’等基本宗旨,体现了中国古代正心诚意、不欺鬼神、勤劳朴实、天人合一、融通义利、止于至善等思想传统的现代化再造。本乎此,他将企业经营与社会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善待员工、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他以民生为念,把发展公益事业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再把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经营公益事业,从而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竞争力和不竭创新力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走过多重“惊涛骇浪”,实现永续发展。同样本乎此,他的企业王国敢于冲破狭隘的地区畛域和荒唐的政治藩篱,让两岸同胞共同分享经营的成果、经济的利益和发展的福祉。如果用“追梦”来形容王永庆董事长开创石化产业王国的道路,那么,这个“梦”深刻地把握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华民族企业的经营之道,必将在海峡两岸广袤的沃土上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古言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倍觉欣慰的是,台塑集团业已顺利“交棒”,相信新一代的经营管理者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秉承王董事长倡导的理念和思想,踵事增华,薪火相传,继续开创台塑集团两岸布局的第二春,迎接台塑集团更加美好的明天。 感谢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以强大的编委阵容,组织力量写作并出版了这样一套好书。欣闻付梓出版之际,正值王董事长90寿庆,谨以此序表达我的敬意和祝福! 陈云林 2006年11月1日 书评(媒体评论) 王永庆董事长在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创建现代企业文化方面很有他的独到之处,他真正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此,我们不只要传播他的业绩,更要传播他的理念和方法。只有像他那样,使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才能把握本质,才能见到实效。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永庆董事长“一勤天下无难事”、事事要求“止于至善”等朴素又务实的经营智慧,历久弥新。他远大的眼光与独到的见解,及创业70多年的宝贵经验,给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者明确的方向与启发。经历了时代变迁,更能显出钻石般的光芒!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台塑的制度创新是管理“创心”,这是西方管理学当中所没有的。这是无形的财富,分享王永庆先生的经营管理思想,将会激励更多的大陆企业家,创造财富,奉献社会。 ——胡鞍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