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实秋读书札记(感悟文化大师的阅读心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天华//维辛
出版社 当代世界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读了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方知他文字典雅幽默,谈人谈事委婉洒脱,而本书在文字上保持了《雅舍小品》的风味,又可见作者读书之广阔视野与博学多闻的学识。通过本书,你将感悟文化大师的阅读心得,同时也能给你的阅读带来一些启示……

内容推荐

本书所辑录的60多篇读书札记,大部分选自1976年台湾《中华日报副刊》的“四宜轩杂记”专栏,另选入《译英诗六首》、《书评七则》两篇。这60余篇读书札记,可谓是是梁实秋散文中的精品。

目录

亲切的风格

纯文学

莎士比亚与性

莎翁夫人

莎士比亚与时代错误

玛丽兰姆

拜伦

那施

林肯告别春田

沉默的庞德

绥夫特自挽诗

布劳德斯基的悲剧

约翰孙的字典

《造谣学校》

奧杜邦

沙发

大街

布道书

亚瑟王的故事

桑福德与墨顿

不管怎样

《扫烟囱的孩子》

《忽必烈汗》

尘劳

鹰的对话

读杜记疑

《曾孟朴的文学旅程》

剑外

《登幽州台歌》

陶渊明“室无莱妇”

五斗米

词林摘艳

唐云麾将军碑

金缕衣

传法偈

悬记

竹林七贤

寒梅着花未

管仲之器小哉

四君子

饮中八仙歌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

生而曰讳

如意

复词偏义

海晏河清图

关于苹果

饮膳正要

闲暇

钱神论

树犹如此

酒壶

《国王不会错》

利用零碎时间

由熊掌说起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

相鼠

译英诗(六首)

书评(七则)

试读章节

一百五十多年前英国批评家哈兹利(Hazlitt)写过一篇文章《论亲切的风格》(On Familiar Style),开宗明义的说:

以亲切的风格写作,不是容易事。许多人误以为亲切的风格

即是通俗的风格,写文章而不矫揉造作即是随随便便的信笔所

之。相反的,我所谓的亲切的风格,最需要准确性,也可以说最

需要纯洁的表现。不但要排斥一切无意义的铺张,而且也要芟除

一切庸俗的术语,松懈的、无关的、信笔拈来的辞句。不是首先

想到一个字便写下来,而是要选用大家常用的最好的一个字;不

是任意的把字组合起来,而是要使用语文中之真正的惯用的语

法。要写出纯粹亲切的或真正英文的风格,便要像是普通谈话一

般,对于选字要有彻底把握,谈吐之间要自然、有力,而且明白

清楚,一切卖弄学问的以及炫耀口才的噱头都要抛弃。……任何

人都可以用戏剧的腔调念出一段剧词,或是踩上高跷来发表他的

思想;但是用简单而适当的语文来说话写作便比较困难了。做出

一种华而不实的风格,使用双倍大的字来表现你所想表现的东

西,这是容易事;选用一个最为恰当的字,便不那么容易。十个

八个字,同样的常用,同样的清楚,几乎有同样的意义,要在其

中选择一个便不简单,其间差异微乎其微,但是却具有绝对的影

响。……

他这意思是正确的。亲切不是随便,选词遣字之间很需要几分斟酌。不过写文章“要像是普通谈话一般”,这句话似乎也还可以再加斟酌。我以为,说话和写文章究竟不是一件事。是有人主张“要怎么说便怎么写”,但是我们说话通常是不打腹稿的,没有时间字斟句酌,往往都是想到即说,脱口而出,所以常有断断续续的、重重叠叠的词句,以及不很恰当的、不很明白的字词,当然更没有标点符号。假如写作如谈话,写出来的东西怕尽是些唠唠叨叨的絮语,废话连篇,徒惹人厌。使用过录音机的人一定可以理解,打开录音机听别人的谈话录音或自己的谈话录音,会觉得词句间欠斟酌、欠简练的地方太多了。如果把说话记录逐字逐句记了下来,也许是如闻謦欬,别有情趣,但是那份罗嗦烦聒不成其为文章了。

语文一致当然是很好的理想。如果这理想有实现之可能,语与文要双方努力。写作要像谈话,谈话也要像写作。写作者芟除其文字中的繁文缛节,使之近似谈话,谈话者芟除其庸俗烦屑,使之近似文字。这样的语文一致岂不是更为合理?不过使文字近似谈话易,使谈话近似文字难。因为人的教育程度不一致,有人说话粗野,有人说话文诌诌,说话粗野的人写文不会文雅,说话文诌诌的人写文也不会直率。语不一致,文焉能一致?语有许多阶层,文亦有许多阶层,阶层之间难望其一致。

以方言土语写小说,例如老舍早年作品《老张的哲学》、《二马》之类,使用纯粹的北平方言,从头到尾,北平人读之备觉亲切,其他地方的读者怕未必全能欣赏。这样的文字应该算是言文一致了。我以为,小说中使用方言土语应以对话部分为限,因为只有在对话部分最能传神,如果全部用方言反倒减少了效果。

我从不相信古代言文一致的说法。记得胡适之先生的《白话文学史》说起过,到了汉朝的董仲舒的时候言文才正式的分离。胡先生的《白话文学史》旨在说明白话文学不是什么新的事物而是古已有之的,这话固然不错,不过在汉以前言文一致恐非事实。试想古代文字,由甲骨、钟鼎,以至简牍,书写是多么费事,文字非力求简练不可,凡能省的字必定省去。异于白话的文言大概是这样兴起来的。“周诰殷盘,诘屈聱牙”,难道是当时的白话?《诗经》不是容易读的,近似歌谣的国风一部分也不可能是当时的白话,古往今来没有口头谈话而能整整齐齐的几个字一句而且叶韵的。言文从来未曾一致过。如果一定要把口头白话写下来称之为白话文学,那也未尝不可,事实上也曾有人这样做,据我看其中很少称得上是文学作品。

亲切的风格仅是比较的近于谈话而已,不能“像是普通谈话一般”。

P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