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权力与金钱、崇高与堕落的交织,随着爱民桥的断裂倒塌一切化为云烟;权欲、贪欲的横流,吞噬了当初曾怀有理想抱负的年轻县长。断裂的桥梁,断裂的灵魂。反腐倡廉绝不仅仅是去破解银弹之阵,更主要的是驱除干部队伍思想中的癌变。
本书主要讲述了优秀大学生卞绍宗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志愿到条件艰苦的九十里铺当中学教师。但是,严酷的自然条件、陈旧的教育体制和严重的“三农”问题打碎了他的青春梦想。迷失了理想信念的他,开始了试图委身权贵、谋取权力寻求转机的“双重”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断裂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秦岭 |
出版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善与恶、权力与金钱、崇高与堕落的交织,随着爱民桥的断裂倒塌一切化为云烟;权欲、贪欲的横流,吞噬了当初曾怀有理想抱负的年轻县长。断裂的桥梁,断裂的灵魂。反腐倡廉绝不仅仅是去破解银弹之阵,更主要的是驱除干部队伍思想中的癌变。 本书主要讲述了优秀大学生卞绍宗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志愿到条件艰苦的九十里铺当中学教师。但是,严酷的自然条件、陈旧的教育体制和严重的“三农”问题打碎了他的青春梦想。迷失了理想信念的他,开始了试图委身权贵、谋取权力寻求转机的“双重”人生…… 内容推荐 优秀大学生卞绍宗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志愿到条件艰苦的九十里铺当中学教师。但是,严酷的自然条件、陈旧的教育体制和严重的“三农”问题打碎了他的青春梦想。迷失了理想信念的他,开始了试图委身权贵、谋取权力寻求转机的“双重”人生。他一方面借助各种力量投机官场谋求升迁,另一方面利用当年恋人周筱兰父亲的权力,千方百计为九十里铺的脱贫致富多方奔走。他大肆收受贿赂为瘫痪在床的父亲治病,又用贿赂所得资助沦落色情场所的中学生。在官场的碾轧搏斗中,卞绍宗最终登上了清谷县权力的顶峰。然而,伴随着由他挂帅的豆腐渣工程——爱民桥的断裂倒塌,卞绍宗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浮出水面—— 卞绍宗是个善与恶、优秀与堕落的结合体。他挣扎于尊严于猥琐的边缘,内心感知着理想与观实的巨大反差,迷失于守则与委协的潜观则中而不能自拔,在最朴素真实的人性中丧失了心灵原则,而导致灵魂深处的断裂…… 故事的深刻性和现实意义,在于功过是非背后的社会反思和对人性的多再思考。 目录 序/1 第一章 神秘来电/1 第二章 农民校长/5 第三章 高山流水觅知音/11 第四章 天空飘满“银气球”/17 第五章 天平上的理想与爱情/25 第六章 无口之伤/29 第七章 在权力的门口/35 第八章 心灵的摇晃/41 第九章 蜕变从行贿开始/47 第十章 权术是门课/53 第十一章 栾书记的“尾巴”/61 第十二章 初战告捷/67 第十三章 烟雾缭绕/71 第十四章 梦醒时分/75 第十五章 情人本是初恋/81 第十六章 拥有女人与拥有世界/87 第十七章 重返九十里铺/91 第十八章 金钱的魔力有多大/95 第十九章 在交易的平台/101 第二十章 党校的日子/107 第二十一章 浪漫在子夜/111 第二十二章 运作/115 第二十三章 为了一方热土/119 第二十四章 隐痛/127 第二十五章 权力的滋味/131 第二十六章 灵魂的颜色/135 第二十七章 潜规则/141 第二十八章 良心发现/145 第二十九章 招标的背后/153 第三十章 流在茅房里的眼泪/157 第三十一章 贿金与父亲之死/163 第三十二章 白事情与“份子”/167 第三十三章 交椅/173 第三十四章 婚姻/179 第三十五章 洞房内外/185 第三十六章 农民的口碑/189 第三十七章 墙里墙外皆红杏/195 第三十八章 冰山与火焰/201 第三十九章 悬崖之马/207 第四十章 断裂与坍塌/211 第四十一章 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217 第四十二章 县长之死/223 第四十三章 荒山孤坟/227 试读章节 一直以来,吴四求给卞绍宗留下的印象是美好的,特别是那天吴四求在山洪中背学生过河的情景,像树根一样扎在他的心里了。每每看到吴四求那条空荡荡的袖筒,他总会想到两个久违的字眼儿:崇高。吴四求是初一的数学教师,工作认真而踏实,人缘也好,脑子机灵,喜欢钻研各种教学方法,《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从不离手,并能在实践中得到较好地运用,深得教师和学生的信赖。他其实只有高中文化,在城里打过几年工,觉得没意思,就回到九十里铺当上了民办教师,为了转成公办,他拜乡上的一个脱产干部为干爹,后来就理所当然地转正了。平时,卞绍宗对吴四求的教学水平还是欣赏的,觉得他是个优秀教师的苗子,但是对他甘愿出卖知识分子的灵魂,俯身权贵当干儿子的事情,内心总有些不齿。而今又借着酒劲儿往他头上拉屎,看来对他是有成见的,只是碍着他的威信和教育教学上的权威,把火窝肚子里了,今天这是火山喷发。 吴四求的指头仍然像标枪一样在他眼前晃动,嘴里骂着,像是声讨完毕后就要代表九十里铺的广大教职员工处决了他似的。 卞绍宗感觉自己的毛发整个都竖立起来。他发现自己的两只手早已攥成了拳头,但他还是沉住了气。旁边,那么多的教师在呢,特别是校长庞社教也在场,真理既然在他这边,全体教师肯定都会向着他的。面对一个跳梁的小丑,面对一个不讲道理的鼠辈,君子更应该有谦谦的风度。只是,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曾毫不吝啬地为他贴上了崇高的标签,可怕的是,吴四求那条空荡荡的袖筒、麻子狗暴雨后吴四求背学生的情景,仍然在他眼前晃动…… 于是卞绍宗突然笑了,说:“吴四求,你如果是这种境界,那实在太可怜了。” 吴四求说:“什么?你他妈的说我可怜,我知道我们山区教师都很可怜,豁了命在教学一线干,工资还不到城里教师的零头,回家还得种田,养家糊口,你他妈的臭城里人看我们的笑话啊,我打死你个狗日的。”骂完,就要扑上来。 吴四求被其他教师连拉带抱,夹裹在了一旁。吴四求喘着粗气,目光中放射着一种罕见的光芒。卞绍宗居然有些纳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光芒呢,仇恨?轻蔑?至于嘛! 卞绍宗担心吴四求再次扑上来,就做好抵挡的架势,有几位老师又把他缠裹住了。 民办老师赵狗子借机给他耳语。卞绍宗最初没有在乎,以为是安慰他呢,无非是想开导他对于吴四求这样的人,大可不必放心里去。待对方带着酒精味儿的口风吹进他的耳郭,他才发现想错了。 他听到的是这样的内容:“卞老师,其实,老吴哥说的也是有道理的。你卞老师献身农村教育事业,就献吧,不缺那些荣誉啊、证书啊啥的,对吧!那些东西对你没用,对我们,用处就大了。” 卞绍宗回头盯着民办教师赵狗子,盯了足有三秒钟,他想说一句话,只有这句话是最恰当的。他刚要说出来,突然又不想说了,因为刚才已经说过了,那句话是“你太可怜。”说出来,是不是已经多余了? 卞绍宗感到,巨大的困惑像九十里铺的山梁一样朝他压过来。 他这才发现,他是孤独的,教师们不可能向着他。他猛然意识到,争了这么久,却没有听到校长的声音。他几乎是带着一种乞求和渴望,在嘈杂中寻觅着庞社教的声音。声音没有寻觅到,他发现了庞社教的身影儿。庞社教瘦弱的影子,正在悄悄地却是摇晃着往门口转移。 庞社教是要离开。 卞绍宗为校长这个异常的举动大吃一惊,他愤怒地大声呼喊:“庞社教同志。” 卞绍宗呼喊出来的是同志而不是校长,这就不仅是庄重,而是有些庄严了。庞社教摇晃的背影停顿了一下,慢慢转过身。 庞社教的脸色有些尴尬,却并没有反驳大家的意思。面对这种局面,庞社教大概觉得到了不得不表态的地步了。他仰天长叹一声,这才面向卞绍宗,说:“卞老师,您是城里人,见多识广,又受过高等教育,就谅解大家吧!大家说的其实都是酒话。酒话嘛!也可以不当话。我们农村教师,面临着转正、务农、教学等多种压力,不易啊!” 那意思,好像他卞绍宗心理素质和内在定力有问题,不够宽容似的。需要做思想工作的不是吴四求、赵狗子等教师,而是他卞绍宗。 卞绍宗觉得脸上像炭火似的滚烫,他一句话都没有说。不是自己失语,而是他发现,此时此刻,此时此地,他根本没有话语权。 回到宿舍,卞绍宗把那些奖状、证书全部塞进抽屉。夜已经很晚,卞绍宗把自己松软的身子搁在椅子上,旁边放了香烟,静静地,一支又一支,思绪在燃烧的烟草的火苗中明明灭灭。泪水一直没有止住过,哗哗的,像屋檐的雨水。有人一直在敲门,敲了足足有一个小时了,他没有开,他不想开,他知道是庞社教校长。他知道他是来给他解释的。他觉得,实在没有这个必要。 庞社教在外面说:“卞老师,你如果不开门,我就一直在外面冻着,冻死算了。” 卞绍宗的眉头跳了一下,他还是没有动身。泪水终于止住了的时候,他把门拉开了。 校长竟然早已是满脸的泪水,连领子都湿透了,可见流了不少的老泪,说:“卞老师,别吸了,吸多了,伤身子呢。”说完,居然后退了两步,站直了身子,两脚并拢,立正,深深地朝卞绍宗鞠了一躬。 这一躬,卞绍宗先是一怔,然后就呆住了。叼在唇边的烟头,抖了几抖,掉在了地上。长这么大,还没有人给他鞠过躬呢。他平生享受如此高规格的礼遇,居然就在此刻。鞠躬的是他的上级,他的领导,九十里铺中学的校长。校长的腰弯下去的时候,卞绍宗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要给他鞠躬,即便弯到快要八十度了,他都没有意识到,以为他要拣拾掉到地上的什么东西呢,待弯到九十度的时候,卞绍宗才明白了,他脑子顿然一片空白,想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校长鞠完躬,就流着泪出去了。临走他说了这样的话:“卞老师,我只是要告诉你两个意思,第一,我是第一次给我心目中最欣赏的人鞠躬;第二,今天酒场上,真理是在你这边。但是,我为啥要站在那帮王八蛋一边,实在是没有办法,慢慢的,你就明白了。九十里铺中学,还得靠这帮土八路啊!好了,不打扰了,好好休息吧,别苦了身子。” 从鞠躬到离开,也就几十秒钟,卞绍宗的屁股都来不及离开椅子,扶校长一把。 又一盒香烟打开了。烟雾已不是缭绕,而是堵塞了所有的空间。卞绍宗打开了窗子,风像泄洪似的倾进来。卞绍宗打了个寒战,却轻松了许多。让庞社教在屋子外面待了那么长时间,他反而觉得自己真是有些亏欠他了什么。 抽屉仍然大开着,卞绍宗的目光再次停留在抽屉里。 抽屉里还有十几份求爱信。求爱信写得都很真诚,很实在,很用功,有九十里铺乡政府的女计生干部写的,有周围村小学的女教师写的,有村姑写的,也有班上的女学生写的。 但是,谁也没看见卞绍宗和哪个女性黏糊过。 有句土话叫皇上不急太监急。记得有一天校长庞社教终于憋不住了,说:“卞老师,你都二十五了,是不是该考虑了?再不考虑,恐怕就剩下村姑了,到咱偏远山村来,不仅是奉献青春的问题,弄不好,爱情什么的,说搭也得搭进去了。” 卞绍宗笑了。笑得过于从容,反而有些做作。卞绍宗说:“工作要紧,再说吧。”说完,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故作高尚的感觉,于是又补充解释了一下:“个人问题,完全可以往后放放的。” P30-32 序言 秦岭的长篇小说《断裂》是一部有创意和深度的作品。 我在《文艺报》撰文分析秦岭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时说过,对于秦岭的创作,我始终充满期待。这是因为在更多的作家总是习惯于追风逐浪,迷恋时尚的情况下,秦岭始终坚守着自己,保持着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追求,并不断凸显具有自身特点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这也是他的小说总是受到读者关注的根本原因。他的长篇新作《断裂》,再次满足了我的某种期待。 阅读《断裂》带来的快感,可以用“酣畅”两个字来概括。据了解,这部小说在出版之前,其中的一部分曾在发行量位居同类期刊之首的《小说月报》原创版长篇小说专号上隆重推出,并引起了一些专家和读者的关注。在当前长篇小说泛滥成灾、泥沙俱下的情况下,一部作品能够引起专家和读者的双重关注,我认为是奢侈的、也是弥足珍贵的事情,这样的小说首先是货真价实的,是值得反复品味的,是可以和书架上的优秀图书摆放在一起的。 经典现实主义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批判性,批判的力度源于小说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暴露的深度。我认为,《断裂》是一部具有自省意识和现实批判意义的力作。《断裂》不单在讲述故事,它所承载的具有象征、寓言、批判意味的“干货”“硬货”全部夹裹在故事的腠理和骨髓里,有些甚至隐蔽在矛盾的背后或者故事浓阴之中。这注定了它不是浮光掠影的,而是厚重深邃的;不是快餐式的,而是余味悠长的。这就激发了读者急于探求、寻觅的欲望,这是秦岭的创作一贯表现出来的“拿人”之处,他的招数往往使读者欲罢不能。小说中的主人公卞绍宗是个优秀大学毕业生,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抱负,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他不惜抛舍珍贵的爱情,毅然决然地来到了条件艰苦的九十里铺当中学教师,但是,基层权力支配下的教师价值观的缺失、功利思想对教师灵魂的剥蚀、严酷的生存环境给教师造成的心灵伤害以及“三农”问题对农村教育的侵袭,彻底打碎了他的青春梦想,他开始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借助乡党委书记栾建民、初恋情人周筱兰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力量投机官场,并千方百计在上层矛盾的旋涡里巧妙周旋。在碾轧博弈中,他一步步得到了升迁。值得一提的是,他谋取权力、大肆收受贿赂的过程,也是他想方设法为九十里铺的脱贫、发展与进步疲于奔命、辛勤工作的过程。他用受贿所得为瘫痪在床的父亲治病的同时,又不忘资助农村贫困生;他与情人周筱兰利用一切机会纵情,却又不忍心与一个中学生妓女纵欲;美丽妻子的红杏出墙给他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他却在善良的小保姆那里发现了底层女性难得的人性之美。卞绍宗最终登上了清谷县权力的顶峰,与此同时,九十里铺的建设与发展也在他的“支持”下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也就是说,他远大抱负的最终实现,是以攫取权力为前提,以丧失人格为代价,以扔掉尊严为条件,以藐视法律为背景的。最后,伴随着由他挂帅的豆腐渣工程——爱民桥的断裂倒塌,卞绍宗的违法犯罪问题也浮出水面。主人公最后选择了自杀,在遗书中,他请求把自己的尸体埋在为之奋斗过的九十里铺。法律对他犯罪行为的定性且不赘言,而九十里铺的老百姓对他的自杀所持的不同态度,才是最值得思考的。故事的深刻性和现实意义,在于功过是非背后的社会反思和人性的多重思考。 《断裂》给我的感触很深,特别是小说所蕴涵的丰富的信息量,常使我的思考陷入沉重和纵深。这几年,我或多或少地看过一些所谓的官场小说,品读过一些相关的评论。我发现,有些官场小说的主题要不是过于集中在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上,那么必然是在不遗余力地反映现实官场生活对人性的消解和腐蚀,更有一些所谓官场小说,与那些流俗的言情小说一样,类型化或程式化特征十分明显,基本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艺术独创和人文精神。有人简单地把《断裂》划人官场小说范畴,我认为不尽准确,而有的评论家在报刊撰文给其冠以反腐小说,我觉得更有些牵强附会。秦岭确曾写过一些官场小说,如发表在《钟山》《上海文学》《长江文艺》等期刊并被多次转载的《难言之隐》《狗坟》《打字员盖春风的感情史》等,这些小说用漫画、夸张、反讽的手法,揭示了权利场各色人等在潜规则中困惑、无奈、尴尬、迷茫的生存景象。而《断裂》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官场小说,充其量含有一些官场文学的元素而已,它超越时下官场小说的地方在于:首先,作者主要展示的是当代青年在物欲社会的心灵演变史,它没有停留在官场的表象上,而是以官场、城市、农村、家庭为背景,以精神的变化和情感的走向为线索,多角度切人人的精神和灵魂,全方位反映人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其次,主人公善与恶、荣与辱、崇高与堕落的交织,本质上源于精神与物质、清高与欲望、权力与利益之间无法回避的、牢牢凝结在一起的矛盾,从而构成了他的人生链条,那就是从坚守信念,到迷失自我,再到放弃操守,牟取金钱和权力,回过头来又利用权力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直至自取灭亡。再次,《断裂》显然摆脱了官场小说的习惯视角,譬如,主人公妥协于现实,却并没有完全随波逐流,灵魂被污染却没有丧失心灵的原则,权欲、肉欲和物欲在吞噬他精神的同时,却一直保持着一颗善良、悲悯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双重”人格的人,是很痛苦的,我们可以想见卞绍宗复杂而备受煎熬的心路历程,当人生的价值需要靠谋取权力来实现的时候,我们就不难为卞绍宗每一次痛苦的抉择和精神上的断裂找到答案。第四,小说给以孔令谋为代表的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劳模“父亲”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主人、以校长庞社教为代表的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以甄芹芹为代表的农村个体户、以小乖乖为代表的卖身贫困生等各阶层“角色”提供了“登场”的机会,构成了奇异而逼真的现实世风、世相、世貌,把对中国各阶层人物命运的思考置于了一个更宽阔的社会背景下,使作品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这些可圈可点之处,在普遍意义的官场小说中是看不到的,这再一次证明了秦岭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和提炼素材的能力。 在我看来,一个作家拥有才华固然重要,而具备独特的视角比拥有才华要重要得多。视角独特了才会有超乎他人的发现,如果视角和芸芸众生没有什么区别,光凭才华,写出的东西只能是大路货,很快会被岁月湮没,被读者忘记。秦岭的小说之所以被文坛称道,最根本的,在于他善于发现。我最初注意秦岭的小说是他的《坡上的莓子红了没》(《新华文摘》2006年第4期),小说里的阿婆浓缩了中国劳动妇女吃苦耐劳的美德、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精神,无论旱年的灾情严重到何种程度,她都要把民歌奉献给所有的庄稼汉,给他们以心灵的安慰。在这篇小说里,作者自觉跳出了一般作家固有的乡村叙事模式,避开乡村政治的博弈,站在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时代高度,从自己的农村生活体验和乡亲日常的凡俗生活出发,用细腻的描写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把自己满腔的理解和深切的体恤倾注于每个角色,读来震人心魄。他创作的《绣花鞋垫》(《中篇小说月报》2003年第1l期)、《不娶你娶谁》(《中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3期)、《弃婴》(《小说选刊》2006年第10期)《碎裂在2005年的瓦片》(《小说月报》2006年第2期)、《烧水做饭的女人》(《作品与争鸣》2006年第5期)、《皇粮》(《中篇小说月报》2007年第11期)等一系列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同样是以独特的发现和对生活反习惯的重新解构,使大家在嘈杂纷乱的文坛,有幸听到了秦岭式的足音。秦岭在《断裂》的主题开掘和艺术探索上显然继续秉承了他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诸多优势,并揉进了他的城市生活积累,使小说在背景铺设、情节设置上显得严丝合缝,不留痕迹,特别是主人公从九十里铺挣扎出来,最后又魂归九十里铺,其象征性真是意味深长。卞绍宗的悲剧不只是卞绍宗个体的悲剧,他渐进式、反复性、矛盾性的心路历程,很容易引发读者对自身、对现实和对社会陷入严肃深入的思考。 秦岭长期在基层机构生活,又有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他还一度从事过理论研究工作,写过大量的社科类理论文章,而理论研究是离不开理性思考的,这是作为一个成熟作家难得的优势。正是这些人生体验,再加上他在开掘主题上习惯于剑走偏锋,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剑剑见招,从而成全了秦岭小说的过人之处。需要提醒的是,剑走偏锋只是一种创作的招法,不一定在作者的所有创作中都能行得通,我相信,秦岭会认识到这一点的,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2007年12月于兰州 书评(媒体评论) 秦岭对西北农村生活的思考和怀恋,因之获得了一种创作上的自由、轻松和机智生活在大城市里,把文学的灵魂仍旧放回农村,这就是秦岭的特别之处,并构成了他小说的强势。 ——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 蒋子龙 人真是不可貌相,秦岭竟是个心中装着西北民生、民情、民俗一心灵紧紧贴在大西北苍茫大地上的血性文人。《断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视官场的新视角。 ——著名作家 从维熙 秦岭在文坛的脱颖而出,决非偶然。《断裂》再次显示了他开掘生活的能力。他不像当下流行的官场小说那样单纯表现权力场的博弈和对峙,而是把视角放在权力与人生价值、创业与伦理道德、奉献与灵魂变异等等看似悖论的人生考场来,让我们看了一张神秘而奇异的人生答卷。 ——著名评论家 雷达 《断裂》中刻画的城乡官员的双重、多重人格,在同类题材作品是不多见的。我一直在关注秦岭的小说创作,他是目前少有的真正体现原创精神的重要作家之一,他对题材的独特把握以及笔下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唯一性,令人耳目一新。 ——著名作家,中国的“古拉格群岛” 杨显惠 在天津的作家群中,秦岭风格独具。《断裂》好看、深刻、构思独到,别人很难模仿复制。小说中,官场只是秦岭所借助的一个巨大而诡异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官员、知识分子、教师、劳模、农民那复杂的人性和变异的灵魂一览无余,读来既振聋发聩,又余味悠长。 ——著名编辑家 颜廷奎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