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你永远不要说(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毕淑敏最完备、最新的散文结集,毕淑敏港台热销作品精选,藏北传奇引人入胜,大中学生学习写作的经典读本,精彩而幽默的故事尽在其中。

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她驾驭自己的如椽巨笔,或写景、或状物、或言理、或抒情,如行云流水一般气象万千,鲜活又自然。一抹白云,一泓碧水,一声蝉鸣,一只彩蝶,在毕淑敏的笔下,都或浓或淡地蕴含着温馨而又绚烂的哲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哲理有水到渠威的精妙,无令人生厌的说教,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推心置腹的话语,使很多人产生心灵的撞击与共鸣。

内容推荐

读毕淑敏的散文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

《你永远不要说》是迄今为止毕淑敏最完备、最新的散文结集。分“爱最怕什么的哲理故事”、“教子和感恩的哲理故事”、“心灵探险的哲理故事”、“观念和命运的哲理故事”、“心理减压与心理咨询哲理故事”和“雪域高原传奇故事”这样六个主题。

本书为其中一册。

目录

西藏猪

到西藏去

装大米的汽车

绿色皮诺曹

白云剪裁的衣服

走,到啊里去!

糖衣氧气压缩片

惊险的炉子

最高的花生糖作坊

雪山窃贼

女枪手

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冰川上有“毒蛇”嘶嘶声

穿上白生生的羊绒衣

固定嘴唇

有外号的打火机

碗里的小太阳

葡萄干儿王

乘降落伞的西瓜

元宝饺子

女孩的纸

黑白拂尘

八月里,穿着棉衣

胖听

大会餐

特殊摄影师

“回”字形的银饰

昆仑之吃

昆仑之喝

昆仑之眠

信使

雪线上的蛋花汤

葵花之最

你永远不要说

制花圈

昆仑山那里出核桃

18岁的姐姐

昆仑山上看电影

第一次打针

针剌合俗穴

猜猜那个是谁?

曼巴牙古都

眼睛是一座彩虹桥

拉练

在陵园的台阶上吃糖

在印度河上游

熏衣草叶——毕淑敏自序

歌唱的喜马拉雅鹰——毕淑敏散文编后余墨

试读章节

最高的花生糖作坊

有一天,我们之中年龄最大的河莲说:“你们谁吃过花生糖?”

大家一齐嚷起来:“我吃过!”

是啊,哪个女孩子小时候没吃过香喷喷甜蜜蜜的花生糖呢?只要一想起那滋味,舌头下面就储存了一包口水要流出来。

河莲说:“那我们自己做花生糖来吃,开一间世界上最高的花生糖作坊,好不好?”

在我们这些女孩子里,果平是以吃肉闻名的,我们都说她的祖先一定不是从猴子变来的,而是一只老虎变的,所以,见了肉就没命;而河莲是以巧出名的,她说要办什么事,一定能办到。

我们立刻大叫:“开花生糖作坊,好哇!好哇!”

我们都吃过花生糖,可是,我们都没有做过花生糖,连脑子最聪明的河莲也没有做过。不过这难不倒我们,大家回忆起小时候吃过的花生糖,不就是一些炒熟了的花生米裹在琥珀色的糖稀里,放凉了就成了吗?没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开始筹措原料。

因为我不吃羊肉,炊事班长对我比较优待。在大家吃羊肉的日子里,允许我自己挑别的食品。这一回,我放弃了最爱吃的大红枣,要了满满一大碗生花生米。

还有必不可少的糖,这也很好办。为了给大家补充营养,每人每月可分到一茶缸白糖。现在大伙儿争着贡献出来,河莲忙说:“够了够了,花生只有一碗,小马不能配大鞍子,要不就比例失调了。”

原料备好以后,发现没有锅;没有锅,就没法熬糖和炒花生。我们的花生糖作坊,还没开张,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

“就在我的刷牙缸里熬糖吧,虽说它小了一点,多熬几缸子也就够了。”果平挺身而出,解决了一半的难题。

但总不能用刷牙缸炒花生米呀,它的底面积太小了,最下面的花生糊透了,表层的还没有热乎呢。

于是,有人提议吃罐头,然后……

大家听了都说这个主意好,七手八脚地打开了一筒一公斤装的菠萝罐头,你一勺我一口地迅速吃光,接着操起剪子,把罐头盒剪开,真是好大一张洋铁皮。我们把洋铁皮的周边卷起来,一个简易的铁锅就做好了。摆在炉台上,还蛮像样的。

我们把花生米倒进自制的铁锅,炉火在下面熊熊地燃烧着,花生米因为受热噼啪作响,有轻微的香气飘散出来。

我们正想为自己的发明鼓掌叫好,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那个马口铁做的锅子,受不了高温的熏烤,中央突然软塌塌地陷落,熔化出一个红色的裂口。半熟的花生米像滑雪运动员一样,沿着烧红了的锅壁,飞快地掉进炉膛里去了……

一股焦糊味弥漫在空中,我们垂头丧气,作坊失败了。

“不要灰心,我们再想想办法。”河莲一点不气馁,明亮的大眼睛四处搜寻,一眼落在门后铲煤的铁锨头,说:“就用这个当锅吧。”说着,端起铁锨,洗净了煤灰,架在炉台上,比个真锅还神气。

铁锨很厚,再也不会熔化掉。

我们把花生米倒进去,用筷子不停地拨拉。当筷子头变得焦黑的时候,花生米也熟了,散发出扑鼻的香味。真想先吃几粒,但为了我们作坊的声誉,大家都耐心地忍着馋虫的煎熬。

花生凉了以后,我们小心地把花生衣搓掉,把白白胖胖的花生放在一个碟子里。

下一个步骤就是熬糖了。这是比较简单的活儿,把糖放进茶缸,用筷子搅啊搅,不一会儿白糖就融化成淡黄色的糖稀,冒出透明的气泡。当糖稀的颜色变成褐红色并闪出油漆一样的亮光时,河莲果断地喊了一声:“好了!”她飞陕地把糖稀浇到碟子里的花生米上,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使它们混合得更均匀。一种属于真正的花生糖的甜香气,刺激得我们一个劲儿地咽唾沫。几次想尝尝正在冷却过程中的花生糖,都叫河莲给拦住了。她说,一定要等到花生糖完全做好了,用小刀割成一小条一小条的,像街上卖的一样,才分给我们吃。

为了那神圣的一刻,我们眼巴巴地盯着那个碟子,祈祷它快快变凉。

等啊等,碟子终于冷却了。当河莲郑重地拿起小刀,分割花生糖的时候,我们听到了极清脆的响声。

花生糖已经凝固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无论怎么使劲,都不能使它和碟子分离,更无法变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糖块。

河莲难过地说:“我犯了一个大错误,应该在碟子里抹上油,这样花生糖就可以磕下来了。现在,我们的作坊出了废品。”

我们都劝她放宽心:“不要紧的。这不是废品,只不过吃起来稍微麻烦一点罢了。”

我们这座世界上最高的花生糖作坊,出产的第一批产品,吃的时候需用这种姿势——双手捧着碟子,像花猫冼脸一样,用舌头舔碟子。

不过,说到味道,那可真是好极了!

P51-54

序言

毕淑敏——作家——医生

王蒙

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兰豆,也许我早就读过她的作品了。

然而她的名字是毕淑敏,这名字普通得如——对不起——任何一个街道妇女。而且她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是同样的好。(总算找到了一个喜欢也学得好数学的同行了,王蒙大悦焉!)她的开始写作源起于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院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有几个作家老老实实地这样学过文学?)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我本来以为新涌现出来的作家都可能是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刺儿头反骨、不敬父母(而且还要审父)、不服师长、不屑学业、嘲笑文凭、突破颠覆、艰深费解、与世难谐、大话爆破、呻吟颤抖、充满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独、哲人的憔悴、冲锋队员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医院住院病人的忧郁兼躁狂的伟人——怪物。

毕淑敏则不是这样。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小说,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而在我们国家,常常是杀人之论火爆易红,救人之论黯然无光;大而无当之文如日中天,诚实本分之作视若草芥;凶猛抡砍之风时赢喝彩,娓娓动人之章叨陪末座。一句话,乖戾之气冲击文坛久矣,恨比爱强健,斗比和勇敢,骂比分析痛快,绝望比清明时髦,狂妄比谦虚现代,乌眼鸡驱逐掉了百灵与夜莺,厮杀的呐喊遮盖了万籁,而与人为恶的文风正在取代与人为善的旧俗……

所以就更显得毕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静乃至循规蹈矩的难能可贵。即使她写了像《昆仑殇》这样严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着对每一个当事人与责任者的善意与公平。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跟随着毕淑敏的笔端。唯其冷静才能公正,唯其公正才能好心,唯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于使自己使读者使国家使社会陷于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里。也许她缺少了应有的批评与憎恨,但至少无愧于、其实是远远优于那些缺少应有的爱心与好意的志士。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如《紫色人形》如《预约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她宁愿忏悔自己的多疑与戒备太过,歌颂普通劳动者的人性(《翻浆》),而与泛恶论的诅咒与煽动迥异其趣。至于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见底了。

她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好医生,她会成为文学界的白衣天使。昆仑山上当兵的经历,医生的身份与心术,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觉,使她成为文学圈内的一个新起的、别有特色的和谐与健康的因子。

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实在是文学界的病友。我尊敬与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有病,他们太痛苦了,他们因痛苦而益发伟大了。但同时我也赞美与感谢大夫,为了全国人民的身心健康,我祝愿在大夫与病友的比例上不至于出现太大的失调。有病人也有医生,这才是世界,这才有各种写不完的故事。

不知道这是我的幸还是不幸,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被误解与被攻击的原因之一。我既觉得病人之可哀可叹,又觉得医生之可亲可信,特别是当我给一个比我年轻的作家作序写评的时候,我承认每一片树叶的价值。当然,我宁愿多称赞一点祥和与理性,但我也许又发放了太多的苦口的凉药,真对不起。

后记

歌唱的喜马拉雅鹰

——毕淑敏散文编后余墨

我没有见过真正的喜马拉雅山,但我知道那里有鹰。这是地球上海拔最高处的生灵,在湛蓝的天空翱翔并歌唱,声音带着雪域的宁静和阔大,传向遥远的地方……

最近的150多个日日夜夜,我沉浸在毕淑敏的散文世界里,一次又一次领略她斑斓多彩的文字与智慧之美。我由衷地庆幸自己有这个机会去细细地阅读与领悟。其中,欣喜地品味与分享,震撼地领悟与反思兼而有之。更多的是,被一种淡淡的喜悦轻轻激荡着、鼓舞着,使我感到,如果不把这份享受和收获与更多人分享,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今年,恰逢作家从文20周年。我精心地将毕淑敏的所有散文一一归纳整理,使每一本书的主题分明而又互相关联,条理清楚,分七本介绍给您。为的是更方便您按需而取,不致有遗漏和重复。分“爱最怕什么的哲理故事”、“教子和感恩的哲理故事”、“心灵探险的哲理故事”、“观念和命运的哲理故事”、“心理减压与心理咨询哲理故事”和“雪域高原传奇故事”这样六个主题。已经与读者见面的是前三本《我眉飞扬》、《儿子的创意》和《从伊甸园带走的礼物》。后面还有四本将在2007年年初前全部出齐。这是迄今为止毕淑敏最完备、最新的散文结集。

这套书的最大特色,不只在于它有趣、新颖的故事性,不只在于它对心灵的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也不限于它广博的知识面与细致迷人的行文,它最大的功用在于,它能帮助你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更聪明、更善良、更有价值。这是我编辑这套书的根本用意所在,也是我能献给读者的最大礼物。

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在他的两篇序言中,对毕淑敏的才情与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毕淑敏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理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为一体的思维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

“如果我有亲戚朋友,我有孩子,我有孩子的朋友和老师,如果他们都是普通而正常的人员,我都会向他们推荐《爱怕什么》这本书……”

长篇小说是毕淑敏的处女作。20年过去了,不但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拯救乳房》、《血玲珑》、《昆仑殇》等作品有口皆碑,她的散文在当今文坛也是独树一帜。在散文出版并不十分景气的时候,她创造了一个连续多年畅销的书界奇迹。

据出版业及媒体的调查,近几年,在当代作家人气排行榜中,毕淑敏始终排在前几名。她完全靠的是实力,是作品本身。

毕淑敏是作家,又是医生,又有在”世界屋脊”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得她的文章总有一种特别的视角和韵味。特别是读完心理学博士以后,她的散文更加充满着极强的现代意识和专业的心理分析底蕴。无论是她的深入浅出的心理、哲理散文,还是意境高远的情感散文抑或是循循善诱、令人猛醒的教子散文,无一不贯注着一位心理医生洞察万事的真知灼见,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的不断进取、包容平和的人生态度。黄钟大吕般的气势和幽默轻松而蕴涵深刻的行文,有一种超越性别的大气。

她的作品获得众口一辞的赞美,获得各类大奖30余次。被译成英、法、意、韩、日、以色列、蒙古等多种文字,介绍到海外的广大地区。在大陆、香港和台湾,有越来越多的教材把她的文章选为中学生读物。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在2006年高考试题中有18分的阅读赏析题是选用毕淑敏的散文。他们在给毕淑敏的信中说:“贵作《造心》被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选为散文阅读的素材。此文意象新奇,联想丰富,语言灵动优美,富有韵味和启发性,适合考生阅读……”  、

有人说,读毕淑敏的散文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因为她的散文有诗的灵性,美的气质。  在《造心》一文中,她这样写道:

“违心的时候,可以有很多讲究和设计。

比如预埋下一处心灵的生长点,像一株植物,具有自动修复。自我养护的神奇功能。心受了创伤,它会挺身而出,引导心的休养生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心整旧如新。

比如高高竖起心灵的避雷针,以便在危急时刻,将毁灭性的灾难导入地下,耐心等待雨过天晴。

比如添加防震防爆的性能,在心灵遭受短时间高强度的残酷打击下,举重若轻,镇定地维持蓬勃稳定。”

再如,她歌颂母亲的一段话:

母亲于是成了一种象征。她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标杆……(《当我们想家的时候》)

这些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耳目一新的佳句,读后使人如饮甘泉,如啜醇醪,使我们不但领略了行文的节奏美、音乐美,更看到了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女作家,立足于现实的开阔胸襟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此外,叫人过目不忘的是她独出心裁的妙喻。她的笔尖饱含琼浆玉液,在字里行间尽情挥洒,既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甚至她连写自己的病痛也是那样妙趣横生:

“以后若干年里,疼痛像一匹忠实的小狗,亦步亦趋伴随左右。陪我上高山,下平原。宠辱不惊,休戚与共……面对每年都是正常的体检单,我认为疼痛是一幅精神的海市蜃楼。但那个不计名利的家伙,不理睬书面上对它置若同闻,以相当稳定的节奏骚扰我,兢兢业业风雨无阻。果然,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它也像熟练的老仆,愈发殚精竭虑服务周到了。伴随症状也渐渐多了起来,好像老仆嫌自己孤单,特带了孙男弟女集体拜访……”(《无胆之人》)

这些妙不可言的比喻,充溢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俯拾即是。

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极富创造力和表现力的作家。她有一双慧眼,她独特的审美经验、文化心理和思想素养,能将寻常事物的真谛、将人生与命运的主旋律、将人内心深处的渴求,挖掘出来,表现出来。因此,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她驾驭自己的如椽巨笔,或写景、或状物、或言理、或抒情,如行云流水一般气象万千,鲜活又自然。一抹白云,一泓碧水,一声蝉鸣,一只彩蝶,在毕淑敏的笔下,都或浓或淡地蕴含着温馨而又绚烂的哲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哲理有水到渠威的精妙,无令人生厌的说教,娓娓道来、丝丝入扣,推心置腹的话语,使很多人产生心灵的撞击与共鸣。

她的一番话,可以使我们更深地感受到她的心声:

作者用什么来帮助你的读者呢?用的是文字……我将我心灵的一部分披上文字的外氅,藏在那里了,等待着和另一颗探寻的心灵碰撞与共鸣。我之所以写出这些文字,源自与生俱来的孤独和我的真诚。真诚是可以抵挡孤独的,我以为。孤独是人类的通病,在太空中我们是如此的单薄,孜孜以求搜索着同伴。

但愿我们彼此的付出,能如夜空的两颗不规则的陨石,由于各自轨道的交叉,突然相逢,闪烁出瞬间的光芒,温暖我们自己。

金玉良言,字字珠玑。人们喜欢她的文字,也许是更喜欢她淡定的情怀和博爱的胸襟,钦佩她的真诚、优雅的人生态度。古代哲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诚、新颖、平易、深邃,这就是毕淑敏散文的最大特色。

惟其真诚,才打动人心;惟其新颖,才引人人胜:惟其平易,才使我们倍感亲切;惟其深邃,思维的智慧才如钻石一般穿越时空,熠熠生辉,经久不息。

她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睿智的人,一个视责任为天职的人,她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个与你我共命运的人。她一直用笔,不,她是用心灵在诉说、在探索、在呼唤、在拯救、在歌唱。她来自喜马拉雅,带着她特有的风采。她是喜马拉雅钟爱的儿女,雪水给她母亲般的滋润,山峰给她父亲般的祝福,高高地飞吧,歌唱的喜马拉雅鹰。

于胭梅

2006年8月24日干北京

书评(媒体评论)

善意与冷静,像孪生姐妹一样时刻跟随着毕淑敏的笔端……它减轻你的痛苦,它开阔你的心胸……她竭力教给你活地好一点,快乐一点,善良一点,健康一点,光明一点。

——王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